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衛生,政府服務,群眾健康。數據顯示,2020年累計安排22.7億元,用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等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
城鄉居民能夠免費享受哪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免費的「錢」又從何而來?
市財政局透露,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重慶已建起了穩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保障機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已達到31項(類),實現了區縣、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全覆蓋,全市有1千餘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萬餘所村衛生室,8萬餘名醫務人員參與其中。
從概念上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旨在促進居民提高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
2009年新一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被納入重點改革,國家將免費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制度安排。
例如,為0到6歲的兒童提供家庭訪視和隨訪服務,非常熟悉的免費接種第一類疫苗服務就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內容;還有為孕產婦提供產前檢查以及產後訪視服務;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血常規、尿常規等健康體檢;為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以及肺結核患者提供隨訪和用藥指導服務等。
績效評價結果顯示,重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高效又高質:
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7.8%,老年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使用率達到83.56%;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0.82 %,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1.59%,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91.44%、7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93.16%。
「基本公衛、政府出錢、免費服務,體現出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體現出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內涵。」市財政局負責人介紹,累計投入超過147億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已從15元提高到74元,項目內容從9項增加到31項(類),主要針對慢性病患者人數持續增加、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等主要公共衛生問題。
疫情防控,「硬核」投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重慶財政2020年安排超過91億元,用於保障醫療救治、疫情防控人員臨時補助、設備和防控物資補助、重症病區和發熱門診改造等基礎建設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沒有因醫療資源的問題影響疫情防控。
【來源:重慶財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