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中美貿易戰中的三個餿主意

2021-01-08 和訊網

  為馬老師打Call

  中美貿易戰,最好的結果是雙方議和休戰,妥協,因為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稀土戰略、人民幣貶值和拋售美債,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三個最似是而非的餿主意。

  在美債問題上,中美之間早已形成了誰也不敢動誰的「恐怖均衡」,任何一方拿美債做武器,都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上篇文章的主題是《中美貿易戰,中國最應該打出的兩張牌》,我在文章中談了兩點:一是中美貿易戰,最好的結果是雙方議和休戰,妥協,因為這對雙方都有好處。中國在美國拿出加徵關稅的名單之後,之所以拿出對等的措施,不是要和美國真的打,就是告訴美國,中國不怕和美國打,這場貿易戰美國也不會是勝利者,對於雙方而言,妥協,談判解決問題對雙方都是最好的選擇。二是提出,中國最應該打兩張牌:

  中國應該拿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改革開放措施。

  中國應該向川普學習,大規模的減稅,對衝川普對「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遏制。當然,大家也看到了,在改革開放層面,高層在博鰲論壇期間已經拿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舉措,新任央行行長易剛宣布了中國在金融領域的重大改革舉措,海南全境開建自貿區,並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體育彩票、賽馬這些過去被視為禁區的領域都在海南準備開放。還有我們呼籲的將治療癌症的藥物的關稅降至零,國務院也已經宣布。

  但是文章發出去後,依然受到了很多小粉紅的抨擊,認為我這種「妥協」的言論無疑是漢奸的姿態,認為我很丟人。後臺的很多留言希望我不要把這些言論放出來,我則認為,在自媒體時代,這些言論很可愛,放出來其實效果更好,各種言論放出來其實更有利於把道理講清楚。

  因為這些小粉紅從來不算帳,也不考慮後果。如果中國和某些國家一樣,閉關鎖國,當然敢說任何大話。但事實是,如果中美雙方真的打起來,中國作為全球貨物貿易大一大國,全球第一出口大國,對全球160個國家存在順差的國家,損失無疑是巨大的。

  今天我看到國家信息中心的祝寶良算了一筆帳:中國「2017年出口依存度為18.5%, 進口依存度為15.1%。對美貨物出口佔出口的19%,相當於中國GDP的3.5%左右。從美國進口佔進口的8.4%,相當於GDP的1.3%左右,對美貿易順差為GDP的2.2%。如果加上轉口貿易,對美貿易順差佔GDP的2.8%。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價格彈性為0.70,進口價格彈性為0.45,如果美國對中國6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中國出口減少約100億美元,GDP下降0.1%。從最壞情況看,如果中美貿易實現基本平衡,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會降低約2.5個百分點,影響非農就業約1400萬人。」很多小粉紅在高喊打打打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自己會否失業的問題。

  當然,小粉紅的言論就策略上的價值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就此而言,其危害性並不是很大。倒是一些專家的餿主意卻值得高度關注。比如,有人提出,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中國可以選擇稀土戰略、人民幣貶值和拋售美國國債來打擊美國。看到我的朋友圈很多人在轉這樣的言論,我真忍不住想把這些人拉黑。

  稀土戰略、人民幣貶值和拋售美債,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三個最似是而非的餿主意。先說稀土戰略,每一次中國與其他國家出現一些摩擦,總有人拿出稀土來說事。有人認為,稀土作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如果被推到中美貿易戰的戰場之上,對手無疑會受到重創。禁止出口稀土啊,限制出口啊,斷了其他國家的工業口糧啊。先不說這是違背WTO基本規則,如果中國真的拿稀土這樣的資源對付中國,美國牽制中國的同樣的辦法實在太多了。

  不要忘了,全國網際網路其實控制在美國手裡。全世界總共有的13臺根伺服器,1個為主根伺服器和9個輔根伺服器都在美國,歐洲2個,日本1個。美國其實通過控制根伺服器控制了全球網際網路,我們玩得起嗎?而且,在過去多年,由於中國稀土價格極其廉價,美日等國囤積了大量的稀土。中國之前對稀土實施出口配額,被美日起訴到WTO,中國敗訴,取消了配額。中國不能違背WTO的規則拿稀土作為武器,而且,在歐美囤積了大量稀土的情況下,稀土這個武器即使能用,威力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對於能不能拿人民幣貶值來對付川普,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這是昏招。因為中國一旦拿出匯率武器,這意味著貿易戰將升級成為金融戰,勢必導致川普的巨大反彈。果然,川普已經在推特上指責中國通過人民幣貶值應對貿易摩擦。而且,如果中國真的通過貶值來應對,勢必引發資本外流,以及對中國未來的擔心。

  我特別要提醒地是,中國和美國打貿易戰,也許是兩敗俱傷,因為中國畢竟可以通過大豆豬肉乾果等對付川普,對其造成殺傷力。但如果中國和美國打金融戰,基本不在一個層次。美國作為全球金融霸權的霸主,具備豐富的金融戰的經驗。中國和美國打金融戰,比中國足球和巴西足球對決的差距還要大,這點如果不清醒,是要吃大虧的。

  那麼,拋售美債會不會重創美國。拋售美債這招,也是中美每一次摩擦的時候總會有人提出的殺招。在購買美債問題上,中國國內總有一種論調,認為是美國人借了我們的錢,還不還。認為美國欠著我們。這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誤導。美國國債是我們自己主動買的,美國人沒有強迫中國買美國國債。在購買美國國債的戰略上,國內也有人老指責中國購買收益那麼低的美國國債。其實,中國沒有太多的選擇,選擇高收益的,一旦暴跌,血本無歸。選擇其他的?

  10多年前如果像有些人建議的選擇了歐債,今天會如何?美債雖然收益率低,但其是公認的全球最安全的。等於一個父親,要嫁女兒,但可選擇的幾個男人都是流氓,相對而言,美債是幾個流氓中最安全的流氓。如果中國拋售,真的會打擊美國嗎?不,打擊最大的是中國!因為,中國是債權國,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勢必引發剩餘的國債價格暴跌,害的還是自己。

  況且,在債務關係中,大家都知道凱恩斯的一句話:如果你借了別人1萬元,別人有麻煩;如果你借了別人100萬,麻煩的是你!但如果你借了別人1萬億,麻煩的是全世界。作為債權國的我們,在這個關係中其實是受制於美國的,錢在人家手裡,等於人質,你還能如何?其實,在美債問題上,中美之間早已形成了誰也不敢動誰的「恐怖均衡」,任何一方拿美債做武器,都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功夫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中國財經媒體對「中美貿易戰」的新聞報導框架分析
    [8]1993年,恩特曼在《架構:一個破碎範式趨向澄清》中認為:框架牽涉了選擇與凸顯兩個作用,補充了框架的凸顯作用,成為後來西方研究者引用較多的框架定義。[9] 另外,還有學者對框架進行了分類總結。學者臧國仁在《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的理論與觀點》,並把框架結構分為高層、中層、底層三個層次。
  • 中美貿易戰:美國在貿易戰中受到了哪些影響
    在幾十年前的一場真人秀上,一個叫做唐納德川普的房地產商人在訪談中抱怨了中國和日本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比美國本土的企業強很多,他呼籲美國政府要加強對國外企業的限制。誰知再2016年的11月9日,這個男人當上了美國總統。而他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對中國徵收大量的關稅。
  • 中美貿易戰比耐力?郭正亮:中國能撐更久
    (中新社)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在上周籤署了針對中國的貿易備忘錄,預計對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收取關稅,擺出要打貿易戰的態勢,那麼中國有可能服軟嗎?對此,民進黨「立委」郭正亮分析,中國大陸沒有選舉壓力,而且具有市場籌碼,相對美國能撐更久!    據報導,郭正亮近日接受港媒訪問,中美貿易戰的態勢表達看法。
  • 中美貿易戰的方向會走到哪裡
    美國把中國崛起視為最大的敵人,對中國針鋒相對,不斷製造各種貿易戰。作為大國之間的這種爭端也是命中注定的,對此我們應該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中美貿易的結構不平衡是顯而易見的原因,而美國也心知肚明的拿這一藉口針對中國。
  • 正確看待中美貿易戰
    正如網友所說,應該是個喜愛詩詞但還很不熟練的愛好者自擬的,又假託了古人。《破匈奴》一詩:「打馬沙場戈中笑,倒刺翻殺英華飆,美酒壯行萬民誓,帝子怒徵藩族逃,不羈風雨開偉業,惜恨戟短斬大魈,一路鐵蹄不復還,戰旗如畫振興驕。」這首所謂的詩也出自現代人之手,藏頭藏中,寓意也一目了然。詩的每句首字連起來是「打倒美帝不惜一戰」,尾倒數第二字連起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延續中美「貿易戰」?拜登計劃曝光
    拜登的言論隱藏了大量的信息,引起不少相關人士猜測,有媒體認為,拜登可能要延續川普的「中美貿易戰」。拜登推薦戴琦代表美國貿易 對華態度明顯據了解,拜登此舉很有可能是在向外界表示,即便他上臺,也可能會將「中美貿易」的戰爭延續下去。據有關人士透露,拜登前不久在公開場合上推薦戴琦成為下一任的美國貿易代表。
  • 「中美貿易戰」如何發展?拜登早已暗示
    拜登的言論引發了不少人的猜測,香港媒體認為,這是拜登暗示「中美貿易戰」將會持續推進。 拜登推薦戴琦出任貿易代表,對華態度早已暗示 據《南華早報》早前曾報導,拜登可能在向外界表示,即使他上位,「中美貿易戰」也可能繼續推進。
  • 中美貿易戰,還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中美之間似乎陷入了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之中。也就是雙方都不打算妥協退讓。目前已經是針尖對麥芒,也可以說是形成了騎虎難下之勢。那麼,中美貿易戰到底還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一旦中美貿易戰失去了控制,或者說中美完全斷絕的經貿往來。你可以想像一下這對美國人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多年前,曾經有美國家庭做過試驗,要堅持一年之內不用中國貨。可結果是什麼呢?不出兩個月就發現不用中國貨,不要說無法生活,連生存都成問題。
  • 22年前,植檢人打贏了一場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尤其是中興事件,更讓我們意識到,科技強國的重要性。  其實,早在22年之前,植檢人就曾經靠技術,打贏一場中美貿易戰。13個州存放中國進口貨物木質包裝的倉庫中被發現,對美國的森林和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
  • 任正非: 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 是教育的問題!!!
    昨天,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風暴眼中的華為老大任正非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專訪 。訪談充分展現了一名歷經風雨企業家的大氣、底氣、和氣,任老大真正稱得上有世界眼光和國際格局。在訪談中,任正非先生關于堅守、困難和出路,關於人才、教育和創新的諸多論點,都閃耀智慧的光芒。
  • 中美貿易戰推演:「301條款」虛張聲勢,川普的小心思徹底露了
    今年以來的前7個月,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達1435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了6.3%。自川普上任以來,中美貿易順差持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單純研究中美兩國的出口產品的構成,會發現佔比最高的均為機電音像類產品(美國出口中佔比25%,中國出口中佔比42%),也就是說在互補性之外,中美出口貿易開始出現了競爭關係。
  • 【第26屆鋁門窗幕牆新產品展】經濟學家馬光遠:房價股市雙飛
    馬光遠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新京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的專欄作家和特約評論員。  2017年預判中美貿易戰;  2016年受邀中南海座談會;  2014年提出預防「灰犀牛」;  2008年提出全球金融危機至少需要10年。
  •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籤署日期敲定,第二階段或將結束貿易戰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將於美國時間1月15日在白宮籤署。川普表示,美國時間1月15日,他將親自參加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籤署儀式,並於隨後來到中國進行中美第二階段經貿協議對話。
  • 澤平宏觀:中美貿易戰的大辯論,雙方觀點與客觀評價
    好買說:中美貿易戰背後更深層次的是改革戰。中美貿易戰,一方面源於巨額貿易逆差及其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和分歧,另一方面源於新冷戰思維霸權國家對新興崛起大國的遏制。美國商務部在貿易決策體系中歷來只是政策執行的部門,但羅斯治下的商務部在內閣中話語權有所加強。正是在商務部的建議下,川普政府決定於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徵25%、10%的關稅,成為了本次中美貿易戰的導火索。
  • 臺灣能逃過中美貿易戰嗎?蔣萬安曝4大觀察
    [新聞頁-臺海網] 2018年開始的中美衝突,已逐漸由貿易戰、科技戰轉向金融戰。雖然兩大國在1月已籤署第一階段協議,形勢應有緩和。但因新冠疫情影響,和上月底通過的香港國安法,都讓兩國關係惡化加深。對於中美貿易戰,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也提出近期觀察的4大主軸。
  • 中美貿易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是美國想著必須贏,中國也絕不認輸的問題
    來源自環球網關於中美貿易戰的分析文章網絡上已經鋪天蓋地了。根據川普政府人事變動和川普為首的美國高層過去兩年各種場合的發言,以及美國兩黨權威級人物的近期口風,美國其實早就提前部署多時。(點擊參考演說全文)在演說中,川普除了意識到不是任何國家都可以接受西方的民主模式,還同時明確提出要通過經濟手段給中國施壓。以期獲得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和控制,尤其是對核胖國的遏制。類似觀點,從川普的前第一謀士班農在2017年訪問日本時的講話中,也清晰可見。
  • ...中美貿易戰延燒半導體通路 美國列限制清單有利臺灣大聯大訂單...
    【臺股看過來】中美貿易戰延燒半導體通路 美國列限制清單有利臺灣大聯大訂單增漲 文/editor2020-11-30 08:42:41
  • 貿易戰中國自古有之
    近年來,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美國的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可言,讓更多的國人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同時全國上下也做好了打貿易戰的準備。2018年6月15日,川普宣布將如期在7月6日對總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
  • 環球時報社評:用打抗美援朝的意志打對美貿易戰
    這樣一來,中美貿易戰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兩國貿易戰很難以美日的化解模式加以解決。雙方都認為它事關各自國家在未來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整個國家前途,那麼很可能雙方都會使出最大的力量,不惜代價地將貿易戰打下去,使它獲得某種決定性意義。  華盛頓是否真是這樣想的,我們沒有絕對把握。但是從美方傳來的各種信息匯集到一起,確實在把中國社會朝這一戰略判斷方向推。
  • 川普怎麼也沒想到,中美貿易戰持續2年,對華進口反而更多了
    2018年中美之間逐步展開貿易戰爭,川普發布的一系列政策使得中美貿易總額持續下跌,而且增加的關稅不僅損害了中方企業的利益,也使得美國消費者承擔更多的負擔,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已經上升到了政治領域,川普希望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的發展,然而兩年過去,美國對華進口反而有增多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