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他為何懂得許多道家秘聞

2021-01-08 江流兒歷史故事

《封神演義》成書時間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由於該部小說世界觀頗為宏大,還充斥著許多神仙鬥法的場景,也是遠播海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神鬼小說之一。

甚至還有不少朋友覺得:為何四大名著沒有《封神演義》這部作品?

然而,不少人只知《封神演義》精彩,卻不清楚該作品作者到底是誰。據公開資料顯示,《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代文人許仲琳。

許仲琳出生於1560年,卒於1630年。他是江蘇南京人,生活於嘉靖時期。

然而,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奇怪的是,《封神演義》中有許多道教鬥法與宗教秘聞。

那麼,一介書生的許仲琳,是從哪裡得知這些道教秘聞?亦或者說,《封神演義》並非許仲琳一人撰寫的嗎?

近些年,關於《封神演義》題材的影視作品接連搬上大銀幕。

其中有兩部以《封神演義》為題材的動畫片,皆斬獲高額票房,也讓不少朋友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封神演義》這個經典IP。

其實,《封神演義》故事並不深奧,總結起來無非就是,闡教、道教的弟子幫助周武王姬發,打敗昏庸無道的商紂王。

截教弟子選擇同流合汙,與申公豹一起和周武王姬發作對。

大家可以這麼認為,《封神演義》沒有太多內在含義,該書有許多打來打去的場景,以及著重描寫一些神仙鬥法的故事橋段。

可說句實話,自從《封神演義》問世之後,該書地位不太高。明朝末年還有清朝時期的文人,對這部小說也是嗤之以鼻。

畢竟,《封神演義》文筆較為普通,故事性和人物往往千篇一律。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受到歡迎,無非鴻鈞道人,與元始天尊、老子等人,聯合昊天上帝制定的封神榜,有點噱頭罷了。

回歸正題,《封神演義》其實並不像《西遊記》那樣,有著諸多寫實意義的經典名作,《封神演義》就是一本徹頭徹尾讓人娛樂的小說,所以《封神演義》是無法入選中國四大名著之列。

但瑕不掩瑜,《封神演義》雖說文筆和故事性頗為一般,但是該作品有著極其龐大宏觀架構。人物細節性格還有神仙鬥法時的場景,讓人看過以後印象深刻。

《封神演義》在孩子們中尤其受到歡迎,無外乎《封神演義》通俗易懂,哪吒、楊戩、雷震子等人相貌奇特,本領高超。

可是《封神演義》中,"封神"才是該部書精髓。

據《封神演義》第15回原文記述:"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教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

簡單來說,天帝聯合三教,希望在商周之戰中錄取365位正神。

周武王姬發攻破朝歌之後,姜子牙手握封神榜,完成了下山之前,原始天尊交代給他的任務。

那問題就來了,《封神演義》裡充斥著大量神仙鬥法,還有道教秘聞,該書作者許仲琳,又是如何知曉這些道教秘聞,和神仙鬥法的細節呢?

可能有不少同學會說了:前文筆者不是說過了嗎?《封神演義》是一本供人娛樂的書籍。那麼許仲琳撰書之時也沒想那麼太多,就是天花亂墜刻意胡吹一通。只要讓該書通體連貫,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然而筆者相反問大家:《封神演義》中有許多道家專用詞彙,而且一些法寶和符咒,也並非信口胡謅就能說出來的。

所以許仲琳編撰《封神演義》時,肯定請教了與他相熟的道士,或者是宗教人士。

甚至有不少人懷疑,許仲琳到底是不是《封神演義》的作者?

按照如今流傳的說法,日本藏有一套明代版《封神演義》,這本《封神演義》成書時間不晚於公元1640年。該書第二頁有一行字:"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

逸叟是許仲琳的號,鐘山對應南京,所以許仲琳即使不是《封神演義》作者,但他也將民間流傳的封神故事,編纂在一起。

可是這本書作者到底是誰?按照晚清至民國時期文人大家的說法,《封神演義》原作者名為李雲翔。

李雲翔乃明朝崇禎時期的才子,且一生以編書為生。

有可能是李雲翔閱讀多本神怪小說之後。一時技癢,照葫蘆畫瓢寫出《封神演義》?

現如今,有不少出版社將許仲琳和李雲翔這二人,共同作為《封神演義》的作者,並標明於書籍正面。

此外,除了李雲翔、許仲琳之外,根據《曲海總目提要》一書記載,《封神演義》的作者還有一人,名為陸長庚。

陸長庚乃是明代"內丹派"創始者,多年研讀道家典籍。

由於陸長庚是道教權威人士,因此,《封神演義》裡,才會出現這麼多讓人匪夷所思,但卻看似合理的一些道教秘聞。

總的來說,《封神演義》作者到底是誰,其實已無從考證。

畢竟明朝時期,不少私人作坊都擁有編書、撰書能力。

加之自宋朝之後,活字印刷術發展迅速,書籍已經走入尋常百姓之家。

無論是李雲翔、許仲琳、陸長庚,他們三人中的哪一位編撰的《封神演義》,都無法泯滅這部作品的經典之處。

這本小說,雖以神怪妖魔鬥法而著稱,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譬如,為何昊天上帝要錄取365位正神?他錄取這些正神的目的又何所在?

以下這本由多位歷史文學教授共同推薦的《封神演義》,其中有許多註腳,會原原本本的向大家剖析,《封神演義》中一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相關焦點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然而許仲琳的生平事跡無處可查,至今還是一塊空白,無法核實;且這個署名僅出現一次,其餘十九卷均沒有出現。  有專家認為許仲琳是別人託名,《封神演義》的作者另有其人。因此,作者到底是誰,學界產生了爭論。
  • 《封神演義》,無法擺脫和《西遊記》進行比較的命運
    《封神演義》在知名度上來講和《西遊記》不相上下。關於這本書的創作年代,一直沒有定論。普遍觀點認為,這本書創作於明代隆慶年間。肯定有很多人會感到好奇,為什麼明代會出現如此成功的神魔小說?估計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明代的成化、嘉靖、萬曆等幾位皇帝都信奉道家思想。
  • 封神演義的作者為啥要把闡教描寫的那麼不堪?
    過原著,許多人都在討厭闡教的心狠手辣,而且哪吒也是一個小霸王,到人家東海龍宮作惡,甚至還把上岸查看情況的夜叉李艮與龍族三太子給殺死了。 相反的,對於截教,許多人都抱著同情的心態。 比如三霄娘娘抓到十二金仙沒有殺,只是削去了他們頂上三花,成為了一屆凡人。
  • 贈書| 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能信服嗎?
    其中雖然有高手統稿安排、創作重要情節,但總歸不像今天的作家那樣,從頭到尾每一個字都是他的創作。 日本內閣文庫有一套明代版《封神演義》,卷二第一頁有一行字:「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鐘山逸叟」是許仲琳的號,鐘山應該就是南京的那座鐘山。許仲琳和《封神演義》的關係,就是這麼點信息。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神仙體系被兩部偉大的著作給歸類,這兩部偉大的著作就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研究一段時間發現,這兩部作品有關聯。論成書年代,是吳承恩的《西遊記》寫書在前。許仲琳的《封神演義》成書在後。論故事內容呢,《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之間武王伐紂的事,而《西遊記》一百回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兩者之間相差了一千年以上了。
  • 封神演義:365位正神有108位神號涉嫌抄襲?專家:鐵證如山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書,所涉的神話體系非常宏大。但有一點,此書似乎不太受到學術界的認可。清代學者梁章鉅曾將《封神演義》和《水滸傳》《西遊記》並列。但實際上,封神在現代的地位,並沒有達到四大名著的高度。與這兩部名著比較,封神演義就遜色得多了。其中出場的人物眾多不假,但沒有一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就說主角姜子牙,同樣是勤勞的打工人,卻沒有孫悟空的特立獨行,有血有肉的一面。簡單來講,封神演義其實只是一本幻想小說,當不得史,神話體系也相對混亂,也沒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 封神演義中的"黃巾力士"為何在西遊記中都消失了?
    熟悉封神演義的人們都知道,高階神仙都有這樣的神通,他們念動真言,就能召喚若干身強力壯的神祇,喚為"黃巾力士",出現時「黃巾側畔,金環日耀噴霞光;繡襖中間,鐵甲霜鋪吞月影」。這些黃巾力士個個力大無窮,思想單純,忠實完成主人布置的任務,類似於苦力奴隸的角色。
  • 《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而且,《西遊記》探討的人性之自由、身心之修煉等深刻話題,甚至再次一等的《鏡花緣》探討的社會問題,《封神演義》也幾乎沒有。無非就是神仙鬥鬥法,天上地下折騰一回,就得了。但是。這只是我們從課堂上學到的文學知識得出的結論。如果比較《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這兩本書對現代網絡文學的影響,還真的不一定能比出高低來。
  • 封神後通天教有多厲害?成為教主級高手,與鴻鈞和洪荒六聖比肩
    倒不是通天教主改了名字,而是《封神演義》的作者以道教三清為原型,塑造了三個小說人物,在這個過程中給靈寶天尊改了名。實則,道教三清是道教三清,封神三聖是封神三聖,他們之間本無聯繫。這樣一來既說明了道教的神秘,機制的無比龐大,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元始天尊位居三清之首,但記載卻晚於太上老君。當然,這些只是我這個無神論者的一家之言。
  • 楊威威:向文學找尋生活,用生活輔助校勘——封神演義理校記一則
    清籟閣刊本《封神演義》正是因為《封神演義》的許多故事雛形出自說書人之口,給後來封神故事準確的書面定型帶來了一些困難。在以上諸多著作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許仲琳等進一步迎合了廣大市民階層的需求,大談怪力亂神,完成了《封神演義》的編訂。
  • 《封神演義》中隱藏的天機(深度解讀)
    有幾種說法,有說是明朝許仲琳,有說是一陸姓的道家修行者,從筆者的角度看,具體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書的作者需要具備相當多的道家學識和修養,才能寫出這樣內涵豐富,才情並茂,栩栩如生,雅俗共賞的小說。三大士收三坐騎後大興釋教,孔宣大明王等隨準提道人去西方世界,封神榜上有名者,歸路不一,以慰苦修。千百年來,得人身難,動物修成正果比人身修行更難,封神榜中用多少生命的故事給了人們一個形象的詮釋。申公豹認為姜子牙道術不如他,無名生出嫉妒之心,嫉妒子牙能去封神,他神通廣大,他為什麼不能。
  • 封神演義周公的封賞怎會在姜子牙前面?他才是周朝重要的締造者!
    《封神演義》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非常有名的神異小說,主要改編於商末周初的這一段歷史,用神話的方式將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裡面主要描寫的是道教弟子姜子牙奉師傅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興周伐紂,討伐暴君的故事,但因為受到通天教主的弟子和申公豹等人的阻攔,從而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封神大戰。
  • 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的十二金仙,分別去了哪裡?
    封神大戰結束後,他繼續回山修行。在道家典籍中,沒有赤精子,但有赤松子和寧封子,黃帝同樣向他問道。但沒有太多證據證明他們是一個人,很可能作者是以赤松子為原型,創作的人物。道家對玉鼎真人的記載非常少,不過是一些屈指可數的經文,成為世外高人。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這四個金仙,是封神演義中,專門指出去處的神仙。
  • 關於封神演義中的黃巾力士
    《封神演義》是明代許仲琳創作的長篇神說小說,以姜子牙聽從元始天尊命令下山輔佐周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商朝與周朝的對抗,以及闡教、截教、西方教諸仙鬥智鬥法、破陣封神的故事,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做結尾。
  • 封神演義:2個商朝不忠之臣身上,竟隱藏著一部大秦帝國興亡史?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時期,作者一直存在爭議。呼聲最高的有兩位,一是許仲琳,二是陸西星。但無論封神作者是誰,都應該對歷史有深刻的研究。在此前的文章中,咱們從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造反分析到,其首領袁福通應該就是元朝末代,『乞顏氏』改漢的姓氏之一,袁氏。聞仲帶兵平定北海之亂,暗示著朱元璋徹底消滅漠南陰山的蒙元殘餘勢力。
  • 《封神演義》中最強大的仙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人物眾多,單單被姜子牙封為正神的,就有三百六七十位。其他還有肉身成聖的「小強」以及倚仗師門庇佑逃過殺劫的闡教大仙。《封神演義》中事件繁雜,既有忠臣與奸佞的朝堂鬥爭,又有邦國之間的彼此攻伐,更有仙界三教勢力的絢爛鬥法。若只是粗略讀來,確實很難理清頭緒。那麼,如何才能在紛繁蕪雜的人物與事件中提綱挈領,一舉勘破迷局呢?很簡單,抓主要人物。
  • 唐朝戰神李靖,是怎麼變成《封神演義》裡哪吒的爹?
    唐玄宗將他列入武廟十哲,並配享太宗廟廷。唐德宗將他列為第一等功臣。 到了晚唐,李靖更是逐漸被民間神話。 這也體現了老百姓對他的熱愛之情。 明朝時期,文人吳承恩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結合當時民間流傳的許多故事,創作出了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在《西遊記》裡,李靖成為了天宮裡的託塔天王,統管天宮裡的天兵天將,職務是兵馬總管。當孫悟空反出天宮後,玉皇大帝封李靖為「降魔大元帥」,率領10萬天兵天將去花果山捉拿孫悟空。
  • 西遊:他才是西天靈山第一佛 如來佛祖也只是他的晚輩
    當然《西遊記後傳》只是電視劇,但是如果我們結合吳承恩先生的《西遊記》和許仲琳先生的《封神演義》大家會發現,如來佛祖也就是燃燈古佛的一個晚輩。在吳承恩先生的《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途徑獅駝嶺,遇到了獅駝嶺三王,其中三大王金翅大鵬雕是如來佛祖的娘舅,而這個金翅大鵬雕聯繫《封神演義》他就是羽翼仙。
  • 封神演義:楊戩兩次到火雲洞求助三皇,為何人皇黃帝一言未發?
    火雲洞三皇封神演義小說原著第一章「紂王女媧宮進香」中,有這麼幾句:「且言女媧娘娘降誕,三月十五日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舉個例子,如果許仲琳在書中讓三位聖人都說話了,是不是還會有人問:為什麼楊戩一個小輩求助,還需要三位聖人同時出面?兩下一對照,是不是就感覺這問題實在是沒水準、硬找茬?本來小編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在研究書中其他問題的時候,有了些有趣的發現,進而聯想到了這個曾在網上看到的問題。然後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可能還真有個正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