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明天了 你會在微信遺囑上說啥

2021-01-12 秒聞視頻

經此一「疫」,很多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死。比如厄瓜多的殯葬業瀕臨崩潰,逝者遺體被拋在街頭;日本墓碑石材不足;澳大利亞有人囤棺材;美國五角大樓緊急準備10萬屍袋……疫情讓人們重新審視了生命,在我國,不少人上微信立遺囑,這種電子遺囑,有法律效力嗎?

疫情期間,中華遺囑庫開通「微信遺囑」,大家可以用圖片、錄音、視頻等方式,寫「幸福留言」。遺囑庫會在指定時間,免費寄給收信人。清明節3天,遺囑庫就收到了5000多份留言。

微信遺囑能叮囑親友,也能避免家人找不到財產。有人嘻嘻哈哈地寫遺囑,寫完後一把鼻涕一把淚,覺得內心釋然了,沒那麼害怕病毒和未來,心靈也被治癒了。

有人說,貌似沒有什麼東西能拿來立遺囑,除了花唄;也有人說,留下一封手寫信,比電子文字更有溫度。

中華遺囑庫提醒,微信遺囑不涉及房產、財產分配,也不具備法律效應。律師認為,目前法律上沒有「網絡遺囑」這種方式,正式立遺囑,應該線下操作。

因此,這種微信遺囑,更像是「親情錄像」的網絡升級版,是對正式遺囑的一份補充說明。

90後立遺囑者逐年增加 年輕人不忌諱談身後事

截至2019年底,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了16.5萬份遺囑,2333份立遺囑人年齡小於60歲,90後立遺囑人數逐年增加。這次微信立遺囑,90後是「主力軍」。

90後的立遺囑人,80%有房產,他們還會把支付寶、微信、QQ、遊戲帳號等,加入財產分配清單。如今的年輕人,並不忌諱談遺囑。

假如沒有明天了 你想說什麼……

假如沒有明天了,你會想對誰立遺囑,又說點什麼?

看透「死」,才能更有意義地「活」,這也許就是立遺囑的意義。大家都是年輕人,抓緊機會實現夢想,好過在遺囑上寫上「替我好好活」;友善對待親朋好友,好過在遺囑上說一百句「對不起」。活在當下、活得精彩一些,就沒必要到遺囑上彌補遺憾了。

相關焦點

  • 「微信遺囑」功能開通,網友體驗後發現……如果突然離世,你的QQ...
    而疫情期間,線上諮詢和預約量暴增了幾十倍。前來諮詢和預約遺囑服務的人中,絕大多數是因這次疫情的突發和嚴重,感受到了一種緊迫感。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法律上並沒有「網絡遺囑」這種遺囑方式。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遺囑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對家人的囑託,對後人的寄語。
  • ​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網絡諮詢量暴增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華遺囑庫考慮到員工以及市民的安全,暫停了全國各登記中心的現場接待和登記服務,但網絡諮詢、預約,包括新設置的「微信遺囑」,正常開放。記者從中華遺囑庫獲悉,目前線上諮詢、預約以及立「微信遺囑」的人數明顯增加。
  • 重慶最小立遺囑人僅22歲,支付寶、微信錢包都是遺產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還有,離異、喪偶的家庭訂立遺囑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離異比例達18.86%,喪偶比例達6.18%。「由於這類家庭的人群曾有過財產分割的經歷,因此對財產的傳承和保護會更加重視」,宋燕群介紹。
  • 「如果周杰倫來吃你的灌餅,你會對他說啥?」河北「周餅倫」火了……
    灌餅哥說道:「現在過來的好些人來都會說你紅了哥,餅攤的活躍氣氛也上去了,過去的客人只會說要一個餅,別的也不多說。現在紅了之後,客人都會來問很多問題,但我也不太懂網絡有多強大。白先生說:「咱會什麼做什麼,說白了人有幾斤幾兩,咱都會掂量自個兒。」攤主的回應其實就是大部分平常人的真實寫照,有什麼本事吃什麼樣的「飯」,踏踏實實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周杰倫來吃你的灌餅你會對他說啥?」
  • 微信上,男人如果常對你說這幾句話,說明他是真的愛你
    微信上,男人如果常對你說這幾句話,說明他是真的愛你微信是現在最常用到的聊天工具,人們平時也喜歡在微信上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微信也是相互喜歡的兩個人互表愛意的橋梁。有這樣一句話:以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 全國律師諮詢日——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凱: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
    其中,「90後」立遺囑數據統計表統計,走進中華遺囑庫立遺囑的「90後」人數已連續三年呈現上漲趨勢。而與老年人群體相比,90後立遺囑人群給遺囑增加了更加豐富的財產類型。除了房產、銀行存款、股票帳號等,90後所立遺囑中分配的財產,還包括了支付寶、微信、QQ、遊戲帳號等內容,而這些虛擬財產是「90後」遺囑中常見的財產類型。
  • 中華遺囑庫發布廣東立遺囑情況 15份遺囑中1份涉宅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各地區中,廣東分庫保存的港澳籍人士、僑胞遺囑的比例最高,達8.3%。「這與廣東的區位有關係,很多在國外的老年人年紀漸長之後會選擇回來,所以會在這裡訂立遺囑。」廣東分庫相關負責人說。此外,2017~2019年,廣東地區立遺囑人群的遺囑在分配方案上,配偶和子女是主要繼承人。從數據可以看出,立遺囑人選擇「配偶先繼承,子女後繼承」的分配方案有上升的趨勢, 選擇「子女直接繼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選擇「其他分配方案」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分配方案的選擇上更加合理化、多樣化。
  • 解讀公證遺囑、遺囑執行人問題
    歡迎走進鵬法微課堂了解《民法典》中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今天要講的法律知識與公證遺囑、遺囑執行人有關新增:增設列印遺囑作為新的法定遺囑形式。廢除:《繼承法》第二十條第三款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第三款: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代書遺囑怎麼寫附最新遺囑範本
    接下來就由的小編為大家帶來具體關於代書遺囑怎麼寫附最新遺囑範本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代書遺囑怎麼寫附最新遺囑範本1、請別人代擬一份遺囑之時,需要確保該份遺囑在內容方面是合法有效的。即遺囑所立內容必須是被繼承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所處分遺產也須是個人合法所有的財產;遺囑中也沒有涉及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之繼承權等問題。2、請別人代擬的這份遺囑,還需要符合繼承法等法規所規定的代書遺囑有效的形式條件。3、代書遺囑須由被繼承人親自口陳述遺囑內容,並由其中的一個見證人代為書寫。
  • 遺囑信託是有錢人專屬?你真的了解過遺囑信託
    《民法典》第1133條第3款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說明設立遺囑信託,需要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那麼普通遺囑和遺囑信託的區別又在哪裡呢?我們都知道,普通遺囑是一種傳統的繼承遺產的形式,指定的遺產繼承人通常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位或者數位,且繼承人是在遺囑生效時一次性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是餘歡水》改編自小說《如果沒有明《我是餘歡水》改編自餘耕的小說《如果沒有明天》,在豆瓣上評分8.4分,可謂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以悲劇、黑色幽默為內核的人間喜劇,劇情節湊不拖拉、演員表演入木三分我曾無數次想要離開這座城市,離開這裡的喧囂,離開這裡的霧霾、擁堵,還有虛偽,當我真的要告別它的時候,我只能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活,如果沒有明天,一切似乎簡單了不少,人所有的痛苦、糾結,就是因為還有無數個明天。餘歡水的旁白解讀了這部電視劇的核心:如果沒有明天,你要怎麼說再見?
  • 18歲大一新生立遺囑:銀行卡裡的錢留給朋友!
    儘管並沒有把這筆錢留給父母,但小紅表示,以後掙的錢可能會往這張銀行卡裡放,如果資產增多可能會重新訂立遺囑,增加遺囑繼承人。小紅說,立遺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以後會更加認真地活著。去年 25 歲的她在自己生日當天立下遺囑。在崔文姬立下遺囑後,她的父母還不是很理解,非常詫異。但在崔文姬看來,立遺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為你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才能來。"她認為,如果意外發生,這樣才能夠不留遺憾。如何看待年輕人立遺囑?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年輕人不忌諱 立遺囑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中華遺囑庫管理服務部主任湯婷婷分析:「40周歲以上人群,家庭結構、人際關係和情感衝突的複雜程度遠遠大於其他年齡段,這個階段的人在訂立遺囑時需要考慮的地方也會特別多。在我們實際登記過程中,這一年齡段的立遺囑人中有些人會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財產的一部分給到閨蜜、好友。」
  • 聚集財富傳承,中華遺囑庫遺囑服務中心落戶東莞
    中華遺囑庫東莞遺囑服務中心主任黃全星表示,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觀念誤區。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如果沒有提前通過遺囑保險等方式特別指定,法律上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不只有子女,還有配偶和父母。對於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而言,一旦發生意外,如沒有提前訂立遺囑,自己的遺產可能有二分之一要分配給自己年邁的父母。
  • 「希望你的未來很輝煌!」遺囑庫裡看母親節
    58歲的張琳在幸福留言卡上一筆一畫寫下對女兒的祝願和期待。今年的母親節,80後李曉曉和媽媽張琳的慶祝方式有些「奇特」,母女倆參加了中華遺囑庫江蘇第一登記中心在5月10日舉辦的「母親節 ,請媽媽來幸福留言」公眾開放日活動,一起訂立遺囑、寫幸福留言。體驗現場,張琳定下遺囑,將自己的一套房子留給女兒,「人生意外太多了,把身後事處理好,以後就可以無憂無慮地玩了。」
  • 大學生立遺囑,是一種向死而生的豁達
    據媒體報導,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19日在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希望將2萬多元存款,留給在其最傷心難過時給予了支持和關愛的朋友。她表示,以後掙的錢可能會往這張銀行卡裡放,如果資產增多可能會重新訂立遺囑,增加遺囑繼承人。同時,小紅說立遺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以後會更加認真地活著。
  • 每周一典:列印遺囑,讓遺囑形式更加多樣化
    《民法典》緊跟時代步伐,在現行《繼承法》規定的幾種遺囑形式上增加列印遺囑為有效的遺囑形式,是對社會發展現實需要的回應。今天,我們從「實踐中列印遺囑應注意什麼」來展開學習: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從該條文表述看,不要求電腦製作和列印的行為必須由遺囑人本人完成,但需要兩個以上見證人全程參與。如果是先用傳統手寫的方式書寫了遺囑,後交由文印店工作人員用電腦錄入並列印,在列印的遺囑上並無其他見證人籤名,此時列印遺囑應屬無效。
  • 上海一18歲大學生立遺囑,繼承人竟是自己朋友
    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 據悉,小紅的身體健康並沒有什麼問題,來立遺囑是因為想把自己的遺產留給一位朋友,因為朋友曾在她心情最不好的時候,給了自己很大支持。
  • 彼得大帝的遺囑:要求俄國人必須滅亡波蘭,卻沒有提到東方的清朝
    公元1725年的2月8日,俄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沙皇彼得大帝在聖彼得堡病逝。在去世之前,彼得大帝給俄羅斯人留下了一份遺囑,這份遺囑主要規劃了俄國的以後的發展方向,彼得大帝的遺囑對俄國歷史的影響非常深遠,而彼得大帝的繼承者們,大部分都遵循了這份遺囑的內容。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344名「90後」立遺囑,八成名下有房產
    中華遺囑庫管理服務部主任湯婷婷分析:「40周歲以上人群,家庭結構、人際關係和情感衝突的複雜程度遠遠大於其他年齡段,這個階段的人在訂立遺囑時需要考慮的地方也會特別多。在我們實際登記過程中,他們會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財產的一部分給到閨蜜、好友。」湯婷婷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40歲左右的女士,離異,獨自撫養一個10歲左右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