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善·微國學】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2021-02-07 微國學

【原文】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選自:《論語·八佾第三》

【大意】

孔子說:有德行的君子,心平氣和,與人相處恭敬謙遜,與世無爭。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競爭的地方,那定是在比賽射箭的時候。將要開始射箭的時候,先行禮,後上場。射完之後,必與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場來,勝者敬酒,說道:承讓,承讓。負者舉杯,說道:領教,領教。

【張建雲說】

爭吵、爭執、爭辯的人,大多幼稚。因為,沒有人能在爭中獲勝。你輸了,就是輸了,即使贏了,也是輸了。為啥?剌傷他人自尊,招致一生怨恨。何必呢?真正的贏沒有爭出來的!

倆明白人不爭,因為都知道爭是件吃虧的事,就互相謙讓;一明白人和一糊塗人也不爭,因為明白人躲著糊塗人,寬容糊塗人;爭者,倆糊塗蟲也!

選自:《孝善·微國學》之「文明篇」

   (2017年出版發行)

演播:胡月  柴巍 

創作:張建雲

編輯:李朕

出品:湖北省麻城市政府

冠名:湖北·麻城市孝感鄉(孝善)文化園

製作:商道(天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張建雲 推薦:微閱讀wei-yue-du

                     孫陽讀書sunyangdushu

                     張建雲說yundianping

購買張建雲作品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其爭也君子.」
    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一]!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邢疏:此章言射禮有君子之風也。「君子無所爭」者,言君子之人,謙卑自牧,無所競爭也。「必」,大意是「一定要講一個的話」。「必也射乎」,夫子說,你若是一定要說君子之間有爭的話,那也就只有射禮。孔安國曰:「言於射而後有爭。」「揖讓」。
  • 《論語》晨讀,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必也射乎!「……無……,必也……」是一種句式,論語中凡數見。論語中之「必也」,大概有兩義。「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八佾6」,「何事於仁,必也聖乎——雍也28」,「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子路21」,「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子張17」,這些章裡面的「必也」,都是前置有個否定的判斷,然後表示讓步語氣,意思是「如果非得要……,那麼……」。另一種情況是,「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 讀四書·論語丨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 摘自:《論語·八佾第三·第八章》原文:子曰:「君子無所爭
  • 《論語》求知|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其爭也君子」
    【原文】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1)乎!揖讓而升(2),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注釋】(1)射:本義為射箭。此章所講應當指大射。(2)揖讓:賓主相見的禮節。互相拱手行禮,向對方表示的尊敬。射禮行於堂上,比賽升堂時,賽完下堂時,都要相互揖讓行禮。不論勝負,下堂後都要飲酒相祝。【譯文】楊伯峻先生譯文: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一定是比箭吧!
  • 一起學《論語》3.7 八佾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必也射乎【原文】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馬融曰:多算飲少算,君子之所爭。(勝者飲不勝者)《論語註疏》曰:此章言射禮有君子之風也。君子之人,謙卑自牧,無所競爭也。君子雖於他事無爭,其或有爭,必也於射禮乎!射禮於堂,將射升堂,及射畢而下,勝飲不勝,其耦皆以禮相揖讓也。射者爭中正鵠而已,不同小人厲色援臂,故曰「其爭也君子」。
  • 「論語分享23」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
    【論語分享23】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翻譯:君子不會和人相爭。如果非要說爭,最好的例子就是君子之間的射箭比賽吧。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在上臺射箭比武,比賽完畢,再一起飲酒。這就是君子之間競爭的方式。以下基本是華杉對此句講解的原文。
  • 48.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所謂『正人君子』,正當的人,他不跟別人爭奪任何事情。他在世間生活所需的,只有憑自己的能力,取得了這個生活的資源。如果教他不付出自己的能力,而想不勞而獲,跟人家爭奪,這種不勞而獲,想跟人家爭奪的,這就不是『君子』,所以說「君子無所爭」。孔子在這裡講,「君子無所爭」,就是不跟人家爭奪任何東西。
  • 君子無所爭
    其目的如《禮記·射義》所說:「明君臣之義」及「長幼之序」。各種射禮所用的弓、箭、箭靶皆有不同,詳者可了解「大射」、「賓射」、「燕射」、「鄉射」。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 換個角度讀《論語》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譯文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鬥的事情。如果有,那也一定像射箭一樣!先揖讓行禮,然後登堂較量;射箭完畢,走下堂來飲酒。這樣才是君子之爭啊!」
  • 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第三篇第7章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爭:會意字,甲骨文和金文都似兩手爭奪一物的樣子。「爭」的原義就是爭奪,如《墨子-公輸》:「殺所不足而爭有所餘,不可謂知。」意為「犧牲本來就很少的百姓,而去爭奪過剩的土地,不算聰明」。
  • 讀論語:八佾第三·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爭強好勝,如果有那就是射箭了,登臺前作揖謙讓,下臺後舉杯同飲,這種爭也是君子之爭。】 孔子拿射箭舉例說明君子之爭,射是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而且在當時社會,精通六藝是一個人有才能的標準之一。拿掉案例,這句話可以簡化成「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 《論語》精華|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02、君子爭也要講禮數原文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譯註: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與別人爭的。(如果有)一定參與射箭比賽!作揖謙讓後上場,下場後同飲慶祝,這樣比賽贏了也是君子。」註:射,指古代射箭比武。揖,拱手行禮。升,上場。解析:君子謙謙,向來與人無爭。
  • 《論語·八佾篇》3.7 子曰:君子無所爭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注釋】▲射:射禮。射禮有大射、賓射、燕射、鄉射四種。【譯文】孔子說:「君子沒什麼可爭的。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在射禮上爭一爭。雙方互相揖讓上場,結束後再互相揖讓下場,失敗者被罰飲酒。這爭也是君子之爭。」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賽時,相互作揖謙讓後上場。射完後,登堂喝酒。這是一種君子之爭。」
  • 我讀論語小記:八佾第三·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說:君子不爭強好勝,如果有那就是射箭了,登臺前作揖謙讓,下臺後舉杯同飲,這種爭也是君子之爭。】孔子拿射箭舉例說明君子之爭,射是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而且在當時社會,精通六藝是一個人有才能的標準之一。拿掉案例,這句話可以簡化成「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有人斷章取義,只用前面君子無所爭來自我安慰,是一種逃避,這是讀論語的大忌。
  •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中國古代體育文物之射箭篇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關於中國古代體育文物,讓我們從「射箭篇」開始。 |射箭篇 中國的射箭歷史悠久。關於弓箭的發明,譙周的《古史考》曾有這樣的記載:「木名柘樹,枝長而烏集,將飛,枝打烏,烏乃號飛,後古以柘樹為弓,名曰烏號。」
  • 孔子說,君子無所爭 那你到底爭不爭,別太傻了!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之爭解讀: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就算有爭論的地方,也和射箭一般,先行禮再比試,比試完了一起飲酒開心,君子之爭就是這麼和諧。深入解讀一:不爭到底是真不爭,還是爭的更高級手段《菜根譚》: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菜根譚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貪似廉…………依次推論,大爭不爭,仿佛有些道理。要說儒家不爭,能形成如此影響,倒是難以令人信服。難道百家爭鳴裡沒儒家不成?
  • 論語八佾之君子無所爭
    5.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孔曰:言於射而後有爭。】揖讓而升,下而飲。【王曰:射於堂,升及下皆揖讓而相飲。】其爭也君子。」【馬曰:多筭飲少筭,君子之所爭。】【鳳麟按:謂競爭之前行禮,既爭之後行禮,勝者對負者行禮。君子之爭,爭的是本事,不爭的是閒氣。】
  • 湯殷權《論語》講義:《八佾第三》篇「子曰君子無所爭章」
    【原文】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翻譯】孔子說:「君子對什麼都不爭。要說爭的話,那也就是射箭了。射箭之禮:三揖三讓,而後升堂;射禮完畢,同射者一起下堂,勝者向不勝者作揖、敬酒。如此之爭,也是君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