最近重刷了《白日夢想家》。
這部電影是2014年由本·斯蒂勒自導自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認識本·斯蒂勒是從他主演的《拜見嶽父》系列。
他並沒有什麼誇張的面部表情或是搞笑的肢體語言。
他只是很認真的演著自己的角色,可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卻讓人覺得很好笑。
本喵很喜歡他的這種表演方式。
說回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本·斯蒂勒飾演的華爾特是生活雜誌的底片部經理。
公司被併購,雜誌面臨撤刊,而這時華爾特卻找不見了最後一期雜誌要用的封面照片的底片。
於是為了找回這張底片,華爾特踏上了尋找那位合作多年卻從未見過面的攝影師康諾的旅途。
這部影片中的華爾特是個性格內向,不知道如何和人打交道的中年男子。
他最大的與眾不同大概就是他總是忽然的走神,做一場短暫的白日夢。
在夢裡,他與討人厭的併購經理進行了一場街頭追擊戰並痛扁了對方。
在夢裡他還成為了探險家,一登場就獲得了心動女孩的青睞。
可回神後,面對併購經理的嘲諷,他也只是默默走開。
這一幕太像現實中的我們。
我們也會常常在自己的幻想中把那些帶著惡意攻擊自己的人霸氣回懟或是痛扁一頓。
但現實是常常被氣的渾身發抖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回擊。
回到家裡簡直被灰溜溜的自己再次氣倒。
因為太過感同身受,所以當看到華爾特在尋找攝影師的旅途上遇到那麼多沒想到的精彩時,才會被觸動。
那個深埋在心底多年的冒險夢,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就這樣重新復活,實現。
電影裡一路的風光特別美。
本喵覺得這部影片都能作為格陵蘭島和冰島的旅遊風光宣傳片了。
在空無一人的公路上滑著滑板,兩邊是大片大片明亮的田野。
那個時候的華爾特大概終於找回了可以引以為傲的自己。
而本喵當初愛上這部電影是因為它的結尾。
當鏡頭轉向最後出版的那本雜誌封面時,簡直讓人感動的無以復加。
本喵設想過很多那張25號底片的內容,卻怎麼都沒有猜到這一種。
再重刷,因為已經知道結局,最後當然沒有第一次的觸動深。
但依然覺得感動。
平凡如你我,旅途精彩過後還是要回到平凡中來的。
願平凡的我們,在大多數都是瑣碎繁雜的生活中,守住心中的那一點光。
這樣的每一天都能夠過的自信又篤定。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