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身邊的御前侍衛,躲過八國聯軍的掃射,靠一招就擊敗霍元甲

2021-01-11 騰訊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正始》

對於每一個愛國的人來說,國家的興盛衰敗與自己息息相關。當國家面臨危險之時,我們理應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晚清時期就有一位富家公子哥,他靠練武成為慈禧身邊的御前侍衛,還曾躲過八國聯軍的掃射,後來卻選擇脫掉官服回鄉開武館,並靠著一招就擊敗了大名鼎鼎的霍元甲。

霍元甲劇照

一、富家公子哥成武學大師

李瑞東的祖先本是山西人,在明朝永樂年間一家人為了生計搬到天津武清城中居住。靠著「晉商」踏實能幹的品質,李家人做起來中草藥材的買賣,並創辦了「濟生堂」,不久後就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大商戶。從李瑞東往上數,李氏一族三代為官,可謂是當時真正有錢有權的大戶人家。按理說衣食不愁的李瑞東根本不需要學武來保護自己,但憑著對武學的熱愛,李瑞東5歲進私塾讀書,7歲就跟著大師「大刀孫」開始學習武功。

清朝時的富家公子

李瑞東雖然是富家公子哥但卻很能吃苦,為了精進自己的武功,他曾跟隨多名大師學習。並且與一般習武者不同,李瑞東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不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僅博覽古今而且還時常參禪悟道,與眾多名門大師結為了亦師亦友的關係,最終得以吸納各家武學所長,練就了一身本領,成為了著名的武學宗師。

慈禧

二、當慈禧身邊的四品帶刀侍衛

光緒20年,為了慶祝慈禧太后六十歲壽辰,很多官員以及外國使臣都趕到皇宮中祝壽,並且安排了一出出精彩的表演供太后觀賞,而聲名遠揚的武學大師李瑞東就受邀入宮表演武術。只見他上場後先打了一套拳法,隨後就施展自己的絕技——輕功。一招「白鶴展翅」後李瑞東就站在頤和園大殿的頂梁之上。慈禧太后被他高深莫測的武功所折服,連連稱讚他如「神鷹」一般。隨後,在多個王爺的舉薦之下,李瑞東被封為了慈禧身邊的四品帶刀侍衛併兼任皇宮中的武術教官。

慈禧太后

三、躲過八國聯軍的瘋狂掃射

隨著八國聯軍侵入紫禁城,沉迷於享樂的慈禧太后不擔心國家和民眾,只擔心自己的安危,於是借著出巡的名義逃出了皇宮。一路上,李瑞東靠著自己高強的本領躲過敵人的追捕。可是面對人多勢眾的敵軍,李瑞東還是被逼到了一個小院當中,並在情急之下跳入一口枯井中。所幸,他施展自己的「壁虎功」,緊緊貼在牆面上,躲過了八國聯軍的瘋狂掃射,並在槍林彈雨中毫髮無損。

八國聯軍

四、一招擊敗霍元甲

雖然入宮後,李瑞東獲得了榮華富貴,但他漸漸對軟弱腐朽的清政府感到失望不已,於是選擇脫下華麗的官服,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利用自己的所長挽救國民。返回天津後,年近六旬的李瑞東在自己家中開設了武館,廣招學徒前來習武,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憑藉著高超的武藝和曾在皇宮中任職的經歷,李瑞東的名氣越來越大。

霍元甲劇照

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學習,還有人提出要和他比試一番,其中就有名揚中外的武學宗師霍元甲。當時的霍元甲正值年富力強,經常和他人切磋武藝並屢屢獲勝,當他聽說了李瑞東的名號後,就決定要和他比試一番,並向李瑞東發起了挑戰。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李瑞東僅用一招就擊敗了霍元甲。

武學大師劇照

五、結語

縱觀李瑞東的一生,他出身富貴卻不沉溺於父輩的榮耀之中,憑著對武學的熱愛,闖蕩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後來即便身處高位也依然保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內心,希望能為國家盡力。而這樣的人,不管在任何時代都能發光發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在追求夢想的同時,也心懷愛國之心,對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相關焦點

  • 慈禧身邊暗藏3位武林高手,一人能躲子彈,一人能一招撂倒霍元甲
    惜命如慈禧,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除了明面上的侍衛,身邊還暗藏無數武林高手,暗中保護她,所以慈禧躲過了無數次暗殺,今天,我們便來說說慈禧身邊最厲害的三位高手,其中一人能躲子彈
  • 慈禧的保鏢究竟有多厲害?霍元甲找他單挑時,結果一拳將其打飛!
    如一說起武林高手,就更讓人想起霍元甲,因為他曾是晚清時期的民族英雄。當八國聯軍攻佔中華時,一名外國大力士在上海揮舞旗子連連獲勝,狂妄自大地宣稱「中國功夫是垃圾!」因此,身處上海的霍元甲向國外的這位大力士提出了挑戰,霍元甲在擊敗大力士後便開了一家武館,可惜最後遭到日本人的陷害,終得英年早逝。這個保鏢的名字叫李瑞東,他也是李氏太極拳的創始人,慈禧看過他的武術表演後,非常讚賞他的武藝,把他留在宮裡,當了慈禧太后的侍衛。
  • 慈禧身邊3大保鏢,一個常規躲子彈,一個53歲一拳擊敗霍元甲!
    遊俠又稱保鏢,分為護衛商隊免遭土匪劫掠的保鏢,也有私家武裝的保鏢,最有聲望的,莫過於皇帝的保鏢了,這種保鏢一般都是很有武藝的,讓人難以接近,清朝的慈禧太后就有這樣三個保鏢,他們幫助慈禧躲過了多次暗殺,甚至還擁有「躲避」子彈和擊敗武林高手霍元甲的能力,讓我們來看看。
  • 霍元甲和慈禧御前侍衛比武,連踢兩腳後,為何不敢踢出第三腳了?
    隨著武俠影視劇的出現,功夫武術更加被人們所了解了,那些過去的武術名人也成為了新一代的偶像,諸如霍元甲等。在我們的印象中,霍元甲絕對是中國功夫數一數二的頂尖存在,可鮮有人知的是,他曾經和慈禧的御前侍衛有過一次比武。並且在踢出兩腳後,遲遲不敢踢出第三腳,這是為什麼呢?
  • 八國聯軍入侵時,如果慈禧抵抗意志堅定,舉全國之力有勝算嗎?
    而此時此刻八國聯軍的海軍已經抵達天津外海大有圍攻大沽炮臺之勢。慈禧太后對於清軍的成色可謂是心知肚明,知道大沽口守不住天津也守不住,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是遲早的事。慈禧太后立即召開御前會議,準備出賣義和團,以此換取列強的諒解與列強媾和。可是八國聯軍的動作實在太快,慈禧太后的上諭還沒有發出去,大沽口炮臺就已經宣告失守。
  • 慈禧的貼身保鏢,武功有多高,真的只用一招就把霍元甲撂倒了?
    很多鬥爭的矛頭直指慈禧太后,把刺殺慈禧太后作為鬥爭的首要目標。為了保命慈禧太后加強了宮廷和自身的安全保衛。 所以,就有武舉人因為武藝超群就被慈禧太后封為御前侍衛,充當她的保鏢。其中就一個叫張蜀錦的武狀元成了慈禧太后的保鏢。張蜀錦的武藝十分出眾,被推薦參加殿試,清朝武舉的殿試分為騎射、開弓、舞大刀、練習石鎖和武經策論。
  • 霍元甲號稱津門第一,慈禧貼身保鏢李瑞東第一個不服
    後來李瑞東與皇帝親宗載漪相識,光緒二十年,宮廷在頤和園正殿為慈禧六十壽辰舉行盛大慶典。載漪攜其師李瑞東和李的大弟子李進修赴現場助興表演。李瑞東演練一套輔助拳術後,施展輕功絕技,忽見他以「白鶴展翅」——飛身躍上頤和園大殿頂梁,並身輕如燕地穿行於殿梁間行拱手禮……慈禧看得出神脫口喝彩道:「真乃神鷹也!」此便是社會流傳李瑞東得賜「神鷹」的由來。
  • 民國前三高手:霍元甲不夠格,黃飛鴻排第二,第一位打過八國聯軍
    說到民國的前三高手,霍元甲還不夠格,為什麼呢,咱們最後說,先說三位高手。第三位:孫祿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活猴,河北望都縣東任疃村人,清末民初著名武學大師,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第二位:黃飛鴻(1856年-1925年),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南海縣佛山鎮人。
  • 晚清罕見老照片:御前帶刀侍衛,武林第一高手,行走江湖的俠客
    慈禧是晚清實際掌權人,她一生貪戀權力,享受生活。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以後,慈禧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惜放言——舉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賣國行為真是可恥。
  • 大內侍衛武功有多了得?慈禧的三位保鏢,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宮寶田還奉命保護慈禧與光緒西逃,他也因為護駕有功,被賜予黃馬褂。儘管宮寶田在宮中的貴人眼中很受重用,但他看不慣朝廷的腐敗,百姓的流離失所,便主動辭官回鄉。結果他憑藉著詭異的移動速度連續躲過張作霖的兩顆子彈,然後在張作霖想要開出第三槍時,站在了他的身後。張作霖也徹底被他折服,把他當做自己的貼身侍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張作霖還是死於炸彈。宮寶田經歷了這件事後也內心愧疚,主動告老還鄉,最後因病死於家中。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這才是真實的晚清老照片,圖9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衛
    所以就有了很多清宮劇的產生,而且效果還非常的好,比如《 慈禧秘史》、《大太監李蓮英》和《末代皇帝》等。再說了電視裡的肯定和歷史上有差距的,說好聽點那就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現在分享一些清朝的真實老照片,可別被電視劇騙了~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潛逃,但逃不了的老百姓怎樣了?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潛逃, 但逃不了的老百姓怎樣了?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 屠殺了部分外國人,並搗毀了很多外國教堂。然而此事卻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八國聯軍以此為藉口,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一,被八國聯軍斬首示眾,霍元甲冒死為其入殮
    清末亂世之中武林高手輩出,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十位宗師,他們分別是:董海川、 大刀王五、 黃飛鴻、 霍元甲、 王子平、 杜心武、 韓慕俠、 燕子李三、 孫祿堂、 郭雲深,這十位武林宗師各有所長,將中華武術發揚到了極致,堪稱中華武術界百年難得的奇才,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大部分人成名的歷程都是非常坎坷的
  • 顧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氣除掉七個,唯獨一人倖免,他憑的什麼?
    顧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氣除掉七個,唯獨一人倖免,他憑的什麼?道光帝的駙馬爺,遇事閉口不言,躲過了一場殺身之禍! 鹹豐十一年(1861)七月,清文宗奕詝(鹹豐帝)去世,臨終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位大臣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助年僅6歲的皇子載淳(即同治帝)繼位為帝。 鹹豐臨終顧命、贊襄政務的八位大臣中,主要為兩部分人:載垣、端華、肅順、景壽四人為宗室貴族、軍功貴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四人為軍機大臣。
  •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是令所有華夏同胞深感恥辱的一句話。說這句話的人,正是晚清實際上的執政者慈禧太后,她也因此被國人大罵崽賣爺田心不疼,真活了個沒心沒肺啊!可這話也太卑微了,好歹人家是太后啊,於是很多朋友可能以為是臆造的,是想當然地給慈禧太后加一層罪。
  • 大刀王五被八國聯軍殺害後霍元甲只身前來為其安葬
    大刀王五是與黃飛鴻、霍元甲等人齊名的晚清十大高手之一,本名王正誼,河北滄州人,師從河北武術名家「雙刀李鳳崗」。因在弟子中排行第五,以刀法純熟,重情重義而著稱,被同道中人尊稱為大刀王五。 滄州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給酷愛武藝的王五打造了得天獨厚的良好環境。
  • 老照片再現清朝大內侍衛真容:個個武藝高強,圖7是慈禧貼身侍衛
    清朝建立初期,選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子弟為侍衛,以勳戚大臣統率,有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藍翎侍衛等。大內侍衛行走於皇宮,護佑皇族安全,主要成為皇帝的護衛者。在這些大內侍衛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武藝高強的人,這些人絕大多數是由大臣推舉的。照片中就是1863年,醇親王奕譞帶著兩名大內侍衛在南苑軍營中的合影。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清朝自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後,國力就每況愈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儘管清政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政府卻仍堅持著天朝上國的腐朽思想,舉國上下不思進取,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之國。慈禧太后作為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在她逃走後,為清政府賣命的那些守城士兵們也知道聯軍的戰鬥力,因此為了保全性命,他們自然也不願意為了清政府出頭去阻止那些聯軍,重要領導人的跑路使他們喪失戰鬥力和意志力,這些士兵們自然是能躲就躲,儘量不與聯軍碰面起衝突。
  • 李瑞東:作為慈禧的貼身保鏢,還沒出手霍元甲就認輸?如此厲害?
    那時候武館鏢局遍地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霍元甲霍,那個曾經擊敗過俄國大力士,讓中國人民從此遠離了東亞病夫這個稱號的霍師父,可以收說是晚清時期習武之人的標杆。但我們今天要講的角色,也是一位武學宗師,他在與霍元甲相遇時,並未出手霍元甲便先認輸,這是為何呢?李瑞東少年時代李瑞東出生於一個條件在當時較為優越的家庭,他家主要經營藥材生意,在那個年代,李瑞東也算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了。
  • 晚清大內侍衛老照片:圖2是慈禧的貼身侍衛,圖4是御前帶刀侍衛!
    這組照片展現了最真實的晚清大內侍衛,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真實面目。 慈禧太后和她的侍衛,看起來並不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