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的陸續開學,在家憋了幾個月的「神獸歸籠」,家長們長嘆終於可以輕鬆了,有的走路都帶跳、做夢都會笑。由此引發的孩子家庭教育問題也屢屢被推上熱搜,家庭教育究竟有沒有什麼可借鑑的觀點、成功的指導範式等行之有效的高招呢?為此,6月6日,記者專程前往北京朵多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就有關問題採訪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出版人,朵多教育機構創始人張慶棠總經理。北京朵多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慶棠
一本直擊底層邏輯的書
「家庭教育是個大問題,朵多教育近期正在眾籌一本書,不一定是成功的扛鼎之作,但絕對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心為箋可以100%受益的書。這是一本關於父親的書,市場上相關的書不少,但大多從某個層面或某一個角度切入。而這本書非常特別,讓我看清了霧裡看花般父職和從未思考過的為父之道,是一本直擊底層邏輯的書。」張慶棠對記者說,2016年他曾應邀參加一個培訓,叫「做個真父親」,他不由得質疑,難道父親還有真假——好歹自己也是一個20歲男孩的父親——直到兩天半的課程結束,他說自己低下了驕傲的頭顱。他回憶起自己當時的感受:「我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和震撼!作者卡西•卡斯滕斯,南非人。他『做個真父親』的理念和孩子生命教練的呼喚深深扎痛了我的心。他的重要觀點父親缺席和道德敗壞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以及那些孩子的哭泣和眼淚深深地抓住了我的神經,讓我作為一個出版人,欲罷不能。」
於是,張慶棠加緊與作者溝通,洽談出版事宜,開始翻譯。目前《做個真父親》已影響世界100多個國家,以25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出版發行,中文是該書的第一個外語譯本。尤其令人稱奇的是,2019年,澳大利亞政府拿出200多萬美元支持培訓父親,通過在全國範圍推動「做個真父親」,以降低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他們希望讓父親擔起父職後,孩子從小就有一個正面、健康的教導和陪伴,為長大後的價值觀、道德觀築牢根基。
一提到父子情恩,中國人首先會想到《傅雷家書》,可見《傅雷家書》的影響力在國人心中之大。《做個真父親》自2016年在中國以課程的方式培訓父親以來,影響力非常之大不說,煥發的行動力也令人驚奇。我們相信,《做個真父親》正式發行後,一定會引起廣泛關注,我們更希望成為現代版的《傅雷家書》,走進千家萬戶,惠及鄰裡,成為經典之作,讓更多的家庭受益!
據有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有數百萬留守兒童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還有許多家庭父親形同虛設,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嚴重缺席,令孩子和妻子成為心靈上的「孤兒寡婦」,也就是時下流行的「喪偶式」教育,這些都令張慶棠陷入了思考。正當他緊鑼密鼓籌劃著讓《做個真父親》在國內面市時,新冠疫情打亂了一切節奏,圖書市場一片蕭條暗淡。
張慶棠坦言,沒有人不想做一個好父親,但他們迫於生活、工作等各種壓力,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玩,不知道怎麼激勵孩子學習。如果僅是一本書,價格太低,投入市場怎麼能激起浪花,引發家庭教育的革命?何不也來個「逆行」?於是,《做個真父親》在5月1號從京東眾籌上線。他發心公益,希望不僅是籌錢,更主要是籌父心、籌信心、籌信任、籌志同道合,沒想到,第8天就達到了預期額度5萬,第27天就完成了眾籌金額的150%,得到了4萬多人的關注和參與。
一本可以建立高質量親子關係的書
「這本書的學術和理論水平非常高,書中關於父親的四個職責很值得探究,是一本關於父親研究的典範之作。其價值和意義重大,可以延伸出很多本書,實操性也很強,是一本可以建立高質量親子關係的書。」張慶棠有點興奮地表述,市場上大多書側重於術的層面,而此書則從道的層面深入,具有標杆式的作用。
書中為父的四個職責,一是父親在家中建立道德權威;二是父親賦予孩子身份;三是父親為孩子提供情感安全;四是父親肯定孩子潛能。每一處都直擊痛點,抓得準,挖得深,一下便可引起很大的情感共鳴。父親是一家之主,是一個家的建造者、帶領者和供應者,每個父親內心裡都有隱蔽而危險的最軟弱部分。
張慶棠指出,教育無非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是根基。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家長常有一個誤區,把教育都推給學校,自己逃避責任。殊不知,學校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老師也很無奈。等到孩子到了社會,已進入一個大熔爐、歷練場。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有家長作為道德權威的榜樣,他就知道自己是誰,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當他面對社會的這些壓力和問題的時候,他就知道怎麼去抵抗,怎麼去面對。
今年兩會期間有代表提案要給家長做培訓、發證等,這是個長遠目標。而這本書已明確為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做了指南,同時還從家校共育的角度,提出了從家庭教育延伸到學校教育,二者既可脫鉤又可進行有機結合。
一本讀了讓父親身心回家的書
「《做個真父親》在五一期間有關的自媒體信息裡,簡直霸屏了。這本書,我當時都沒寫書名,就是定位為一本讀了讓人身心回家的書。不是簡單地講到一個家庭、一個父親,而是高屋建瓴,它的境界和視野非常開闊。」張慶棠表示。
孔子說:「子不教,父之過。」這裡強調的是父親的價值和影響力,但從中國的傳統故事中卻找不到一個父親怎麼樣去很好地帶領孩子和教導孩子的案例,而更多是嶽母刺字、孟母三遷等經典。傳統文化中講男主外女主內,給男人定義為在外面打拼,支撐他追求事業成功、財富地位等,恰恰忽略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
張慶棠詳實地分析了書中要義,告訴每個父親,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父親應該怎樣接地氣去踐行為父職責,要讀書,要學習課程,要學會在家庭中重建家庭關係,要形成父職實踐社區,例如爸爸早餐會、父親讀書會、父子營等,要承認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傷害和不足,去拉近與妻子和孩子的關係,要把自己的心放在孩子和妻子身上,避免造成離婚,給孩子造成父愛缺失。
同時,父親還要具備社會責任,依託爸爸社區,與更多的爸爸結伴同行。南非有句名言,說「要想走得快,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就要一起同行」。書中倡導的父親們結成社區,一起來建造一個從家庭到社區,再到社會的利益共同體,與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謀而合。
張慶棠講,《做個真父親》面對當前的教育現狀,針對不同群體都有具體科學的解決方案。首先可以幫助妻子怎麼去肯定自己的丈夫、陪伴丈夫,與丈夫一起並肩作戰,共同養育、教導孩子,讓父親不再逃避。其次是讓一個熱衷追求事業成功,忽略家庭和孩子的父親心甘情願回歸家庭,避免忙碌、盲目、茫然。第三是對於缺席的爸爸是亡羊補牢,對於準爸爸則是未雨綢繆。提前學習該書,了解孩子每個成長階段都有什麼樣的需要和特點,然後去陪伴他、澆灌他,可以建立一種全新的家庭關係。第四是學校,要求父親來開家長會,讓很多父親來思考和反思自己的家庭。第五是教育研究者、社會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他們承擔著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的重任,通過學習必將受益匪淺。當然還包括更多的培訓機構等。最終讓做父親的身心回家,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一本可以成為生命教練的書
《做個真父親》把孩子從出生到去世劃分了幾個階段,縱向看:
0~5歲是母親陪伴成長階段,溫柔母愛為孩子提供的情感安全非常重要;
6~11歲,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孩子的情感、智力、基本技能正得到發展;
12~18歲,這是孩子第1個青春期和獨立期,是朋友的影響力時期,父母的影響力只佔到20%,但父親的教導、陪伴仍至關重要;
19~21歲,是孩子上大學,面臨進入社會的階段,會面臨很多文化撲面而來的挑戰,他需要尋求幫助,是建立個人身份的關鍵階段,如果前邊的父親影響力基礎沒打好,他去找別人,就非常危險;
22~25歲是孩子深造或職業技能培訓,或得提升階段;在配偶選擇或擇業方面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
26~42歲基本進入職場,是人生上半場,是一個追尋成功的階段;
43~48歲是人生的中場階段,要休息,要總結上半場的不足和缺陷,為下半場出場做準備。
49歲~70歲,是追求人生價值和意義階段;
70歲一直到生命結束,這是一個完美收官,享受晚年。
橫向看,人生又有6個維度,就是身體、情感、智力、社交、環境和信念,孩子會複製父親的影響力。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父親好的陪伴和影響力,當面臨社會紛繁複雜的誘惑和陷阱時,他就有了免疫力。作為一個父親,要學會無條件發愛妻子;要明白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和特點,為孩子創造講真話的環境;要按照孩子的情感需要去陪伴、教導、澆灌他,從生命教練的角度去關愛孩子。
「做孩子生命教練,與朵多教育的出版理念高度一致,朵多教育秉承全人生命教育的理念,根據生命的不同階段,到了什麼樣的生命季節,就該有什麼樣的生命呈現。」張慶棠強調,「《做個真父親》這本書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好,既有品德品格,又有人生的各種技能。在實操層面,由於社會上實操類的書較多,這本書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主要是夯實根基,而我們出版的另一本《好爸爸不缺席》是實操方面非常強的書,相當於《做個真父親》的拐杖,二者是兄弟篇,對於孩子的成長很有價值和指導性。」
婚姻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好的婚姻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十分婚姻》是紙婚時代的婚姻勝經,作者林為千和蔣佩蓉夫婦畢業於麻省理工,蔣佩蓉是麻省理工前中國總面試官,暢銷書作家、跨文化教育家,林為千曾任微軟AI首席產品經理。本書有別於其他婚姻勵志書,不講成功講失敗,將自己30年從相殺到相愛的婚姻生活誠實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產生了巨大的情感共鳴,上市一個月即加印!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要麼是10年前,要麼是現在!因做老闆是暫時的,做老爸是永久的。朵多教育的願景是借《做個真父親》喚醒缺席的父親,父心回暖,身心回家,願更多的父親攪動同行(父親)的心,用心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見證孩子人生的重要時刻。讓父親的心轉向兒女的心,讓兒女的心轉向父親。讓所有父親領悟為父之道,擔起為父職責,享受為父之樂,學會守正創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讓天下萬千家庭和諧幸福,讓我們的國家長治久安、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