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想家》:夢想人生需要行動踐行,平凡人生也能夠綻放精彩

2020-12-18 我和電影有個約定

你對自己未來的生活迷茫過嗎?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迷茫過」。電影《白日夢想家》的主人公,沃爾特,給了人們一個答案。

有沒有那麼一刻,你是否也恍惚之間做過虛幻的白日夢想?電影《白日夢想家》,正是以此展開。

01 影片坎坷的製作歷程

電影中沃爾特的扮演者,在2013年向觀眾賦予了自己電影生涯中最勵志的電影《白日夢想家》。

2013年的拍攝,是電影的第二次拍攝,第一次拍攝在1947年。1947年的拍攝題材,根據詹姆斯瑟伯1939年在《紐約客》雜誌發表的短篇小說進行改編。

電影的再次翻拍,歷經一番波折。美國的幾代大導演,嘗試翻拍,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在2011年,本斯蒂勒成為了導演兼男一號,任務艱巨,最終翻拍成功。

在採訪當中,斯蒂勒對這部電影解釋道:「我們試圖創造一些無法定義的東西,一部電影到最後帶給你一些感受,我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電影」。

豆瓣評分,這部2013年的電影,評分為8.5分,在2014年評分最高外語電影當中排名第十。在國內這部電影很受觀眾的歡迎,最主要的是電影畫面中的壯觀精美,以及整部電影所傳達出來的內容感。

02 電影中的故事人生

《白日夢想家》中的主角沃爾特,每天重複著日復一日的機械般生活。除了上班,就是下班,第二天起來,接著上班。沃爾特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平淡無奇。

影片中的男主角,沃爾特,是某個雜誌社默默無名的底片衝洗經理。他日常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幻想,如同平日裡所說的「白日夢」。

沃爾特的這種幻想,源於他人的激發,是暫時性的幻想。在沃爾特大多數的幻想來自於老版本的英雄救美環節,也有對於公司老闆的憤恨臆想。

主人公幻想的改變,來源於一張「25號的底片」。尚恩,是一位照相師,長期為沃爾特所在的雜誌公司提供雜誌封面。

改變主人公的那一天,是尚恩跟沃爾特開了個「玩笑」。尚恩故意將「25號底片」藏起來,沃爾特為了找到這張底片,開始了他的神奇旅行。

這段旅行的開始,他有猶豫過,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謝莉爾一直堅持下來。

他開始離開都市的繁華,穿越在格陵蘭的天空之中,在狂風暴雨中鬥爭鯊魚,在冰島公路上自由滑行、在火山爆發前夕死裡逃生。終於登上喜馬拉雅山的腰間,俯視雪豹的姿態。

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沃爾特牽著謝莉爾的手,開始自己人生的嶄新道路。沃爾特被雜誌公司裁員,卻已經收穫到了美滿的愛情、神奇的人生體驗。此時的沃爾特,對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滿著新的希望,自己的愛情道路,充滿著甜蜜美滿!

03 給我帶來的啟示

電影畫面的精彩,讓我對於這部電影很有好感。從幾個月之前的第一次觀影,到前兩天的二刷,這部電影,始終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體驗。

在這部電影當中,有四個點引起我深深的共鳴。

第一個點,是在電影中喜馬拉雅山腰間上,尚恩在拍攝山間雪豹時,有一句精彩臺詞「我不喜歡相機讓我分心,我只想沉浸在那個時刻,享受那當下,享受現在,時刻過了就過了。

享受當下,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哲理。我們在生活當中,總是會被各種煩惱所侵襲。焦慮、恐懼,有時候會一直纏繞在我們身上。學會斷舍離,享受生活的當下,是多麼重要。

第二個點,是整部影片的轉折點。沃爾特的母親,將沃爾特丟在垃圾桶的皮夾拿起,最終找到那張丟失的「25號底片」。母親,總是會注意我們生活當中的瑣事,關注我們的點點滴滴,我們習慣了她的存在,很難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動。

第三個點,最後影片的高潮,是謝莉爾和沃爾特走在街上,意外地看到了最後雜誌的封面,即是「25號底片」的真容——是沃爾特專注於採集照片的畫面。生活是多麼美好,有時我們卻忘記去觀察生活當中那些美好時刻,一味去追逐目標,最後才發現原來最美好的,並不是那個目標,而是追逐目標的過程。

第四個點,是電影中的最後一個畫面。沃爾特跨越幻想,回歸到現實當中,不再臆想,勇敢地牽上自己喜愛的人——謝莉爾的手。一段美好的愛情,宣告了美好的結局。

電影中的視覺感要甚於其內容感,總之,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希臘聖城德爾斐神鵰上刻著這樣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不真實,把外界的世界當成了真實,壓抑了自己的內心世界。電影中沃爾特的故事,只能夠給觀眾帶來一時的視覺興奮,也在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提醒著人們:去認識自己,找到自我!

相關焦點

  • 生活因奮鬥而精彩,夢想因追逐而綻放,人生的美麗和大方
    努力的生活,奮鬥的日子,拼搏的狀態,為心中的夢想,實現心中的一步一印。現實的多彩多姿,緣分的隨意又隨和,可惜和糾結的衝擊著步伐。一路向前,不曾遺忘,但會淡忘,點點滴滴的艱辛和耕作,日子在一天天的變化。耕耘在現實的軌跡間,會收穫精彩和美麗,成為心中最美的七彩,照耀著海闊天空的晴朗。
  • 夢想與現實間只有這一部電影的距離——《白日夢想家》
    劇情介紹沃特.密提(本.斯蒂勒飾)是一名在《生活》雜誌工作了16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他性格內向,甚至無法跟心儀的同事謝莉爾(克裡斯汀.韋格飾)開口搭訕,面對生活他像個旁觀者,時常」放空「做白日英雄夢。直到有一天公司被併購,雜誌需要做最後一期的封面,而封面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找到狂野攝影師尚恩(西恩.潘飾)的一卷膠片,沃特終於開口搭訕謝莉爾,並在她和母親(雪莉.麥克雷恩飾)的鼓勵下踏上真正的冒險之旅,冰原、大海、喜馬拉雅山……沃特的白日夢遠不及現實壯麗。
  •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人生因拼搏而精彩」,背上夢想,付出行動
    小人物也因夢想而精彩。——題記我曾時刻告誡自己:我是一個小人物。我不曾擁有成堆鮮花,也不曾擁有成山的獎狀。因為我不曾相信,我只是面對現實——我只是個小人物。我不曾吟過落花時節又逢君那般的好詩,也不曾寫出藍色多瑙河那樣的好曲,但我漸漸相信,人生不會就此墮落。我也曾一次次的反問自己:現實與夢想是矛盾的嗎?我是否真的就是一個小人物的貌與心?但其實,我不甘心啊!我難道就真的只能做一輩子的小人物了。那也許是我的起點,但一定不是我的終點!
  • 《白日夢想家》:夢想給我們力量,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逐夢的過程
    有很多人認為懷揣著不切實際的夢想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但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夢想給我們帶來的力量,才激勵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的前進,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逐夢的過程,我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當中,也不斷的讓自身得到提升。
  • 電影賞析:《白日夢想家》
    電影:《白日夢想家》電影劇情介紹影片主人公名叫沃爾特·米蒂,他是一名雜誌社的相片管理員,過著再平庸也不過的生活。沃爾特生性膽怯,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做白日夢, 幻想自己成為英雄,到處經歷各種冒險。某天,為了尋找一卷遺失的底片,沃爾特意外踏上一場真正的冒險之旅, 他必須跨出他平淡無奇的屌絲生活, 克服內心的恐懼,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 白日夢想家豆瓣8.5分,勵志電影,引導我們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今天要給你推薦的電影,《白日夢想家》,講的就是這樣一位上班族的故事。沃爾特一位在生活雜誌社工作了16年的底片資產部經理,內向、膽小,過著平庸,甚至有些無趣的生活,沒有去過任何有名的地方,也沒有做過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他最喜歡的事情,做白日夢。明明有了喜歡的人,連當面跟他講一句話也不敢。在白日夢裡卻能為他變身超人。
  • 豆瓣8.4《白日夢想家》:被遺忘的夢,終有一天會踏上旅程
    就像今天我所介紹的電影《白日夢想家》,便能給處於迷茫、低落時期的人帶來一些心靈上的洗滌和情緒上的安撫。這部於2013年上映的美國奇幻劇情片由導演本·斯蒂勒執導,且榮獲第1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第12屆美國視覺效果協會獎、第16屆美國服裝設計工會獎等多項榮譽獎項。
  • 《白日夢想家》:當你做的白日夢變成現實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電影是由本·斯蒂勒執導的奇幻劇情片《白日夢想家》。本·斯蒂勒,克裡斯汀·韋格,西恩·潘領銜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本·斯蒂勒所飾演的男主角穿行在現實和自己的白日夢裡,最終踏上一場真正的人生大冒險, 並與女主角克裡斯汀·韋格展開一場絕妙的浪漫奇緣。《白日夢想家》是一部非常驚喜之作,看似帶點奇幻元素,無非也只利用帶點天馬行空的框架,訴說一個跳出人生框框的追夢式故事,更讓觀眾看得投入有共鳴。
  • 深入解讀《白日夢想家》:夢想並不遙遠,只要你勇敢去追
    《白日夢想家》是一部由本·斯蒂勒自導自演的一部奇幻喜劇電影,該片於2013年12月在美國上映。本·斯蒂勒是一名喜劇演員,因《拜見嶽父大人》、《博物館奇妙夜》等喜劇而被觀眾所知。憑藉《白日夢想家》,2014年,本·斯蒂勒獲得第40屆土星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該片也獲了第40屆土星獎——最佳奇幻電影提名。
  • 白日夢想家,關於夢想,也關於現實
    白日夢想家,關於夢想,也關於現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這部電影只是一個人為了一張膠片踏上冒險的旅程,因為愛情的促進,才有了前進的勇氣,在日復一日如常的生活裡,米提把生命所有的熱情全用於日常的走神幻想,對於一個有冒險主義精神的男性,為了維繫家人的生活,這是他能為自己做的唯一的選擇。
  • 《白日夢想家》:我的夢想從「奮不顧身跳向直升機」的那一刻開始
    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履歷上有這樣的字眼:從直升機跳入暴風雨的海裡;一天內騎車、跑步、溜滑板、走17km到火山爆發的艾雅法拉冰蓋;攀登諾沙克山最高峰…(一)《白日夢想家》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人,可他並不是一個天生的冒險家,而他的大冒險卻是從一張「不翼而飛」的25號底片開始的。沃特密提是一個在 Life 雜誌社工作了16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一如普通的工作,他也是個極其內向的人,連遇到自己喜歡的人都不敢輕易去搭訕。
  • 《白日夢想家》:如何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從平平無奇的打工人,到擁有傳奇經歷的酷蓋,需要幾步?電影《白日夢想家》會告訴你,一張機票就夠了。《白日夢想家》海報劇情簡介主人公沃爾特是一個平凡普通的打工人。唯一特別的,他時常突然進入發呆狀態,開啟他美國大片式的白日夢。
  • 人生就是一種過程。人生如夢,夢想開始與夢想實現奮鬥的過程
    人的一生所選擇要走的路並不相同,有的人選擇平凡淡泊的生活過完一生;有的人選擇生活中充滿挑戰,以此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價值。積極進取的心態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執著的精神是走向成功定心丸;勤奮是走向成功的原動力。
  • 關於夢想——淺評電影《白日夢想家》色調
    電影《白日夢想家》是由本·斯蒂勒執導的奇幻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本·斯蒂勒所飾演的男主角穿行在現實和自己的白日夢裡,最終踏上一場真正的人生大冒險,並與女主角克裡斯汀·韋格展開一場絕妙的浪漫奇緣。除此之外,在沃特其他的白日夢場景中的色彩都會比現實場景中要豐富鮮豔,也由此表現出沃特的白日夢世界比現實世界的生活要有趣豐富刺激得多,同時也能體現出沃特更嚮往白日夢中的有趣生活。小轎車停在路邊的畫面是現實場景,主色調依舊為冷色,但其中的小轎車是紅色的,紅色有很強的視覺穿透力,在此場景中首先注意到小紅車。
  • 《白日夢想家》:人安在?在夢中,在過程中
    在生活的苟且中,《白日夢想家》這部電影往往能夠帶給人一些慰藉。本片導演為本·斯蒂勒,美國著名喜劇演員、導演、製片人。他成功塑造了《博物館驚魂夜》中的戴利,《拜見嶽父大人》中的法克這類喜劇形象,使他成為僅次於金凱瑞的影壇笑星。
  • 《白日夢想家》,美麗的夢想,需要你努力拼搏才能實現
    《白日夢想家》中的男主沃特,整日做著白日夢,他渴望成為愛冒險,勇敢,有創意的人。而我們每個人也都做過白日夢,夢中的生活太完美。你所期望的創新冒險的生活,幻想的你的甜蜜的感情,你渴望成功……而這一切都在夢醒後歸於夢想。
  • 夢想本身並不偉大,偉大的是夢想成真!
    夢想,是一個溫馨而且暖心的詞彙,小小的夢想需要我們大大的努力。夢想本身並不偉大,然而偉大的是實現夢想,因為實現夢想需要的是我們付出的一切。智慧,學識,閱讀,旅行,思考等,都是我們夢想成真的必備條件。夢想很美好,成真更實在。
  • 白日夢想家 守住心中的那一點夢
    最近重刷了《白日夢想家》。這部電影是2014年由本·斯蒂勒自導自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認識本·斯蒂勒是從他主演的《拜見嶽父》系列。因為太過感同身受,所以當看到華爾特在尋找攝影師的旅途上遇到那麼多沒想到的精彩時,才會被觸動。那個深埋在心底多年的冒險夢,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就這樣重新復活,實現。電影裡一路的風光特別美。
  • 與其白日做夢,不如現在行動(白日夢想家觀後感)
    與其白日做夢,不如現在行動今天閒來無事,我就隨便找了部電影消遣一下。《白日夢想家》剛開始我以為這是個科幻電影興致勃勃的去看,不過看了半個小時我也沒看懂他在講什麼有什麼高潮部分,但是當我看到電影後半部分的時候,我好像發現了這部影片的優秀之處,雖然影片只是平淡的講述著男主去尋找攝影師拍的底片,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實現夢想,超越自我的過程。在影片中,我看到的男主剛開始的樣子脆弱,敏感不善交流,在工作情感上都沒有成就。
  •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寄語:夢想,讓人生綻放光芒
    夢想,讓人生綻放光芒——在2016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校長 張杰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當時的你們還不知交大有夢想成真的神奇,當時的你們還想像不到你們的玩笑話竟然會真兌現。今天,公元2016年7月3日,正是農曆丙申年,猴年馬月的後一天,你們竟然真的在這個日子畢業了!讓我們永遠牢記這個專屬於你們的畢業紀念日,讓我們一起為你們走過的這段求學之路,為新的人生起點而喝彩鼓掌!同學們,經歷了畢業典禮這後一堂課,你們就要離開交大,開啟自己人生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