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反貪最拼命的總督,人稱官屠,官員聞風喪膽,逃到國外也沒用

2021-03-05 水煮歷史

來源 | 頭條號腦洞歷史觀

晚清時期,天下有「三屠」聞名於世,這「三屠」分別是「官屠」岑春煊、「士屠」張之洞、「民屠」袁世凱。比起袁世凱和張之洞,岑春煊實在有些聲名不顯,很多人甚至沒聽過這個名字。但在晚清時期,他卻與直隸總督袁世凱並稱為「南岑北袁」,很多官員提到他都聞風色變。

岑春煊

岑春煊本人是官二代,父親是雲貴總督岑毓英。據說祖上可以追溯到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的岑彭,可見是世家子弟。年輕的時候名聲不好,在京城飛揚跋扈,典型的紈絝子弟,當時跟勞子喬、瑞澄並稱京城三惡少。但沒想到,到後面突然轉性。竟然當起了官屠。

他為什麼稱為官屠呢,就是專門整頓吏治,讓好多官丟了飯碗。人稱:春煊每至一省,必大肆糾彈,上下皆股慄失色。

1898年,他成為廣東布政使,不過33歲,年輕氣盛,正好碰到有人狀告道員王有善魚肉百姓。岑春煊查實後,上報請兩廣總督譚鍾麟查辦王有善,可這個王有善是譚鍾麟的親信,譚鍾麟氣得拍桌大罵,眼鏡震到地上都碎了。岑春煊也不怯場,當場就把自己的烏紗帽慣到桌上:「若容不下,奏參可也。」

這事很快就驚動了慈禧,光緒皇帝也知道了,但兩人的作法不同,慈禧是息事寧人,把岑春煊調到了甘肅,光緒則是把譚鍾麟革職了。

譚鍾麟成為了岑春煊第一個屠掉的大官。

譚鍾麟

到了甘肅沒多久,他又升陝西巡撫,調署四川總督。為什麼呢,因為他立了大功,八國聯軍打進來時,慈禧太后西狩,是他第一個率著兩千兵馬前來勤王,把老太后感動壞了。

但又據說,岑春煊其實並不是來護駕太后的,而是來救光緒的,想把光緒從慈禧的控制下解救出來,然後讓光緒跟洋人談,從而鹹魚翻身,只是時機沒出現,岑春煊只好歪打正著,成了護衛慈禧的馬仔。

慈禧一高興,特意提拔,調署四川總督。這時候,岑春煊有權力了,開始大刀闊斧整貪官。一下就準備批發彈劾三百名。

這一下,四川舉目皆貪官了。為什麼呢?

這其實也是體制問題,一來官員沒有約束力,權力大而監督小,二來清末盛行賣官。為了買一個官,通常要花費巨資,買官就是投資,投資就要講回報,當然要大撈特撈。另外,人在官場混,還要上下打點,給上司的各種冰敬炭敬不能斷,這些錢從哪裡來?還不是要從老百姓身上來。

所以,清朝官員貪汙是普遍現象,大家心照不宣,都是一群人合夥搜刮老百姓罷了,鮮有反貪的,更多是借反貪打秋風。

但岑春煊來真的,一下就搞三百人,經過師爺苦勸,這才縮小範圍,減少為四十人。

到了光緒二十九年,岑春煊回了廣東 ,這一回是當兩廣總督。一來官大了,二來有了四川反貪的經驗,所以下手更有力度了,是謂:上自撫院,下至典史,無皆不有。被參的人數上千,搞得兩廣地區官不聊生啊。

一上任就參倒了一批官員,什麼南澳總兵,柳慶總兵等等全部被革職充軍。

然後又衝到廣西,彈劾罷免廣西巡撫王之春、布政使湯壽銘、按察使希賢、廣西提督蘇元春,廣西四位大佬全被幹掉。

有些官員一看不對勁,就開始外逃,比如南海縣令裴景福,岑春煊一到廣東 ,就開始提訊他,裴景福沒有坐以待斃,接到雙規的通知,就開溜了。後人說他有點冤,這可難說,把清末官員一個接一個拉出去槍斃,沒有一個是冤枉的,有這種說法,是因為他跟岑春煊有過節。

早在當廣東布政使時,岑春煊就彈劾過裴景福,但還沒辦完呢,自己就被調離了,此後發生戊戌變法,裴景福負責抄康有為的家,從中抄出岑春煊同康有為的書信。

這樣一來,岑春煊就跟維新人有了關聯。

且說岑春煊要提訊裴景福,裴景福一看不對功,拍馬就逃到了澳門,澳門那時候已經租給葡萄牙,不歸中國管。而且裴景福還投靠了一位江湖大佬 ,此人叫盧九,是澳門早一代的賭王。盧九膽子很大,不但包庇收留裴景福,還放出話來,岑春煊欠他錢,趕緊把錢還回來。

岑春煊也不白給,把軍艦開到了澳門海面,向澳門施壓,最終把裴景福引渡了回來,但也讓裴景福拿到了清政府的保證:不判死刑。

裴景福,後排左一

可以說,裴景福是受洋大人保護的第一位中國罪犯。

回國後,還真沒查出裴景福貪汙的鐵證,但沒法關係,當官總是會貪的,證據不實,就判個流放吧,把裴景福流放到了新疆,這位仁兄一路上看塞外風光,寫了一本書叫《河海崑崙錄》,還是著名的文物籤賞家。

除了裴景福,岑春煊打掉的還有廣東海關庫書周榮曜。

這個官是小官,但上面的保護傘大,他的上線是慶親王奕劻,慶親王算是清末首貪,專門賣官,而且細大不捐,大錢不嫌大,小錢不嫌小。所以,岑春煊查貪官,十個有八個往上查就查到了慶親王頭上。

聽到岑春煊要查自己,周榮曜花四萬銀元跟慶親王買了一個比利時大臣,出國避一避。誰知道岑春煊動作很快,還沒出國,就發起了彈劾,比利時大臣是當不成了,周榮矅畢竟是在海關工作的,海外關係好,連忙跑到了暹羅。人是逃了,但家還是被岑春煊抄了,搜出數百萬巨款,也算是小官巨貪了,更重要的是,岑春煊還直接抓到了慶親王的辮子。

到了1906年,清政府要搞清政,岑春煊進京,準備直接向最後大老虎慶親王開戰,因為有護駕之功,所以能夠近距離接觸慈禧,跟慈禧聊了四回,自陳要做太后看家惡犬,打倒竊國老虎。這時候,慶親王跟袁世凱聯手拋出埋好的殺手鐧,說岑春煊是維新黨人,又炮製了一張岑春煊跟梁啓超的假照片,就此讓慈禧起了疑心。

PS手段很低級,但慈禧也不懂啊,一看都在一個平面上,那就是一起照的唄。

其實,就算不起疑心 ,慈禧也未必會用岑春煊在全國範圍內反腐。岑春煊就此遠離政治核心,後面一度當過反袁盟主,護法總裁,在民國掀起過一些風浪,但都跟反腐沒有關係了,直到1933年去世,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其後墓被毀。

相關焦點

  • 他人稱官屠,讓官員們聞風喪膽,逃到國外也沒用
    人稱:春煊每至一省,必大肆糾彈,上下皆股慄失色。 1898年,他成為廣東布政使,不過33歲,年輕氣盛,正好碰到有人狀告道員王有善魚肉百姓。岑春煊查實後,上報請兩廣總督譚鍾麟查辦王有善,可這個王有善是譚鍾麟的親信,譚鍾麟氣得拍桌大罵,眼鏡震到地上都碎了。岑春煊也不怯場,當場就把自己的烏紗帽慣到桌上:「若容不下,奏參可也。」
  • 清末岑春煊為何被稱之為「官屠」?
    岑春煊任內不循私情,不懼權勢,吏治改革大刀闊斧,有聲有色,裁撤閒散機構及人員,甚至把兩廣總督譚鍾麟文案也予以撤併。岑春煊彈劾庸貪之流從知府到總督,其做法為清代所僅有,轟動朝野,「屠官」的剛直威名一發而不可收。
  • 清朝九大總督 誰是疆臣之首 順便揭秘總督、巡撫等官員胸前補子
    李鴻章兩廣總督,駐地廣州,總管廣東、廣西兩省軍民要務。劉坤一、曾國荃、張之洞、李鴻章曾任兩廣總督。閩浙總督,駐地杭州,總管福建、浙江兩省軍民要務(清末兼管臺灣省)。 鄧廷楨、左宗棠曾任閩浙總督。左宗棠雲貴總督,駐地昆明,總管雲南、貴州軍民要務。鄂爾泰、阿桂、福康安、林則徐、張亮基、岑春煊曾任雲貴總督。東三省總督,清末設置,駐地盛京,總管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軍民要務。
  • 清末時共有11位總督,大清滅亡後,九位總督的最後下場怎麼樣?
    清末時共有11位總督,其中有九位是統管一省或多省的地方總督,有兩位是主管漕運事務的總督。清代總督通常為正二品官銜,是清代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清代總督的權利與品級要比巡撫大,若加授部院主官或大學士銜,則品級會升到從一品或正一品。
  • 晚清四川總督岑春煊:從京城頑主到一代梟雄
    據《西林縣誌》記載,岑毓英因平定雲南之亂有功,官至雲貴總督,成為清廷的封疆大吏。鹹豐十一年(1861年),岑春煊出生於西林那勞村,是岑毓英第三子,人稱「岑三」,因性格多變、敢作敢為,又稱「顛三」。岑春煊少年時就讀泗城雲峰書院,九歲隨父親岑毓英到昆明讀書。久居昆明的岑春煊卻心念家鄉子弟,「西林距省會二千裡,子弟讀書、應試既苦道遠,又鮮觀摩。」
  • 清末九大總督,各有怎樣的下場?有李鴻章的侄兒,也有復闢的張勳
    一、首屈一指的直隸總督,張鎮芳。直隸總督是九大總督中,最牛掰的一個。因為他的地盤在紫禁城周圍,不過直隸總督也是最憋屈的一位封疆大吏,因為朝廷不一定管得到其他總督,可第一時間能管得到你直隸總督。為什麼?靠得近唄。作為九大總督之首,張鎮芳和袁世凱的關係非同一般。首先他們倆是老鄉,都是河南項城人,大家常叫袁世凱為袁項城。
  • 清末照片,旗女油頭粉面,太監在抽菸,官員卑躬屈膝讓人倍感屈辱
    一直到清末,大戶人家還是娶妻納妾,風光無限。圖中的老爺就是一方豪紳,納了七個小妾。個個都裹著小腳,花枝招展。妾不能和正妻比,一般出身都不好,甚至有青樓女子。小妾也是常常爭寵,因為吃得都是青春飯,等年老色衰,老爺又領回年輕的小妾來。無家可歸的清朝百姓,躲在一處牆角,偷得半日閒,讓攝影師拍了下來。衣服穿得破破爛爛,蓬頭垢面,雙眼無神。
  • 看看直隸總督的年收入就知道了
    直隸總督權力又很大,出了今天北京二環就歸直隸總督管,北吞大漠、南到黃河。晚清的直隸總督全面總管直隸、河南、山東的軍事、行政,北洋等事務。簡單說,直隸總督是所有八個總督中地位最高的。直隸總督一年要掙多少錢?似乎讓人很好奇
  • 老照片:清末官老爺的眾生相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曆朝歷代,可能也只有清末官員有真實影像記錄。1850年代以後隨著外國攝影師進入中國,這才有了清朝官員的影像記錄。 我們今天這才有機會看到這些當年不可一世的大清父母官們,在那個時代的工作與生活影像。(德蘭/文)
  • 總督是清朝的封疆大吏,那麼清朝滅亡後末代總督的結局又如何呢?
    當辛亥革命徹底爆發之後,這九位總督有的為清朝殉國,有的被革命志士處死,有的則是潛逃國外,甚至後來還有的淪為漢奸,出賣國家,下面就來詳細說一說清朝滅亡之時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的這九位總督的結局。辛亥革命的點火人四川總督趙爾豐清末最後九位總督中有一對兄弟,一位就是東北三省總督哥哥趙爾巽,還有一位就是四川總督弟弟趙爾豐。趙爾豐後來被稱為清政府的劊子手,他武力鎮壓革命志士,在四川保路運動中大肆血腥屠殺了很多手無寸鐵為革命志士請命的無辜民眾,也就是「成都血案」。
  • 清朝最憋屈的官職,位列一品官銜比總督還高,實權卻不如巡撫
    而接下來所要說的官職,可以說就是權力鬥爭之間的犧牲品了,這就是我們最常聽說的提督。 可是為什麼卻說提督是最憋屈的職務呢?
  • 晚清老照片:官員迎接法國總督,被處決的海盜,真實的菜市口行刑
    晚清老照片:官員迎接法國總督,被處決的海盜,真實的菜市口行刑 圖為雲南當地的道臺、知府、縣令等人排隊迎接訪問雲南的法國印度支那總督,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清朝的官員對待洋人點頭哈腰、眉開眼笑,僅是巴結的姿態。
  • 清末新政,帝國最後的迴光返照
    1853年太平天國攻佔南京,建立政權;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攻陷帝都,火燒圓明園,鹹豐都倉皇逃到熱河避難,憂憤之下死在熱河,留下孤兒寡母,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外有強敵,船堅炮利無法抵擋;內有民變攻佔南京建立割據政權,局勢跟明末崇禎年間十分類似,而且朝廷上母壯子幼,兩宮太后跟顧命大臣爭權奪利,鹹豐屍骨未寒即誅殺、罷黜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怎麼看都是一幅亡國的氣象。
  • 《反貪風暴5》來了,古天樂帶來港片最成功系列電影
    據香港媒體報導,古天樂主演的反腐敗電影《反貪風暴5》正式殺青,也是該系列的第五部作品。從照片可以看出,古天樂擔任的反腐敗委員會首席調查員陸志廉仍然穿著正裝登場,《反貪風暴5》可能是整個反腐敗系列中最高檔的版本。古天樂、張智霖、鄭嘉穎、廖啟智、張繼聰、陳靜、盧海鵬、黃宗澤和宣萱等大腕出演。
  • 清末真實照片,五口之家才兩菜一湯,慈禧迴鑾留守官員跪拜迎接
    清末時候的百姓,穿的都是粗布衣服,綾羅綢緞也就是電視劇裡普及了。清末,社會凋敝,民生艱難,日子過得非常困苦,畢竟當時中國已經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清政府割地賠款,卑躬屈膝,百姓的生活光景非常慘澹。當面對鏡頭,人們的臉上很少見到笑容。拖著一條又長又粗的辮子,用給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大清末年的乞丐,衣衫襤褸。
  • 逃到國外還囂張!「港獨」鄭文杰寫信勾結蓬佩奧
    「港獨」鄭文杰寫信勾結蓬佩奧 在國安法的真正實施之前,許多所謂的亂港分子頭目早已尋找好了退路,他們直接在國外逃亡,逃亡路上依然對擾亂香港抱有賊心
  • 末任直隸總督張鎮芳民國被判無期竟脫身 他兒子是當代名人
    最盛行時,有諸如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漕運總督、河道總督等十一位。清朝滅亡,伴隨末代皇帝溥儀的,自然還有當時仍身為總督職位的多個末代總督。張鎮芳雖然就職僅十天,卻也榮幸位列其中。
  • 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被抓時,身為湖廣總督的老爸為何不去求情?
    這場運動的主要就是改革政府機構,裁撤一些不必要的官員,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任用具有新思想的維新人士。由於這個變法嚴重損害到以慈禧為代表的保守派的利益,最終只歷時103天就被強行鎮壓下去,這件事情的結局就是光緒被囚,康有為、梁啓超逃亡國外,康廣仁、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
  • 亦清亦濁的兩江總督
    人生最難的不是安貧樂道,而是飛黃騰達之時,還能不忘初心,獨善其身。身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權傾天下,有人說他是個清官,也有人說他清不那麼徹底,那到底曾國藩有多少收入,是否遵守了官場的陋習,又是怎樣說服家人,約束下屬,整頓官風,請看下文娓娓道來。鹹豐十年四月,曾國藩終於當上了總督,還是大清最富饒的兩江總督。
  • 左宗棠曾擔任過浙江巡撫和陝甘總督,放到現在是什麼官?
    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在清末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一生雖未按照一般的科考之路步入仕途,但也是從基層起步,最終成為巡撫、總督,乃至軍機大臣。因而這樣優秀的左宗棠,若是在今天,大抵算是個怎樣的官?或者說,巡撫和總督這類的職務,在今天相當於什麼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