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的第一槍,竟然是因為沒有菸灰缸

2021-02-23 202402

1

宣統三年農曆八月十九,宜動土,忌祈福。

這一天是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當時中國還沒有武漢這個名稱,只有武昌、漢口和漢陽。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是北京的愛新覺羅·溥儀,再過幾個月滿6歲。

這年3月,廣州黃花崗起義,24歲的林覺民從容赴死,他臨行前的《與妻書》一直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7月,清政府將商辦的粵漢、川漢鐵路收歸國有,準備賣給外國,又未能解決補償民間損失,遂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保路運動;9月,一向被認為溫和閒適的成都,保路卻最為激烈,由此引發的「成都血案」激起騷亂。

清政府緊急調動湖北新軍入川鎮壓,導致湖北兵力空虛,由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趁勢起事。之前,他們已在絕大部分由漢族士兵組成的湖北新軍中,做了大量的發展工作。

9月24日,革命黨人開會制定了一個極其詳細的起義計劃,決定10月6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在湖北和湖南同時發難,舉兵反清。湖北方面決定由劉仲文為總理、蔣翊武為軍事總指揮,孫武為軍務部長。

可是人多嘴雜,難保機密。湖廣總督瑞澂聽到風聲,宣布今年中秋不放假,全城戒嚴,月餅只能在家裡吃。所有新軍官兵不準離營外出,嚴禁以各種名義「會餐」,軍營中秋聯歡會提前一天舉行。戒嚴期間除值勤士兵可以攜帶少量子彈外,其餘彈藥一律收繳集中保管。

敵人有了提防,起義就不好辦了。這時湖南方面又說10月6日不行啊,沒準備好,必須延期啊。

無奈,指揮者決定起義推遲10天,10月16日再見。

2

既然推遲了10天,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當然要更加保證萬無一失啦。把總指揮部設在俄租界的寶善裡,也是為了安全起見。

可萬無一失哪有那麼容易。

10月9日中午,孫武等人在指揮部裡配製炸藥。此時劉仲文的弟弟劉同也來了,他點起一根煙,興致勃勃地在一邊看炸藥。據說他實際上是炸藥的出資人,所以誰也不好意思提醒他:為了健康更為了安全原因,要熄煙不要吸菸。

菸癮過完,劉同看看周圍,找不到菸灰缸,只有旁邊一個髒兮兮的盆子像是裝垃圾的。於是那一刻喬丹附體的他,將還在冒煙的菸頭精準無比地丟了進去。

就像點燃奧運主火炬,轟地一聲炸藥爆炸火焰竄起煙霧升騰。盆裡裝的正是準備一周之後開光的炸藥,而且貨真價實絕非X寶山寨貨。離得近的孫武當場被炸得面目全非,被沒有受傷的其他人趕緊送往醫院,劉同倒是安然無恙。

此時大火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滾滾濃煙四起,左鄰右舍大呼救火。其他人準備把起義的文件和同志花名冊帶走,可是它們都鎖在柜子裡。鑰匙呢?沒人知道鑰匙在哪。

還沒來得及想辦法,俄國巡捕已經到場,控制住所有人之後仔細搜查,不僅發現了危險的炸藥,用大斧劈開柜子還找到了起義名單、旗幟、通告、彈藥、印信。很快,這些東西包括劉同在內的6人,全被俄方移交給了清政府湖北當局。

劉同很快就統統全招了。湖北布政司陳樹屏建議銷毀名冊以安眾心;督府師爺張梅生主張按名冊搜捕。

湖廣總督瑞澂從了張梅生。他立即下令關閉四城,按名單四處搜捕革命黨人。眼看事已敗露,總指揮蔣翊武決定於當晚12時立即發動起義,以南湖炮隊的炮聲為號。他派遣鄧玉麟去南湖炮隊傳達命令:炮一響,大家就行動!

然後呢?然後晚上十二點,一點動靜沒有。因為全城戒備森嚴,交通好比現代大堵車,鄧玉麟緊趕慢趕,十二點過才回到炮隊。此時已是軍港的夜啊靜悄悄,炮兵兄弟們早已全部關燈睡覺,誰起來給你放炮啊!

而且就算炮響也沒用。離十二點還有半小時,軍警就已闖入文學社總部,蔣翊武僥倖逃脫,而被捕的起義骨幹彭楚藩、劉復基和楊宏勝,第二天清早人頭就掛到了武昌城的門樓上。

至此,起義領導人已經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革命軍一盤散沙一片混亂。就這樣還能起義?還能成功?連鬼都不信。

然而瑞澂硬是把這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一腳把垂頭喪氣的中國隊送入了世界盃。

他已經知道了有人要造反,又掌握了具體名單,最好的處理方式只有一種:分化處理,暗緊明松。

暗緊,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拿著繳獲的名單將為首的統統抓起來,抓住了該殺立即殺該關馬上關。擒賊先擒王,杜甫老師早就講過。

明松,就是要安撫人心、息事寧人。一般起事都是帶頭的幾個人,下面小嘍囉的革命意志哪有那麼堅定。這時要儘快告訴大多數人:大家都是好兄弟,都是一小撮亂黨在搗亂——現在已經全被抓起來了。大家安心工作、報效朝廷,榮華富貴大大的有。許多人懸著的這顆心一放,誰還去起什麼義啊。

如果是考試,這就是道送分題啊同學們!可是瑞澂同學偏偏選擇了明緊暗松的答題方式。他下令關閉所有城門,禁止出入,貼出告示:新軍官兵一概不得出營,一律按名冊捉拿、就地正法。

這一下立即捅了馬蜂窩。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一共有5000多名,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不在名冊上。於是謠言四起:

一開始說瑞澂要把革命黨人全部殺掉;

跟著又傳不止是革命黨,瑞澂要把剪辮子的人都殺掉(好多新軍都已偷偷剪了辮子);

再後來說只要是漢族新軍,就要被殺掉!你不信?門樓上的三顆人頭還掛在那呢!

當局很快也覺得措辭不妥,告示上改成了「除主謀外,既往不咎」。但已經晚了,已經沒人相信。病毒式傳播的流言成了最好的戰前動員,新軍人人自危,個個都想活命,最終大家達成了共識:

不起事,大家死路一條。要活命,就只有先下手為強。

其實好多人是不想幹的,革命黨人的計劃裡甚至還有用炸彈強迫士兵起義的預案。瑞澂萬萬沒想到:就因為告示上少寫了八個字,讓本來無心造反的人也下決心要造反到底了。誰說語文課不重要啊啊啊啊!

3

既然要起事,誰來打響這第一槍呢?

10月10日晚上7點過,陸軍第八營的哨長(即排長)陶啟勝查夜,發現班長金兆龍、士兵程定國正抱著步槍仰臥睡覺,旁邊還有一盒子彈。

排長輕輕地走上前去,幫兩人蓋好被子。見兩人睜開眼睛,於是和顏悅色地對他們說:別多想了,好好睡吧,不會有事的,一切有排長我呢。

如果他這樣做了,歷史說不定會被改寫。

現實情況是陶啟勝衝過去,厲聲訓斥:幹什麼!想造反是吧?

金兆龍回罵:造反就造反,你能怎樣 !

兩人扭打起來,程定國一槍託把陶啟勝KO倒地,然後背後補上一槍。據說這,就是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此時連續趕來彈壓的三名領導都被程定國一一擊斃,軍營大亂。第八營班長、共進會代表熊秉坤立即鳴笛集合,宣布正式起義,前去佔領楚望臺軍械庫。

不想死的就跟著來!什麼話都不及這句有鼓舞性,立時響聲四起一呼百應,起義人數達到3000餘人。佔領了軍械庫之後,起義軍掌握了大批輕重武器。晚上10點半,開始分三路進攻湖廣總督官署和旁邊的陸軍司令部。只是就連臨時總指揮,都是被士兵強迫而不得不為的。

當時駐守武漢地區的清兵約有22個營多一點,除5個營參加起義完全成為革命軍隊以外,還剩下17個營,大約相當於起義軍的3倍。其中以總督衙門的警衛部隊火力最為猛烈,因為機關槍配備較多,又大多是老兵,射擊技術好,實戰經驗也豐富。

此時張梅生建議死守官署。他向瑞澂進言:新軍譁變,事出有因。如今只是一時躁動,不但立足未穩,而且群龍無首。只要堅守靜待援軍趕到,再設法告知士兵既往不咎以安撫人心,可保大局無虞。

而瑞澂的漢人小妾廖克玉卻死勸瑞澂離開總督官署,去長江上的楚豫號兵輪上指揮,理由也很充分:上了兵輪進可攻退可守。老爺萬金之體,留在這裡一旦有什麼閃失,一家人如何是好?何況此時不走,過一會就走不脫了!

清政府湖北軍政最高長官博爾濟吉特·瑞澂,再一次敗在了選擇題下。他這次沒有聽張梅生的,帶領全家老小從後院撤到了長江的軍艦上。不要怪廖克玉,她本來就是革命黨精心安排在瑞澂身邊的內線。

此時起義軍現場成立的40人敢死隊正勇往直前,人人心裡明白:今晚不攻下督署,明早大家黃泉路上再見。而守衛總督官署的士兵一見瑞澂都跑了,我們還在這裡拼命?誰比誰傻啊?

士氣此消彼長,總督官署很快分分鐘被拿下。瑞澂離開總督府上艦,反而指揮失靈,清軍大亂。凌晨1點30分,整個武昌都被起義軍所控制。第二天,武漢三鎮都不姓清了。

大清朝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就此倒下。

4

武昌起義之後,各地起義容易得讓人不敢相信;而武昌起義之前,起義是很難的事情。

從1906年到1911年,孫中山先後發動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無一成功。尤其是廣州黃花崗一役,林覺民、喻培倫等精英的犧牲更是讓革命黨人損失慘重。

所以當孫中山在美國收到武昌即將起義的電報時,他內心其實是拒絕的。他想回電讓湖北新軍暫時不動,一定要慎之又慎地等待時機,避免重蹈黃花崗的覆轍。

10月12日,正準備吃完早餐去回電的孫中山買了一份早報,掃了一眼,感覺全身的血都不流了:一行醒目的黑體大字專電「革命黨人佔領武昌」。當日,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短短兩個月內,湖南、陝西、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以武昌起義為標誌的辛亥革命爆發,延續2000餘年的中國封建王朝就此落幕。億人同歡舉國同慶,導師群眾意氣飛揚。

此時無人知道:漢口俄租界寶善裡爆炸廢墟下面,有個菸灰缸輕輕地笑了一聲。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相關焦點

  • 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到底是熊秉坤還是程正瀛?
    武昌起義紀念館建立在鄂軍都督府的舊址上,佔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收藏有數千件辛亥革命時期的珍貴文物,分為「辛亥名人字畫」「共和紀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譜」等多個展列,屬於國家一級博物館,於2008年10月17日起,向觀眾免費開放。武昌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那麼,是誰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呢?
  • 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熊秉坤的結局
    熊秉坤照    1914年7月,熊秉坤在日本參加孫中山組建的中華革命黨,在一次聚會上,孫中山指著熊秉坤向在場者介紹:「這就是武昌首義放第一槍的熊秉坤同志啊
  • 武昌起義第一槍的打響,竟是因為4個意外!
    後世很多人覺得,辛亥革命應該是一場準備了很久的武裝革命,畢竟孫中山等人創辦同盟會等組織已經很久,然而從史料看,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武昌起義完完全全是因為當時的4個意外。不過,準備動手的革命黨卻在一次因為一個意外,計劃流產了。
  • 辛亥 一個帝國的崩潰,導火索竟是因為找不到一個菸灰缸
    菸癮過完,劉同看看周圍,找不到菸灰缸,只有旁邊一個髒兮兮的盆子像是裝垃圾的。於是那一刻喬丹附體的他,將還在冒煙的菸頭精準無比地丟了進去。就像點燃奧運主火炬,轟地一聲炸藥爆炸火焰竄起煙霧升騰。盆裡裝的正是準備一周之後開光的炸藥,而且貨真價實絕非山寨貨。離得近的孫武當場被炸得面目全非,被沒有受傷的其他人趕緊送往醫院,劉同倒是安然無恙。
  • 一個帝國的崩潰,有時竟是因為找不到一個菸灰缸
    菸癮過完,劉同看看周圍,找不到菸灰缸,只有旁邊一個髒兮兮的盆子像是裝垃圾的。於是那一刻喬丹附體的他,將還在冒煙的菸頭精準無比地丟了進去。就像點燃奧運主火炬,轟地一聲炸藥爆炸火焰竄起煙霧升騰。盆裡裝的正是準備一周之後開光的炸藥,而且貨真價實絕非X寶山寨貨。離得近的孫武當場被炸得面目全非,被沒有受傷的其他人趕緊送往醫院,劉同倒是安然無恙。
  • 武昌起義,誰都不承認打響的第一槍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打響辛亥革命爆發  1911年10月10日(夏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一聲槍響
  • 各國相繼頒布飛機禁菸令,為何還要設置菸灰缸?沒有就無法起飛
    但是機艙門因為出現了電子故障無法打開,最終造成25名乘客遇難,另外有33名乘客被燒傷。這些悲劇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重視,但是當時還是會有許多國際航班上設置有吸菸區。1998年,美國一名叫漢森的乘客因為對二手菸過敏,為躲避煙味只能在他所搭乘的航班上數次調換座位。但是無論他調到哪裡,都沒有用。吸菸區看似密閉良好,但是煙味也會蔓延至整個客艙。
  • 武昌起義
    3.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4.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
  • 湖北新軍也是清軍頭等精銳,武昌起義後對戰北洋軍,為何連遭敗績
    但武昌起義還是在一夜之間取得了成功,因為整個武昌城內忠於清廷的巡警、防營、憲兵、衛隊四支軍隊,加起來也僅有1600餘人。而城內支持革命的新軍第8鎮及第21混成協官兵共計 7000 餘人,超過敵人4倍還多。擁護革命的新軍兵力雖然發動起義綽綽有餘,但面對隨後從京畿地區南下前來鎮壓的北洋軍,就顯得力量單薄。為此,臨時成立的軍政府除臨時招募新兵別無他法。
  • 晨博社20160316:315第一槍開向餓了麼
    ——晨博社:要聞———————————————————【特別】315第一槍開向餓了麼@財經網:央視315晚會,第一家點明「餓了麼」。——晨博社:聲音———————————————————【6】賴床是因為沒錢@CP少女頭像:別人賴床是因為有錢  想睡多晚就睡多晚  我賴床是因為沒錢  能省一餐是一餐
  • 飛機上不允許吸菸,為什麼還要安裝菸灰缸?只因沒它不能起飛
    不過經常坐飛機出差的朋友肯定會發現,雖然飛機上命令禁止吸菸,但在飛機的洗手間或者是位置上都會有菸灰缸的存在,這樣的迷惑行為就人很多不解,為什麼不允許吸菸卻還要放置菸灰缸呢?為此我還特意詢問了我的一位空乘朋友,經過他的一番解釋才讓我恍然大悟。
  • 清末風雲武昌起義,黎元洪被迫統帥義軍,袁世凱為何卻喜不自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廷內閣大為震動,醇親王載灃召開內閣緊急會議,下令以蔭昌為帥,抽調一鎮兩協北洋軍組建第一軍前往武漢彈壓。 但是由於蔭昌在北洋軍內威望不足,第一軍尚未出發便亂成一團,內閣總理大臣奕劻提議啟用寓居在家多時的袁世凱率領北洋軍出徵。
  • 清朝有26鎮新軍,為什麼武昌起義後卻無兵可用?
    武昌起義後,為了維持統治,清廷必然要派軍隊鎮壓起義。這個時候,作為宣統皇帝生父的攝政王的載灃突然發現清朝雖有26鎮新軍,卻已無兵可用。這是怎麼回事呢?但事實是,清朝本就可憐的稅收還要還《辛丑條約》中的欠款,根本沒有足夠的練兵軍費,直到武昌起義時才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一說為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總兵力也不過18萬人,即使是這樣也不算少了,鎮壓武昌起義的那萬把人也應該是足夠了。
  • 飛機上不能吸菸,為啥還要配置菸灰缸?機長:沒它飛機就不能開
    機長卻說:沒有它飛機就不能開動! 很多人在上廁所時會發現,在廁所內竟有菸灰缸這種物品存在!這究竟是何緣由呢?明明已經強調過飛機之上不可吸菸,那為何還要配備菸灰缸呢?
  • 隔離期滿前,他給酒店網購了個菸灰缸……卻讓人意外暖心
    荔灣區入境人員隔離觀察酒店保障組工作人員溫金輝告訴記者,當天一次性入住人員多,但辦理入駐卻很快,因為他們早早進行了準備。3月28日下午,服務工作組召開協調會,集中對轉運班車進出、入境人員辦理入住2個流程進行細緻優化,並組織了預演。當晚,5輛班車幾乎同一時間抵達,工作組很快完成從第一輛轉運班車抵達到所有入境人員入住的所有流程,最大限度減少了客人的等待時間。
  • FGO:槍階神祖竟然不是男性?小太陽依然是唯一5星男槍!
    近期原本3星的神祖以5星冠位槍階的身份再次實裝,此次召喚來的他以青年姿態現世的,黝黑的膚色以及黃金聖鬥士的形象直接讓其人氣閃式提升,而解鎖其資料後會發現,就是這樣一個怎麼看都是鐵血純爺們的英靈,其性別竟然不是男性?
  • 電報:黃日華太太將用戲服陪葬,胡歌電影獲得「髒菸灰缸獎」
    黃日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壽衣還沒有選好,因為沒有特別規定,所以可能穿生前的衣服,而太太生前喜歡看粵劇,因此也會放一些粵劇戲服以及她喜歡的首飾陪葬。關於他和超人角色的未來華納還沒有定論,而且也沒確定先在哪部電影中出現。」超人是DC宇宙的王牌角色,《超人:鋼鐵之軀》續集一直沒出爐可能和角色定位有關。再退一步講,讓超人這樣厲害的角色充當類似MCU中尼克·弗瑞的功能,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 武昌起義:武漢的歷史地位 是巧合或是安排
    尤其是在清末民初發生的武昌起義,是為辛亥革命的開端,革命黨人兵力起初僅不過數千人,卻能擊敗大清帝國的數萬精銳大軍,它的勝利讓中國各地民眾風起雲湧地響應革命,被視為是中國由帝制走向共和最為關鍵的終局之戰……1.武昌起義前的局勢公元1911年是個充滿著危機與變數的一年。清朝末年,孫中山先生就領導了一連串的革命運動,準備推翻滿清。
  • Fate系列中,槍階lancer最強的三位英靈,第一名竟然是她!
    Fate系列中,槍階lancer最強的三位英靈,第一名竟然是她!雖然說在Fate系列中,一直有著「槍兵越幸運E」的梗存在。但其實槍階的大佬們還是非常強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在Fate系列中,槍階最強的三位英雄都是誰吧!
  • 古代冷兵器排行解密,槍竟然比矛靠後,第一與第二都很強勢!
    說到冷兵器,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比我國古代的兵器種類還要多的國家了,哪怕把其他地區的冷兵器都算上,或許也很難和我國古代的冷兵器數量進行抗衡。曾經有一種說法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其實這裡說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指的卻是十八般兵器,可見在我國古代,冷兵器的種類實在太過於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