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詩然:沿著甲骨文滄桑的紋理,駕馭歷史的長車,縱橫阡陌

2020-12-27 遼寧衛視

美朗讀者

遼寧省第九屆全民讀書節現已盛大啟幕,本屆遼寧讀書節以「讀遼寧,愛遼寧」為主題,希望大家一起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

遼寧衛視現將面向社會尋找「最美朗讀者」,一起雲朗讀。讓生活因朗讀而精彩,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閱讀、愛上讀書,讓大家可以以書為伴,鑄就智慧人生。歡迎各行各業愛朗讀的你一起加入,傳遞正能量,傳遞有愛的文化聲援力量,為建設書香遼寧,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精神力量。

金詩然 6歲 學齡前兒童

朗讀《讀中國》

本期嘉賓 金詩然

《讀中國》

阿紫

在東方,有一條騰飛的巨龍

在東方,有一個巨龍的民族

在東方,有橫撇豎捺的方塊字

在東方,大寫的方塊字裡

讓我們,和世界一起

讀中國

我們讀中國

用祖先鑽木的火種,

照亮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長河

我們讀中國,

沿著甲骨文滄桑的紋理

駕馭歷史的長車

縱橫阡陌

我們讀中國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經》裡

學會做人的道理

我們讀中國

在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百家姓》中

懂得共生共存的融合

金詩然:

謝謝你用稚嫩的童音今天為我們「讀中國」......我們從你的朗誦中,讀到了感恩的中國,讀到了文明的中國,讀到了溫暖的中國.....

遼寧省讀書節期間,優秀作品將在遼寧衛視新媒體平臺發布。活動結束後,將由大眾共同評選出十位「最美朗讀者」。

徵集要求:

1、建議視頻長度控制在

30秒—2分鐘。

2、手機橫屏拍攝,取景膝蓋以上,需面部正對屏幕。

3、朗讀者背景隨意,必須環境安靜、吐字清晰。

4、選用文稿從傳統典籍到現代詩歌、文學作品,體裁不限。選擇的內容健康、積極、豐富、多元,可以家國情懷正能量為主,也可以讚美抗疫工作者……朗讀時可激情澎湃,可深情款款,可娓娓道來……需配好背景音樂。

5、錄製開場語:大家好,我是朗讀者XXX(名字)+我為大家帶來的作品(名字)+您的朗讀內

6、錄製結束語:美好的聲音 ,感動的力量,歡迎你也和我一起加入到遼寧衛視「最美朗讀者」的活動中,一起聆聽最美聲音,感受朗讀之美。

7、請將錄製好的視頻發到指定郵箱:LRTVnmp@163.com,同時需提供:

a.個人資料(真實姓名、年齡、職業、聯繫電話);

b.個人照片1-2張(藝術照、生活照均可,必須清晰);

c.朗誦視頻中的文字版內容。如果朗讀內容為原創,請備註說明。

8、投稿截止日期:5月20日。

美好的聲音

感動的力量

最閃亮的就是你

尋找"最美朗讀者"!

相關焦點

  • 群山俯伏,阡陌縱橫,此情此景更令人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如果你坐索道上去的玉女峰,那就看不到小猴子啦)回來時候,儘量不要在景區內坐當地人的車送你下山出來,建議坐景區專用公交。(良心建議哦)這個地方好多文人墨客來過留下碑文,比如康熙、毛澤東等,一路上也算是臨觀古意了。還有一些園子,有很多需要意會,來解到其中趣味的象形石頭,是個挑戰哈。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果然,一日後甲午日,王逐獵犀牛,一名小臣的車馬與王車發生碰撞,子央還從車上跌落,又應驗了佔辭。 一方面王國維印證了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資料,另一方面他又通過對甲骨的研究,證明了《史記·殷本紀》是準確可靠的商代歷史資料。
  • 龜甲紋理蘊含天地之秘?
    原標題:龜甲紋理蘊含天地之秘? 甲骨文龜背有紋理,古人認為這種紋理乃天意所授,蘊含著神秘莫測的內容,只有聖人才能參透其中的秘密。  《易經·繫辭》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學者通常將這幾句話解釋為:古時黃河出現背上有圖形的龍馬,洛水出現背上有圖形的神龜。伏羲依據龍馬上的圖形畫出八卦;大禹依據神龜上的圖形制訂「九疇」,亦即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其中包括治水的方法。
  • 地圖走中國之安陽:殷墟甲骨文天下,曹操嶽飛紅旗渠!
    提起安陽,在我腦海裡浮現的元素有:殷墟和甲骨文、嶽飛、曹操。一、中華文明的基石:甲骨文西方不承認夏朝的存在,一開始也不承認商朝的存在,認為中華文明始於周朝,直到甲骨文出現。甲骨文是近代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也是中國能坐穩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重要砝碼。近代以前,西方歷史觀中,古埃及、古兩河流域、古印度被認為是最古老的三大文明,都擁有5000年以上文明史。而中國、希臘和波斯被認為只有3000年歷史,屬於第二季文明。直到甲骨文橫空出世,將中華文明史無可爭辯的推進到4000年左右,成為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 「有趣」的甲骨文!
    我們都知道甲骨文應該說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從佔卜或者祭祀用的龜甲上拓撲下來的,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這些決定漁撈、徵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成為研究中國古文字以及殷商歷史的重要資料。
  • 甲骨文與「龍骨」
    在中國的山東省煙臺市,有一座煙臺自然博物館,也叫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裡面有一個特殊的展廳,叫「甲骨文與王懿榮館」。
  • 有趣的甲骨文,談談華夏的龍圖騰
    龍的傳人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距今超過5000年,但是遺憾的是,那個時代並沒有明確的文字流傳,我們只能從上古神話傳奇中追憶那些關於炎帝、蚩尤、皇帝等遠祖的傳說。歷史車輪緩慢的前行,來到距今大約3600年左右的夏商時期,終於出現了中國文明史上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因此,從甲骨文中還是能夠找到三皇五帝時期的一些影子的,因為甲骨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形的特質!三皇五帝時期的傳統風俗是否流傳到了夏商時期,已經難以考證。但是在三皇五帝時期,最最神聖和最最重要的事情應該只有一件:那就是祭祀。
  • 甲骨文與中國書寫傳統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漢字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簡化字一路變革綿延至今,從未間斷。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是其造字思維和造字特徵。如欲表現「車」字,直接用車的形象把它畫出來。模仿是人類最早的也是最原始的藝術表現方式,在抽象思維不發達的原始社會,先民把看到的形象直接畫出來。單個文字是具體事物的描摹,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天、地、山、水等文字,證明商周時人已經有了明確的空間意識。
  • 甲骨文 | 武曌為何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只有從這樣長時段的歷史視野中,我們才能理解為何武則天是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既然沒有中國女性能依據繼承權登上帝位,那麼只有太后才有這樣的機會;而漢代以前掌控大權的太后並不會自己取代兒孫登基,對皇權構成威脅的倒是外戚,只有在唐代前期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武則天才有機會稱帝。
  • 【有聲文學】《滄桑安定》作者: 郝隨穗 朗讀者:白曉玲
    滄桑安定文∕郝隨穗  坐標在此,北方中央的子長;子長向西,古鎮打開歷史的城門,窯洞裡時空端坐,一千年、一萬年不長,觸手可及的歷史殘垣,展開的手心,落下安定過往的世事滄桑。  安定之古,古於全國僅存的唯一窯洞古鎮,古於全世界最早的鐘山石窟,古於絲綢之路上走西口的信天遊,古於那些窯洞院落裡藏著的時光風塵,古於那些從歷史的雲煙中走出來的人與事……  安定古鎮,隱藏著陝北古老歷史的北方重鎮,在自己的城堡中從未停息過對滄桑的厚積和關照。
  • 餘姚施岙村又發現了良渚人的水稻田 還有完整的阡陌交通
    阡陌交通,井字結構良渚人還開發了灌溉系統良渚時期的水稻田是什麼樣的?小時候寫作文,描述田園風光,經常會用到一個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良渚人要傲嬌地插嘴了:5000年前,我們就已經阡陌了,好嗎。這個「阡陌」的史前版,如今在餘姚的這片山谷裡,悠然可見。還是讓良渚人自己來給大家講講吧——當年,海水來了,沒法耕種,河姆渡人只好走了。海水退去,形成溼地環境,又有人看中了這裡種植水稻,前前後後起碼有三次。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這裡的環境變化對我們史前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自主車企代表做客《鳳凰縱橫談》,暢談挑戰與機遇
    導 讀 2020廣州車展首日,《汽車縱橫》雜誌聯合鳳凰網汽車共同推出《鳳凰縱橫談》視頻訪談節目,5位自主車企代表做客直播間,就車展期間的展品亮點、企業發展戰略、技術研發規劃及市場營銷策略等進行了精彩分享,暢談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新機遇。
  • 甲骨文的風格及演變
    甲骨文所刻的內容主要是當時的卜辭及與佔卜有關的文字,所以甲骨文又叫「卜辭」。古代一般把刻字稱為「契」,因此又叫做「契文」、「股契」或「殷墟書契」等。甲骨文是目前被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確定地說,它就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因為除甲骨文之外,當時還有簡書和帛書。《尚書·多士》中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甲骨文字中即已有「冊」字和「典」字。
  • 鞠 勤 | 滄桑歲月說硤口
    長約2.5公裡的山峽,最窄處不過百尺,位於河西走廊「蜂腰」地段,谷底亂石滾滾,應是山洪衝擊形成的洩洪河。古時,沒有水流的情況下,過往商旅以河床為路,有水的時候只能沿河畔行路。如今,傍石崖的河畔之上,仍留有古驛道轍跡,峽谷最窄處僅容一輛牛車通過,古人用「車不並駕,騎不雙轡」來形容。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由於是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再加上是美國學者宣稱,所以讓很多中國人沸騰了,感覺這又要改寫歷史了,本著求真的原則,對於此次文章的宣傳內容做了探究,得出來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甲骨文。
  •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和會意字》閱讀答案(2020年吉林省中考題)
    甲骨文的戈字(見圖1),上部橫道,代表著戈頭,豎道是戈柲(bì)即戈把,是木頭做的。般代的戈,戈把長度大概在80釐米至1米左右。甲骨文的戈應源於這種安上木柲的銅戈。殷墟墓葬出土的銅戈,大多數都只剩下鋼戈頭,沒有木把了。④簡化、線條化表現實物形狀,產生了象形字。甲骨文的牛字(見圖2),是簡化了的牛頭正面形,是牛頭線條化的一個表現。
  • 小夥挖出3車「龍骨」,刻有奇怪文字,專家:毀了幾個億
    但商朝給中華文明留下很多遺產,例如著名的甲骨文。甲骨文發現於河南安陽的殷墟,是商朝的珍貴的文化產物,屬於古漢語文字,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價值十分珍貴。然而,在清朝時期,有一位河南小夥挖出3車「龍骨」,上面刻有奇怪文字,小夥以為是中藥,大肆削字販賣,對文物造成極大損失,有專家稱:至少損失幾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