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管公司將面臨「獎優罰劣」分類監管D類公司或被停止接受新業務

2021-01-13 中國金融新聞網

  目前,28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受託管理保險業超過70%的資金,資產管理規模近15萬億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已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同時,各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機構性質、管理風格、受託規模、投資能力以及市場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吸收借鑑國內外金融機構分類監管相關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建立實施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制度,並根據評級結果在市場準入等關鍵領域對評價表現不同的保險資管機構採取差異化監管措施。

  機構面臨五個維度考驗

  依據《辦法》,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包括公司治理與內控、資產管理能力、全面風險管理、交易與運營保障、信息披露五個要素。

  具體來看,公司治理與內控主要評估公司治理和規範運作,以及內部控制機制運行有效性的情況;資產管理能力主要評估資產配置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建設,以及服務保險保障、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的情況;全面風險管理主要評估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以及識別、計量、監測、預警、報告、防範及處理各類風險的情況;交易與運營保障主要評估交易運營能力建設、信息治理以及信息技術系統對投資管理業務支持保障的情況;信息披露主要評估公司依據監管要求和協議約定報送或披露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的情況。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監管評級體系充分突出了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的特點。「一是注重長期資產管理能力建設,納入了大類資產配置、產品發行管理、長期投資考核、薪酬遞延機制等細項指標。二是定位於資管機構服務質量,用保險資產受託目標達成度、管理業內外資金規模等指標衡量公司的市場化競爭力,評估服務保險保障情況和在國內金融市場的貢獻度。三是著眼於行業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樹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最佳實踐、明確行業標準,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四是增加評價指標的包容性和平衡性,考慮到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個體差異較大,在服務第三方保險資金指標、信息系統資源投入等指標設計上,按照行業排名和相對佔比兩項孰高原則進行評分。」上述負責人表示。

  《辦法》明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滿分為100分,以上5個要素分別為20分、30分、25分、15分和10分。另外,銀保監會可在監管評級得分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監管掌握的相關情況,按照調整項明細對評級情況進行修正,形成監管評級結果。

  依據得分情況,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將分為A、B、C、D四類。其中,監管評級最終得分在85分(含)以上為A類,70分(含)至85分為B類,60分(含)至70分為C類,低於60分為D類。

  評級結果影響監管方式

  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實施監管評級制度,其目的就在於藉助評級形成正向激勵,促進機構強化合規經營意識,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獎優罰劣」的監管導向也在上述評級指標體系中有所體現。《辦法》顯示,銀保監會專門設置了調整項指標。一方面,對於被監管機構採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被交易市場及自律組織採取紀律措施的機構相應扣減一定分數,對於出現特別重大風險事件的機構實行「一票否決」,直接定為D類;另一方面,將業外資質、資產管理規模、服務業外資金、單位管理資產利潤率等列入加分項,鼓勵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公司和「專而精」「小而美」的特色經營公司發展。同時,對於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開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等綠色投資,對行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酌情予以加分。

  監管評級制度實施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不僅將作為衡量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主要依據,同樣也將會成為監管部門制定監管規劃、配置監管資源、確定監管方式方法的主要依據。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監管評級結果主要用於銀保監會日常監管,由銀保監會以「一對一」方式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報,各公司不得將其用於商業宣傳。銀保監會將根據監管評級結果,對不同類別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實行差異化對待。一方面,對於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強的公司,以非現場監管為主,定期監測各項監管指標,通過會談和調研等形式,掌握最新的風險情況,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業務審批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另一方面,對於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較弱的公司,給予持續監管關注,在業務上做「減法」,必要時依法採取暫停業務資格、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等審慎監管措施。

  舉例來說,除了對獲評A類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發行和創新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外,對於獲評D類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考慮到其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弱,存在較多問題和缺陷,可能影響其持續經營,個別公司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其承受範圍,監管部門應當給予持續監管關注,加強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依法限制其高風險業務,督促其採取措施改善經營狀況、降低風險水平,必要時依法採取限制業務範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等監管措施。

  據悉,《辦法》自發布之日至2021年12月31日為試運行期,在這期間,暫不根據監管評級結果採取監管措施,此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將以一年為周期開展,評價期間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涉及的財務數據、經營數據以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為準。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強評級結果與監管政策銜接,加強評級結果運用,確保分類監管措施切實落地,維護監管評級政策的嚴肅性、權威性。

相關焦點

  • 保險資管公司分類監管來了,C、D類機構或被叫停新業務
    來源:慧保天下1月12日,銀保監會官網正式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意味著,保險資管行業終於誕生了符合自身發展特色的「統一度量衡」,分類監管時代正式來臨,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須「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
  • 分類監管時代來臨:保險資管能力跟不上業務將被做「減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分類監管時代來臨: 保險資管評分、評級 能力跟不上業務將被做「減法」1月12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主要內容包括:明確評級要素;明確評級方法;規定組織實施程序;加強評級結果使用。
  • 保險資管進入分類監管時代!對A類機構給予適當支持,加強C、D類機構...
    12日,銀保監會對外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宣告保險資管行業正式進入分類監管時代。根據監管評級結果,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劃分為A、B、C、D四類機構,明確分類結果是衡量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主要依據。對於不同類型機構,監管機構將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創新、現場檢查等方面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
  • 保險資管進入分類監管時代「壞孩子」或被叫停新業務
    繼財險公司後,保險資管公司也將迎來分類監管時代。1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機構監管和分類監管,促進資管行業合規穩健經營和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 保險資管開啟分類監管 A類公司獲扶持 D類公司給予持續監管關注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保險資管行業正式進入分類監管時代。1月12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對外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根據監管評級結果,《辦法》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劃分為A、B、C、D四類機構,對於A類公司,以非現場監管為主,定期監測各項監管指標,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發行和創新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對於D類公司,給予持續監管關注,加強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依法限制其高風險業務,督促其採取措施改善經營狀況、降低風險水平,必要時依法採取限制業務範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等監管措施。
  • 保險資管公司分類監管來了:分為ABCD四類,小而美可加分
    同時,監管機構在監管評級得分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監管情況,按照調整項明細對評級情況進行修正,形成監管評級結果。保險資管公司的監管評級周期為一年,評價期間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涉及的財務數據、經營數據以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為準。其監管評級按照公司自評估、銀保監會覆核評價、反饋監管評級結果、檔案歸集的程序進行。
  •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出臺 出現特別重大風險事件直接定為D類
    明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周期為一年,並規定了公司自評估、監管覆核評價、反饋評級結果和檔案歸集等評級程序和工作要求。 四是加強評級結果使用。根據監管評級結果,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劃分為A、B、C、D四類機構,明確分類結果是衡量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主要依據。
  • 銀保監會:保險資管將分四類 D類企業將被限制業務範圍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銀保監會:保險資管將分四類 D類企業將被限制業務範圍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辦法》明確了評級要素。
  • 保險資管進入分類評級時代!事關15萬億資金 明確五大評價維度
    來源:券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出爐,保險資管公司進入分類監管時代。《辦法》共五章二十三條,包括總則、評級要素與評級方法、組織實施、評級結果與分類監管和附則。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評級要素。
  • 保險資管進入分類評級時代!事關15萬億資金,明確五大評價維度,這種...
    根據監管評級結果,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劃分為A、B、C、D四類機構,明確分類結果是衡量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主要依據。對於不同類型機構,監管機構將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創新、現場檢查等方面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辦法》設置了一年的試運行期,引導行業對照評價指標做好評級準備工作。
  • ...資管進入分類監管時代,A類機構獲扶持、CD類機構被關注,有多大...
    有多大能力幹多少事,「差異化監管,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近年來貫穿於整個保險行業發展,並且正在往細分領域延展。上海證券報獲悉,今日,銀保監會對外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宣告保險資管行業正式進入分類監管時代。
  • 百萬億大資管監管拼圖終於補齊 保險資管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
    《辦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簡政放權,將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由首單核准改為登記,同時要求保險資管產品發行應當在銀保監會認可的機構履行註冊或者登記程序。《辦法》要求註冊機構和登記機構落實註冊登記責任,持續加強產品存續期風險監測,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六、《辦法》對保險資管產品的投資範圍有何要求?
  • 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體系的重大意義
    一.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體系的重大意義2018年央行《資管新規》的出臺,標誌著資管行業進入到統一監管的新時代,也推動了資管行業的重構。保險資管機構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穩步開展各類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截至2020年3月末,保險資管產品存量規模為3.03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5.6%。
  • 涉及15萬億資產、部分情況「一票否決」,保險資管開啟分類監管時代
    保險資管行業進入分類監管時代。銀保監會日前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將聚焦風險管理和合規經營,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實施分類監管,採取差異化監管措施。這意味著,我國保險資管行業將從傳統的混同監管模式,轉變為分類監管和差異化監管模式。
  • 太保資產總經理陳林:保險資管未來核心是市場化、產品化、體系化
    隨著資管新規逐步拉齊各類資管主體的監管標準,以及保險資管新規細則進一步明確保險資管對個人投資者的開放,過去在外界看來相對「封閉」的保險資管已變得越來越開放,逐步走入市場與其他資管主體同臺競技。「現在對保險資管有很大的轉變,各資管行業都在找自己的定位、優勢,保險資管的優勢是管理大資金、長期資金,做大類配置,未來的方向是市場化,核心是要把產品線和目標客戶體系搭建好。」太保資產總經理陳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 財富管理研究系列|盤點2020年保險資管行業十大熱點
    點評:《辦法》將保險資管產品類型劃分為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與組合類產品,明確了三類產品的登記機制、投資範圍、風險管理和監督管理等要求。《辦法》的制定是《資管新規》的延續,在統一保險資管產品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彌補監管空白、補齊監管短板。
  • 三大挑戰、兩大機遇,國壽資管副總裁於泳解讀「保險資管新格局」
    據中證網:12月4日,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於泳,在「2020中國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北京峰會」上表示,面對資本市場的變局,保險資管公司既面臨「傳統投資模式受到衝擊」、「開放格局下與全球資管公司競爭」等挑戰,也迎來了「市場對資管業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 監管吹風保險資管公司擴容在即,揚長避短中小公司應培育特色投資能力
    縱觀保險資管行業,早前相對固定的市場格局已逐漸多元豐富,相較於集團資源優勢豐富、投資經驗成熟的大型保險資管公司,業內人士建議,中小保險資管公司更需要打造在某一類或幾類資產上的投資能力特色,將有限的資源聚集在能夠形成優勢的領域,儘量形成壁壘。
  • 銀保監會:鼓勵保險資管公司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此外,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在回應近年來保險資金運用改革進展情況的提問時表示,銀保監會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積極推進保險資金運用改革開放,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推動保險資金運用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從五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 保險資管協會張倩:以開放穩健、持續創新理念促進保險資管業發展
    作為大資管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保險資管機構應該如何應對新變局,邁出新發展步伐?在此次峰會上,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倩作主題演講時表示,保險資管業應做到四個「堅持」:堅持政策引導和依法管理並舉,堅持鼓勵創新和規範發展並行,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並重,堅持能力建設和合作共贏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