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大數據時代經濟學研究的創新與變革

2020-12-23 新浪科技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大數據時代經濟學研究的創新與變革(學術隨筆)

孫運傳

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獲取、存儲、分析數據的能力不斷增強,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相應地,推動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成為大數據時代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必然會對經濟學研究與創新產生深遠影響,不僅極大拓寬了經濟學研究範疇,而且衝擊著傳統經濟學研究方法。經濟學研究需要適應大數據時代要求,勇於創新與變革。

傳統經濟活動如農業生產、工業製造等,主要發生在物理空間,其擴張也主要表現為在物理空間的數量累加。進入大數據時代,以數據為主要生產要素的新經濟活動則主要發生在數字空間或數字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融合中,經濟活動的擴張也不再主要表現為在物理空間的數量累加,而是通過數位技術對傳統行業融合滲透、賦能引領,推動新農業、新製造業、新服務業蓬勃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根據經濟活動空間不同,數字經濟可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純粹數字經濟,即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運輸(傳遞)、消費、支付等經濟活動全過程都在數字空間完成,無須依賴物理空間,如加密(數字)貨幣、網絡銀行等;第二類是融合數字經濟,即經濟活動主要發生在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的交互融合中,物理空間發生的經濟活動過程能夠在數字空間得到實時反映,如在共享經濟中,訂單、支付等環節是在數字空間完成的,而具體的共享服務則往往在線下的物理空間進行。由此可見,在大數據時代,「算法+算力+數據」已經成為典型的生產方式。這使人類經濟活動的空間和過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而極大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範圍。經濟學研究應把這些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數字經濟的產生機理和運行邏輯、數位化企業的性質和發展目標、數位化企業的股權結構與治理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等。

大數據時代經濟學研究範疇和研究對象的拓展,使傳統經濟學研究方法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要求對研究方法進行創新。首先,由於受到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分析處理能力的限制,以往統計分析往往採用少量樣本進行研究,容易造成數據遺漏和分析不完整等缺陷。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分析能力發生質的飛躍,海量數據資源可以滿足經濟學研究對大樣本數據的需求,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採用全樣本進行分析和研究,這大大提升了經濟研究的精準性。其次,以往經濟學分析的數據大多是結構化的數值數據,而大數據時代的數據除了數值數據,還有很多非結構化數據,如圖片、聲音、視頻、文本等,但計量分析、統計分析等傳統研究方法很難處理這類數據。再次,傳統經濟學研究往往是在事件發生後搜集相關數據,然後通過統計模型、假設檢驗等方法對樣本數據進行研究並得出結論。這種靜態、滯後的研究往往會削弱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在大數據時代,經濟學研究可以運用人工智慧方法對海量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甚至可以在預設環境中對經濟數據進行自動智能分析,實時生成研究報告,實現精準預測,這就能夠極大增強研究成果對經濟活動的指導性。因此,經濟學者應高度關注大數據時代經濟學研究所面臨的樣本數據擴大、數據結構種類變化等新情況新問題,重視文本挖掘、深度學習等數據分析技術在處理分析海量異構數據(相關的多個數據的集合)方面的優勢,積極推動經濟學研究方法創新和變革,提高經濟學研究的精準性和對經濟實踐的指導性。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2020年經濟學研究發展報告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經濟學研究以中國及世界的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研究闡釋,解讀中國實踐,推進學科建設,提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規律性認識,體現出與時代同頻共振的鮮明特色。
  • 簡評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大疫之世的半副藥方
    值此大疫之世,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拿出了半副藥方。10月12日,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憑藉對拍賣理論的貢獻摘得諾獎桂冠。他們的學術成果表明,通過微觀激勵機制的設計,能夠更有效地推動宏觀經濟的變革;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經濟學有望對社會發展做出更豐富的貢獻。
  • 道有險阻,顛沛者知——大變革時代科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訪談
    當下是一個大變革時代,全球都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  2018年底開始強力推行的國策(集採和醫保談判)以徹底顛覆中國製藥工業界遊戲規則的面目突如其來,改革開放40年所形成的中國仿製和創新藥物市場運營模式被全面改寫,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仿製和創新藥物研發空間正在被極度壓縮。
  • ...大講堂預告|可感知經濟學——另類數據在金融和經濟學上的應用
    主要內容一直以來,科技的發展都對金融行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電報、電話的發明,到個人電腦、信息革命,再到今天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時代,每次科技革命都造就了金融業的革命,也深刻影響著我們對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
  • 林毅夫:21世紀,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在中國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文 李博/圖「21世紀,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在中國,世界經濟學大師將在中國產生。」這麼大膽的預測,是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1995年做出的。「經濟學理論發展最初,世界經濟的中心在英國,因此當時,引領世界經濟大潮的大師不是英國人就是在英國工作的外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經濟中心轉移到美國,引領世界經濟學思潮的大師就在美國產生。 」林毅夫認為,「任何理論都是簡單的因果邏輯,但什麼樣的理論重要呢?就是因為它解決了重要地區的問題,總結了重要地區的經驗。」因此,世界經濟的重心往哪個地方偏移,基於這個地方的經濟學研究就必然成為世界的焦點。
  • 數據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全解 - 大數據_CIO時代網 - CIO時代—新...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術語,可以將數據科學理解為大數據時代一門新科學,即以揭示數據時代,尤其是大數據時代新的挑戰、機會、思維和模式為研究目的,由大數據時代新出現的理論、方法、模型、技術、平臺、工具、應用和最佳實踐組成的一整套知識體系
  • 「智能時代的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探討智能時代的學校育人方式變革,恰逢其時,對我們進一步總結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發展的經驗、教訓與展望未來圖景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今天我們以「智能時代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名義再次相聚,是希望在新時代找到一條創新的學校育人方式路徑、方法和經驗。此次論壇參會的嘉賓,不僅有北京、上海兩地的基礎教育同仁,還包括深圳、重慶、吉林等第三地的學者、校長,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值得基礎教育界學習、借鑑。
  • 人民日報:中國足球向「金元足球」說不,將迎來變革的新時代
    人民日報:中國足球向「金元足球」說不,將迎來變革的新時代 2020-12-24 22:28  中超聯賽官方圖片
  • 李光鬥新著《雙循環經濟學》聚焦後疫情時代反周期和逆增長
    本書以2020年為起點,充分研究網際網路下半場中國商業與企業的連鎖反應與長期影響,研究新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娛樂方式、營銷方式、服務方式、傳播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七大變革。《雙循環經濟學:反周期和逆增長》深度解析如何在疫後經濟時代實現反周期生存與逆增長;如何加強自我內向循環能力,提高商業免疫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助力中國企業共渡難關,從宏觀到微觀,從社會到企業、從商業模式到組織架構,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社交關係到消費方式,本書系統分析新冠疫情給中國及全球帶來的影響,是一本給出在系統危機中尋找解決方案的專著。
  • 「自主理論創新、引領學科發展」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五...
    他希望研究院在未來的發展中始終踐行「理論創新,知成一體」的理念,不斷夯實學科基礎,紮根中國、著眼世界,努力建設引領世界理論新思潮的經濟學研究中心,在機遇無限、大有可為的新時代譜寫創新發展、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嶄新篇章。
  • 教育創新與變革呈現十大趨勢
    本報訊(記者 張東)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院和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從科技賦能教育、人力資本提升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學校、智慧教育等維度
  • 「數字時代高校招生與就業工作的變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數字時代高校招生與就業工作的變革與創新研討會2020年12月15日,由河南雲校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大共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數字時代高校招生與就業工作的變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召開。(大共贏董事長趙海山)期間,網絡與新媒體專家,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李凌凌老師,國家教育與人社部特約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特聘教授李金保老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王振華老師分別以「新媒體時代,高校招生如何宣傳?」,「第三隻眼看就業」,「企業人才戰略與高校人才培養」等話題做了會議主題演講。
  • 中國人民銀行論文:貨幣政策的市場化協同與大數據機制研究
    當前宏觀經濟數據需要創新的是建立一個宏觀經濟數據產業,在數字經濟時代,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科學的、動態化的、準確及時的宏觀經濟大數據系統,並且把這個過程變成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經明確數據是一種生產資料,參與國民經濟分配。
  • 董昀:支付經濟學—從邊緣到舞臺中央
    因此,支付體系的變革與貨幣政策的關係是複雜的、多維的,不可做簡單、片面的判斷。第二,支付清算系統為銀行、證券等各類金融市場的交易提供了後臺保障,因此支付清算系統的內在組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衝擊如何在金融系統中傳導,這一問題在後危機時代顯得格外重要。具有代表性的支付經濟學專著還包括諾賽爾和羅什託(2015)等等。
  • 新媒體時代下主流媒體的數據新聞報導研究
    其中,中央電視臺以央視網為數據新聞的集中地,報導題材主要集中於兩會報導、、春運、財經報導、政府工作報導。央視新聞客戶端有關數據新聞的報導多轉載於央視網,並無顯著優質內容。人民日報的數據新聞主要來自於人民網的「圖解新聞」以及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數說」系列產品。內容主題集中在兩會報告、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改革成果五大領域。
  • 人民日報:合理揚棄現代西方經濟學
    現代西方經濟學也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制定應對經濟全球化政策的理論基礎。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為了解決貿易赤字過大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問題,根據開放經濟理論制定了強勢美元政策。美元堅挺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流入,不僅彌補了美國國際貿易赤字、實現了國際收支平衡,而且推動了美國股市指數攀升、經濟景氣持續、進口增加,通貨膨脹得到抑制。
  • 人民日報:開創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
    《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和加強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推動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面向新時代全面規劃統一戰線發展,著力提高統一戰線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是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歷來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把握數據,驅動未來 | 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2020年"RONG"獎學金...
    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孫家廣院士、清華大學大數據能力提升項目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SAS軟體研究開發(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政、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 副院長高彥芳、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數字工程部經理李蕾、雲智慧技術實驗室首席架構師王洪江、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金濤、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魏子麒共7位專家評委,通過線上線下交叉聯動的答辯方式
  • 美術研究|淺析繪畫材料變革在中國畫創新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內容摘要]在藝術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繪畫材料的變革具有重要作用。繪畫材料是繪畫創作的物質基礎;繪畫材料的變革推動中國畫的不斷發展。[關鍵詞]材料變革促進中國畫創新在繪畫活動中,畫家必須使用某些材料來繪畫。
  • 經濟學人書架|艱難時代的好經濟學
    身處在這個巨大的變革時代,我們既面對著人類歷史上最富庶的時代,也面對著每個人的卑微求存的生命意志,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對經濟的思考。因為,經濟就是我們的生存方式的總稱。本文我之所以取了「艱難時代的好經濟學」這個題目,其實是借用了2019年新科諾獎得主班納吉和杜弗洛合寫的新書《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這是我今年到美國之後,在MIT書店買的一本新書。面對紛紜的時事,兩位作者決定寫一本書,討論那些突出的經濟問題——移民、貿易、不平等和環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