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理人:田間新職業規範促發展

2020-12-23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農業要發展,農民要致富。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成為必由之路。近年來,國家加速土地流轉,出現了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農業經理人是這些新型經營主體的管理人員,承擔農業生產、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職責,是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核心人物。隨著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數量不斷增加,對農業經理人的人才需求進一步擴大。 

  土地裡也能刨出「金飯碗」?農業經理人成為「香餑餑」

  2019年4月,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將農業經理人認定為新職業。實際上,在此之前農業經理人已經存在,只是沒有明確統一的名稱。

  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的向輝從事農業經理人工作已經好多年。2011年,向輝關掉創業多年的家具店回到來鳳縣舊司鎮新街村,成立農園果蔬專業合作社。向輝出生在農村,打心底裡熱愛農業。

  2015年的一次契機,向輝參加了武漢東西湖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舉辦的培訓班。這次培訓讓向輝提高了經營管理能力,豐富了農業技術知識,使其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農業經理人。

  經過幾年發展,向輝創辦的合作社種植葡萄、草莓、火龍果、李子、茶葉等821畝。2019年,合作社產值達3200多萬元,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增收。

  向輝成為農業經理人之後,先後獲得了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目前是湖北省人大代表。

  魏曉明也是一名職業經理人。2009年,魏曉明開始從事農業種植,與幾位志同道合的農民組建了黑冰專業合作社,但發展並不順利。參加了農業經理人培訓後,魏曉明開始對合作社進行規劃管理,加大新產品培育,規範生產流程,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硬是將一個快要倒閉的合作社打造成了國家級示範合作社,實現了「逆風翻盤」。

  目前,魏曉明創辦的合作社種植蓮藕、白菜、白蘿蔔等十幾種蔬菜,2019年產值達2400多萬元,帶動社員年增收5萬元左右。2017年12月,魏曉明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像向輝、魏曉明這樣的農業經理人遍布在全國各地的鄉鎮和村組。2019年11月,人社部發布的《農業經理人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當前農業經理人從業人員預估超過286萬人。他們的年齡多在36歲-50歲之間,高中及大專學歷佔比較高,平均年收入在7萬元-8萬元之間。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眼下,我國加快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步伐,農業經理人作為生產一線的領軍人才,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農民如何通過土地致富增收?農業經理人幫著農民賺

  農民通過從事農業生產實現致富增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農民要掌握種植高質量農產品的技術;另一方面,農產品受市場、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面臨的風險較多,農民收穫農產品之後還要解決銷售、價格等問題。

  有十幾年農業種植經歷的魏曉明告訴記者,農業生產者應該學會抱團發展,這樣才能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目前,國家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農業經理人在其中起到了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的引領作用。

  2007年,張紹發在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為一名農業經理人。2013年,張紹發創辦的合作社被確定為國家級示範農民合作社。

  據了解,張紹發的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農戶零出資變股東,為農戶帶來持續增收。普通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成為合作社一員,收益來源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土地分紅收益,農戶參與合作社利潤30%的分紅;第二種是土地租金收益,農戶流轉土地租金是每年每畝2900元;第三種是返租用工收益,每年每畝8000元,按月發放。同時,田間地頭的優秀工作者每年還有不菲的績效獎勵。

  張紹發表示,農民合作社這種模式既給農民增加了土地收益,還給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

  除此之外,向輝創辦的農園果蔬專業合作社還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解決周邊農民種植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帶動農民增收。

  2019年,向輝接到一份5000畝辣椒產量的訂單。向輝協調有關部門,聯繫了來鳳縣多個鄉鎮的農民,以土地託管的方式進行經營。農民在各自的土地上種植,向輝負責統一收購。向輝成為合作後的「大當家」,從種子、肥料、技術、到銷售都由向輝負責,按產、供、銷一條龍運營理念,實現立體式的全程服務。雖然這些農戶不是合作社的社員,但是向輝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將零散的農民納入到產業鏈條中。

  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沈娟表示,在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農業經理人扮演著管理、溝通、協調的重要角色,他們以先進經營理念和科學技術,運營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組織和管理規模化、集約化農業,他們是高素質農民群體的領軍人才,是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如何為農業經理人保駕護航?建立配套機制完善培養體系

  《農業經理人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將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發展,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人左右。面對人才缺口,如何做好農業經理人的培育工作?還需要哪些相關配套措施?

  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專家委員會專家、研究員彭瑜表示,為了保障農業經理人的供給,一是要抓緊培養一批,以農業經理人的核心職業能力為主要內容,引導農業生產服務的從業人員加入農業經理人隊伍,幫助退役軍人、回鄉創業人員成為農業經理人;二是要抓緊認定一批,整合、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礎,加快、加大培育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工作力度,引導他們依法依規地為在崗人員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同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引導和支持,既要各司其職,更要通力協作,為農業經理人隊伍的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環境。

  武漢東西湖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劉志表示,農業經理人成為一個新職業後,政府有關部門還要建立完善由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等構成的多層次、相互銜接的職業標準體系,並將農業經理人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錄,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為廣大農業經理人就業提供一份能力水平「介紹信」,促進農業經理人更充分就業。

  新職業的出現,呼喚與之配套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

  觀察向輝和魏曉明的經歷,可以發現參加農業經理人培訓是他們事業的重要轉折。魏曉明向記者表示,培訓給他帶來最大的收穫是思維的轉變。經過培訓之後,魏曉明在掌握農業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又提高了經營管理能力,從而開始對合作社進行規範化、企業化管理。

  劉志表示,一方面目前各地有關機構在開展農業經理人培訓的過程中,存在培訓內容和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忽略了農業經理人是應用性複合型人才的特性,急需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規範;另一方面還應注重培訓師資的隊伍建設,以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就培訓工作而言,彭瑜建議修訂、頒布農業經理人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為開展培訓、認定提供依據,努力實現培訓大綱規範、靈活、實用;教材內容貼近實戰、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學習方式靈活、注重訓練操作技能和積累實踐經驗等。

  此外,彭瑜還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從籤訂勞動合同、完善分配機制、提供社會保障等方面,探索持續改善農業經理人職業發展環境的途徑和方式,增強職業吸引力。

相關焦點

  • 新職業 | 農業經理人,你聽說過嗎?
    職業發展通道 農業經理人常常被稱為「家庭農場主」「農業經紀人」「農業CEO」等等。儘管稱呼不同,都指向那些「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專門人才。 他們活躍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以先進經營理念和科學技術,運營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組織和管理規模化、集約化農業及其他專業化的生產形式。
  • 「農業經理人」職業走俏,年平均收入超8萬元
    十年前開始農業生產時,魏曉明的生意舉步維艱。他與幾個農民合辦的專業合作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展緩慢,瀕臨倒閉。一年後,他加入了農業經理人的培訓,系統性的學習讓魏曉明開始了一種職業化意味更濃的經營模式。他加大了新產品培育,種紅菜苔、甜王西瓜,帶有品牌標識的無籽西瓜。
  • 新職業—農業經理人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他們在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謀求最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以工資或紅利的形式獲取勞動報酬。在希望的田野裡,他們是高素質農民群體的領軍人才,是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核心力量,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引領。對個人而言,農業經理人是晉升為企業管理層的新渠道,是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的新發力點。
  • 農業經理人等14個職業有新國家標準了
    保衛管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根據保衛職業活動特點,對從業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提出的綜合性水平規定。目前,全國保衛管理員已經發展到210多萬人。此次頒布的標準主要對保衛管理員的職業概況和工作要求等做出了相關規定。該標準反映了保衛工作發展的新變化,是指導保衛管理員培養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基本依據,將有力推進保衛管理員隊伍職業化建設。
  • 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探訪新工種②)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位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他們有的當上農業經理人,有的操控無人機做植保,有的探索用現代技術科學管理茶園,有的當上直播銷售員幫鄉親們帶貨。雖然職業各不相同,卻都是為農業生產服務。他們在幫助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同時,也迎來了自己在這些新職業新工種領域內成長壯大的新機遇。
  • 年薪高達上百萬,濰坊農業經理人火了!
    一直以來,農民給人的印象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可以說十分辛苦,更與「高薪」無緣。而今,農業經理人這個新職業已成為全國農業領域的緊缺人才,不少農業公司以每年底薪十幾萬元的待遇「搶人」。不少從業者年薪能達上百萬元,這完全顛覆了人們對於農村和農業的傳統認知。如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投身農業,成為農業經理人的主力軍。
  • 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探訪新工種②)_新華報業網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位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他們有的當上農業經理人,有的操控無人機做植保,有的探索用現代技術科學管理茶園,有的當上直播銷售員幫鄉親們帶貨。雖然職業各不相同,卻都是為農業生產服務。他們在幫助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同時,也迎來了自己在這些新職業新工種領域內成長壯大的新機遇。
  • 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種田當上農業CEO 用生態鏈的眼光管好茶園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位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他們有的當上農業經理人,有的操控無人機做植保,有的探索用現代技術科學管理茶園,有的當上直播銷售員幫鄉親們帶貨。雖然職業各不相同,卻都是為農業生產服務。他們在幫助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同時,也迎來了自己在這些新職業新工種領域內成長壯大的新機遇。
  • 從業人員超過286萬 農業經理人鋪就致富路
    按照人社部的定義,像範佔峰這樣,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統稱為農業經理人。農業經理人又被稱為「家庭農場主」「農業經紀人」「農業CEO」等等。儘管稱呼不同,都指向那些「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專門人才。
  •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山東濰坊,代表廣東出戰的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以下簡稱深圳市農促中心)選手李志強駕駛的植保無人機,承載著深圳農促人的希望與夢想在藍天上翱翔,以完美的姿態完成了其在第三屆全國農作物植保員技能大賽決賽上的表演。
  • 一年能賺30萬的農業經理人究竟是幹啥的?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13個新職業信息,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其中就有農業經理人。什麼是農業經理人?農業經理人是指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
  • 2020年度湖南省農業經理人培訓班開班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記者 王義正 朱麗萍)12月21日,2020年度湖南省農業經理人培訓班開班典禮在湖南省隆平培訓中心舉行,50位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共聚一堂,參加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農業農村部:2020年,選「農業經理人」,村幹部不高興,你怎麼看
    隨著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國家對農業發展重視,農村各項惠農政策越來越好。但,真正落實到農民實打實收入提高,還沒有一個滿意答案。首先,大家都知道「火車跑得快,要車頭帶」。同樣,在農村生活一個道理,帶頭人很重要,農業農村部:2020年,選「農業經理人」,村幹部不高興,你怎麼看?
  • 農業經理人到底是做什麼的?一年可以拿到年薪30萬
    而在農村,也出現了一批這樣的人物,他們就是農業經理人,現在可是農村合作社的爭搶對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就包括農業經理人。
  • 農村百萬薪酬招聘職業經理人,並非「趕時髦」
    ▲農村、農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需要引入職業經理人等專業人才,把建設美好鄉村當作事業一樣去經營。資料圖。然而,現在杭州這8個村卻公開向全國招徠人才,並且開出了最高可達百萬的「年薪」,這真是顛覆了人們對於農村和農業的刻板認知。何謂農村職業經理人?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去年向社會發布的新職業信息中,就有農業經理人這個新職業,他們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村莊發展生產經營。
  • 百萬薪酬聘職業經理人,鄉村振興需人才支撐
    ■ 來論  據報導,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農業農村局於日前發布公告:即日起至8月18日,轄內8個農村面向全國聘請農村職業經理人,其中兩個村的績效獎勵最高達百萬元。  這真是「厲害了,我的村!」一直以來,農村地區都是落後象徵,而農業生產給人的印象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可以說十分辛苦,更與「高薪」無緣。
  • 煙臺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新農人」讓務農更「職業」
    2015年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牟平區農廣校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就是這次培訓讓張裕冰大開眼界。「新思路、新品種、新技術,這些對農民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張裕冰難掩激動。通過那次培訓,張裕冰還意識到,作為農民不能光種地,還得有自己的品牌,得包裝升級。以前,他捨不得在包裝上投入太多,用的都是紙箱,如今早已換成了珍珠棉,不僅更美觀,保護性也更好。
  • 臨沂市農業農村局與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籤訂...
    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籌建組組長彭林東等籌建組領導班子成員陪同考察並對接,各處室責任人、教學單位臨時負責人參加對接會。彭林東指出,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是臨沂人民自己的大學,成立之初就將「做強新農科」、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重要辦學目標。學校在專業建設、師資遴選、實驗實訓配置等方面,突出臨沂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導向,成立了現代農業技術、動物醫學、園林設計等八個涉農專業群,與臨沂農業產業深度融合、全面對接。
  • 浙江農村聘請職業經理人年薪上不封頂
    中工網訊(記者鄒倜然)近日,杭州市餘杭區農業農村局發布公告,面向全國聘請農村職業經理人,為該區8個村的村集體企業招聘運營人才。據了解,這是餘杭區第二年集中招引農村經營管理人才。本次招聘的8個村,每個村分別招1名農村職業經理人,首次聘期2年。本次招聘崗位要求設置更具體,對鄉村旅遊開發、景區和農文旅項目運營等需求也更為明確,要求應聘者是兼具運營管理水平並有相關從業經驗的專業經營管理人才。2019年4月,人社部等部門發布的13個新職業中就包括農業經理人。
  • 蘭陵:抓春耕 穩農業 促發展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沉睡的麥田開始吐露出新綠。2月27日上午,蘭陵鎮孫屋村村民孫敏敏正在大棚裡澆水和除草。她介紹,這是一畝多早茬甜瓜,這段時間疫情防控緊,村民儘量不外出,但生產不能耽誤,鎮裡村裡的幹部還有家庭農場都給我們提供幫助。這幾天,天氣暖和了,瓜苗長的快,得經常澆水、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