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曹操的主要謀臣是荀彧、郭嘉或者司馬懿。其實這麼理解也對,但很片面。荀彧是最早加盟的謀士,他和曹操是和合作對象,也是曹操最重要的人才來源渠道,相當於集團的HR。郭嘉和荀彧同樣出身於潁川郡,因為才華被推薦,但官渡之戰結束不久後便離世。司馬懿相當於是河東士族們的代表,象徵意義更強,但因為司馬懿才華橫溢得到曹操賞識。
其實要論整個曹魏集團最徹底的謀士,那這個人就是賈詡。他洞察人心善於智謀,因為掀開了亂世的篇章被稱為"毒士"。曾經設計擊殺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差點要了曹操的性命。後來又在曹操最危難的時候加盟,幫助曹操策劃、打贏一場又一場戰爭,真正意義上算無遺策。甚至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時候已經被賈詡識破計謀,遺憾的是曹操沒有採納賈詡的意見。
諸葛亮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其實是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的局,因為周瑜身為江東大都督又特別愛出風頭,自從諸葛亮舌戰群儒搶走了周瑜的風頭之後,周瑜一直想報仇。檢查東吳兵裝儲備時發現弓箭不夠用,心生一計讓諸葛亮在3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造不出來依照軍法斬首。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周瑜公報私仇但不敢聲張,諸葛亮淡然一笑接下了這個任務,表示第三天清晨到江邊取箭即可。
在這幾天時間裡,諸葛亮既沒有尋找工匠,也沒有準備材料,只是在軍營裡面看書,思考策略。所有人都為諸葛亮干著急,甚至和諸葛亮交好的魯肅特意跑過去責怪諸葛亮,表示可以由自己出面調解、放棄這個任務。諸葛亮被魯肅的義氣感動,起初他不想告訴江東群臣自己的計劃,想了一下告訴魯肅,明天晚上到我這裡喝酒,我變戲法一樣給你變出十萬之箭!魯肅原本以為諸葛亮打趣他,但確認事情的真實性後半信半疑的離開,第三天晚上帶著酒來找諸葛亮。
這時候魯肅只看見諸葛亮早就做好了準備,十幾條戰艦隨時待命出徵,但戰艦上除了划船的士兵和擂鼓的鼓手之外卻沒有其他人,只是扎滿稻草人。酒過三巡後魯肅特意問諸葛亮這是怎麼回事?諸葛亮讓他打開窗戶,只看見艦隊已經離曹操大軍的水寨很近,魯肅駭然問諸葛亮,這是幹什麼?諸葛亮淡定回答,取箭。
話剛說完諸葛亮命令鼓手擂鼓,震天動地的鼓聲很快驚醒了曹軍將士,因為霧氣很大,曹操一時半會兒看不清戰況,只能憑聲音判斷敵軍的位置,然後命令部隊射箭。當戰艦了一面被弓箭射滿後船身開始傾斜,此時諸葛亮又命令掉頭,用另外一面船身借箭。接滿後船隻恢復平衡,諸葛亮命令將士們大喊:"謝過曹丞相賜箭",然後順江而下回到柴桑。此時天剛亮,周瑜剛好領著部隊取箭,得知事情原委後周瑜再一次被諸葛亮搶走了風頭。
3聲快放火箭
其實諸葛亮正在草船借箭的時候,賈詡已經發現了諸葛亮的目的,連續大喊3聲:"快放火箭、快放火箭、快放火箭"但曹操不為所動,只是下令射普通弓箭。原來賈詡是本次南徵的軍師,曹操攻略新野、襄陽的計劃都由他制定。後來荊州牧劉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荊州有點飄飄欲仙,做好安排後開始攻略江東。
而賈詡認為,我們本次作戰的中級目標是拿下荊州,現在任務已經完成,可以消化戰果後再重新制定策略。而且荊州的水軍實力很弱,長期被江東水軍壓制,我方的水軍也沒有形成戰鬥力,貿然和江東開戰勝率不大。
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領土,實力更是強於孫權、劉璋等割據軍閥好幾倍,曹操自認為已經天下無敵,並沒有採納賈詡的意見,甚至認為賈詡太過于謹慎,不適合做本次戰役的軍師,開始刻意忽視賈詡,所以沒有採納賈詡的意見,也沒聽他的話放火箭。
或許結局不一樣
其實當時曹操下令放火箭的話,或許就不會有後續的赤壁之戰了。因為當時諸葛亮只有十幾條戰艦,而且船上只有划船和擂鼓的士兵,還有滿船的稻草人。一旦火箭擊中稻草人後將會引發火勢,船上的人員不夠怎麼救火?再加上燃燒起來的船只能讓曹操看清諸葛亮的虛實,按照曹操強悍的軍事能力,果斷派遣水軍截殺諸葛亮將會是大概率事件,甚至還可以活捉船上的士兵,通過嚴刑拷打逼問情報。
而且此時正值半夜,江東軍隊都還在睡夢當中,曹操已經通過這場戰爭"熱了身",又從士兵口中得到了江東軍隊的情報。尋找一個防禦的薄弱點,指揮士兵趁著夜色登陸柴桑城也不是不可能。屆時曹操大軍已經順利橫渡長江開啟陸戰,曹軍最拿手的就是陸戰,何懼敵人?哪怕不能順利殲滅江東,但已經撕開了一個口子,後續只要源源不斷運兵、運補給到前線,憑藉曹操當時的實力,拿下江東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小結
歷史上曹操的能力的確很強,在陳留這種四戰之地起兵,然後又依靠兗州這個被黃巾賊肆虐的千瘡百孔的地區做基地,接二連三吞併周邊的諸侯,通過以戰養戰保證自己生存,不僅練就了一支精兵強將,而且還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但壞就壞在曹操太驕傲,沒有繼續保持冷靜的態度客觀分析戰局,由此被諸葛亮周瑜得逞,最後經歷赤壁之戰,丟掉統一天下的機會。
而從賈詡的行為來看,他稱得上是一個極好的軍師,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能保持冷靜,都能分析敵我雙方劣勢,甚至還制定了相應的反擊計劃。假如曹操再虛心點,或者是賈詡再強硬點,那結果就真的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