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禮
周朝以射箭為內容的文體社交活動。依社會等級和活動等級的不同,分為大射、賓射、燕射和鄉射四種。一說不包括鄉射,只分三種。其目的如《禮記·射義》所說:「明君臣之義」及「長幼之序」。各種射禮所用的弓、箭、箭靶皆有不同,詳者可了解「大射」、「賓射」、「燕射」、「鄉射」。
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註:
1.揖,音壹(yi陰平)。
釋義:孔子說:「君子沒有可爭的事情。要爭的話,就像射箭比賽:賽前互相行禮,賽後互相致敬。這樣的競爭,具有君子風度。
【1】既稱「君子無所爭」,又何言「其爭也君子」耶?其癥結在於「爭」字。段玉裁先生《說文解字注》曰:「凡言爭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君子「臨財毋苟得」,遇到事物時則「惟義所在」,絕不會「引之使歸於己」,是故「無所爭」。
「君子之道」,倡導「禮讓」;「小人之道」,崇尚「競爭」。君子之「禮讓」,非棄財物而不取,以義取財、取合義之財而已,然而,「小人」則以為「不爭則無得」、「競爭為發展之動力」,或以「君子不爭」為無能,或以「君子不爭」為經濟發展之阻力。
倡導「競爭」,固非用心邪惡,只是「小人喻於利」而已。「小人之道」以利考量一切,早知「有利必有弊」之理,當此之時,或以「雙刃劍」辯解,或煞費心機而「制衡利益」,且試圖力求「趨利防弊」。然而,小人之風由此而盛行,君子之風由此而削弱。
人能有「禮」,然後能各盡其責,一切有序而行,利就在其中;人能有「讓」,然後能相互關心,相互救助,和諧就在其中。小人之風盛行,初則以富貴為榮,繼則利令智昏,或致利慾薰心,至此地步而後,則人人雖能奢侈享樂乃至富貴,而人間則成「叢林」矣。
「君子」亦生活於現實之中,亦有衣食住行諸多需求,且生長於「有爭」之世,是故,「君子」雖無「競爭」之心,當去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之時,在「小人」或以之為「競爭者」。然而,既無「競爭之心」,雖他人謂之「爭」,亦是「君子」。「君子」在己不在人。
【2】「君子無所爭」,然則君子如何行事?猶如參與射禮。射禮,或由天子、諸侯設之以選賢能,謂之「大射」;或諸侯、大夫設之以宴賓、娛樂,謂之「賓射」、「宴射」;或鄉民設之以習練,謂之「鄉射」。乃是禮儀之舉,不可以西方及世俗之「賽事」視之。
西方及世俗賽事崇尚「競爭」,講求技巧與實力;中華傳統之賽事,雖講求技巧與實力,縱然為求勝而相較,亦當「切磋技藝」、「點到為止」,若恃勇鬥狠、以強凌弱、以多欺少、乘人之危、暗箭傷人,則必為眾人所不齒。
禮儀則是誠敬莊重之事,而射禮則既重其德,又重其能,似賽事而非賽事。君子之技巧,乃是熟而生巧;君子之實力,在於平日之習練;君子於射禮之上,心平氣和,兩兩而登臺,相互揖讓再三,盡心盡力而射,勝者則曰「承讓」;射禮完畢,勝者登臺,向不勝者作揖而飲酒。
夫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是以射禮而言「君子」之行,而非惟論其射禮之事。是故,君子之行,非與人相爭競,「揖讓而升,下而飲」者,是其德之呈顯;盡心盡力於所行之事,是其能之呈顯。天下有道之時,縱然是爭戰,亦如「宋襄公仁義之師」。
【3】「禮崩樂壞」之後,「華夏」之道敗壞,而「夷狄」之道盛行,「宋襄公仁義之師」幾乎遭到普遍譏諷、貶斥,君子之道漸失,小人之道昌盛,進而天下由此近於叢林矣。事見於《春秋》二十二年,《公羊傳》贊之,而《穀梁傳》與《左傳》非之,不合「經」之義矣。
《春秋公羊傳》,非記史實者,亦非評論史實者,乃借史實而斥「霸道」、宣「王道」、成「仁政」之「經」。《穀梁傳》、《左傳》,陷於「霸道」矣,故曰不合「經」之義。《春秋經》曰:「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師敗績。」
單方興戰事為「偏戰」,「偏戰」則書其日期,而《春秋經》書曰「朔」,是贊其合於「正道」。《經》中之「宋襄公」,非等同於史實之「宋襄公」其人,藉以明道而已。「宋襄公」之「正」,但以其「及楚人戰於泓」之事,且此戰以「宋師敗績」而告終,何以贊之?
當楚人尚在渡泓水之時,宋襄公之臣請求趁亂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厄人。吾雖喪國之餘,寡人不忍行也。」楚人戰陣未成之際,其臣請求趁亂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待楚人列陣之後而交戰,「宋師敗績」。
《公羊傳》曰:「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為雖文王之戰,亦不過此也。」所謂「大」,即盛讚之辭。此謂「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如此則雖敗猶榮也。以「小人之道」而言,必以「宋襄公」之舉為迂腐。
《春秋經》有「十二公」,以「隱桓莊閔僖」五公為「據亂世」,以「文宣成襄」四公為「昇平世」,以「昭定哀」三公為「太平世」。「宋襄公仁義之師」在「據亂世」之末,恰是由「霸道」升為「王道」之際,惟有天下能有此「正道」,然後能升為「王道」。
須知《春秋經》之道乃是「愈後愈治」,而事實則是「愈後愈亂」。人類由「霸道」而升為「王道」,必由「仁義」之途;當「兵不厭詐」、「勝王敗寇」盛行之時,恰恰是「人類」由「王道」降為「霸道」,再由「霸道」而淪為「叢林之道」。悲哉!
ps:大家有更多想看的的內容也可以通過搜索並添加官方QQ號:3198746963或者官方微信號:tingtianshijie2020,進行提議或詢問。如有投稿歡迎投至ttsjtyws@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