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2020-12-23 李天飛

《封神演義》是一本有趣的書。它在我國古典神魔小說中佔有一席之地。

當然,如果從文學的角度衡量,它不能說多麼的成功。它的文筆比起名列神魔小說榜首的《西遊記》來,要差了很大一個檔次。

它的故事大多數是乾巴巴的,而且套路化非常嚴重。比如破十絕陣,一個個的。先進一個炮灰,再派一個厲害神仙去破。

這件事,搞得評點者鍾惺都吐槽了,說有那個麻煩,就讓後面那個去破,不就省得前面的那個送命了嗎?

所以,這還是編故事不會編。而且,《西遊記》探討的人性之自由、身心之修煉等深刻話題,甚至再次一等的《鏡花緣》探討的社會問題,《封神演義》也幾乎沒有。無非就是神仙鬥鬥法,天上地下折騰一回,就得了。

但是。這只是我們從課堂上學到的文學知識得出的結論。如果比較《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這兩本書對現代網絡文學的影響,還真的不一定能比出高低來。

因為《西遊記》的原型是很難複製的,非常明確:就是唐代玄奘法師去印度求法。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個骨架上添加新東西。無論怎麼改,都離不開「取經」這個最終目的。

哪怕稍微改一改,故事的結構就破壞了。你不能讓豬八戒死在半路上,也不能讓唐僧取不來經。

所以,《西遊記》火了之後,明代的出版商覺得這個ip真的好,就也跟風出了《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跟今天各種西遊題材的大電影一樣),但明顯沒法套用《西遊記》的套路,而是各自講各自的故事。

因為東、西、北都沒有真經可取。東遊記講的是八仙過海,南遊記講的是華光天王的故事,北遊記講的是真武大帝。

如果說「真經」是修行圓滿的隱喻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也沒有第二個能與之相抗衡的同等的隱喻。

但是《封神演義》則不同,「武王伐紂」,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由頭。《封神演義》的作者只是借著這個由頭,創造了一個宏大的闡截鬥爭的「世界觀」。

雖然他的文學才能(或者說他的精力)沒有很好地支撐起這樣的結構。但也不必惋惜。因為這個設定實在是太天才了。天才到什麼程度呢?歷史上,任何一本小說,都沒有人這麼設計過。

而且,這種模式,復用性太好了!因為這是先在人間分正邪,然後在神界分正邪,等於是四派勢力大亂鬥。可以變出P(4,2),一共12種關係來。

這給講故事帶來的可能性真是太大了!

這種四派勢力大亂鬥的模式,可以套用在任何歷史大事甚至架空世界上。儘管這個設定還有各種各樣的bug,比如作者似乎本來想設定「三教」,但他自己好像也沒有講清楚第三教是誰。

還有八部正神到底是哪八部?除了上四部「雷火瘟鬥」之外,下四部怎麼就亂七八糟了?

但是這都無關大局。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開源性、可復用性上來說,《封神演義》是超過了《西遊記》的。今天的網絡小說從《封神演義》裡獲得的營養,我認為是比《西遊記》多的。

所以,下面就要介紹我這本新書:《三千六百年封神紀》!

這本書的邏輯是這樣的:

《封神演義》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商朝,但是,《封神演義》這本書,反倒寫於明末。

所以,作者並不在乎出場的神仙是不是商朝就有了。而是把三千多年來出現的神仙全都一勺燴了。

比如說:懼留孫的原型拘留孫,文殊、普賢、慈航(即觀音)三大士,都是漢代之後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才漸漸廣為人知。

陳塘關總兵李靖,原型是唐代人,就是名將李靖。

燃燈道人也就是燃燈佛,也是中古之後傳進來的。

哪吒要到唐代才跟著毗沙門天王(後來和李靖混淆)火起來。

換句話說,《封神演義》這部書,是以商代的史實和從商代到明末三千六百年間積累的各種神話資源共同組成的。

我一直想像:明末許仲琳(或其他的可能的作者)的書桌上,擺著一個巨大的茶碗,碗裡有一撮茶葉——這就是商周之際的那點真實歷史。

然後,他用這隻大碗,承接著不同時代落下來的幻想的水滴。最後他端給我們的,是一碗混合在一起衝開的濃茶。

既然這碗裡本來有些茶葉,而且這些水滴是在不同時期落下來的,我就想這樣做:

先分乾濕,把史實和幻想分開來;

再分時代,從茶樹上長出第一片葉子開始,一直到最後一顆水滴落下,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這杯茶是怎麼經歷了三千六百年而誕生的。

所以這本小書分上下兩冊。上冊(我和編輯老師喜歡管它叫「陽本」)基本上是史實,或者是見於正史記載的內容。從商族的起源「玄鳥生商」開始寫起,然後按時間順序,寫到文王創業、姜尚輔周、武王伐紂,一直到分封列國。這些內容,《封神演義》裡或多或少都所涉及。當成一本商周易代的通俗簡史看,也是可以的。注意的是,這不是學術書,所以想從中獲得先秦史研究史料的就不要下單了。

然而,史實雖然結束了,但幻想的部分才剛剛開始。

下冊(我們喜歡叫它「陰本」)的編排,是按照《封神演義》裡神仙的實際出現的年代為順序的。因為神仙們並不是從天地未分時就有的,他們要麼是人類的幻想,要麼就是對歷史人物的神化,如果把他們當做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的話,他們總也有一個「生日」。

插圖非常精美

比如就拿闡截二教的三位教主來說,掌教大師兄老子,是春秋時的歷史人物;二師兄元始天尊,是道教徒的創造,實際上是南北朝時期才確立地位的;而通天教主,是《封神演義》根據明代的一些民間信仰創造出來的。三位在書裡並稱師尊,實際上老大比老三足足大了兩千多歲!差的輩分太大了!

所以,在「陰本」裡,我儘量去還原《封神演義》神仙的「生日」。如果是對歷史人物的神化,那就直接沿用歷史人物的誕生時間或死亡時間。

如果是想像的神仙,那就儘量查出他最早出現的年代(佛教按最早被引入中國的年代算),如果仍然查不出來,那就選取這位神仙信仰的開始流行的年代。

這樣一來,一部《封神演義》涉及到的元素,就被打散,而重新安置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了。

感謝先秦史博士謝能宗先生,作為本書的學術顧問,他提供了豐贍而耐心的指導。感謝華東師範大學王進鋒副教授,百忙之中撥冗為小書作了審訂。

最後考考大家,最後五張圖都畫的是誰?

最後公布下上期獲獎名單:

耀中

佳寶

力比多(中間是個牛頭圖標)青邪

黑臉波特

請以上朋友把聯繫方式發至後臺。

第40、50位,我當時也回復了,但是久不玩公號,忘了留言是五天一清的,所以留言找不到了。但您是肯定收到了回復,請將您的聯繫方式也發到後臺,感謝!

相關焦點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神仙體系被兩部偉大的著作給歸類,這兩部偉大的著作就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研究一段時間發現,這兩部作品有關聯。論成書年代,是吳承恩的《西遊記》寫書在前。許仲琳的《封神演義》成書在後。論故事內容呢,《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之間武王伐紂的事,而《西遊記》一百回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兩者之間相差了一千年以上了。
  • 《封神演義》,無法擺脫和《西遊記》進行比較的命運
    《封神演義》在知名度上來講和《西遊記》不相上下。關於這本書的創作年代,一直沒有定論。普遍觀點認為,這本書創作於明代隆慶年間。肯定有很多人會感到好奇,為什麼明代會出現如此成功的神魔小說?估計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明代的成化、嘉靖、萬曆等幾位皇帝都信奉道家思想。
  • 封神演義中的"黃巾力士"為何在西遊記中都消失了?
    熟悉封神演義的人們都知道,高階神仙都有這樣的神通,他們念動真言,就能召喚若干身強力壯的神祇,喚為"黃巾力士",出現時「黃巾側畔,金環日耀噴霞光;繡襖中間,鐵甲霜鋪吞月影」。這些黃巾力士個個力大無窮,思想單純,忠實完成主人布置的任務,類似於苦力奴隸的角色。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魯迅等學者認為,這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作者正是明代鐘山腳下的應天府(今南京市)人許仲琳。
  • 看封神:《封神演義》為什麼沒有入選古典四大名著
    這估計是當時比較流行的話本小說的主流領域,估計當時不太流行恐怖、懸疑類的小說,至於穿越類、修真類、科幻類的估計要麼併入了神魔類,要麼根本就沒有吧,畢竟和小說的受眾的接受度也是有關係的說完了四大名著的由來,咱們再看看《封神演義》為什麼不能被列入四大之一,其實,很簡單,以《封神演義》的分類而言,只要它能超過《西遊記》基本就能列入四大了,但是超越《西遊記》顯然很難,難在哪呢?
  •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
    《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是誰?關於準提道人這個稱呼是來自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之中,標準的聖人修為,為西方教二教主,師兄是接引道人,同樣也是聖人修為。他們二人被合稱為西方二聖,是東方教元始天尊的座上賓,主動請廣成子前往西方邀請來幫他完成封神任務的。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對照三國,曹操是一路升級打怪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報父仇屠徐州,到後來接納殺害典韋和長子曹昂的張繡,可見其胸懷的成長。還有曹操是有多面性的,雖然在對敵人時奸邪,但是對自己人卻極為推心置腹,手下的文臣和猛士更是誓死效忠。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為何封神演義的小說裡並沒有提到這件事?
    在西遊記的小說裡,並沒有提到楊戩是二郎神,只是通過孫悟空的口,說了一件事。    大聖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    所以說,二郎神確定姓楊,但叫不叫楊戩,或許在西遊記裡還有待商討!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沒有封神,此外還有七位也沒有,你知道嗎?
    商周之戰結束後,封神榜上也沒有他的名字。所以他只算是一個會道術的凡人,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但我們知道在《封神演義》中,除了姜子牙之外,還有另外的7位也沒有封神。第1位是哪吒為什麼沒有給哪吒封神呢?哪吒肉身陳勝無需封神,間接成仙登仙,封神演義當中說,哪吒死後,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復活的,是縱三世佛之過去佛世家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極為尊貴。第2位是李靖
  • 唐朝戰神李靖,是怎麼變成《封神演義》裡哪吒的爹?
    這樣一位戰功顯赫,人格上也非常完美的人物,自然很容易在死後被封神。 李靖在晚年時,被唐太宗李世民繪成畫像,陳設在凌煙閣內。 明朝時期,文人吳承恩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結合當時民間流傳的許多故事,創作出了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在《西遊記》裡,李靖成為了天宮裡的託塔天王,統管天宮裡的天兵天將,職務是兵馬總管。當孫悟空反出天宮後,玉皇大帝封李靖為「降魔大元帥」,率領10萬天兵天將去花果山捉拿孫悟空。
  • 《封神演義》結束前的人間其實很強大,足以跟神界各勢力相抗衡
    《封神演義》中有這麼一節,聞太師主陣阻止西周軍隊東進滅商,他邀請截教同門十天君擺下的「十絕陣」,不僅被闡教眾人破了,還被打死六位。正感無奈,不知如何是好之際,突然靈光一現,想起了趙公明。二、《封神演義》裡的人間,絕對不是人間這麼簡單,大有文章。原來,這人間那真不簡單,至少在《封神演義》之後,《西遊記》接上並結束時,這段時間內,人間絕對不簡單。
  • 贈書| 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能信服嗎?
    《封神演義》在古代小說裡,歷來是不太受重視的。因為文筆很一般,它的思想性比不上《西遊記》,它的故事也往往千篇一律,人物形象也不免單薄。 但是,這部書在今天的價值,又迅速飆升起來。
  • 《封神演義》中,為什麼妲己沒能上封神,或許有人要她當替罪羊
    《封神演義》中有很多很好玩的陰謀論,很多起爭論,有時候和小說本身已經關係不大。《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對標的是《西遊記》,很多人物也有碰瓷西遊記的嫌疑,但是小說寫得很爛。但是這部小說牛叉的一點就是設定厲害。
  • 新《封神演義》,雷人的不僅是群妖造型
    新《封神演義》似與原著南轅北轍,更像是封神故事的「同人」作品。圖為該片劇照。可再看人物設置,似與原著南轅北轍,更像是封神故事的「同人」作品。  新版電視劇《封神演義》正在播出,屢屢破1的收視率讓這部周播劇的熱度蓋過了不少同期的日播黃金檔劇集。尷尬的是,與高收視率同行的,還有最低至3.4的網絡評分和巨大的爭議。  一部《封神演義》變得面目全非,毀經典還是更新經典,獨闢蹊徑還是胡編亂造,網友爭得不可開交。
  • 封神演義裡神仙的修為
    神仙等級如何劃分封神演義裡神仙的級別是按照修為和資歷來劃分的,位列第一層次的無極混元大羅金仙,鴻鈞老祖,上個世界遺留下來的人物,或者說是這個世界的開創者,造物主,修為無限,屬於超聖級別;位列第二層次的是混元大羅金仙,
  • 封神演義中的玄都大法師原型是誰,他在天庭中是什麼職責和地位?
    實際上這個角色並不是《封神演義》原創的,而是來自於明朝更早的神魔小說《北遊記》,而且是這部小說中重要的配角。《北遊記》是明朝小說家餘象鬥的作品 ,成書年間比吳承恩的《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早,與《南遊記》、《東遊記》、楊致和的《西遊記》並稱四遊記。這部小說講的主要是真武大帝的故事,裡面包含從真武大帝轉世下凡到降妖除魔,最終成為真武大帝的故事情節。
  • 藤崎龍與封神演義
    在封神演義連載之前,藤崎龍原本是想繪製一個古羅馬式的戰爭故事,也不知道為什麼,最終藤崎龍放棄了熟悉的古羅馬,選擇了並沒有那麼熟悉的古代中國作為背景,以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作為改編原型。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藤崎龍選擇封神演義作為改編基礎,實在是個妙到巔峰的選擇,他缺乏的東西,在封神演義得到了完美的補充。與銀英與屍鬼不同。
  • 封神演義:365位正神有108位神號涉嫌抄襲?專家:鐵證如山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書,所涉的神話體系非常宏大。但有一點,此書似乎不太受到學術界的認可。清代學者梁章鉅曾將《封神演義》和《水滸傳》《西遊記》並列。但實際上,封神在現代的地位,並沒有達到四大名著的高度。西遊記雖然主角不多,但師徒四人的性格特徵、外貌形象,以及滿滿的使命感都寫得很到位。與這兩部名著比較,封神演義就遜色得多了。其中出場的人物眾多不假,但沒有一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就說主角姜子牙,同樣是勤勞的打工人,卻沒有孫悟空的特立獨行,有血有肉的一面。
  •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他為何懂得許多道家秘聞
    《封神演義》成書時間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於該部小說世界觀頗為宏大,還充斥著許多神仙鬥法的場景,也是遠播海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神鬼小說之一。甚至還有不少朋友覺得:為何四大名著沒有《封神演義》這部作品?然而,不少人只知《封神演義》精彩,卻不清楚該作品作者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