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你希望孩子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選哪幾科?

2020-12-22 教育思辨

對於孩子們來說,高考可以算得上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尤其是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高考更承載著他們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我們都知道,在以前高考還未改革的時候考生們可以選擇以文科或者理科的方式來參加考試,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學子們將又要面臨新的選擇。

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們需要從政史地理化生6門科目中選擇三門作為高考考試科目。作為孩子的家長,你更希望孩子選擇哪幾科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線名師的建議,希望對家長和同學們都會有所啟迪!

「3+3新高考模式」給考生們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

傳統的高考模式下,考生們一共可以分為兩種,即理科生和文科生,考試模式是比較固定的。而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們就會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在對學科進行組合是也更加符合人性化的原則。

換句話說,在以前的時候如果我們選擇了文科或者理科,那麼我們的考試科目都是固定的,不論我們是否感興趣,都不能更換考試科目。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們一共有20種選擇的組合,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的。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一名高考生,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出選擇。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考生的個人潛力,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從大數據來看,物理科目成為考生們最熱衷的選擇

作為一名高考生家長,在幫助孩子做出選擇時,還是需要參考一下往屆學子們的選擇的。畢竟大部分都選擇的科目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絕對不會是最差的。

在這裡我們以浙江省高考生學科情況為例,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幫助大家認清往年選科狀況。從這份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發現,91.6%的考生都選擇了物理這一科目,而物理科目也以高選票居於領先地位。而政史地三門傳統的文科科目在高考生選科時,則出現了「遇冷」的狀況,分別居於倒數後三位。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原因非常簡單。首先,學習理科的學生人數本來就要比文科生多不少。其次,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理科類的科目確實很佔優勢,尤其是物理科目。

在選擇具體科目時,家長務必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作為一名老教師,我認為在新高考模式下孩子們選科的問題很重要,但是讓孩子們自己做出選擇則更加重要。有句俗話說的好「強扭的瓜不甜」,有些科目家長很喜歡,但是孩子本身不感興趣的話,學習起來不僅非常吃力,而且還很容易跟不上。

所以在高考選科的情況下,作為家長我們只要表達出我們的合理建議即可,具體應該怎麼做,還是要把選擇權交給同學們自己。

結語如果你要問我,在新高考模式下對於該如何選擇科目這件事有沒有建議?確實還是有一些的。我建議同學們最好在選擇時能夠文理兼顧,理科成績好的同學可以選擇「二理一文」,文科成績好的同學可以選擇「二文一理」。這樣既能夠保證我們有足夠的學習興趣,也能讓我們避開弱勢學科,並且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也不會吃虧。

作為家長,你希望孩子選擇哪些科目呢?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新高考模式下,680分無緣北大 山東2020年也是第一次施行新高考模式,一名學生也是根據往年的文理分科經驗,選擇了純文科「政史地」組合,該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
  • 山東高一學生面臨選科,這些要了解!
    山東同北京、天津、海南、浙江、上海等地高考模式是「3+3」模式,我們要選的「科」是副科,選擇的三門副科按照等級賦分(為了使考試更公平,避免出現特別科目特別難)。什麼是等級賦分?簡單說,就是學生選考的科目(政史地理化生中的任意三科組合)的卷面分數不是最後的高考分數,卷面分數需要通過對應等級轉換為最後高考分數,這個轉換的過程就是等級賦分。一張圖你就會明白:在「3+3」的模式,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有20種選考方式。
  • 新高考下,中等生選擇政史地和政史生,哪個更好?聽老師怎麼分析
    新高考採取賦分模式,這種模式對於哪個層次的學生影響最大?我認為是中等生!因為賦分模式下,選擇對手很重要,對於成績好的學生而言,可選的組合很多,每個組合,他們都可能成為「分子」,這部分學生,一般會選擇物理,然後加上其他科進行組合,其中最優秀的那部分學生,以物化生和物化地為主。
  • 普通高中的學生,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選科」?這3點你要知道
    在第一批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中,基本是以「3+3模式」進行的,這其實很大程度上的遵從了學生的自我選擇,除了語數外3大主科之外,可以在政史地、物化生6科中任選3科作為高考科目。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 做好選科規劃,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高考時拿到更好的分數,獲得更多的選擇籌碼和機會。 在高考3+3模式,和3+1+2兩種模式下,我們馬上用大數據統計結果告訴你,孩子怎麼選科,可以實現分數最大化?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這3個「選科模式」,中等生也可變「學霸」
    對於高考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們對科目的選擇,我們高中時期學習的科目其實不算太多,除了語數外這三科基礎學科,學生們還是會在理化生與政史地中進行一個選擇,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文科和理科,學生選擇的就是接下來每天都要學習的。
  • 新高考3+2+1模式下,文科好的考生,如何選科?專業覆蓋率差別大
    文科好的學生如何選科隨著各省新高考方案的不斷推行,「3+2+1」模式已成為大勢所趨,大多數學校隨之都開始了科目預選工作,除了語數外三門必修課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政史地和理化生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目,從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未來考取心儀的大學。
  • 新高考模式下,師範類型的專業該怎樣「選科」?看看老師怎麼說
    2020年4個省份已經率先的實行了新高考模式,分別是北京,山東,天津和海南,他們實行的高考模式則是3+3模式,給更多的學生和家長汲取了不少的教訓,只不過不少的考生說自己不適應新高考模式,想要進入理想的學院還是差了一點。到底何為新高考模式呢?新高考模式也是眾多省份都在實行的3+3模式,只是今年實行新高考模式,有8個省份將採取的就是3+1+2模式。
  • 新高考6選3,選擇率較高的3種組合,哪一種最適合普通同學?
    昨天我在學校裡遇見了來拿檔案的小元同學,她選的是政史地組合,高考考了551分,超出了山東省重點線將近20分,最終被聊城大學錄取。今年是山東新高考落地的第一年,政史地組合的學生從查到高考成績時的狂喜到填報志願時的憂傷,真實地經歷了一次心理「過山車」。等級賦分制度給了很多文科生一個上浮的成績,而專業受限的志願填報規則卻讓他們無奈地感慨肉少狼多。
  • 高考681分上北師大,新高考選「純文」吃大虧?老師:不止這些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文/小皮球說教育 新高考模式的實行,給大多數高中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優勢,因為和以往的高考模式下相比,同學們選擇的範圍更加寬廣,以前那種文理科形式,無論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基本上都會有一科是自己的弱項。
  • 新高考模式,這種科目組合最吃虧,基本無緣清北復交!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省份都採用新的高考模式。相比於傳統的文科以及科組合,新的高考模式更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性,也就說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 這種高考的模式,看起來是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更容易考到理想的成績。
  • 高一面臨3+1+2高考模式選科,給你最佳搭配建議,3+3可以參考!
    高一面臨3+1+2高考模式選科,給你最佳搭配建議,3+3可以參考!如果你對自己的選科發愁,我覺得可以這樣考慮。一方面是哪科成績好的就選哪一科,另外一方面就是結合大學要選擇的專業來選科。前一個說過,今天主要說說如何從專業入手選科。第一大類:理工類專業。這些專業主要有計算機類、電氣工程及機械自動化類、土木或建築類等,尤其是適合男生。最適合的選科是物化生,也就是大理選擇。這個選擇可能很多同學感覺會遇到學霸們,賦分吃虧。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水漲船高、化學地位尷尬,怎樣選科才最合理?
    新高考3+2+1模式,取替了原有的語數外+文綜或者理綜,改為其餘6科任選的模式,而這6門學科,卻有著12種組合,就是這12種組合,讓學科之間產生了變化,有些學科地位上升,有些學科地位尷尬。新高考模式下地位上升的學科「物理」自從新高考開始實行,物理這門學科,在學科間的地位上升極快,可以說是一路水漲船高,主要因為,考生想要報考工科和理科的院校,物理是必須要選擇的。
  •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在新高考模式下,應該如何選科?
    另外,我覺得這份榜單也為新高考模式下的考生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見。那我們下面就來說一說,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應該如何選科呢? 在新高考模式下,選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 新高考形勢下,2020屆高三生還可以復讀嗎?
    根據新高考方案,選考的6個科目設立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和傳統高考相比,等級賦分會導致科目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的分差縮小。在「老高考」中,每一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差100分。而新高考下,每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的差距是60分。 無論是應屆生還是復讀生,都要吃透並用好等級賦分的規則。
  • 文科生必讀:高中政史地學習策略,很全很實用,助你高考拿高分
    在高一結束的時候,高中生會面臨著選科的難題。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如今很多地區高考模式不同,高一可選擇的科目也不同。傳統的高考模式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除了三大主科以外,文科政史地,理科理化生。新高考模式有3+3模式,還有3+1+2模式。
  • 新高考選科規避3個誤區,牢記3點建議,讓你選出最佳的科目組合
    只有了解了選科規則,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前的高考模式大家都非常熟悉,也就是傳統的文理分科,高中生從其中二選一就可以了。但是隨著高考模式的改革,很多地區實行高考3+3模式,還有不少地區實行新高考3+1+2模式。這三種模式的共同點就是語數外依然是主科。3+3模式另外的3指的是從剩下的6門科目中選3科。
  •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這些要素一定要注意!
    從2021年開始,高中生將進入新高考改革,不再區分文理科,而是採用「3+1+2」的模式。 新高考模式下,孩子到底應該如何選科呢?一起來看看吧! 「3+1+2」是什麼?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