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2021-02-07 讀行者讀行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詩曰:

王道從來先是仁,妄加徵伐自沉淪。

趨名戰士如奔浪,逐劫神仙似斷磷。

異術奇珍誰個是,爭強圖霸孰為真。

不如閉目深山坐,樂守天真養自身。

話說聞太師聽吉立之言,忽然想起海島道友,拍掌大笑曰:「只因事冗雜,終日碌碌,為這些軍民事務,不得寧暇,把這些道友都忘卻了。不是你方才說起,幾時得海宇清平。」吩咐吉立:「傳眾將知道:三日不必來見。你與餘慶好生看守相府,吾去三兩日就回。」太師騎了墨麒麟,掛兩根金鞭,把麒麟頂上角一拍,麒麟四足自起風雲,霎時間週遊天下。有詩為證:

四足風雲聲響亮,麟生霧彩映金光。

週遊天下須臾至,方顯玄門道術昌。

話說聞太師來至西海九龍島,見那些海浪滔滔,煙波滾滾,把坐騎落在崖前,只見那洞門外,異花奇草般般秀,檜柏青松色色新。正是:只有仙家來往處,那許凡人到此間。正看玩時,見一童兒出,太師問曰:「你師父在洞否?」此童兒答曰:「家師在裡面下棋。」太師曰:「你可通報:商都聞太師相訪。」童兒進洞來,啟老師曰:「商都聞太師相訪。」只見四位道人聽得此言,齊出洞來大笑曰:「聞兄,那一陣風兒吹你到此?」

聞太師一見四人出來,滿面笑容相迎,竟邀至裡面,行禮畢,在蒲團坐下。四位道人曰:「聞兄自那裡來?」太師答曰:「特來進謁。」道人曰:「吾等避跡荒島之中,有何見諭,特至此地?」太師曰:「吾受國恩與先王之託,官居相位,統領朝綱重務。今西岐武王駕下姜尚,乃崑崙門下,仗道欺公,助姬發作反。前差張桂芳領兵徵伐,不能取勝。奈因東南又亂,諸侯猖獗,吾欲西徵,恐家國空虛,自思無計,愧見道兄。若肯借一臂之力,扶危拯弱,以鋤強暴,實聞仲萬千之幸。」頭一位道人答曰:「聞兄既來,我貧道一往救援桂芳,大事自然可定。」只見第二位道人曰:「要去四人齊去,難道說王兄為得聞兄,吾等便就不去?」聞太師聽罷大喜。此乃是四聖,也是「封神榜」上之數:頭一位姓王名魔,二位姓楊名森,三位姓高名友乾,四位姓李名興霸,是靈霄殿四將。看官: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淺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且說王魔曰:「聞兄先回,俺們隨後即至。」聞太師曰:「承道兄大德,求即幸臨,不可羈滯。」王魔曰:「吾把童兒先將坐騎送往岐山,我們即來。」聞太師上了墨麒麟回朝歌。不表。

且說王魔等四人一齊駕水遁往朝歌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五行之內水為先,不用乘舟不駕船。

大地乾坤頃刻至,碧遊宮內聖人傳。

話說四位道人到朝歌,收了水遁進城,朝歌軍民一見,嚇得魂不附體:王魔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如滿月;楊森蓮子箍,似陀頭打扮,穿皂服,面如鍋底,須似硃砂,兩道黃眉;高友乾挽雙孤髻,穿大紅服,面如藍靛,發似硃砂,上下獠牙;李興霸戴魚尾金冠,穿淡黃服,面如重棗,一部長髯,俱有一丈五六尺長,晃晃蕩蕩。眾民看見,伸舌咬指。王魔問百姓曰:「聞太師府在那裡?」有大膽的答曰:「在正南二龍橋就是。」四道人來至相府,太師迎入,施禮畢,傳令:「擺上酒來。」左道之內俱用葷酒,持齋者少。五位傳杯。次日,聞太師入朝見紂王,言:「臣請得九龍島四位道者,往西岐破武王。」紂王曰:「太師為朕佐國,何不請來相見?」太師領旨,不一時,領四位道人進殿來。紂王一見,魂不附體,「好兇惡像貌!」道人見紂王曰:「衲子稽首了!」紂王曰:「道者平身。」傳旨:「命太師與朕代禮,顯慶殿陪宴。」太師領旨。紂王回宮。且說五位在殿歡飲,王魔曰:「聞兄,待吾等成了功來,再會酒罷。我們去也。」四位道人離了朝門,太師送出朝歌。太師自回府中。不表。

且說四位道人駕水遁往西岐山來,霎時到了,落下水光,到張桂芳轅門。探馬報入:「有四位道長至轅門候見。」張桂芳聞報,出營接入中軍,張桂芳、風林參謁。王魔見二將欠身不便,問曰:「聞太師請俺們來助你。你想必著傷?」風林把臂膊被哪吒打傷之事說了一遍。王魔曰:「與吾看一看。呀!原來是乾坤圈打的。」葫蘆中取一粒丹,口嚼碎了搽上,即時痊癒。桂芳也來求丹,王魔一樣治度。又問:「西岐姜子牙在那裡?」張桂芳曰:「此處離西岐七十裡,因兵敗至此。」王魔曰:「快起兵往西岐城去!」彼時張桂芳傳令,一聲炮響,三軍吶喊,殺奔西岐,東門下寨。

子牙在相府,正議連日張桂芳敗兵之事。探事馬報來:「張桂芳起兵在東門安營。」子牙與眾將官言曰:「張桂芳此來,必求有援兵在營,各要小心。」眾將得令。

且說王魔在帳中坐下,對張桂芳曰:「你明日出陣前,坐名要姜子牙出來。吾等俱隱在旗幡腳下,待他出來,我們好會他。」楊森曰:「張桂芳、風林,你把這符貼在你的馬鞍鞽上,各有話說。我們的坐騎乃是奇獸,戰馬見了,骨軟筋酥,焉能站立!」二將領命。且說次日,張桂芳全妝甲冑,上馬至城下,坐名只要姜子牙答話。報馬進相府,報:「張桂芳請丞相答話。」子牙不把張桂芳放在心上,料只如此,傳令:「擺五方隊伍出城。」炮聲響亮,城門大開。只見:

青幡招展,一池荷葉舞青風;素帶施張,滿苑梨花飛瑞雪。紅幡閃灼,燒山烈火一般同;皂蓋飄搖,烏雲蓋住鐵山頂。杏黃旗磨動,護中軍戰將;英雄如猛虎,兩邊擺打陣眾英豪。話說寶纛幡下,子牙騎青鬃馬,手提寶劍。桂芳一馬當先,子牙曰:「敗軍之將,又有何面目至此?」張桂芳曰:「『勝敗軍家常事』,何得為愧?今非昔比,不可欺敵!」言還未畢,只聽得後面鼓響,旗幡開處,走出四樣異獸:王魔騎狴犴,楊森騎狻猊,高友乾騎的是花斑豹,李興霸騎的是猙獰,四獸衝出陣來。子牙兩邊戰將都跌翻下馬,連子牙撞下鞍鞽。這些戰馬經不起那異獸惡氣衝來,戰馬都骨軟筋酥。內中只是哪吒風火輪不能動搖,黃飛虎騎五色神牛不曾挫銳,以下都跌下馬來。四道人見子牙跌得冠斜袍綻,大笑不止,大呼曰:「不要慌!慢慢起來!」子牙忙整衣冠,再一看時,見四位道人好兇惡之相:臉分青、白、紅、黑,各騎古怪異獸。子牙打稽首曰:「四位道兄,那座名山?何處洞府?今到此間,有何分付?」子牙道罷,王魔曰:「姜子牙,吾乃九龍島鍊氣士王魔、楊森、高友乾、李興霸也。你我俱是道門。只因聞太師相招,特地到此。我等莫非與子牙解圍,並無他意,不知子牙可依得貧道三件事情?」子牙曰:「道兄分付,莫說三件,便三十件可以依得,但說無妨。」王魔曰:「頭一件,要武王稱臣。」子牙曰:「道兄差矣!吾主公武王,死是商臣,奉法守公,並無欺上,何不可之有?」王魔曰:「第二件,開了庫藏,給散三軍賞賜。第三件,將黃飛虎送出城,與張桂芳解回朝歌。你意下如何?」子牙曰:「道兄分付,極是明白,容尚回城,三日後作表,敢煩道兄帶回朝歌謝恩,再無他議。」兩邊舉手:「請了!」正是:

且說三事權依允,二上崑崙走一遭。

話說子牙同將進城,入相府,升殿坐下。只見武成王跪下曰:「請丞相將我父子解送桂芳行營,免累武王。」子牙忙忙扶起,曰:「黃將軍,方才三件事,乃權宜暫允他,非有他意。彼騎的俱是怪獸,眾將未戰,先自落馬,挫動銳氣,故此將機就計,且進城再作他處。」黃將軍謝了子牙,眾將散訖。子牙乃香湯沐浴,分付武吉、哪吒防守。子牙駕土遁二上崑崙,往玉虛宮而來。有詩為證:

道術傳來按五行,不登霧彩最輕盈。

須臾直過扶桑徑,咫尺行來至玉京。

且說子牙到了玉虛宮,不敢擅入。候白鶴童子出來,子牙曰:「白鶴童兒,通報一聲。」白鶴童子至碧遊床,跪而言曰:「啟老爺:師叔姜尚在宮外候法旨。」元始分付:「命來。」子牙進宮,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龍島王魔等四人在西歧伐你。他騎的四獸,你未曾知道。此物乃萬獸朝蒼之時,種種各別,龍生九種,色相不同。白鶴童子,你往桃園裡把我的坐騎牽來。」白鶴童兒往桃園內牽了四不相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麟頭豸尾體如龍,足踏祥光至九重。

四海九洲隨意遍,三山五嶽霎時逢。

童兒把四不相牽至,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與貧道代理封神,今把此獸與你騎往西岐,好會三山、五嶽、四瀆之中奇異之物。」又命南極仙翁取一木鞭:長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子牙跪而接受。又拜懇曰:「望老師大發慈悲!」元始曰:「你此一去,往北海過,還有一人等你。貧道將此中央戊己之旗付你。旗內有簡,臨迫之際,當看此簡,便知端的。」子牙叩首辭別,出玉虛宮。南極仙翁送子牙至麒麟崖。子牙上了四不相,把頂上角一拍,那獸一道紅光起去,鈴聲響亮,往西岐來。正行之間,那四不相飄飄落在一座山上,山近連海島。怎見得好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輪嶺外,雨收岱色冷含煙。藤纏老樹,雀佔危巖。

奇花瑤草,修行喬松。幽鳥啼聲近,滔滔海浪鳴。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囔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話說子牙看罷山,只見山腳下一股怪雲捲起,雲過處生風,風響處見一物,好生蹺蹊古怪。怎見得:

頭似駝,猙獰兇惡;項似鵝,挺折梟雄。須似蝦,或上或下;耳似牛,凸暴雙睛。

身似魚,光輝燦爛;手似鶯,電灼鋼鉤。足似虎,鑽山跳澗;龍分種,降下異形。

採天地靈氣,受日月之精。發手運石多玄妙,口吐人言蓋世無。龍與豹交真可羨,來扶明主助皇圖。話說子牙一見,魂不附體,嚇了一身冷汗。那物大叫一聲曰:「但吃薑尚一塊肉,延壽一千年!」子牙聽罷:「原來是要吃我的。」那東西又一跳將來,叫:「姜尚,我要吃你!」子牙曰:「吾與你無隙無仇,為何要吃我?」妖怪答曰:「你休想逃脫今日之厄!」子牙把杏黃旗輕輕展開,看裡面簡帖,「原來如此。」子牙曰:「那孽障,我該你口裡食,料應難免。你只把我杏黃旗兒拔起來,我就與你吃;拔不起來,怨命。」子牙把旗望地上一戳。那旗長有二丈有餘,那妖怪伸手來拔,拔不起來;兩隻手拔,也拔不起;用陰陽手拔,也拔不起來;便將雙手只到旗根底下,把頭頸子掙的老長的,也拔不起來。子牙把手望空中一撒,五雷正法,雷火交加,一聲響,嚇的那東西要放手,不意把手長在旗上了。子牙喝一聲:「好孽障!吃吾一劍!」那物叫曰:「上仙饒命!念吾不識上仙玄妙,此乃申公豹害了我!」子牙聽說申公豹的名字,子牙問曰:「你要吃我,與申公豹何幹?」妖怪答曰:「上仙,吾乃龍鬚虎也。自少昊時生我,採天地靈氣,受陰陽精華,已成不死之身。前日申公豹往此處過,說:『今日令時姜子牙過時,若吃他一塊肉,延年萬載。』故此一時愚昧,大膽欺心,冒犯上仙。不知上仙道高德隆,自古是慈悲道德,可憐念我千年辛苦,修開十二重樓,若赦一生,萬年感德!」子牙曰:「據你所言,你拜吾為師,我就饒你。」龍鬚虎曰:「願拜老爺為師。」子牙曰:「既如此,你閉了目。」龍鬚虎閉目。只聽得空中一聲雷響,龍鬚虎也把手放了,倒身下拜,子牙北海收了龍鬚虎為門徒。子牙問曰:「你在此山,可曾學得些道術?」龍鬚虎答曰:「弟子善能發手有石:隨手放開,便有磨盤大石頭,飛蝗驟雨,打的滿山灰土迷天,隨發隨應。」子牙大喜:「此人用之劫營,到處可以成功。」子牙收了杏黃旗,隨帶龍鬚虎,上了四不相,逕往西岐城,落下坐騎,來至相府。眾將迎接,猛見龍鬚虎在子牙後邊,眾將嚇的痴呆了:「姜丞相惹了邪氣來了!」子牙見眾將猜疑,笑曰:「此是北海龍鬚虎也,乃是我收來門徒。」眾將進到府,參謁已畢。子牙問城外消息,武吉曰:「城外不見動靜。」子牙打點一場大戰。

且說張桂芳在營五日,不見子牙出城來犒賞三軍,把黃飛虎父子解到營裡來,乃對四位道人曰:「老師,姜尚五日不見消息,其中莫非有詐?」王魔曰:「他既依允,難道失信與我等?西岐城管教他血滿城池,屍成山嶽。」又過三日,楊森對王魔曰:「道兄,姜子牙至八日還不出來,我們出去會他,問個端的。」張桂芳曰:「姜尚那日見勢不好,將言俯就。姜尚外有忠誠,內懷奸詐。」楊森曰:「既如此,我等出去。若是誘哄我等,我們只消一陣成功,早與你班師回去。」風林傳下令去點炮,三軍吶喊,殺至城下,請子牙答話。探事馬報入相府,子牙帶哪吒、龍鬚虎、武成王,騎四不相出城。王魔一見大怒:「好姜尚!你前日跌下馬去,卻原來往崑崙山借四不相,要與俺們見個雌雄!」把狴犴一磕,執劍來取子牙。旁有哪吒登開風火輪,搖火尖槍大叫:「王魔少待傷吾師叔!」衝殺過來。輪獸相交,槍劍並舉,好場大戰!怎見得:

兩陣上幡搖擂戰鼓,劍槍交加霞光吐。槍是乾元秘授來,劍法冰山多威武。哪吒發怒性剛強,王魔寶劍誰敢阻。哪吒是乾元山上寶和珍,王魔一心要把成湯輔。槍劍並舉沒遮攔,只殺的兩邊兒郎尋鬥賭。話說二將大戰,哪吒使發了那一條槍與王魔力敵。正戰間,楊森騎著狻猊,見哪吒來得利害,劍乃短家火招架不開。楊森在豹皮囊中取一粒開天珠劈面打來,正中哪吒,打翻下風火輪去。王魔急來取首級,早有武成王黃飛虎催開五色神牛,把槍一擺衝將過來,救了哪吒。王魔復戰飛虎。楊森二發奇珠,黃飛虎乃是馬上將軍,怎經得一珠,打下坐騎來。早被龍鬚虎大叫曰:「莫傷吾大將,我來了!」王魔一見大驚,「是個甚麼妖精出來!」怎見得:

古怪蹺蹊相,頭大頸子長。獨足只是跳,眼內吐金光。身上鱗甲現,兩手似鉤槍。

煉成奇異術,發手磨盤強。但逢龍鬚虎,不死也著傷。

話說高友乾騎著花斑豹,見龍鬚虎兇惡,忙取混元寶珠劈臉打來,正中龍鬚虎的脖子,打的扭著頭跳。左右救回黃飛虎。王魔、楊森二騎來擒子牙。子牙只得將劍招架,來往衝殺。子牙左右無佐,三將著傷,救回去了。不防李興霸把劈地珠照子牙打來,正中前心。子牙「噯呀」一聲,幾乎墜騎,帶四不相望北海上逃走。王魔曰:「待吾去拿了姜尚。」來趕子牙,似飛雲風卷,如弩箭離弦。子牙雖是傷了前心,聽的後面趕來,把四不相的角一拍,起在空中。王魔笑曰:「總是道門之術!你欺我不會騰雲。」把狴犴一拍,也起在空中,隨後趕來。子牙在西岐有七死三災,此是遇四聖,頭一死。王魔見趕不上子牙,復取開天珠望後心一下,把子牙打翻下騎來,骨碌碌滾下山坡,面朝天,打死了。四不相站在一旁。王魔下騎,來取子牙首級,忽然聽的半山中作歌而來:

野水清風拂柳,池中水面飄花。

借問安居何處,白雲深處為家。

話說王魔聽歌,看時,乃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王魔曰:「道兄來此何事?」廣法天尊答曰:「王道友,姜子牙害不得!貧道奉玉虛宮符命在此久等多時。只因五事相湊,故命子牙下山:一則成湯氣數已盡,二則西岐真主降臨,三則吾闡教犯了殺戒,四則姜子牙該享西地福祿,身膺將相之權,五則與玉虛宮代理封神。道友,你截教中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為甚麼惡氣紛紛,雄心赳赳?可知道你那碧遊宮上有兩句說的好:

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臺上有名人。你把姜尚打死,雖死還有回生時候。道友,依我,你好生回去,這還是一月未缺;若不聽吾言,致生後悔。」王魔曰:「文殊廣法天尊,你好大話!我和你一樣規矩,怎言月缺難圓?難道你有名師,我無教主?」王魔動了無名之火,持劍在手,睜睛欲來取文殊廣法天尊。只見天尊后面有一道童,挽抓髻,穿淡黃服,大叫:「王魔少待行兇,我來了——廣法天尊門徒金吒是也。」拎劍直奔王魔,王魔手中劍對面交還。來往盤旋,惡神廝殺。有詩為證:

來往交還劍吐光,二神鬥戰五龍崗。

行深行淺皆由命,方知天意滅成湯。

話說王魔、金吒惡戰山下,文殊廣法天尊取一物:此寶在玄門為遁龍樁,久後在釋門為七寶金蓮,上有三個金圈,往上一舉,落將下來。王魔急難逃脫,頸子上一圈,腰上一圈,足下一圈,直立的靠定此樁。金吒見寶縛了王魔,手起劍落。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連結:

紅樓夢

三國演義

西遊記

水滸傳

進入公眾號,輸入「封神」、「封神榜」、「封神演義」可閱讀所有回目

點亮右下方在看分享本文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和四聖誰強誰弱?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和四聖誰強誰弱?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和四聖實力強弱對比。 《封神演義》本是昊天上帝為平衡各派勢力,鞏固天庭統治而進行的各派人員調派。 三界共議封神榜,本來本著挑選人才,幫昊天上帝管理天庭的初衷。
  • 【封神演義】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詩曰:紂王無道類窮奇,十罪傳聞萬世知。姜文煥下馬,將殷成秀首級梟回營來,見子牙備言前事,子牙大喜。且說報馬報入午門,至殿前奏曰:「殷成秀被姜文煥梟了首級,號令轅門,請旨定奪。」紂王聞言,驚魂不定,忙問左右:「事已急矣,如之奈何?」左右又報:「周兵四門攻打,各架雲梯、火炮,圍城甚急,十分難支,望陛下早定守城之策!」紂王未及開言,旁有魯仁傑出班奏曰:「臣親自上城,設法防守,保護城池,且救燃眉,再作商議。」紂王許之。
  • 《封神演義》中,四聖聯手能打過鴻鈞老祖嗎?
    《封神演義》中,四聖聯手可輕鬆破誅仙陣,如果遇到鴻鈞老祖如何?《封神演義》中,四聖聯手能打過鴻鈞老祖嗎?《封神演義》中,三界仙聖眾多,就聖人級別的存在,也有十二位之多,他們分別是昊天上帝、鴻鈞老祖、火雲三聖、女媧娘娘、瑤池金母、三教教主、西方二聖。他們已經得到了大道的認可,可以做到與天同壽,歷萬劫而不滅。聖人之下皆螻蟻,除了這些聖人,最厲害的就是準聖,他們雖達到了大羅金仙級別,仍躲不過年一小劫難,千年一大劫的困擾。
  • 封神演義的姜子牙實力如何?如果操作好就是神
    歷史上姜子牙十分強大,乃至在《封神演義》裡,將這位武聖拆解為武成王黃飛虎與太師聞仲,讓姜子牙"自己打自己"。正因為才能已經被分離開來,《封神演義》姜子牙自身實力極其平庸。但因為元始天尊給了姜子牙神裝的緣故,如果姜子牙戰鬥意識優秀,那麼他完全可以做獨當一面的超級高手!
  • 看封神:靈霄殿四聖VS四大天王
    在《封神演義》中,組合類的群體角色其實不少,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四大天王和三大士了,但是在封神演義中,其實還有一組天將組合也是很牛的,他們就是在最後封神時被封為靈霄殿四聖大元帥的九龍島四聖。子牙又命柏鑑:「引王魔等上壇受封。」
  • 從《封神演義》看正邪大戰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故事講述了人間周武王和紂王的爭戰、妖魔罪行、正邪對立,以及在大變革時代中人們選擇的善惡之理。當中的一些故事或許能給處於當今社會的我們帶來啟發。(繪圖:志清)以下內容選自《封神演義》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一、營中缺糧 子牙心急忽見總督糧儲官,見子牙具言:「三濟倉缺糧,止可用十日,請丞相定奪。」子牙驚曰:「兵困城事小,城中缺糧事大,如之奈何?」武成王黃飛虎曰:「丞相可發告示,與居民富厚,必積有稻穀,或借三四萬,或五六萬,待退兵之日,加利給還,亦是暫救燃眉之計。」
  • 【封神演義】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廣成子著慌,借縱地金光法逃回西岐至相府。正是:番天印傳殷殿下,豈知今日打師尊。話言廣成子回相府,子牙迎著,見廣成子面色不似平日,忙問今日會殷郊詳細。廣成子曰:「彼被申公豹說反。吾再三苦勸,彼竟不從,是吾怒起,與他交戰。那孽障反祭番天印來打我,吾故此回來,再做商議。」子牙不知番天印的利害,正說之間,門官報:「燃燈老爺來至。」二人忙出府迎接。
  • 《封神演義》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歸國封神
    元始曰:「我已知道了,你且先回,不日就有符敕至封神臺來,你速回去罷。」子牙叩首謝恩而退。子牙離了玉虛宮,回至西岐。次日入朝,叄謁武王,備言封神一事,老師自令人齎來。不覺光陰迅速,也非止一日,只見那日空中笙簧嘹,香菸氤氳,旌幢羽蓋,黃巾力士,簇擁而來;白鶴童子親齎符冊,降臨相府。怎見得?有詩為證:  「紫府金符降玉臺,旌幢羽蓋拂三臺;雷瘟大鬥分先後,列宿群星次第開。
  • 【封神演義】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歸國封神
    你且先回,不日就有符敕至封神臺來。你速回去罷。」子牙叩首謝恩而退。子牙離了玉虛宮,回至西岐。次日,入朝參謁武王,備言封神一事,「老師自令人齎來。」不覺光陰迅速,也非止一日,只見那日空中笙簧嘹亮,香氣氤氳,旌幢羽蓋,黃巾力士簇擁而來,白鶴童子親齎符敕降臨相府。怎見得,有詩為證:紫府金符降玉臺,旌幢羽蓋拂三臺。雷瘟火鬥分先後,列宿群星次第開。
  • 《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不一樣,但真實的姜子牙到底是什麼樣...
    姜子牙,一個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多重符號的人物,《史記》中他是輔佐武王滅商的政治家、軍事家,《封神演義》中他是手拿打神鞭封神的神話人物,在民間又是「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鎮宅之神。
  • 【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棄卻歸西土,磻溪執釣先。何日逢真主,披雲再見天。子牙作罷詩,坐於垂楊之下,只見滔滔流水,無盡無休,徹夜東行,熬盡人間萬古。正是:惟有青山流水依然在,古往今來儘是空。子牙嘆畢,只聽得一人作歌而來:登山過嶺,伐木丁丁。隨身板斧,砍劈枯藤。崖前兔走,山後鹿鳴。樹梢異鳥,柳外黃鶯。見了些青松檜柏,李白桃紅。無憂樵子,勝似腰金。擔柴一石,易米三升。
  • 【封神演義】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子牙同哪吒、楊戩、韋護、李靖上前來。楊戩曰:「呂道長,吾等看陣,不可發暗器傷人。」呂嶽曰:「爾乃小輩之言。我自用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豈有用暗器傷你之理!」子牙同眾人往前後看了一遍,渾然一陣又無字跡,如何認得?子牙心中焦躁:「此必是不可攻伐之陣,又是左道之術。」子牙忽然想起元始四偈:「『界牌關下遇誅仙,穿雲關底受瘟癀。』此莫非是瘟癀陣?」乃對楊戩曰:「此正應吾師元始之言,莫非是瘟癀陣麼?」
  • 《封神演義》中的楊戩智勇雙全,可惜卻有一個汙點永遠也洗不去
    《封神演義》中闡教的三代弟子,哪吒太坑爹、土行孫太猥瑣、黃天化太跳脫、雷震子太暴躁、殷家兄弟太愚蠢,唯有楊戩智勇雙全,近乎完美。 關於楊戩的出場,原文是這樣描寫的:一日,子牙正在相府商議軍功大事,忽報:「有一道者來見。」子牙命:「請來。」這道人帶扇雲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絛,腳登麻鞋,至簾前下拜,口稱「師叔」。子牙曰:「哪裡來的?」道人曰:「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姓楊名戩,奉師命,特來師叔左右聽用。」
  • 封神|姜子牙下山後不去西岐,而去朝歌,原來他早有打算
    解讀《封神演義》的第1篇原創文章文/高永新《封神演義》其實也是一部諜戰大片。果然,子牙被帶到王宮問罪。他不失時機地在紂王和大臣們面前表演一次驚豔的火燒琵琶小姐姐,立刻得到了紂王的欣賞,封為下大夫。至此,子牙終於在體制內謀了一份有保障的職業。後來,妲己為了給琵琶妹報仇,故意讓子牙建鹿臺。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有專家認為許仲琳是別人託名,《封神演義》的作者另有其人。因此,作者到底是誰,學界產生了爭論。  爭論二  作者是王世貞,寫完《金瓶梅》寫《封神榜》  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後七子」的領袖王世貞,也被認為是作者。傳說中的王世貞還是《金瓶梅》的作者(《金瓶梅》的署名作者「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學界仍有爭議)。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擺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哪個更厲害?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擺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哪個更厲害?通天教主擺下了萬仙陣,為何還要準備六魂幡?《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最終導致三教共議封神榜。誅仙陣和萬仙陣是《封神演義》中最厲害的法陣,也是姜子牙封神及武王伐紂遇到最大的阻力。因為此二陣乃通天教主親自所布,內含無盡威能,就連聖人也不敢小覷。誅仙陣是通天教主以截教殺伐至寶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四柄仙劍所布。此四劍本是先天至寶,在分寶崖上由鴻鈞老祖親自分給最小的徒弟通天教主,也正合通天教主鋒芒畢露的性格。
  • 東西方四聖聯手,曾打敗通天教主,又能否打贏鴻鈞老祖或女媧娘娘
    「源易緣」注意到,神話名著《封神演義》中,誅仙陣內,有先天法寶誅仙、戳仙、陷仙、絕仙四劍分別張掛在陣中的東、南、西、北四方鎮守,殺氣騰騰,易守難攻。然而,令通天教主想不到的是,自從擺下神鬼皆驚的誅仙陣後,讓他感到意外的事情便接二連三地來到。
  • 《封神演義》中隱藏的天機(深度解讀)
    由人到神, 由神到妖,由天到地,由朝歌到西岐,由王侯到漁樵,由山野到海島,由紅塵到世外,誰也不能在外,主動或者是被動的,選擇背後的因果,因果過程中的善惡矛盾,正邪博弈,或者是衝動,或者是猶豫,或者是迷茫,或者是決絕,每個生命的態度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決定了自己的將來。一部《封神演義》,背後多少緣由,傳奇中的典範。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沒有封神,此外還有七位也沒有,你知道嗎?
    字子牙。別號為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為呂,所以也叫呂尚。看過《封神演義》的人都會知道,有這樣一個結局,就是申公豹這樣一個負面的角色最後卻得道成仙,而姜子牙沒有。其實在姜子牙還沒有下山。元始天尊在挑選人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姜子牙生來福薄,很難得道成仙。所以派往人間,去享受人間的將相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