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網站發起《@深圳家長們,暑期給娃報興趣班你花了多少錢》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9 成受訪家長在暑期期間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這其中近一半的家長會給孩子安排2~ 3 個不同種類的興趣班。記者注意到,隨著在線教育的持續升溫,音樂、美術等素質教育領域開始在線化探索,其中在線樂器陪練課程今年尤其受到深圳家長的關注,主要原因在於它的出現及時解決了孩子在課後練習時沒人監督、沒人指導的問題。
其中記者從在線音樂教育企業VIP陪練了解到,暑期在線教育已進入需求高峰, 7 月其銷售額再度達到2. 17 億元。統計顯示,該平臺線上學琴最多的前五位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佔比分別為:17%、15%、6%、3%、3%,廣深兩地已經成為VIP陪練繼北京、上海之後,練琴用戶佔比最多的地區。
家長:線上課程收費便宜 不用接送更省心
陪娃練琴是一個讓很多家長頭痛的難題。家有兩個孩子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大寶學琴一年多,在接觸VIP陪練之前每每孩子練琴都覺得很頭疼,除了每周末陪孩子去老師那上課,平時晚上下班還要在家陪孩子練琴,但由於自己專業性不足,很難判斷孩子練習的準確性,也不容易發現孩子是否在練習時「偷工減料」。
「疫情期間,線下主課都取消了,因為不想孩子練琴荒廢,才開始接觸到線上陪練模式,試聽了多家線上機構的體驗課後最終選擇了VIP陪練。」陳女士表示,現在孩子在家就能練琴,陪練老師通過實時傳送的畫面發現孩子練習中的錯誤,對於孩子彈不準的節奏,老師還會唱譜讓孩子跟著彈,對於孩子彈得比較好的曲子會給予鼓勵。
不少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在練琴的過程中長期存在老師不到位、家長不懂、學生不練的情況。而傳統的線下陪練需要教師上門或者學生到琴行上課,成本高效率低。在線樂器陪練服務能夠解決這些痛點。
與此同時,收費合理、相對便宜也是不少家長選擇線上課程的理由之一。孩子正在讀 2 年級的劉女士坦言,也不是所有課程都能搬去線上,像遊泳、圍棋這些課程,還是得靠老師線下教學才有效果的。此外,她指出,雖然現在深圳的疫情發展相對安全,但考慮到線下課程娃需要戴口罩,擔心孩子太悶,但不給戴又怕有什麼萬一。「線上課就沒有這個煩惱,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視力問題,還是要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
現狀:各平臺師資水平不一
記者了解到,在線樂器陪練產品主要依託手機、ipad讓學琴兒童與陪練老師同步選曲、在線溝通、提供指導。體驗中記者發現,有的平臺操作複雜,家長要將鏡頭在鍵盤、譜子、孩子間來回切換;有的平臺存在延遲、音質表現不佳等問題,學生即使搶拍子老師也難發現。
與此同時,師資水平也是家長選擇平臺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不少家長擔心線上平臺中教樂器的老師大部分是兼職老師,或者是在校或畢業不久的大學生。
對此,VIP陪練團隊透露,師資力量和用戶體驗是樂器陪練行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對此,VIP陪練深耕四年,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在師資團隊和用戶體驗上,打造了自己的行業競爭壁壘。「VIP陪練制定了嚴格的教師甄選體系,需要通過篩選、測試、培訓、考核等 7 道流程篩選,其中僅入職培訓這道流程就包括心理學、專業素質、企業文化宣導等 6 個方面的考察培訓,最終上崗率僅3%。」
據介紹,截至目前,VIP陪練已與全國超過80%以上的音樂專業類高等院校達成協議,並與超過 150 所音樂類高等院校建立了「五年唯一」的獨家合作,覆蓋約 30 個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通過師資培養及篩選,VIP陪練現已擁有超過 3 萬名在崗教師。此外,VIP陪練還採用了「標準化」的方式把控教師質量問題,團隊通過對優秀老師綜合經驗的獲取和整理,總結出標準的方法論,通過這些方法論移植到智能教室的系統中,幫助更多的老師快速掌握標準化流程。
除了打造「標準化」師資隊伍之外,VIP在硬體方面從魚眼鏡頭到鷹眼鏡頭再到即將升級的第四代鏡頭,可視範圍、清晰度不斷優化;軟體方面,「智能教室」可以通過動作記錄和智能分析,給予孩子和家長更全面的反饋。目前,VIP陪練可提供的陪練樂器種類,已從最初的 4 種,上升至 32 種。
趨勢:大數據技術或助力教學個性化
業內人士認為,在線樂器陪練的未來不在於將陪練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是通過數據沉澱實現個性化音樂教學。
以VIP陪練為例,通過把孩子練習中錯音、節奏、識譜等錯誤歸納成問題庫,能夠形成數萬個知識點構成的解決問題體系。記者了解到,不同水平的學員需要的陪練服務各不相同:初級(1- 3 級)側重手型、識譜、節奏方面的問題;中級(4- 6 級)注重力度強弱、呼吸配合的問題;而7- 10 級則關注觸鍵的感覺、Rubato的處理、踏板的操作等。
對此,VIP陪練創始團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的積累,將整個音樂教育的模式變成千人千面的結構化模式,真正助力個性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