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隱藏的天機(深度解讀)

2021-02-18 神州淨土

 師兄你好

願天地常生善人,願善人常存善心。

願善人常行善事,願善人廣布善法。

歡迎關注我喲,福生無量天尊!

很多朋友問「優曇婆羅花,3000年一開,那3000年是什麼時候?」。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3000年前就是「文王推演周易,武王伐紂」的時候,在3000年之前更久遠的時代是叫做先天八卦,3000年前變成後天八卦,而周文王把後天八卦推演出來,因為是周文王推演的易經,所以叫做周易。

《封神演義》是中國古代一部神魔小說,以至於到今天,依然是修行人必備的典籍。雖然不能依此修仙了道,但其中大道哲理可謂是千古不變的法則。雖不能據此煉就一身玄術,但卻是玄學法脈的啟迪。這部以商滅周興為背景,涉獵神、魔、人、妖、佛、道種種元素的經典,值得後人深思與欣賞。今天,從修行者的視野,再對這部小說作一番解讀,以便世人更深刻的認識古老的神傳文化和其中的內涵。

有幾種說法,有說是明朝許仲琳,有說是一陸姓的道家修行者,從筆者的角度看,具體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書的作者需要具備相當多的道家學識和修養,才能寫出這樣內涵豐富,才情並茂,栩栩如生,雅俗共賞的小說。

這是中華神傳文化繼承和傳頌的一種方式,即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修行者通過這種通俗文學的方式,以歷史為基礎,寫作出教化人心,明晰善惡,弘揚正氣,追根隨源,影響深遠的佳作來。正所謂:以文載道。

二、歷代變幻,以此為範

商紂亡周武興的歷史,是上古文明的一個重要時代,其中的善惡對立,人神位次,新舊更替,劫運天數,尊卑貴賤,王侯沿革,因緣際會,相對五千年中任何一次更替變幻,都更典型和突出,都更值得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可以說是絕佳範本,歷史經典。

而更深層次的思考是:人神妖魔恰逢劫難,上古之人從淳樸到文明,從治理到離亂,從太平到殺伐的過程中,每個生命都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為自己,為族親,為一方百姓,為祖先後代,善惡交織,正邪混雜,以什麼的邏輯和理由,作出什麼樣的選擇,演繹出什麼樣的結果。由人到神, 由神到妖,由天到地,由朝歌到西岐,由王侯到漁樵,由山野到海島,由紅塵到世外,誰也不能在外,主動或者是被動的,選擇背後的因果,因果過程中的善惡矛盾,正邪博弈,或者是衝動,或者是猶豫,或者是迷茫,或者是決絕,每個生命的態度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決定了自己的將來。

一部《封神演義》,背後多少緣由,傳奇中的典範。

千秋之世,道德為尊,商朝承載成湯之道德,成湯能求賢於伊尹,風調雨順,傳位六百年。商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文有商容、比幹、趙啟,武有太師聞仲,黃飛虎,三宮皇后賢良淑德,四大諸侯威震八方。本來是可以創造一個盛世的條件,紂王卻是個無道者。

無道者必不敬神。上古時代,人都敬天地,敬鬼神,守道德,守人倫,女媧氏為中華始祖之神,商紂竟然能生褻瀆之意,從而觸犯神靈,種下因果,因色慾之心招來了千年妖狐,被迷住本性,失去江山社稷。

《封神演義》開篇,講了一個無道者(商紂)不敬神,警鐘長鳴。所有無道的開始往往是不敬神,不敬神則縱慾失德,種下了滅亡的前因。

上古時代的人,因為道德水準高,民風淳厚,相信神的教誨,神道奇蹟就會相應的展現給世人。中華文化始創於道家,修行者在當時得到廣泛尊重。從紂王接見雲中子,可以看出天子慕道,聞太師在截教中修行過,黃飛虎,張桂芳,崇黑虎,張奎,武將諸侯多有高人異術,與世外修行者有密切的聯繫。

陳塘關守將李靖與西崑侖度厄之人學道,長子金吒拜五龍山文殊廣法天尊為師,次子木吒拜九宮山普賢道人為師,哪吒拜幹雲山太乙真人為師,大根基的孩子往往有道家師父找徒弟,進山勤修苦煉,有出世修成道德神仙的,有學成輔佐君王的,有隱逸民間修身養性的,這在當時的商朝,是普遍的風尚,從教育、用兵、技藝、選拔人才、民俗、制度,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商末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半神半人的文化,不是傳說,而是真實的歷史,存在於當時人的現實生活中。

商朝的滅亡,預示著上古人與仙人共存的時代結束,主要原因是世人的整體道德下滑,需要一種適應新時代的文化和規則產生,一次次這樣的變革,一直走到了今天,歲月久遠,世人還以為那是虛構的神話。

商紂力敵萬夫,屠熊搏虎,有蓋世雄才。為什麼能兇殘毒絕冠古今?因為被千年妖狐迷住本性。

所謂:縱慾者招魔。妖魔不是憑空生,而是源於商紂無限放縱人的魔性,縱色慾之心,褻瀆神靈,制炮烙之刑止諫諍口,殺妻誅子滅人倫宗廟,殺諸侯失信天下。造露臺斂天下資財,欺辱臣妻無廉恥心,以玩賞娛樂殘虐生命,剔孕婦之胎,割童男腎命作羹湯,絕萬姓嗣脈。

商紂集古今罪孽,為後人留下千古借鑑。人不可行惡縱慾,逆天理,滅人性。惡貫如商紂,最後招來妖魔。

世人敗德縱慾,妖魔必重來。

申公豹本是崑崙修行之士,因嫉妒心而挑撥截教和闡教,在師尊面前立下重誓,違背誓言填北海之眼。殷郊、殷洪是紂王之子,負崑崙道家救命之恩,忘殺母慘痛之恨,不聽師尊苦心囑託,逆天而行,助紂為虐,殷郊、殷洪雙雙立重誓,而兩人卻都受申公豹挑撥,最後違背誓言,一個太極圖上化飛灰,一個夾於山下受梨鋤。

一部《封神演義》,就有多處立毒誓不兌現誓言,難逃因果的故事,後人在誓言面前需要再深思。

天神如此,何況是人。

截教、闡教紛爭源於有道摧無道,應一千五百年人神之劫,商天數已盡,周武當興,而上界分歧的關鍵可能還有動物能否修成正果。

截教門人多有動物修行,得天地靈性,然而動物不能修成正果,恰逢劫數,很多截教門人不能守住心性,被打回原形,千年道行毀於一旦。

烏雲仙化為金鱉被西方準提道人釣往西方八德池,虯首仙被打成青毛獅子成為文殊廣發天尊的坐騎,靈牙仙被打成白象被普賢道人所收,金光仙被慈航道人打回金毛犼,龜靈聖母被打回烏龜的原形,等等。

野畜類也有修練有成者,梅山有七怪,他們是白猿、豬、羊、牛、狗、羊、蛇、蜈蚣等七種畜類,修練而成。而正因為動物不能修成正果,他們才會在武王伐紂時,耐不住寂寞,出山求功名,一場大戰,七怪被誅殺。

動物不允許修成正果,即便修持千年,總有劫難。通天教主、元始天尊、老子和西方教主大會萬仙陣中,天數使然,也應了動物不易修成正果的天理。

上天悲憫,修行不易,根基不一,道行有深淺,各有歸宿。三大士收三坐騎後大興釋教,孔宣大明王等隨準提道人去西方世界,封神榜上有名者,歸路不一,以慰苦修。

千百年來,得人身難,動物修成正果比人身修行更難,封神榜中用多少生命的故事給了人們一個形象的詮釋。

申公豹認為姜子牙道術不如他,無名生出嫉妒之心,嫉妒子牙能去封神,他神通廣大,他為什麼不能。就是因為這顆心,開始戲弄姜子牙,被南極仙翁懲罰,不思悔改,不斷挑撥截教闡教之間的矛盾,導致無數修行之士死於商周之殺伐。發毒誓,違誓言,最後被填北海眼。

《封神演義》中的劫難定數,有一個起因就是申公豹的嫉妒之心。可見修行者的嫉妒之心,多麼可怕,是導致無邊罪惡的一個開始。

古人用申公豹之心警惕修行者的嫉妒,不去嫉妒之心,修行絕對不能得正果。

黃飛虎坐騎五色神牛,姜子牙坐騎四不像,聞太師坐騎黑麒麟,哼哈二將坐騎金睛獸,雲霄仙子和龍吉公主坐騎青鸞,趙公明坐騎黑虎,道德真君的坐騎雲霞獸。

姜子牙有法器打神鞭,杏黃旗,哪吒腳蹬烽火輪,手執乾坤圈,趙公明用定海珠、縛龍索,瓊霄、碧霄、雲霄娘娘有混元金鬥和金鉸剪,金吒用遁龍柱,接引道人有十二品金蓮,接引寶幡,通天教主有六魂幡,誅仙劍,女媧娘娘有江山社稷圖,陸壓有釘頭七劍書,廣成子有番天印,赤精子有陰陽鏡,燃燈道人有乾坤尺,靈柩燈,韋護有降魔杵。等等。

《封神演義》中的道術讓人眼花繚亂,三頭六臂、八九玄功、五行遁術、奇門遁、五色神光、千裡眼、順風耳,等等。

歷史任何一部神魔小說,哪部小說能有如此瑰奇,神異的想像力,能將神仙世界的法器、坐騎、道術描寫的這樣詳盡和多彩,不僅僅是文人想像的問題,還需作者具備很深的道家學識和素養,才有可能寫出這樣的器物和功能,讓中國人對這些修行界神秘的術語耳熟能詳,將豐富的神傳因素留給後人,給最後的時代留下必需的文化。

十、中華是眾生首選土地

世界上任何一部書籍,沒有表達過這樣的內涵:古老的中華文明,淵源流長,滄桑久遠,人神眾生,天地各界,來凡塵的首選之地是中華,在中華結緣後,轉生到世界各地,奠定人類的道德文化。大全法弟子都知道過去的這個天機,而古代的書籍中,只有在《封神演義》中出現過類似的描述。

拘留孫入釋教成佛,文殊廣法天尊后成佛教文殊菩薩,普賢道人後成普賢菩薩,慈航道人後成觀世音菩薩,西方教主收孔雀大明王,長耳定光仙,諸多與釋教有緣之士,等等。

商周更替,正邪難分,截教闡教之爭致使道行高深之士遭殺身之劫,有緣者不在封神榜上,與西方教結緣,繼續修行。

學佛者,學道者,諸多法門,可學道後入佛,同樣,學佛者亦可以入道,要看緣份,要看自己的選擇。東方文明早於西方文明,很多有緣之士,紅塵之人,先在中華結下緣,後在西方成就功業。

封神榜裡的故事,真實性不論,卻透露出獨特信息,中國這片土地,歷史久遠,人口眾多,山川壯麗,神傳文化最系統,最豐富,為眾生的首選之地,或許還隱藏更多更多不為人知的天機!

古代帝王以國為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王公貴胄,成湯殷姓子孫,逢家國劇變,作何選擇?殷氏兄弟遭遇母親慘死,父君誅殺親子,顛沛流離,受道家崑崙救命之恩,傳武藝於名山,本應順天伐罪,卻在君親富貴和天理天命之間,選擇前者。

忠於君親,不等於忠於成湯宗廟。殷郊殷洪兩兄弟背棄大忠而擇小孝,發下重誓卻敢違背,一個化為飛灰,一個梨鋤致死,應驗了因果不虛,演繹了君王之子在新舊更替,天命和親族之間的矛盾選擇,為後世人留下慘痛教訓。

道家是修行,佛家是修行,奇門也是修行,這樣的內涵在這部小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封神演義中一氣化三清的老子,是道家之神,封神演義寫的是天上之神,八百年之後下世留下五千言《道德經》的那個老子是神以人身來。

道家傳承淵源流長,女媧娘娘是神州造人類之神,三皇五帝開創史前文化,伏羲畫八卦,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黃帝和眾臣子白日飛升,大禹治水,這些人物在封神演義中都是道家之神。

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都是先在道家修行,闡教中的慈航道人後為觀世音菩薩,文殊廣法天尊后為文殊菩薩,普賢真人後為普賢菩薩,燃燈道人後為燃燈古佛。

是不是真實不重要,小說本來就是虛構的,關鍵是通過這樣的描寫滲透出中土之地,中土之人,中土修行人與西方教的淵源關係,滲透出釋教和道家的淵源。

奇門獨立於道家和佛家,修成後為無拘無束散仙。《封神演義》中的陸壓開篇就講:不在三教中,不在極樂地,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中。瀟瀟自在任我遊,自自在在散聖仙。

很明顯,封神演義揭示了一件事情,除了佛家,道家,還有奇門散仙。

修煉界的很多秘密,世人不能究其詳,卻能通過一部小說讓世人知曉。

易經為群經之首,潔淨精微,玄妙深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組成。先天八卦為三皇五帝中伏羲帝所創,相傳有夏易、商易,文王將八卦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這部分內容就是為後人熟知的周易。

文王與諸臣諫紂王不果,獲罪險些喪命,用數術推演應驗被赦免,囚禁在羑裡,聖人順天知命,樂居羑裡,軍民牽羊擔酒,夾道跪迎。聖人光照日月,普惠一方,大行教化,軍民樂業。西伯侯不怨君,不尤人,閒來無事,推演八八六十四卦,分三百八十四爻象,成就千秋佳話。

文王承傳先皇之神數,示君臣以神技,教化中原人,結緣在羑裡(河南湯陰),樂天無憂,安於本分,非聖人道德所不能。

一場大戲,修行者可知,文王與眾生結緣,今世緣成在中土。

長耳定光仙為截教通天教主弟子,受通天教主囑託最後搖動六魂幡,定光仙見到接引道人白蓮裹體,舍利現光,十二代弟子俱有奇光異像,不想搖動六魂幡,躲到蘆蓬下隱匿。

後來向元始天尊叩拜,認罪說:「弟子見師伯道正理明,吾師為免偏聽逆理,造此罪孽,弟子不忍使用。」這番話可以看出定光仙的根器。

定光仙在大劫數面前,能在大戰中保持清醒,能體會到道正理明,能真正的客觀,理性,明白的用真性思考,最後才免於截教弟子的難逃劫難,與釋教結緣,給自己開闢了新生和未來。

封神榜給後世的人們留下諸多懸念,封神榜上各有名,那輔周滅商的最大功臣姜尚結局應該怎樣,百年之後神歸何處呢?

姜子牙入山修道,根基尚淺,不能證悟大道,修成正果,奉原始天尊之命封神,享富貴,位極人臣,與商紂得兩代輔政的聞太師有相似處。這只是我們能從封神榜這部書中知道的一層內涵。

更深層次的還有:姜子牙留下垂釣渭水的佳話,開創百家之學,著《六韜》,被後人列為武經七書,著《乾坤萬年歌》,創預言書之始,成為兵家,儒家,法家,縱橫家,佔卜等諸家百家之祖,被武王封為齊地之王,「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開創了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

神的安排,不是世人能揣測,有人上天成神,有人入世開創神傳文化,仕隱都在積功德,等待機緣成熟。

十六、雲霄仙子的兄妹情

雲霄、碧霄、瓊霄三仙子修為不一,雲霄仙子修為最高,趙公明定海珠被收,到三個妹妹處借金蛟剪,三位仙子只有雲霄不想借,還規勸趙公明不要管西歧事。最後,在眾仙子的請求下,借給趙公明金蛟剪,引來了趙公明殺身之禍。

趙公明身死,雲霄還是不讓瓊霄、碧霄去,怕惹下禍端,才隨他們往西歧。三位仙子睹物思情,又看了趙公明身死慘狀,才動了情,找陸壓道人報仇。

陸壓道人與雲霄講清道理時,雲霄還能沉吟不語,雙方交手,才不能控制,最後擺下九曲黃河陣,惹來了殺身之禍,封神榜榜上有名。

雲霄仙子千年修行毀於一旦,都是源於兄妹之間的一點情,一念之間不清淨,劫難來時也難逃!

滅商興周的過程中,有七個立功最大的玄門之士,都是闡教元始天尊第三代弟子,即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他們殺場克敵,功勳卓著,最後的選擇都是歸隱。

這七個人都有非凡的經歷,非凡的才能,非凡的境界,富貴、功名、爵祿,都非修行人所求,恬淡性成,賦天命來到世間,了願回山林,肉身成聖。

哪吒鬧海,蓮花身,三頭六臂,楊戩八九玄功,七十二變,李靖為天界託塔天王,金吒,木吒,雷震子的故事為千秋萬代傳頌,流下了天界,人間經典傳奇。

修行人來人間,有天賦使命,有神佛安排,人間萬苦,不辱使命者,肉身成神的七將士為後世的楷模!

一部《封神演義》,以通俗的形式,給人們留下經典傳奇,神仙故事,妖魔罪行,正邪對立,等等。然而,生動,典型的例證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內涵,湯武革命的正義和德行,商紂犯罪的過程和啟示,神佛人妖的秩序和常識,新舊更替中的選擇和動機,地理人文的起源和傳承,都在其中有所詮釋。

重中之重,講述了在大的變革和更替中人們選擇的善惡之理,因果軌跡,天人聯繫,神傳因素,文化傳統,為了是給將來,就是我們的時代做參照,能讓今天的世人能夠在這樣的歷史典籍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體會道理,明晰善惡,反思參考,借鑑對照,在最最迷亂和變化的時代,做出最重要的抉擇,從而闖過劫難!(文章素材來源於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往期推薦:

▶重大發現!中華文明因祂推前至9000多年

▶張三丰《打坐歌》註解(學打坐必看)

▶太震撼了!原來「量子」即是「靈魂」

▶【修道證悟】一個老道長出陽神的經歷

▶金箍棒為什麼放耳朵裡——《西遊記》暗藏的道家修煉玄機!

 道家課程推薦:《易經》是悟道書——羲黃老莊無為法

☯ 修行入門指導、實修經驗交流,請添加春雨師兄微信:17561668639

挖掘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讓道學不再是少數人沽名逐利的奇貨,而真正成為可學、可修、可傳、可用的真正普世的文化瑰寶。關注公眾號,這裡有最全的修行知識和實修分享。

版權聲明:

1、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無明師指導,不建議自己練習。

2、本平臺旨在傳播好內容,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連紂王都封神了,這八位鼎鼎大名之人卻未被封神
    封神演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主要講的是玉帝想招募下屬,玄門三教以王朝更替為由,發動封神之戰,敕封周天365位正神的故事。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雖說參與封神的人大多都封神了,但其實也有些名氣很大,但卻未被封神的人。今天,過客就跟大家分享下,封神中名氣極大,但卻未被封神的八人。
  • 《封神演義》中,那些隨叫隨到的黃巾力士究竟都去哪裡了?
    黃巾力士不僅出現在小說《封神演義》中,還出現在很多古典仙幻小說中。封神演義中,只要大仙們施法召喚,黃巾力士隨時隨地出現,不管對手有多麼厲害,黃巾力士都能將之擒拿。黃巾力士的作用封神演義中二十四小時待命的黃巾力士,通常都出現在衝突、戰爭中,他們的職責是聽從召喚隨時準備出手擒拿或救人。比如老子破三霄娘娘擺下的九曲黃河陣時,老子對陣碧宵,喚出黃巾力士搶走了混元金鬥;對陣雲霄娘娘時,又喚出黃巾力士,將雲霄擒拿壓在麒麟崖下。還有姜子牙抓住了餘元後,刀砍火燒都弄不死他,然後就派黃巾力士把他拖到北海沉浸在深海裡。
  • 看封神:封神演義中聖人的地位差別
    首先我們確定一下封神演義中給位大神的設定:在《封神演義》中可稱聖人的包括鴻鈞、老子、元始、通天、接引、準提、女媧、昊天上帝、瑤池金母九位,而火雲洞三聖則稱三聖皇比較合適,而且在封神演義小說中,女媧並不是中華神話中的媧皇,她沒有造人的功德,成聖也是在補天之後,而補天則發生在黃帝之後的顓頊時代,共工怒觸不周山之後,所以在小說中,女媧在壽誕的日子還要到火雲洞三聖皇那裡朝拜
  •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關於準提道人這個稱呼是來自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之中,標準的聖人修為,為西方教二教主,師兄是接引道人,同樣也是聖人修為。他們二人被合稱為西方二聖,是東方教元始天尊的座上賓,主動請廣成子前往西方邀請來幫他完成封神任務的。
  • 解讀《封神演義》——別再為自己的惡念買單
    封神榜裡的故事,真實性不論,卻透露出獨特信息,中國這片土地,歷史久遠,人口眾多,山川壯麗,神傳文化最系統,最豐富,為眾生的首選之地,或許還隱藏更多更多不為人知的天機!很多朋友問「優曇婆羅花,3000年一開,那3000年是什麼時候?」。
  • 贈書| 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能信服嗎?
    還有一個說法,認為《封神演義》的作者叫李雲翔。《封神演義》原本有篇序,序的作者是李雲翔。他是這樣說的: 餘友舒衝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託餘終其事。餘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 鍾伯敬,就是鍾惺,晚明的文學家。
  • 深度分析:《封神演義》為什麼對發展孩子的自我如此重要?
    》 二、《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 三、如何通過《封神演義》來發展孩子的自我 四、《封神演義》是一部道家修真圖 五、《封神演義》的教學 01 為什麼要在四年級帶入《封神演義》
  • 《封神演義》中十大凡人猛士排行榜
    封神演義,是我國歷史上最具演義色彩的長篇神話史詩,重敘事,輕人物心理刻畫,以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為軸,以封神為主線,展現了道家闡教和截教兩派的明爭暗鬥,相互鬥法。 書中姜尚所統領的西周將士,從岐山之西開始,一路東徵,過關斬將,直破殷商國都。
  • 封神演義中十五大超級法寶排名
    封神 所以,封神演義中,一位仙者的實力,並不簡簡單單取決於其個人法力和修為,更重要的還有其傍身的法寶等級,像殷郊、殷洪之流,拿著上等法寶番天印和陰陽鏡,也能橫行一時
  • 明代封神演義中的幡實力排名
    封神演義,我國神話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小說,也是明代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全文氣勢磅礴且大開大合,在武王伐紂這一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神話改造,最終將這段歷史故事講述得頗為震撼。 封神演義文中不僅演繹了凡人的徵伐,更多的是涵蓋著神仙的打架。
  • 封神演義中的坐騎和它的主人
    今天我們來盤點下封神演義中的坐騎,排名第一的坐騎,你們想都想不到 1,普通級這類坐騎很普通
  • 藤崎龍與封神演義
    就作畫而言,封神演義是一部既華麗又粗糙的漫畫。看起來這似乎是兩個矛盾的結論,但在封神演義中,它們的確是同時成立的。①複雜時髦的服飾封神演義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服飾華麗時髦。正如藤崎龍的自繪像一樣,明明臉和四肢都很搞笑潦草,偏偏服裝特別認真精細。
  • 封神演義中那幾位來歷成謎的角色
    封神演義封神演義中,有著眾多的角色,主要分為幾大類,首先是凡人,其次是略懂道行的異人,然後是散仙,接下來是妖精等,再然後是仙人,再之上就是聖人。封神演義作為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部介紹神仙譜系的作品,但是在這當中,有部分角色的身份來歷作者並沒有描述清楚,給讀者無盡的遐想。其中部分角色的身份,也給了當代很多修仙小說二次開發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封神演義中比較有名的一些主要角色中,來歷成謎的這幾位!
  • 《封神演義》中最強大的仙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人物眾多,單單被姜子牙封為正神的,就有三百六七十位。其他還有肉身成聖的「小強」以及倚仗師門庇佑逃過殺劫的闡教大仙。《封神演義》中事件繁雜,既有忠臣與奸佞的朝堂鬥爭,又有邦國之間的彼此攻伐,更有仙界三教勢力的絢爛鬥法。若只是粗略讀來,確實很難理清頭緒。那麼,如何才能在紛繁蕪雜的人物與事件中提綱挈領,一舉勘破迷局呢?很簡單,抓主要人物。
  • 關於封神演義中的黃巾力士
    《封神演義》是明代許仲琳創作的長篇神說小說,以姜子牙聽從元始天尊命令下山輔佐周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商朝與周朝的對抗,以及闡教、截教、西方教諸仙鬥智鬥法、破陣封神的故事,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做結尾。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魯迅等學者認為,這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作者正是明代鐘山腳下的應天府(今南京市)人許仲琳。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沒有封神,此外還有七位也沒有,你知道嗎?
    商周之戰結束後,封神榜上也沒有他的名字。所以他只算是一個會道術的凡人,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但我們知道在《封神演義》中,除了姜子牙之外,還有另外的7位也沒有封神。第1位是哪吒為什麼沒有給哪吒封神呢?哪吒肉身陳勝無需封神,間接成仙登仙,封神演義當中說,哪吒死後,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復活的,是縱三世佛之過去佛世家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極為尊貴。第2位是李靖
  • 封神演義中的"黃巾力士"為何在西遊記中都消失了?
    熟悉封神演義的人們都知道,高階神仙都有這樣的神通,他們念動真言,就能召喚若干身強力壯的神祇,喚為"黃巾力士",出現時「黃巾側畔,金環日耀噴霞光;繡襖中間,鐵甲霜鋪吞月影」。這些黃巾力士個個力大無窮,思想單純,忠實完成主人布置的任務,類似於苦力奴隸的角色。
  • 《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是闡教七人,為什麼沒有截教的?
    所謂「肉身成聖」,是指修仙者通過修煉肉身,並護體不入封神榜,從而達成正果,最終成為神聖之軀。《封神演義》中,闡教有七個弟子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雷震子、韋護和李靖一家四口。那麼,為什麼原本是「萬仙來朝」的截教,卻一個都沒有呢?
  • 《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封神演義》是一本有趣的書。它在我國古典神魔小說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如果從文學的角度衡量,它不能說多麼的成功。它的文筆比起名列神魔小說榜首的《西遊記》來,要差了很大一個檔次。它的故事大多數是乾巴巴的,而且套路化非常嚴重。比如破十絕陣,一個個的。先進一個炮灰,再派一個厲害神仙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