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推出輔導老師「家庭陪伴計劃」 讓教育更有溫度

2020-12-27 中國網財經

  近日,作業幫鄭州分校短訓班的輔導老師陳威振在公司樓下麵館給老闆的兒子「義務」講題被同事拍下。不到10分鐘,陳威振就把一道複雜的初一數學題講得明明白白,甚至還在考慮能否運用作業幫的「大招」獲得更快的解法。

  儘管並非自己的學員,但「解惑」早已成為陳威振身為輔導老師的一種習慣:「孩子遇到了學習上的問題,不管是不是作業幫的用戶,咱作為輔導老師,都得要對得起『老師』這兩個字。」

  輔導老師可能是21世紀真正的「斜杠人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份新興職業開拓了「老師」的維度。課下講得了習題、改得了作業,監督學習和陪伴成長兩不誤,很多時候還能充當孩子與家長之間矛盾的粘合劑。

  2020年9月,作業幫推出輔導老師「家庭陪伴計劃」,與北師大心理專業等專家團隊合作,旨在當輔導老師處理學生與家長的情緒問題時,為他們提供更多系統性的幫助。

  僅僅兩個半月,就已有2500名輔導老師自發響應參與,跟進了170多個典型案例,涉及孩子問題行為、家長教養方式、親子關係、家校溝通等問題。

  在線學習服務師登場 逾九成持有高學歷

  輔導老師,其實是在線教育這個賽道進一步職能細分的產物。它的正式名稱叫作「在線學習服務師」,2020年被人社部認定為一種新興職業群體,指的是在線上教育中為學習者提供個性、精準、及時、有效的學習規劃、學習指導、支持服務和評價反饋的人員。

  常常有一種誤解,以為輔導老師主要負責溝通和「賣課」,在專業功底上比不上主講老師。但其實,輔導老師比想像中更加「全能」。

  今年9月,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聯合北京師範大學統計學院發布《2020年在線學習服務師(輔導老師)新職業群體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在作業幫等一些頭部的在線教育企業,輔導老師的工作內部包括新生家訪、催到課、出鏡、跟課、批改作業、答疑解惑等多項內容。此外,輔導老師還承擔了制定學習規劃、心理疏導等工作內容。

  輔導老師的人群的畫像顯示,這一群體主要為95後,九成以上從業者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超過七成為年輕女性。

  這意味著一種更接近「亦師亦友」的相處方式:他們擁有高學歷帶來的專業水平,和更細膩的同理心,更貼近05後、10後的生活經驗。

  充當親子間矛盾粘合劑 提高溝通有效性

  必須要承認的是時代變了,教育環節上的每一個人——學生,家長,老師,擔子都比10年前變得更加沉重。重壓之下,人們的情緒經常倒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敵視,互相埋怨對方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

  「對立」只能是火上澆油,更值得社會探索的方向,是給這些壓力找到更多的出口。儘可能去彌合被焦慮支配下,那些因溝通不善帶來的裂痕。

  作業幫成都分校的輔導老師閆本瓊,就曾經這樣解開過一個學生的「死扣」。班上一個名叫萱萱的三年級學生,眼看著從活潑開朗變得消沉沒幹勁,和家長之間的話也越來越少。

  通過與她媽媽電話長談,閆老師才發現了問題的癥結在哪裡:無論在家裡還是平時在學校,萱萱得到的認可與耐心都太少了。

  這個二胎家庭裡,有著無數家庭教育困境的縮影:爸爸總是缺位,媽媽工作十分繁忙,有限的好脾氣與時間讓她常常覺得「孩子有點笨,講題講不清楚就忍不住發火或者打她」。

  在學校好不容易作業表現突出一次,老師也不以為意:「你這個能做對,不是因為你自己,是因為你有家庭教師」。連萱萱媽媽都難以釋懷這樣的輕視,在電話中對閆老師哭訴:「就表揚她一下,會怎麼樣嘛!」

  無獨有偶,作業幫西安分校的李榕老師,也曾像這樣解決過一對母子之間的難題——打遊戲。母親心急如焚,輔導老師也花了不少工夫,才用聊遊戲、表情包鬥圖這樣令人放鬆戒備的方式,聽到了福建男孩田田真實的心聲。

  原來,田田並非不想好好考大學,只是自控力太差。在遊戲中獲得的被認可感——每次帶隊友獲勝,隊友會一個勁兒誇他「厲害」、「大神」,這成了他在學校和生活中唯一的成就感,讓他忍不住沉迷其中。

  媽媽因愛而生的指責和焦慮,那些過於急切的關心,反而對他來說是避之不及的壓力。這樣的情況見多了,輔導老師們反而很難苛責家長的強勢。他們在電話裡聽過太多父母焦急得沒有頭緒的求助,也聽過他們無奈的苦水:「等你真的做了父母,就不可能永遠那麼有耐心了」。

  這話不假,但也使輔導老師們所做的工作更顯珍貴——他們先填補了這塊缺失的拼圖,然後幫助那些被焦慮傷害的家庭重新聆聽對方。

  在線教育的發展大大彌補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後果。輔導老師這一職業的誕生,也是在推動這一過程能真正落實到孩子的書桌上。有些三四線城市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課後作業遇到的問題不知該找誰問,線上的輔導老師及時填補了這個空白,讓孩子免於掉隊。

  李榕老師還幫助過一位來自河北小縣城、父母離異的15歲女孩。女孩平時極其缺乏安全感,渴求用知識改變命運,卻差點因為經濟條件終止在作業幫的學習。幸而李榕老師細心開導女孩,並幫她申請了作業幫的助學金,在這條艱難的逐夢路上拉了這個孩子一把。

  推出「家庭陪伴計劃」 已跟進170多個典型案例

  面對教育這件事,沒有一個家庭裡的矛盾和難處是完全相同的。作業幫的輔導老師也常常接收到孩子與家長的「求救」信號,希望自己能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支持。

  面對這種需求,作業幫於今年9月底推出了輔導老師「家庭陪伴計劃」,與北師大心理專業等專家團隊合作,旨在當輔導老師處理學生與家長的情緒問題時,為他們提供更多系統性的幫助。

  僅僅兩個半月,就已有2500名輔導老師自發響應參與,跟進了170多個典型案例,涉及孩子問題行為、家長教養方式、親子關係、家校溝通等問題。

  雖然輔導老師的關照與專業人士的介入也並非一勞永逸,最大的難點也正在於,一種教育習慣和認知不可能三天之內就改變。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想在課堂之外也為孩子撐起一把「保護傘」,掃除他們的學習生活中本不該有的荊棘。

  無論是輔導老師這一職業的普及化,還是作業幫「家庭陪伴計劃」的支持,它們都是一種全新的探索,更代表著一種返璞歸真的反思——讓學習回歸學習,教育回歸教育。

(責任編輯:暢帥帥)

相關焦點

  • 95後集結,作業幫輔導老師登《南方人物周刊》封面
    而在在線教育行業,他們還有一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輔導老師」。作業幫的小學員們,則更喜歡親切地叫他們「班班」。這些默默藏身屏幕後面的人,幾乎每天不間斷地在線,協助主講老師,管理班級秩序,為學生課後一對一答疑,甚至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為他們量身定製長期學習規劃。
  • K12在線教育「搶道」:百度系作業幫VS騰訊系猿輔導
    昨晨,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向作業幫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確認本輪融資的信息。內部信稱,作業幫已覆蓋超5000萬日活用戶,單季服務超130萬正價直播課學員,研發超過200個品類優質課程體系,並有超過50%的直播課學員來自非一二線城市。這是繼今年3月猿輔導之後的又一起行業巨額融資,兩家公司都是E輪。
  • K12在線教育競品分析報告: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網校
    從現狀來看,我國地區間教育資源,尤其是師資力量的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這種不均衡直接導致學生家長擠破頭想把學生往「好學校」送,說到底,學生和家長挑學校其實是在挑老師。但是好學校各種門檻限制無疑讓大多數家長望而卻步,所以通過技術手段普及教育資源就將成為絕大多數家庭的選擇。
  • 作業幫推出少兒英語品牌浣熊英語,將作業幫一課升級為2.0版本
    億歐7月9日消息,K12在線學習平臺「作業幫」今日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在會上,作業幫CEO侯建彬接連發布了兩大重磅消息:一是作業幫將旗下在線直播輔導產品「作業幫一課」升級為2.0版本;二是作業幫正式推出了高端少兒英語品牌「浣熊英語」。
  • 名氣不如猿輔導、底氣不如作業幫,「一起教育」有希望?
    一起教育是K12賽道中的先行者,它的商業模式與大多數K12賽道的玩家有所不同,他最初的定位是為學生、老師和家長提供作業輔導平臺。之後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在2015年,一起教育宣布教師端的服務將永久性免費,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對學生進行在線輔導、錄製課堂內容和批改作業等。
  • 產品分析:K12在線教育流量王——作業幫
    線上:K12線上經典教育機構有作業幫,猿輔導等。其優點:優質師資和內容可以傳播和共享;在線平臺可解決教育信息的不對稱性,節省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擁有自動化學習工具減少重複學習勞動;平臺流量入口大能擁有更龐大的用戶規模。
  • 孩子愛上做作業 一起作業幫家長解決輔導煩惱
    以往,都是書面作業,孩子經常玩起來就忘了做,而且家長也不清楚具體有哪些作業,到假期最後幾天拼命趕,有時大人還要幫著做。如今,對於孩子在手機上完成作業的這種學習方式,大多數家長持認可態度。由於孩子對「寫作業」有興趣,所以不需要家長過多督促,就能夠自主完成作業。「有了線上作業之後,孩子的作業完成度很高,陪讀的父母越來越輕鬆。
  • 小男孩吃火鍋也不忘寫作業,服務員搖身變輔導老師,網友:一條龍
    有位小男孩在家庭聚餐吃火鍋時也帶著作業,因為即將開學,他作業還沒做完,所以在火鍋店,面對美味的丸子不為所動,絞盡腦汁寫作業。要是放在平時,估計吃貨本性早就藏不住了。只見他眉頭緊蹙,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作業,仿佛被石化了。服務員被小男孩的樣子吸引了,走過去了解情況。得知孩子寫作業遇到了麻煩,服務員搖身變輔導老師,有板有眼地教他如何解題。
  • 作業幫推出免費答功能,10萬+老師24小時在線解題
    12月2日消息,今日,作業幫宣布推出真人老師在線免費解題服務「免費答」,即將完成全年級、全學科全面覆蓋。用戶在作業幫現有題庫內無法搜索到特殊題目的答案時,可一鍵求助,作業幫篩選的老師將在線提供解題思路和解析輔導。
  • 作業幫入選人民日報「品牌強國計劃」 以科技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入選人民日報社「品牌強國計劃」,是唯一入選「品牌強國計劃」的在線教育品牌。一同入選該計劃的還有華為、京東等知名中國品牌。據了解,「品牌強國計劃」是人民日報集全社優質媒體資源重磅推出的一項品牌計劃,秉持權威公信、代表中國立場、扶持民族品牌,立足本土,謀跨越、促升級,面向全球,越鴻溝、破壁壘,為中國品牌創新升級注入活力,為中國品牌享譽全球保駕護航,為推動建設製造強國、實現中國製造偉大復興提供不竭動力。
  • 當老師不再催作業,家長反而輔導更忙了,怎麼回事
    網課階段,針對家長們反映的作業問題,我也進行了深度的教學反思。覺得每天催作業,對於老師來說也是身心俱疲。作業本就是一個鞏固知識點的學習方式,卻成為了家長和學生的學習負擔了,這肯定是違背了教育的初衷。而且追求百分之百的作業提交率也不現實,大班配額,老師也無法對常不交作業的學生進行管理。家長也會因為忙於工作,疏於對學生的管理。
  • 猿輔導VS作業幫,誰是在線教育第一獨角獸?
    作業幫則在今年6月宣布完成了E輪7.5億美元的融資,最新估值110億美元。從估值來看,猿輔導得到了更高的價格。但從雙方官方公布數據看,卻並不能支撐這樣的結論。猿輔導累計用戶超過4億,作業幫累計超過8億。根據易觀天下的數據,猿輔導在9月的月活量為367.6萬,而作業幫達到了1億。在用戶規模上,雙方有兩倍的差距。
  • 作業幫推出免費答功能 ,10 萬 + 老師 24 小時在線解題
    12 月 2 日消息,今日,作業幫宣布推出真人老師在線免費解題服務 「免費答」,即將完成全年級、全學科全面覆蓋。用戶在作業幫現有題庫內無法搜索到特殊題目的答案時,可一鍵求助,作業幫篩選的老師將在線提供解題思路和解析輔導。
  • 作業幫產品分析報告
    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3200億元,其中21.3%為K12教育,即2019年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突破680億元。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儲蓄也隨著增加。其中在K12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佔家庭支出的20.6%,52.3%的家庭會讓子女參與校外商業教育輔導,一二線城市這一比例高達67%。
  • 3億題庫+真人老師「免費答」 作業幫成中小學生課後輔導首選App
    然而,現實情況是,學生沒有老師給予的點撥,僅靠自己很難看破出題者設置的「障眼法」,長久以來就會喪失堅持解決難題的決心。針對這一痛點,近日,中國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推出了真人老師在線免費解題服務「免費答」,即將完成全年級、全學科全面覆蓋,為更多學生提供優質、精準的教育服務。
  • 名氣不如猿輔導、底氣不如作業幫,「一起教育」赴美上市就有希望?
    極光在報告中預計,K12在線教育行業在未來的3-5年內仍會保持高速增長。一起教育所處K12教育領域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前面是一片紅海。一起教育是K12賽道中的先行者,它的商業模式與大多數K12賽道的玩家有所不同,他最初的定位是為學生、老師和家長提供作業輔導平臺。
  • 大力智能作業燈首次亮相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開啟遠程智能輔導新時代
    大力智能作業燈專注於家庭作業輔導場景,集護眼與智能輔導優勢於一身,在開創檯燈形態新品類的同時,更重新定義了家庭作業輔導關係,開啟了遠程智能輔導新時代。聚焦家庭作業輔導場景,保護視力+智能輔導二合一兒童近視和家庭作業輔導,困擾著不少家長。
  • 關於教育內卷,老師有話要說:家庭作業太多,不能全怪我
    家長要求多布置家庭作業能不能指責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呢?其實並不能。雖然內心裡埋怨,卻認為這樣的老師很負責任。我相信家長們都這樣想。因為深受輔導家庭作業之苦,我總是儘可能減少自己班級孩子的家庭作業。別的班都統一要求孩子購買指定的練習冊,我不作要求。
  • 作業幫侯建彬:我們對在線教育的價值是有執念的
    在國內眾多創業公司中,公司上下級、同事,彼此相互稱「老師」,並且明確地排斥「總」這一稱呼的公司不多,作業幫算是其中之一。就連創始人侯建彬T恤的衣袖上,都明晃晃地印著「侯老師」三個字。在「侯老師」看來,各種「總」的稱謂,會拉開團隊小夥伴兒之間的距離,而「老師」更符合一家教育公司的「調性」。
  • 產品分析:億級應用——作業幫
    調查顯示,32.2%的受訪家庭子女的單科校外教育頻率是2次/周,每周可參與不低於2科,38.1%的家庭接送子女進行校外教育的單程耗時在15-30分鐘,這意味每周有接近2-4小時都消耗在接送子女的路上,較高的時間成本使得「在線教育「模式迅速崛起,61.9%的受訪家庭表示接受這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