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從威廉與長子羅貝爾發生爭執到威廉離開英格蘭

2020-12-14 汗青論史

引言

常言道:「創業易守成難。」任何一場徵服戰爭過後,面對自己浴血奮戰得來的大好江山,徵服者們必定朝名市利,針鋒相對、毀冠裂裳之事時有發生。諾曼人也不例外。平定英格蘭之後,他們開始內訌,矛盾首先在國王與其長子之間爆發。威廉的長子叫羅貝爾, 此人有一顯著特徵,雙腿較短,諾曼人稱他為「小短腿」。

早在黑斯廷斯戰役之前,威廉就正式指定羅貝爾為自己的王位繼承人,眾多諾曼人貴族見證了這一儀式,他們都認定年輕的羅貝爾為未來君主。威廉稱霸英格蘭之後,羅貝爾垂涎父親手中的遼闊疆土,請求父親將諾曼第公爵之位讓予他,卻遭到威廉的拒絕。父子二人產生了矛盾,威廉的另兩個兒子「紅臉」威廉和亨利公然斥責兄長 的所作所為,表示對父親的支持。實際上,「紅臉」威廉和亨利覬覦羅貝爾王位繼承人的位置,一直伺機取而代之。如今威廉和羅貝爾之間出現不和,兩人自然不會放過大好時機。一天,國王攜眾王子來到萊格勒,羅貝爾徵用羅傑·查西亞格的房子入住。其間,「紅臉」威廉和亨利來到羅貝爾的住處,上樓玩起骰子。

突然,兩人發出很大聲響;接著,他們將一桶水直接倒在樓下的羅貝爾及其好友的身 上。羅貝爾感覺受到奇恥大辱,惱羞成怒,遂拔出利劍;威廉和亨利見狀拔腿就跑,羅 貝爾緊追不捨。國王聽聞此事,親自前來才平息了這場騷亂。但是,羅貝爾心中的怒氣 難以平息,父親的無情和兄弟的侮辱令其寢食難安,他決定離開這裡。第二天夜晚,羅貝 爾帶領自己的所有手下上路。抵達魯昂後,他試圖攻下堡壘,卻沒有成功,並且損失了大 量人手。羅貝爾帶領僅剩人馬逃了出來,越過諾曼第邊界,抵達佩爾什。奧貝 爾·勒裡博的侄子于格在此處有兩座城堡,分別名為索雷爾和雷馬拉德。

于格在其城堡內熱情地接待了羅貝爾,才使他逃過一劫。後來,國王威廉和羅貝爾父子二人慢慢消除隔閡,然而,這樣的狀況並沒有持續太久。羅貝爾身邊的親信很快就又開始慫恿這位野心勃勃的王子;他們為他出謀劃策,就連談笑間也時刻不忘提醒他:「尊貴的王子,如今您生活得捉襟見肘,您的父親既然貴為 英格蘭國王,為何不請他賜您英格蘭封地,或是按照他所承諾的,將諾曼第公國賜給您 呢?否則,父親家纏萬貫,兒子卻沒有分文可以施捨身邊好友,這實在不符合道理啊!」諸如此類的言論終日縈繞在羅貝爾的耳邊,擾亂他的心緒。於是,他又一次來到威廉面前,請求他遵守承諾,將諾曼第公國賜予自己。

國王威廉以父親的身份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平日與人相處時,尤其要知人善任,多與老成練達、 博學多才的人交往,要善於辨別善惡,多聽取善意的建議。羅貝爾不服,斬釘截鐵地說 道:「我來到這裡是來請求拿回屬於我的東西,不是來聽人說教的。您說的這些話,我在讀書的時候已經聽的夠多了。請您明確回答我的問題,好讓我明白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如果您拒絕我的請求,那麼我也下定決心,不依附於任何人,憑自己的本事闖出一片天地。」 國王大怒,表示他不會讓出諾曼第,因為這是他生長的故鄉;也不會和任何人分享英格蘭,因為這是他用血汗換來的。

羅貝爾說道:「既然如此,我要離開這裡了,我要去 為外國人效勞,我的國家拒絕給我的東西,或許我在別的國度可以拿到。」羅貝爾果真 離開了諾曼第,他去佛拉芒、洛林和阿基坦,拜訪了多位公爵、伯爵和富有的城堡主人, 向他們講述自己的遭遇、控訴自己的不滿,請求他們的援助。他在途中遇到不少好心 人熱情相助,倒也收穫不少錢財。然而,羅貝爾揮霍無度,時常獎賞身邊那幫狐朋狗友, 隔三差五還尋花問柳,很快便欠下巨額債務,再次開始遊走四方,求人施捨。他的母親瑪蒂爾達心系兒子,在國王威廉不知情的情況下,寄過幾次錢給羅貝爾。威廉得知此事之後,嚴厲禁止了妻子的這種行為。

但是瑪蒂爾達很快又開始寄錢給羅貝爾,威廉大怒, 斥責她是在「贈送財富給自己的敵人」。隨後,他下令抓捕王后的信使,並挖掉他的雙眼。信使是一位叫作桑松的西布列塔尼人,他逃過了國王的追捕。大難不 死的桑松後來變成一名修道士,日夜為自己的靈魂和身體祈福。一天,羅貝爾來到了位於諾曼第邊境的博韋。熱爾伯魯瓦的城堡主人,埃利子爵與另一位子爵一同熱情地接待了羅貝爾。據史料記載,兩位城堡主人共同管理一座城堡是熱爾伯魯瓦的風俗,他們權力相當,熱情接待自各地而來的逃亡人士。在那裡,威廉的兒子羅貝爾開始招兵買馬,不少騎士自法蘭西王國和諾曼第公國前來投靠羅貝爾。

此時,國王威廉的士兵當中,不少人日漸疲於阿諛奉承的宮廷生活,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他們最終選擇放棄當前職位,來到熱爾伯魯瓦。聽聞此事,國王威廉怒不可遏,親自帶兵穿過海峽來到博韋,包圍了熱爾伯魯瓦城堡。 恰逢羅貝爾外出,伏兵發起攻擊。羅貝爾與一位騎士戰了幾回合,將其從馬背掀翻在地。這位騎士身披盔甲,看不到臉龐,只見羅貝爾的利劍刺向騎士的手臂,騎士大呼出聲,羅貝爾這才聽出來,此人正是自己的父親威廉。羅貝爾快速將父親攙扶上馬,放走了他。威廉回到營地,眾臣子和主教們聽聞此事,便藉機調解父子之間的關係,企圖說 服威廉和兒子重新握手言和。

威廉一開始並不接受,說道:「為什麼你們要在我面前為一 個叛徒求情,他搶走了我的士兵啊!這些士兵都是我精心培養而成,現在卻為我這個不孝子效命!」但是,他畢竟從兒子手中撿回了一條性命,威廉終於妥協了,表示會原諒自己的兒子。然而父子之間的和睦又沒能堅持多久,羅貝爾第三次遠走他鄉,直至威廉去世都沒有回來。威廉痛恨羅貝爾的所作所為,日夜詛咒自己的兒子,厄運也確實伴隨了羅貝爾一生。或許當初威廉徵服英格蘭,就已註定羅貝爾一生的不幸。「徵服者」威廉為家庭關係焦頭爛額之時,被徵服者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威廉離開英格蘭期間,長期被壓迫的英格蘭人仍然苦不堪言,那些諾曼第出身的貴族、法官、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開始濫用權力壓榨窮苦百姓。這些人當中最冷酷無情的一個當屬達勒姆主教沃切爾。自從懲辦瓦爾塞奧夫之後,沃切爾就掌管了從特威德河到泰恩河之間的區域。主教身邊不乏溜須拍馬之人,他們大肆稱讚他既可用武力鎮壓刁民,又擅用柔政教化他們。然而事實是,沃切爾對待英格蘭人民可謂敲骨吸髓,他不僅強迫人民向他繳納重稅,還允許官員私自向人民徵稅;他任由手下士兵肆意掠奪民宅、殺害民眾。在沃切爾的統治之下,多少英格蘭人無辜喪命,無人敢言;直到柳爾夫遇害,人們終於 忍無可忍,決意反抗。柳爾夫曾經居住在英格蘭南部,被諾曼人剝奪全部財產之後,逃到 達勒姆,遂定居在此地。

柳爾夫深受當地人愛戴,他的遇害激發了人民的鬥志,人們對沃切爾的恨意達到頂點。在諾森伯蘭人體內沉寂已久的抗爭精神終於被喚醒。人民深夜聚首,共商大計,最終一致決定,在沃切爾開庭審理政務之日發動進 攻。此次開庭選在泰恩河沿岸進行,這裡位於諾曼人新建教堂的旁邊。開庭當日,諾森伯蘭人身藏武器,成群結隊來到法庭之上,謙虛地表示要與他們的主人和平談判,希望沃切爾可以滿足他們的訴求。主教回答道:「我不承認你們的任何控訴,除非你們先交四百鎊稅金給我。」

一個懂法語的英格蘭人表示稅金數目需要商議,請求沃切爾給他們時間容他們稍作討論,諾森伯蘭人全部後退幾步,佯裝商討之際,突然一聲令起:「殺了 主教!」信號一出,他們抽出藏在身上的武器,跳到沃切爾面前,將他殺死;同沃切爾 一起的數百個諾曼人也被殺害;只有兩個英格蘭僕人倖免於難。人民暴動很快蔓延至整個達勒姆,諾曼人的堡壘遭到包圍;但是諾曼人駐軍畢竟人數眾多、武器供給充足, 他們頑強地抵抗住了諾森伯蘭人的進攻。人民群眾士氣受挫,於圍攻堡壘四日之後便散 去。

相關焦點

  • 西方史:簡析國王威廉二世打獵過程中與兄弟們的明爭暗鬥
    威廉二世跌落在地,當場死亡。高緹耶急忙上前查看,發現威廉二世已經沒有呼吸,他立刻上馬,狂奔至海邊離開英格蘭,先抵達諾曼第,然後從諾曼第回到了法國。 聽到威廉二世意外身亡的消息,亨利立刻啟程前往溫徹斯特城堡以及國庫,而一 同前來打獵的各位貴族也生怕自己的財產遭遇變故,同樣離開森林。
  • 世界歷史:從威廉去世到英格蘭人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抗諾曼人統治
    縱使威廉對羅貝爾有諸多不滿,但他未曾想過撤回羅貝爾繼承諾曼第公國的決定,此前他徵求諾曼第所有貴族的意見,大家一致同意威廉將公爵的頭銜傳給羅貝 爾。威廉說道:「至於英格蘭,我不會把它作為遺產留給任何人,因為英格蘭並非我繼承的遺產,而是通過徵戰,以武力和流血的代價得來的。
  • 「徵服者」威廉一世:從私生子到英格蘭國王,葬禮現場卻極為荒誕
    即使到了今天,依然還能從生活中追溯到威廉一世的痕跡。但這位國王晚年的生活卻不太如意,甚至升入天國之後,他的屍體還被蒙上了戲劇性的羞辱,不得不令人嘆息。早年經歷1027年或者是1028年,威廉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法萊斯城堡,是諾曼第公爵羅貝爾唯一的兒子。
  • 兄弟鬩牆:帶孝子羅貝爾、威廉二世與亨利一世
    威廉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羅伯特·柯索斯;次子理察(死於1081年,威廉去世之前);三子威廉;以及四子亨利。此時,長子、三子和次子都有可能繼承王位。讓我們先來嘮嘮他們在威廉還沒去世時候的「豐功偉績」好了。
  • 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英國史2#歐美歷史54#世界史55中世紀早期英國曾被北歐海盜入侵威廉一世一直被英國人視為是與伊莉莎白、維多利亞等人同等重要的歷史人物。直到今天,關於他的歷史考證與傳說辨疑仍然沒有停止。
  • 西方史:簡析國王威廉對英格蘭人和諾曼人的要求
    引言國王威廉還要求,不管土地現在的主人是英格蘭人還是諾曼人,凡是曾經向國王愛德華支付地租的,現在也要向他繳納地租。國王威廉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仍然是因為他是英格蘭國王的合法繼承人。而諾曼人認為,大家通過戰爭徵服英格蘭,英格蘭王位所謂的繼承權早已被剝奪,所以威廉的這一說法並不被認可,反而遭到了諾曼人的反對。
  • 狄更斯講英國史 | 英國歷史上的那些神操作
    讓我們在《狄更斯講英國史》裡找找看。諾曼第徵服者,威廉一世的煩惱可這還不是威廉全部的煩惱:除此之外,他兒子們整日爭執,吵得他不得安寧。那時他有三個兒子還活著:「短襪」羅貝爾(因為他的腿很短),「紅髮」威廉(因為他頭髮的顏色),和「好學者」亨利(因為他非常好學)。
  • 西方史:分析羅曼人與英格蘭人之間的政治較量
    引言過去,威廉設置森林看守人一職,他們日夜在私人房屋周圍巡邏,監視人們是否有偷獵行為。一旦人贓並獲,偷獵者就需繳納高額罰金。到了13世紀,諾曼人開始擁有私人獵場。同樣是這一年,國王召集英格蘭所有的諾曼人統 領,包括非宗教人士和主教,召開議會。議會期間,名冊中的諸多申訴被駁回,國王和貴族們之間也爭論不休,爭論的焦點就是判斷諾曼人佔有土地的合法性依據究竟是什麼。大多數個人侵佔土地的行為得到批准,而少數被駁回,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不少貴族和騎士放棄他們的地位和榮譽,離開威廉和英格蘭,越過特威德河來到蘇格蘭,開始為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效力。
  • 明明是侵略者,卻被英國人尊為開國元勳,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一、諾曼人、丹麥人、英格蘭人的三族融合 如果說日耳曼人是羅馬人之後歐洲的第一波外來者,那諾曼人則是當之無愧的繼任者。早在8世紀末,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就開始遷徙到歐洲各處,位於法國北部的諾曼第,便是法王賜給他們的第一個大陸領地。911年,諾曼首領羅洛同法王達成協議,獲得了在諾曼第一帶的定居權。
  • 世界歷史:分析羅貝爾與羅馬教皇之間的對決
    引言鬱美葉的前任主教、遭到英格蘭人驅逐的羅貝爾也啟程前往羅馬,他講述自己在英格 蘭的遭遇,指責英格蘭人冒犯了他身為主教的尊嚴。他控訴英格蘭人民選舉的主教斯蒂甘德,認定他強奪了自己的聖職。羅馬教皇和紅衣主教們聽信了羅貝爾的各項控訴,他們認 為,斯蒂甘德曾經身穿前任主教的衣物主持祭祀儀式,此乃大罪,不得饒恕。羅貝爾則帶著教皇的親筆信函回到諾曼第,信中宣稱他才是坎特伯雷的合法大主教。斯蒂甘德擔心自己不能得到羅馬教廷的認可,惶惶不可終日,於是向時任教皇申請披帶,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實在讓人始料未及。
  • 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諾曼徵服後,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有許多人戰死,許多人逃亡海外,留在英國的貴族也大多被威廉一世剝奪了財產。而這些財產和土地,都被威廉分封給追隨其徵戰的諾曼第貴族。到了威廉一世晚年時期,根據王室記載,英格蘭的土地只有8%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手中。
  • 西方史:分析亨利一世出徵諾曼第公園
    引言亨利一世出徵諾曼第公國,在離莫爾坦三法裡的坦什布賴堡壘一舉獲得勝利,羅貝爾公爵及其親信則淪為俘虜。值得一提的是,被俘虜的 羅貝爾公爵的親信中,竟然有英格蘭前任國王埃德加。埃德加此前放棄英格蘭王位, 放棄自己的前途,定居在諾曼第,並和羅貝爾公爵成為至交,甚至陪同其前往聖地。
  • 為什麼說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改革,與漢景帝的改革方案如出一轍?
    在英格蘭、甚至是如今英國的歷史內,諾曼王朝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及影響力。在法國人威廉一世建立起諾曼王朝後,英格蘭歷史的新篇章便被拉開了序幕。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法改變威廉一世"侵略者"身份的事實。為了鞏固自身及諾曼王朝的後繼之君對英格蘭的統治地位,威廉一世在加冕之後不久就將心中擬定的改革計劃開始付諸實際。
  • 西方史:「沉默者」威廉與抵抗運動
    從那時起,低地國家開始了反宗教改革運動,又稱天主教改革運動,每一個新的主教區都開始印刷出版特蘭託大公會議的決議和文件,分發到教區的各個階層,同時各教堂也召開了參事會,貫徹反宗教改革的各項決議。但是教會的各級組織、地方政府以及教育機構對於反宗教改革運動還是採取抵制的態度。
  • 西方史:淺析諾曼人到達英格蘭以後發生的命運改變
    引言很多普通諾曼人的命運,在他們抵達英格蘭之後,發生了徹底改變。當初他們身著青 鞋布襪,漂洋過海來英格蘭,換上戎馬裝束,躍上馬背,開始四處徵戰。晚些抵達英格蘭的諾曼人為他們的改變感到新奇和驚訝。就這樣,窮酸騎士來到英格蘭,很快就成為一支部隊的首領,被人前呼後擁,盡享榮華富貴。
  • 簡析英格蘭神職對諾曼人的反抗
    引言這個時期,類似的反抗運動時有發生,不少教堂都發生動亂。絕望的英格蘭神職人員因為對諾曼人的仇恨而奮起反抗,他們召集一些英格蘭百姓,與諾曼第政府進行對峙。諾曼人無論是否從事聖職,無論身穿鎧甲還是教士長袍,都蠻橫無理、鐵石心腸、吝嗇狹隘,在他們看來,英格蘭人本就低人一等。
  • 徵服者威廉:諾曼雄主與遠徵英格蘭
    :諾曼雄主與遠徵英格蘭》[美]雅各布·阿伯特 著;王清 譯45元  32開ISBN:9787507548587華文出版社  2018年3月版展現一代君王的傳奇一生展現一代君王風採,感受英格蘭歷史的波瀾壯闊。
  • 世界歷史:分析威廉在溫切斯特展開會議的過程
    引言各項慶典結束之後,威廉在溫徹斯特召開會議,出席人員主要是在這次戰爭中發家致 富的諾曼人,包括在俗教徒和神職人員。諾曼人以羅馬教廷的名義勒令英格蘭神職人 員出席此次會議,通函裡的傲慢語氣似乎已經預示了這次會議對英格蘭教士們將會多麼不利。
  • 「徵服者」威廉差點徵服不了英格蘭
    讓哈羅德鬱悶的是,雖然得到確切消息威廉要來進攻,但是左等右等也不見諾曼人的船隻。 就這樣,從春天到了夏天,等的花都謝了,諾曼第的威廉還是沒有來。 哈羅德·葛溫森 哈羅德的大軍面臨「崩潰」的境地,首先就是糧草補給越來越少,臨時徵召並運到前線也需要花大量時間。
  • 西方史:分析羅德率領英格蘭將士驅逐諾曼人所帶來的後果
    據傳,會議召開前夕,威廉命人去巴約教堂以及附近城池的教堂,取出所有的聖骨遺骸,並按照順序,將這些聖人的遺骸安放在一個木製箱子裡,並在箱子外面裹上金絲線製成的寬布,箱子隨後被移送到召開會議的大廳。會議召開時,威廉手持裝飾著花紋的佩劍入座,諾曼第貴族則坐在他的兩側,其中包括哈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