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2021-01-08 央視網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原標題:

      近期,刷爆全網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廣受好評,截至7月30日,票房已經超過《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9.56億,被眾多網友稱為「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

  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魯迅等學者認為,這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作者正是明代鐘山腳下的應天府(今南京市)人許仲琳。

  署名者是「紫金山腳下的隱者」但生平無從知曉

  明代中葉,在奉佛崇道的社會思潮下,神魔小說風靡一時。《封神演義》就在明代萬曆年間出版,還有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全書一百回,寫姜子牙助武王伐紂、回國封神的故事,小說極盡想像、誇張。

  早期的哪吒在神仙傳記和雜劇裡,有事跡而無性格;到了《西遊記》,哪吒開始有了情感和主體意志;《封神榜》中,哪吒的章節更加豐富,「熊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鮮活生動,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劇情更成為了經典。

  不過,對於這本書的作者,歷來多有爭議,但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版本——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明代萬曆年間金閶舒載陽刊本——卷二首頁有一行署名:「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這提供了重要線索。

  「鐘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逸叟」是遁世隱居的老人,「鐘山逸叟」是編者許仲琳的號。魯迅、孫楷第等學者據此判斷,這本書的作者是明代許仲琳,當代一些專家學者也傾向此觀點。

  然而許仲琳的生平事跡無處可查,至今還是一塊空白,無法核實;且這個署名僅出現一次,其餘十九卷均沒有出現。

  有專家認為許仲琳是別人託名,《封神演義》的作者另有其人。因此,作者到底是誰,學界產生了爭論。

  爭論一

  作者是無名氏,為名或為利

  清代儒學者梁章鉅在書中說,林樾亭曾經告訴自己:從前有個讀書人,在他大女兒出嫁時用盡了家財,二女兒因此很埋怨,這位讀書人安慰她別擔心,後來就根據《尚書·武成篇》中「惟爾有神,尚克相予」之類的話語,敷演成了《封神傳》一書給二女兒作陪嫁。二女婿將書稿出版銷售後,竟獲得了很多財富。

  但梁章鉅在他另一本書中說法又有變,他同樣沿用林樾亭的話,說《封神傳》是明代一位飽學儒生所作,意欲與《西遊記》、《水滸傳》鼎足而三。

  不管是為利,還是為名,大致可以肯定作者是一位比較有才華的讀書人,但姓名就無從知曉了。

  爭論二

  作者是王世貞,寫完《金瓶梅》寫《封神榜》

  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後七子」的領袖王世貞,也被認為是作者。傳說中的王世貞還是《金瓶梅》的作者(《金瓶梅》的署名作者「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學界仍有爭議)。

  據說,王世貞寫了《金瓶梅》,被朝廷得知後,命令他將書稿獻給皇上看。王世貞擔心不妥,通宵達旦寫了部《封神演義》,代替《金瓶梅》上呈。王世貞因疲勞過度,連頭髮也變白了。

  不過,以上這些傳聞因無可靠證據,都不足為信。

  爭論三

  作者是明道士陸長庚,博覽群書,頗具才華

  《傳奇匯考》卷七《順天時》傳奇解題雲:「《封神傳》系元時道士陸長庚所作,未知的否。」本世紀30年代,張政煨考訂「元時」系「明時」之誤。

  而在「許仲琳作者論」之外,爭議最大的莫過於「明代道士陸長庚作者論」。首次出現這種觀點的是在清代文獻《傳奇匯考》中。根據鹹豐年間的《重修興化縣誌》卷八「人物誌」的記載,陸西星字長庚,江蘇興化人,聰明過人,頗具才華。他博覽群書,文章嫻熟,又工於書畫,能領悟性命天道之類深奧的道理,與著名文人宗臣等都以才名冠絕當時,多次參加鄉試,都未能獲取好成績。於是拋棄儒服,頭頂黃冠做方外遊客,幾次碰到高人異士,學了不少仙真秘訣,後來撰寫了數十種有關仙釋的書籍,並為《莊子》作注,名《南華經副墨》。

  不少學者認為,陸西星擅長文章,又精通釋道,以他的經歷修養,應該是《封神演義》最合適的作者。

  然而,看似極為合理,但沒有任何直接證據,仍然難以服眾。

  爭論四

  民間藝人世代積累,許仲琳匯集成《封神演義》

  結合中國文學的歷史語境,《封神演義》並非一時創作而成。學者李亦輝發表在《蘇州大學學報》上的文章認為,像《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世代積累型的長篇小說一樣,《封神演義》也曾經歷過詞話本階段。學者徐朔方認為《封神演義》是「民間藝人世代積累的集體創作」,因此「沒有單一的作者」。儘管有時代積累集體創作的基礎,但一部各方面都臻於成熟的作品的出現,必然是某個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文人編輯加工的結果。

  至於許仲琳在《封神演義》成書過程中的貢獻,因詞話本、許仲琳編輯本今皆不存,我們已無法確知許仲琳到底做了哪些加工改造的工作。李亦輝認為,「大體而言,許仲琳是將詞話本階段處於鬆散共存狀態的若干主題、內容不同的子故事整合成一個首尾貫通的單體故事,從而形成今日所見之《封神演義》一書之雛形;其在《封神演義》成書過程中的貢獻,當介於普通編輯者與獨立創作者之間。」

  可以說,《封神演義》的作者問題至今仍是一個待解之謎。(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王麗華)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他為何懂得許多道家秘聞
    《封神演義》成書時間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於該部小說世界觀頗為宏大,還充斥著許多神仙鬥法的場景,也是遠播海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神鬼小說之一。甚至還有不少朋友覺得:為何四大名著沒有《封神演義》這部作品?然而,不少人只知《封神演義》精彩,卻不清楚該作品作者到底是誰。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但是《封神演義》則不同,「武王伐紂」,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由頭。《封神演義》的作者只是借著這個由頭,創造了一個宏大的闡截鬥爭的「世界觀」。雖然他的文學才能(或者說他的精力)沒有很好地支撐起這樣的結構。但也不必惋惜。因為這個設定實在是太天才了。天才到什麼程度呢?歷史上,任何一本小說,都沒有人這麼設計過。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按理說,封神演義要氣勢有氣勢,要文化底蘊也不差,其中包含的詩詞遠多於三國和水滸。其故事情節也波瀾壯闊,場面也恢弘無比,想像力也十分空前。在明代,是一部極其前衛的仙俠小說。那《封神演義》對比明代四大名著,到底差在哪?致使其歷史地位難以望四大名著的項背,幾乎就成了一本民俗文化作品。
  •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關於準提道人這個稱呼是來自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之中,標準的聖人修為,為西方教二教主,師兄是接引道人,同樣也是聖人修為。他們二人被合稱為西方二聖,是東方教元始天尊的座上賓,主動請廣成子前往西方邀請來幫他完成封神任務的。
  • 封神演義中,哪吒竟然是個混世大魔王,到底是誰把他寵壞了?
    無論是在《西遊記》中還是《封神演義》中,哪吒這個角色都有出場,且對劇情有不小的推動作用。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在《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開始描寫哪吒的出場。據說他是靈珠轉世,投胎到李靖的夫人殷氏的肚子裡。
  • 贈書| 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能信服嗎?
    一、作者到底是誰? 有很多人說,是許仲琳,因為出版社喜歡在封面上標明「明 許仲琳著」。到底什麼情況,今天已經不能確定了。 還有一個說法,認為《封神演義》的作者叫李雲翔。《封神演義》原本有篇序,序的作者是李雲翔。他是這樣說的: 餘友舒衝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託餘終其事。餘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那麼到底《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的內容,誰抄襲了誰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我們接著往下來看。這兩部書的人無關聯非常明顯,首先我們來看看哪吒。在《西遊記》裡面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與孫悟空大戰三百回合,這個時候哪吒已經是上方大仙了,位列仙班正兒八經的公務員序列。
  • 看封神:封神演義中聖人的地位差別
    因為三教的設定各不相同,那麼在這部雜糅三教的小說中,這些聖人之間的地位到底怎麼界定呢?都並列為最高神?其實不是的,從小說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其實可以梳理出一些蛛絲馬跡。首先我們確定一下封神演義中給位大神的設定:在《封神演義》中可稱聖人的包括鴻鈞、老子、元始、通天、接引、準提、女媧、昊天上帝、瑤池金母九位,而火雲洞三聖則稱三聖皇比較合適,而且在封神演義小說中,女媧並不是中華神話中的媧皇,她沒有造人的功德,成聖也是在補天之後,而補天則發生在黃帝之後的顓頊時代,共工怒觸不周山之後,所以在小說中,女媧在壽誕的日子還要到火雲洞三聖皇那裡朝拜
  • 藤崎龍與封神演義
    某種意義上,藤崎龍這個好像小丑的作者自繪像就是其風格的最好詮釋。但誰叫他是藤崎龍呢。封神演義絕對是經典的少年漫畫,在少年漫畫之中,封神演義有著屈指可數的高完成度。作為JUMP二線漫畫能夠歷經二十年不被人遺忘又怎麼會是僥倖?可能有些朋友已經發現,上文筆者叨叨絮絮了半天的藤崎龍缺點,在某種情況下就完全不算是缺點。那是什麼情況呢?改編的時候藤崎龍的四個弱項,都完全不是缺點了。
  • 封神演義:作者在開篇埋了3個伏筆,暗示憤怒的女媧被人當槍使了
    封神演義開篇,就介紹了本書的一個大背景。商紂王的父親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做微子啟,次子叫做微子衍,第三子就是商紂王。封神演義原文中記述,商紂王之所以被被先皇青睞,是因為他能託梁換柱,力大無窮,但實際上呢?長子微子啟和次子微子衍都是庶出,只有商紂王是嫡子,所以說他的繼位具有歷史必然性。
  • 《封神演義》,無法擺脫和《西遊記》進行比較的命運
    《封神演義》在知名度上來講和《西遊記》不相上下。關於這本書的創作年代,一直沒有定論。普遍觀點認為,這本書創作於明代隆慶年間。肯定有很多人會感到好奇,為什麼明代會出現如此成功的神魔小說?估計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明代的成化、嘉靖、萬曆等幾位皇帝都信奉道家思想。
  • 《封神演義》中最強大的仙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人物眾多,單單被姜子牙封為正神的,就有三百六七十位。其他還有肉身成聖的「小強」以及倚仗師門庇佑逃過殺劫的闡教大仙。《封神演義》中事件繁雜,既有忠臣與奸佞的朝堂鬥爭,又有邦國之間的彼此攻伐,更有仙界三教勢力的絢爛鬥法。若只是粗略讀來,確實很難理清頭緒。那麼,如何才能在紛繁蕪雜的人物與事件中提綱挈領,一舉勘破迷局呢?很簡單,抓主要人物。
  • 封神演義的作者為啥要把闡教描寫的那麼不堪?
    一,作者討厭冠冕堂皇的正道之士。比如嶽不群,表面君子劍,暗地裡練了闢邪劍。 所以說,正道之士往往有兩種面孔,所以這也是作者討厭的。 一般截教弟子,他們確實是為惡了,比如呂嶽釋放瘟疫,要殺西岐一城軍民,這是大惡。但他前後表現是一致的,就是要殺人,也沒有像嶽不群一樣,表裡不一。
  • 封神演義中那幾位來歷成謎的角色
    封神演義封神演義中,有著眾多的角色,主要分為幾大類,首先是凡人,其次是略懂道行的異人,然後是散仙,接下來是妖精等,再然後是仙人,再之上就是聖人。封神演義作為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部介紹神仙譜系的作品,但是在這當中,有部分角色的身份來歷作者並沒有描述清楚,給讀者無盡的遐想。其中部分角色的身份,也給了當代很多修仙小說二次開發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封神演義中比較有名的一些主要角色中,來歷成謎的這幾位!
  • 《封神演義》中的第一聖人是誰,太上老君能排第幾?
    《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之下的第一強者是誰?《封神演義》中的第一聖人是誰,太上老君能排第幾?《封神演義》中有許多上仙,其中出現的聖人就有十二位之多,他們分別是鴻鈞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通天教主、準提道人、伏羲、女媧娘娘、神農、軒轅、昊天上帝和瑤池金母。他們個個擁有通天徹地的法力,可以任意遨遊於三界之間,是三界真正的守護者和決策人。鴻鈞老祖在《封神演義》中為高高在上的神秘仙聖,也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大先天聖人的師傅,一身實力深不可測。
  • 《封神演義》中的「斬三屍」到底是什麼?
    在《封神演義》第十三回《太乙真人收石磯》中,太乙真人給石磯娘娘坦白,十二金仙一千五百年都沒能「斬三屍」,所以犯了殺劫。換句話說,哪吒殺石磯娘娘的童子,太乙真人殺石磯娘娘,都是為了完成殺劫,完成定數。 那麼,「斬三屍」為什麼那麼重要?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和四聖誰強誰弱?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和四聖誰強誰弱?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和四聖實力強弱對比。 《封神演義》本是昊天上帝為平衡各派勢力,鞏固天庭統治而進行的各派人員調派。 三界共議封神榜,本來本著挑選人才,幫昊天上帝管理天庭的初衷。
  • 封神演義中,誰的妖族勢力最強,並不是女媧娘娘!
    在封神演義中除了人族修仙之外還有妖族,它們有的拜在大神通者門下,有的佔山為王,有的做了獨行俠,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說明了妖族四分五裂的格局,那麼在封神演義中,妖族勢力最強的是誰呢?封神演義中第一大妖族勢力,便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通天教主講究的是有教無類,不管是人族還是妖族,只要願意修煉,願意拜他為師,他都會傳授修煉之法,也就是因為他這因材施教的能力,讓截教產生了許多有實力的強者,比如吊打十二金仙的趙公明,削去十二金仙頂上三花的三霄仙子,敢對道德天尊出手的多寶道人,以及火靈聖母、無當聖母等等。
  • 封神演義文王20子:9神8爵1位被作者忽視,只有2位人生贏家
    #封神演義#相傳,周文王姬昌有一百個兒子。在撿到雷震子之前,就已經有九十九個兒子。而實際上呢?姬昌到底有多少兒子,歷史上已經沒有答案了。只是相傳他的兒子的確很多,而『百』在古時有無窮的意思。所以,文王百子只是一個地道的傳說,意味著多子多孫,繁榮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