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比病毒可怕:被謠言操縱的人類暴力史

2021-01-13 騰訊網

因為謠言如果無法澄清,就會隨著時間不斷發酵。

文/維舟(騰訊·大家專欄作家)

謠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幾乎伴隨著人類歷史始終。

可以說,沒有一個社會能徹底禁絕謠言。雖然很多人痛恨謠言,但從某種意義上,一個沒有任何謠言的社會才是不正常的

這是因為,在某個事件發生之後,人們自然而然的心理便是——儘快傳播儘可能多的信息

法國學者卡普費雷在《謠言》一書中就此指出:「謠言總是從公眾對事件自發地提出問題而未曾找到答案中產生的。」他概括提煉出一個簡單的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含糊不清

但他其實還遺漏了一個維度,那就是時間,因為謠言如果無法澄清,就會隨著時間不斷發酵。換句話說,如果一件事人們非常關心,但又無法迅速獲知明確的答案,那就必定會產生謠言。

由於新的事件總是不斷湧現,而又不可能每件事都在第一時間充分供給信息,因而謠言的產生可以說是必然的。

1894年香港鼠疫的悲劇之一,就是由於文化差異和信息不對稱造成謠言,阻礙了有效措施的開展。一位記者曾經報導說:「中國人拒絕讓歐洲人靠近他們……宣示說,洋鬼子因各種的理由故意用這些害蟲來打擊上天的子民……病人否認他們患病,死者被隱瞞,房屋擋起來對抗衛生當局。雖然洋鬼子積極地進行懷柔,但遭遇到的幾乎是血戰的宣言;少數中國人有勇氣勸告他們的同胞,與港英政府合作來對抗共同的危險,則被結群圍攻、丟石頭,甚至幾乎被殺死,而衛生行政人員也在背地裡遭受了攻擊。」

當然,或許很多人相信,現代技術足以確保真相快速傳遞,但這麼說的人忘了,謠言同樣可以利用這些技術手段,因而甚至比以往傳播得更快了

至於「真相」,很多信息說實話你無從分辨是真是假。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那僅限於那種彼此知根知底、謠言也容易識破的傳統時代,在現代社會,即便智者也不可能在自己缺乏專業知識的領域判斷正確。

謠言是中立的

明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謠言其實是中立的,它未必是不道德的,信謠傳謠的人,也不見得就是愚昧無知的。

在中文裡,「謠言」一詞常附有一層道德貶義色彩,「造謠」被看作別有居心,而「信謠傳謠」也被視為愚蠢可笑;但在英語裡表示「謠言」的rumor一詞,僅指人群中未經證實的說法,可能為假,但也未必不真——這層意思,其實與中文裡「傳言」、「流言」接近,而不是指「有意製造出來的虛假傳聞」。英語裡的fame(名聲、名望)一詞,直到19世紀都還有雙重含義,既指謠言也指榮譽。

當然,有些謠言從現代理性的角度來看,似乎相當荒誕,無法理解當時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

清末民初,東北鐵路網初步建成,旅客貨物大量流通,與此同時人們的衛生習慣又沒跟上,而傳統時代的政府又幾乎不承擔公共衛生職能,其結果,在東北造成鼠疫爆發。儘管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伍連德在1911年就深入哈爾濱疫區,在四個月內控制了疫情,然而,當地人並未就此接受相應理念。1920年瘟疫再度爆發,哈爾濱滿城謠言,傳聞防疫處的職員在井裡和麵粉裡下毒,每死一人,獲大洋三元。群情激憤之下,竟然圍攻隔離所,接觸者被釋放,醫生受到侮辱,防疫隊員甚至被強迫喝消毒水。

1896年末,印度孟買發生瘟疫,由於不了解現代醫療環境,當地人普遍傳聞,病人被送進醫院後其實是為了殺死他們,以便醫生解剖他們的身體。結果數千人逃跑——不僅是為躲避瘟疫,也為躲避他們認為政府要對他們的身體採取的那些措施。

電影《卡桑德拉大橋》劇照

之所以發生這類事,是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那些全身嚴密防護的檢疫人員顯得陌生、神秘而可怕,也不知道自己被隔離的家人究竟發生了什麼;此時,他們就只能依據自己原有的想法去憑空揣測。

這並不是說中國和印度的老百姓特別愚昧,因為這在每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中幾乎都曾出現;而這些謠言被記載下來的目的常常就是為了表現民眾的荒唐、無知和非理性。

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後,比中國更早走上現代化道路,國民識字率也相當高,但當時人們難以理解的外國陌生新事物接踵而來,謠言也因而特別興盛。

1877年日本發生霍亂,衛生局幹預東京人的生活,這種做法沒有先例,又沒有幾個被隔離的病人能生還,於是關於隔離醫院的謠言四起,甚至傳聞醫生是魔鬼,他們抽取病人的血、挖取眼珠,將活的病人放進棺材後直接火化燒死

1877年霍亂主題的浮世繪

1879年霍亂再度爆發,出現了更離奇的謠言,說當時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訪問東京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取霍亂病人的肝臟。此事鬧到各地騷亂紛起,日本政府最後動用了軍隊才鎮壓下去。

1879年,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與李鴻章。兩人見面之後,格蘭特受李鴻章之託前往日本,調停因日本併吞琉球而發生的兩國糾紛,但未能成功。

要說當時還「民智未開」,那後來「文明」多了的年代也還是有謠言:1923年關東大地震,大眾傳播幾乎陷於癱瘓,人們無法從正式渠道獲得消息,於是出現各種令人驚恐的謠言,最初是「富士山大爆發了!」「東京海灣發生海嘯了!」

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在很長時間裡,核輻射的謠傳讓廣島人飽受歧視,男人到別處找老婆,而當地女孩子為了嫁出去,則想方設法隱瞞籍貫。

1973年的日本早已相當發達,但石油危機襲來,因為傳聞沒有石油將製造不出衛生紙,日本各大城市竟然出現了哄搶衛生紙的現象。

成功搶到大量衛生紙

美國公認是最發達國家之一,然而美國社會也向來謠言不斷,只不過它的很多謠言多指向大企業的不良行為或政府秘密。1914年出現了「可口可樂瓶中發現老鼠碎肉」的謠言,雖然未經證實,但此後至少出現了44例同樣案件,這個逸聞不僅沒有消亡,到後來甚至進入了美國口頭傳說的傳統,流傳至今。

1981年又有謠傳說寶潔公司標誌中,人物頭像上的鬍鬚是有數字666,這是基督教中表示撒旦或敵基督的數字,進而聲稱寶潔10%的利潤都奉獻給一個信奉撒旦的教派;不堪其擾的寶潔公司在四年後決定在所有產品上取消這一標誌

1989年,美國CBS報導,一些大學實驗室通過老鼠實驗發現,廣泛用以調節蘋果成熟期的一種電醯肼Alar可能致癌,雖然事後證明這其實是安全的農藥,但這一謠傳乍看上去非常「科學合理」,引起巨大恐慌,造成當年蘋果大滯銷

雖然美國政府的運作已經算得透明,但畢竟也有很多國家機密,因而一大類謠言就是關於暗中操控的陰謀論。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重創美國南部,立刻就出現了一個謠言:堤壩並未崩潰,而是遭到秘密轟炸,目的是摧毀黑人區

異曲同工的是,當時印尼大海嘯發生後,斯裡蘭卡等地也謠傳這其實是美國引爆的海底爆炸造成的,這樣美國就可以找到藉口派軍到東南亞,完全掌控當地命脈。

當然,這類謠言中最經久不衰的還是所謂「51區」,即斷言美國政府早就發現了外星人,只是從未公開——這個故事,是無數好萊塢電影中津津樂道的橋段。

也有一些謠言服務於社會控制,旨在讓人們不敢打破禁忌與規則

社會學家費孝通曾說,小時候老家吳江有一些湖南移民住在太湖邊,不時就有謠言說這些外鄉人會放蠱,說他們晚上會放出紙剪的小人來勾小孩的魂,「我幼年聽見了就害怕,甚至不敢單獨在床上睡」。這雖然包含了迷信與地域偏見,但客觀效果卻是防止孩子與外人接觸產生的危險

在美國內戰之後,白人騎警和三K黨徒在夜間裝神弄鬼,以證實白人在黑奴中散布的謠言:如果奴隸們在晚上逃跑,鬼怪和攫人妖就會抓住他們。

這些謠言至少看起來都煞有介事,雖然有時披著陰謀論的外衣,但又顯得像是能用一個簡單的說法解釋你心中的謎團。有時,它能很好地迎合人們內心的恐懼、偏見或願望,以至被人信之不疑。

1925年德國漢諾瓦一個食人魔鬼被判處死刑,據說他殺了20多個男孩,切肉賣給民眾,雖然這事難以置信,但在那之後好幾年裡,幾乎所有漢諾瓦人都寧可信其有,堅持吃素。

德國漢諾瓦連環殺手弗裡茨·哈爾曼,於1918到1924期間猥褻、謀殺、肢解了至少24/27名10至22歲的年輕男性。警方確認了24/27起謀殺,但其本人供認了30至50(另有一說50至70)名受害者 。「漢諾瓦屠夫」的稱號來源於他棄屍於萊茵河之前會先將屍體肢解,「吸血鬼」和「狼人」稱號則來自他的慣用謀殺手段——撕咬受害者的嗓子。

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就比他們更理性了,美國學者桑斯坦在《謠言》一書中強調,「每一個異常噁心的主題都會提高謠言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概率」。

由於謠言往往包含著一個人們高度關切的核心,所以能夠廣泛傳播,造成深遠後果,到後來迫使公開渠道不得不出面闢謠或採取行動。

1944年初,仍深陷苦戰的歐洲已逐漸看到納粹德國敗局已定,當時盛傳蘇聯將統治整個歐洲,以至於美國總統羅斯福不得不出來說明:「我個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蘇聯已得到了相當大一塊『麵包』,即便沒有更多其他令人頭痛的事,這也足以讓他們忙上好些年了」。

雅爾達會議三巨頭,P圖界最愛用的圖片之一

1960年,因為一則謠言說古巴政府準備取代父母的職責,將孩子從家中帶走集中撫養,美國發起了一場代號為「彼得·潘」的秘密行動,在兩年多時間裡將14,000名古巴兒童帶離古巴和他們的父母。

謠言常常折射出廣泛的社會心理,有時甚至是某種美好的期待。例如1938年日軍已侵佔山西全省,但太原鄉紳劉大鵬在《退想齋日記》中認為他們會一敗塗地,因為他發現山西「無論男女老少鹹盼日軍之敗,且謠言日人都死在中國無一人能回其本國也」。說日本人都會「死在中國」顯然不實,但卻體現出人們的深層心理絕不認同侵略者,無疑也堅定了許多人的抵抗意志。謠言會召喚行動,引發改變。

謠言如何改變歷史

雖然謠言往往是一種無組織的群體潛意識心理反映,但不可否認,歷史上不止一次重大事件都是由謠言引發的。

歷史學者蘇萍在《謠言與近代教案》一書中研究了晚清的教案後發現:「幾乎所有重大教案的發生,謠言作為最古老的大眾傳播媒介,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眾所知,義和團事變的重要社會土壤,就是當時華北底層百姓對西方事物的不滿與困惑,這表現為當時廣泛流傳的各種謠言,如1900年京津鐵路建成時,北京就傳聞「孩子們被埋在枕木底下,或被殺死以加固橋梁」,正是這些促使人們起來「扶清滅洋」。

清末,圍觀鐵路的中國人

雖然謠言會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但如何對待謠言,本身也非常考驗決策者的智慧,那些引發重大變故的謠言,歸結起來一是因為社會早已處在無法壓制、又高度不滿的高壓鍋狀態,二是決策者處置嚴重不當所致。

這方面,被研究得最透徹的無疑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法國歷史學家阿萊特·法爾熱在《法國大革命前夕的輿論與謠言》一書中發現,當時法國的掌權者一方面認為民眾衝動、不理智、愚昧無知,另一面又對公共輿論進行嚴密監控。這就造成一種困境:人們不得不通過非正式渠道的小道消息來了解自己迫切想知道、不如此又無從知道的重大事件

結果,在後來的法國大革命期間,每一次變故幾乎都伴隨著謠言。1789年7月14日民眾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後來被定為法國國慶日,但其起因也是因為謠傳國王的軍隊將從巴士底獄炮轟巴黎。實際上,1979年伊朗國王被推翻,其導火索也是阿巴丹貧民窟電影院起火所引發的諸多陰謀論謠言。

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推上斷頭臺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坊間傳說,當大臣告知瑪麗:「天下荒亂,百姓無麵包。」瑪麗曰:「讓他們吃布莉歐好了」(布莉歐是一種甜點)。但是,歷史上瑪麗沒有說過這句話,是後人將憤慨宣洩在這位熱衷於打扮的王后身上。而且,後來有史家考證說,王后不僅長期實質救助貧者,根據解密後的通信檔案,她與奧地利娘家通信時亦顯現出對貧者的關懷。

傾覆英國東印度在印度統治基礎的,也是一個謠言:1856年,英國恩菲爾德皇家輕兵器工廠研發的新型P52步槍配備到印度,因其子彈混用牛油和豬肉脂肪成分作為潤滑劑,軍中的印度籍士兵在接觸到新型彈藥包後謠言四起,因為印度教徒禁食牛肉,而穆斯林禁食豬肉。人們紛紛傳說新步槍的其實是東印度公司一個驚天陰謀:通過玷汙他們的信仰來達到讓他們改信基督教的目的,這樣士兵們將被迫放棄他們高種姓的社會地位。

雖然英國人事實上並無這一動機,但由於軍官們普遍忽視基層士兵的想法,誰也沒想到,印度人兩百多年來對英國的統治逆來順受,最後竟然為了這樣一件小事引爆了規模空前的大起義。

正因謠言在動員民眾時有時能形成巨大的力量,因而有些決策者反過來利用謠言。西方早期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個故事,就是公元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災,當時謠傳這是市民痛恨的皇帝尼祿點火引燃的,但尼祿得知後發起一個反謠言,嫁禍於比他更不受歡迎的基督徒。

尼祿在羅馬的大火中高歌吟唱,是許多畫家樂於表現的題材。尼祿被認為是想利用這場大火,將大量地方燒成白地,以便他可以興建富麗堂皇的金宮。這種描寫與事實是否吻合,歷來史學家是有相當大的爭議的。有史料指出,火災發生時尼祿並不在羅馬城內(但尼祿在得知火災發生時第一時間的驅車趕赴羅馬指揮救災),且敞開其私人花園讓受難的民眾進入。

羅馬大火事件後,尼祿下令逮捕基督徒,公開地將他們殘酷折磨——史載的懲罰方式包括釘十字架、披獸皮讓惡狗咬死、將他們釘上柱子做為蠟燭等。

二戰前夕,一架法國商業飛機飛越德國紐倫堡,被謠傳是來扔炸彈的轟炸機。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事後譴責說:「德國當局擁有制止謠言的一些手段,卻縱容這種謠傳,非但不去闢謠,反而利用謊言作為宣戰的藉口。」

在俄國歷史上,還有一件相當離奇的事:一個身世不明的人物在混亂中冒充伊凡四世的兒子季米特裡,竟然在波蘭軍隊支持下,於1605年成功登基為沙皇,還在皇位上坐了將近一年。不僅如此,在他死後,關於他死裡逃生的謠言廣為流傳,只要打著他的旗號,就能糾集起一批人馬。1689年彼得一世掌權後,因為推動的改革與傳統處處反差劇烈,民間謠傳說他其實是個外國人,真正的沙皇在國外旅行期間已經被人掉包了。這無疑反映出當時保守的俄國人對改革的敵視,但問題在於,彼得一世非黑即白的做法也大大刺激了這種謠言的盛行。

彼得大帝畫像

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注意到了謠言對社會群體的重要性,甚至很可能是最早建立起相應制度的國家。東漢光武帝出身民間,他建立起一個以民間歌謠為郡國長官考績憑據的輿論監督制度,也稱「舉謠言」,是中國古代行政監督制度史上的一個創舉。

值得注意的是,在秦漢乃至此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謠言」在漢語裡還有一層特殊的意味:它不僅來歷不明,而且帶有某種預言性質的神秘性,因而民間流傳的童謠會被視為是上天的啟示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就提到南宋權相賈似道上奏皇帝:「謠言皆熒惑星化為小兒,教人間童子歌之,此乃天意,不可不察。」

中國古代星佔家認為火星在位置及亮度上都常變不定,謂之「熒惑」,象徵殘、疾、喪、飢、兵等惡象。上圖中的熒惑守心天象,是指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逆行-留」的現象,在古代中國被認為大兇。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一書中所提到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像是中國以往傳統的寫照:「緬甸最有詩意和神秘性的預言藝術是民謠(dabaung)。從王朝時代開始,民謠就提供詩歌和韻律形式的預言。它們不是出自智者或佔卜者之口,而是由兒童和瘋子傳唱,有時是以戲劇性的表演來展現。沒有人準確地知道民謠來自何處:它們只是出現在街頭玩耍的孩子哼唱的小調裡,或者出現在荒誕不經的瘋子喃喃自語的韻文裡。在古老的過去,國王想知道王國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會派遣佔卜者到市場裡搜集民謠,民謠通常會在大變動之前出現。」

也就是說,這既要求決策者了解謠言,同時又得掌控謠言

在這種情況下,儒家政治思想既把謠言看作是民心、民意的表達,可以論證君主統治的正當性,同時又極為警惕偽造民謠、操控輿論之事,「造謠」就此帶上「居心叵測」的惡意色彩。

妖言/謠言最後是否應驗

秦漢四百多年裡,造作、傳播「妖言」是重大罪行,必須受到「妖言令」所規定的懲處;此後歷代也大體沿襲,《大清律例》中對「妖言惑眾」的懲處仍是極為嚴厲的。原本「謠言」並不帶有貶義,真正貶義的原本是「妖言」,然而在詞義演變的過程中,現代漢語的「謠言」往往倒是帶上了古人所說「妖言」的那種內涵。

到了現代社會,「謠言」所附帶的那種神秘性、預言性早已逐漸消退,那不過是「未經證實的說法」。正如卡普費雷在《謠言》一書中所說的,「謠言的多寡和內容是一個極好的環境晴雨表」,由於「謠言的本質即官方發言之外的發言」,因而越是寬鬆、豐富的環境,單個謠言可能造成的後果越難引發嚴重後果。謠言就像洪水,「疏」是比「堵」更可取的做法。

這方面,率先實現現代化的英國可為借鑑。在16世紀的英國,印刷術初興,尚無現代傳媒和專業記者,那時的人們「信謠傳謠」,新聞和謠言甚至邊界相當模糊。伊莉莎白一世當公主時曾問家庭女教師:「倫敦有什麼新鮮事?」當被告知外界謠傳她將跟海軍上將西摩勳爵成婚時,她答道:「只是倫敦新聞罷了。」

伊莉莎白公主

可見在當時,「倫敦新聞」一詞差不多就是「謠言」的代名詞。

不過,英國人並未去壓制這些「謠言」,而相信它也能體現一部分社會真實。託馬斯·麥考萊在五卷本《詹姆斯二世登基以來的英國史》中認為,正是通過言語粗糙、尖銳的民間歌謠,民眾的愛憎、喜悅和痛苦才得以表達;不讀民謠,無從獲知民眾的歷史。

《倫敦公報》(The London Gazette)自1665年11月7日開始刊行,聲稱為英格蘭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和全英國連續刊行時間最長的報紙。

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套市場機制,英國人不僅把這些原本神秘化的謠言祛魅了,而且還把它商品化了。

近代早期的查爾斯·奈特曾寫道:「倫敦這個地區是流言的神殿。世界各地的謠言與流言湧進這裡,然後,在這個回音室裡,經過古怪修飾的回應再迴蕩到歐洲所有地區。」

《倫敦傳》中就此評論:當時的倫敦就像一個回音,「在這裡,一種被稱為新聞的詭異商品向四面八方傳播」現代新聞業,就此誕生。

這也是這段歷史最值得我們記取的:對於謠言,與其敵視它,不如正視它,這樣,專業的新聞記者才能成為真相的最後守夜人。

相關焦點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謠言一: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一段時間以來,所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陰謀論在海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伴以諸多毫無科學依據的想像與猜測。
  • 美國華裔演員吐槽:病毒讓一些人變蠢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
    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很多國家和友好人士積極行動,協助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然而仍然有少數不和諧的聲音,借著疫情搞種族歧視。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每日秀》中,擔任評論員的華裔演員錢信伊(Ronny Chieng)對這種歧視行為進行吐槽。錢信伊說,新冠病毒不僅會讓人生病,還會讓一些人變蠢。
  • 新冠中的「殺人」謠言: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他們大喊口號,對病毒、全球健康危機、當局提供的有關感染者和死亡者的數字提出質疑,指控政府採取的種種措施只是為了限制民眾自由。 這樣的集會日復一日在世界多地上演。這樣真實又危險的局面是日前發表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關注的一部分。
  • 疫情肆虐,謠言可畏,愛情公寓5帶你一睹謠言可怕性!
    當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伴隨而來的更有肆虐的謠言:有人說,新型冠狀病毒是人造的、童子尿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掛燙機可滅衣服上的新冠病毒……,面對這些謠言,央視新聞發話了:央視新聞發微博闢謠疫情固然可怕,但謠言更可畏,我們應該理性地預防新冠病毒。記得正在熱播的愛情公寓5中有一集恰好跟謠言有關,不妨就藉此來談談謠言的危害性。
  • 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赤塔2月7日電 題: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赤塔市對於新冠病毒,當地人也都很關注,但同時又覺得距離自身還很遠,不必要過度擔心。一位計程車司機笑著對記者說,不需要怕這種病。赤塔的中國患者是從中國來的,已經及時得到了隔離治療,病毒並未傳播。「您忘了嗎,這裡可是西伯利亞,南邊的新冠病毒是沒辦法在這裡生存的」。娜傑日達是一位餐館經理。
  • 比流感更可怕的,是這些謠言……
    比流感更可怕的,是這些謠言…… 原標題:   又到流感高發季,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印象:大家身邊都有幾個「中招」的人。熟人見面打招呼,總離不開一句「你感冒了嗎?」  比流感傳播更快的是謠言。
  •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滿天飛的謠言
    從「政府將安排飛機噴灑消毒藥水」到「鍾南山院士被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從「阿里武漢籍員工可享萬元補貼」到「武漢衛健委領導感染後逃往上海」,從「鹽水漱口防病毒」到「飲高度酒對抗冠狀病毒」,五花八門的謠言滿天飛,不僅擾亂了人們的視聽,對正當渠道、權威信息的發布形成阻塞,削減了政府的公信力,更甚者,如果有人一旦輕信那些治療的「偏方」,沒有及時做好防護或者不幸染上冠狀病毒,錯過了治療時機,後果不堪設想。
  • 5G與病毒謠言,讓西方爆發「白人義和團」運動
    最早謠言說5G傳播新冠狀肺炎病毒的人是美國人,一個叫託馬斯·考恩的美國醫生,他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演講中聲稱,是5G導致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他還言之鑿鑿地聲稱,非洲沒有暴發疫情是因為那裡沒5G。謠言蔓延利用西方言論自由的外衣,一切合理合法合規,政府無法阻止,法官和警察只能以損害財物進行處理,究竟5G與病毒有沒有關聯,沒有人站出來澄清。謠言止於智者,西方媒體為了政治正確選擇沉默,他們希望圍繞5G謠言可以發酵成一個超級IP,西方政客更寄希望這個謠言可以轉移他們應對疫情不利的責任,至於科學家和醫生們則被牢牢拴在研發疫苗和抗疫上無暇顧及。
  • 謠言「5G傳播病毒」從何而起?可能來自美國醫生
    謠言「5G傳播病毒」從何而起  儘管官方和科學家紛紛出面發聲,明確表示將新冠病毒與5G聯繫起來的想法「完全是胡扯」,但似乎並沒阻止謠言繼續受追捧。  最新的消息是,繼英國後,荷蘭也出現了5G信號塔被人為縱火、蓄意破壞的事件。一些人甚至通過社交媒體,策劃在4月12日復活節當天,舉行抗議5G的更大規模活動。
  • 世界趣聞:人類歷史上的可怕病毒,每一次爆發帶走成千上萬生命
    人類歷史上的傳染病有多可怕伊波拉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對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統稱,屬於十分罕見的病毒。這種病毒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堪稱人類的隱形殺手,1976年首次爆發,到現在一共爆發了20多次,主要通過體液和血液傳播,致死率高達50%到90%。感染潛伏期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
  • 人類和病毒「比賽進化」
    人類 已進化大概300萬年,進化程度的發展可以從人類科技發展上看出;然而一直在進化的不僅僅只有人類,可怕的病毒也一直在進化。從史書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歷史越是往前,人類得的病越單一,現在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也承受著各種各樣疾病的威脅,造成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惡性細菌和病毒。
  • 武漢封城第六天,謠言鋪天蓋地:盲目恐慌到底有多可怕?
    首先,恐慌肯定會爆發大量的謠言。在電影《流感》中,各種駭人聽聞的消息被傳了出來,比如說韓國總統要放棄得病的百姓,而恐慌就是謠言滋生的溫床,人們偏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於是謠言就得到大量的傳播。而我們看看這次武漢肺炎事件,何嘗不是一樣呢?
  • 比病毒和謠言更可怕的其實是……
    現在來看多少還情有可原,我們可以用對病毒認知不足、出於恐慌的自我保護引發而態度過激來解釋。但疫情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人不等於病毒、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常識早已深入人心,為什麼會再一次掉到同一條河裡,這才是問題最深處的隱秘。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在這樣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代,地球就是一個村,從國內看城市之間的關係,與從地球上看國家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一樣的。
  • 8部必看的病毒感染電影,病毒比魔妖還可怕!
    聚焦病毒肆虐下的眾生萬象,推薦8部與病毒傳播相關的災難片,希望大家在自我防護的同時也能保持警惕,居安思危。這部電影被冠以很高的評價,它從來不害怕不避諱去談及人性的黑暗面: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性,比人性更可怕的是人心。總的來說,此片整體以虐為主,淚點極多。相比於英勇的暴虐喪屍,一場場的生離死別或許更為震撼。被咬的男主為了女兒選擇跳車的那一刻,淚溼眼眶。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命的活動區域基本上是除了陸地就是海洋區域,而海洋面積佔據了地球大部分地區,對於海洋的認識我們大多數也是建立在生物群上,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同時也有我們人類未知或者待發現的新物種,而最近大家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還要可怕,死亡率超高,令人膽寒!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發展一直都比較平緩,但最近這幾百年人類的腦子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多新科技的出現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即便是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聚在一起,也難以準確預測出未來的情況。
  • 謠言是另一種病毒
    延伸閱讀防控疫情,需給造謠者戴上「口罩」新型肺炎疫情發生後,相關的謠言滿天飛,諸如鍾南山院士被感染了、往鼻孔裡抹香油就能阻止病毒進入體內、抽菸喝酒者病毒不敢上身、武漢「小湯山」醫院將停工、某地發現多少例感染者而當地隱瞞不報、交手續費才能領取捐贈物資、延慶白廟村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似是而非,不一而足。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厲害,致死率是SARS病毒的9倍
    大家還記得2002年到2003年範圍爆發的非典型肺炎嗎?它也屬於病毒。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既不是新型冠狀病毒,也不是SARS病毒,而是一種更加可怕的,可以稱之為病毒之王,只要感染上基本就會被判定為死亡的病毒——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
  • 方承志:「5G傳播病毒」謠言映射「獵巫」根性
    一場由謠言煽動起來的反5G運動正在西方世界蔓延, 繼英國多個地區的5G基站遭人為縱火,荷蘭鹿特丹、利塞爾等地的5G通信塔樓也被爆遭人為縱火和破壞。目前,在臉書上策劃抗議5G活動的人已達數萬之眾,澳大利亞政府甚至收到一份呼籲政府停止5G推廣的聯名請願書。
  • 網絡暴力,比病毒還要可怕!遭網暴成都女孩:我也是受害者
    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戰疫要講科學,也要講法治! 遭網暴的成都確診女孩趙某某回應網友的質疑。她說:之前的工作本來就是在酒吧負責氣氛和營銷,發現確診後第一時間配合調查。我當時也確實是不知道我奶奶確診了 ,如果知情我肯定也不會出來,誰也不願意鬧成這樣。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網絡輿論的力量,希望大家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