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負能量的人,那又怎麼能夠體現正能量的人

2020-12-22 安0626

在家自我隔離。連續幾天完全沒讓孩子出門,幸好他們也沒鬧,在家玩遊戲、玩手機、做功課、看電影、收拾房間、收拾玩具。至於我,雖然繼續在家自我隔離,其實我的確無法做到完全的不鍛鍊。前兩天小跑,今天改成騎車,家裡的小情人堅持要一起,也得到太太慷慨允許,所以讓她跟我。

這幾天看得最多的報導就是關於疫情的最新進展,其中有人驚慌失措,也有人淡定從容,甚至鼓勵大家積極面對。每個地方都一定有各種不同修為的人,有些發出滿滿正能量,有些則是充滿負能量。

其實,世界就是需要這樣運轉才會得以平衡。如果沒有負能量的人,那又怎麼能夠體現那些正能量的人,對不?不過,我個人倒是希望大部分的人都富有正能量,這樣我們才能戰無不勝。。

寫於2020年1月29日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有3句話送給負能量的人,能夠使你豁然開朗!
    在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存在差別,有的人充滿了正能量,每天積極向上;但是有的人卻充滿負能量,每天自卑自負。馬未都說有三句話送給負能量的人,能夠使你豁然開朗。馬未都可謂是一位正能量的代表,他無論是在幫助人鑑寶,還是在節目之中說話方式都是充滿幽默和正能量的。
  • 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誰說了算
    物理學中的能量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正負,那些喜歡借用概念且多愁善感的文科生,硬搞出了個負能量,與此對應的正能量走上了金光大道,而垂頭喪氣的負能量只能躲在陰暗處,陪著正能量默默前行。一個人有多大的正能量就有多大的負能量,因為能量是守恆的,世界是對稱的。那些表面上充滿了正能量的人,如果內心沒有相應的負能量,早晚得失去心理平衡而瘋掉,而那些偶爾顯露出一些負能量的人,內心世界卻可能充滿了溫情。世界就是這麼矛盾,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迷惑。
  • 別靠近一個負能量的人,因為你也會被傳染到負能量
    負能量是具有傳染性的,哪怕不是直接的傳染,也會是在某些情況上影響到你,當你接觸多負能量的人,你會發現自己的三觀會被那些人給影響,時刻都帶著壞心態。不久之前,在工作之餘和幾個朋友聚會了,一如既往聊著大家日常生活事,在幾個朋友中,就只有一個剛新婚不久的朋友興致不高,也不怎麼說話。
  • 你若想強大,風霜也能錦上添花|接納負能量,才是最好的正能量
    有些人喜歡笑,不是因為事事如意;而是因為熱愛生活,接納負能量,才是真正的正能量!人間正道,因果循環,能量也是循環的,負能量不可能自行消退,唯一的方法就是讓正能量住進心靈深處,而重新接收正能量的前提是:你要學會接受事實,然後放下。
  • 職場用人三原則,遠離負能量、培養正能量、重用中能量
    首先、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什麼是中能量?單是如何界定,就遇到很大難題,界定都難達成共識,如何分辯及任用就無從說起。網絡上對正能量、負能量等書面解釋各說不一,皆因個人認知和角度原因,產生較大分歧,誰也槓不服誰,那麼@俗世半僧 在職場中是如何界定的呢?
  • 一個女孩用生命質問:什麼是正能量,何為負能量
    正能量是個筐,什麼都能裝,負能量是個缸,什麼都可以容。前有鍾美美模仿老師被當作傳遞負能量,於是,學校引導他傳播正能量。後有一個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被老師指責為傳播負能量,並且請家長,在家長與老師談話時,衝出教室,跳樓自殺。這個由一篇作文引發的悲劇,觸動了每一個有良知和正義的人的神經?
  • 「談心」|請遠離那些讓你負能量的人
    1.三句話不離抱怨,突然就陷入悲傷;2.敏感的要死,活的很喪;3.很想找人聊聊,卻不知道怎麼開口,同時又害怕別人窺探自己,所以往往選擇憋在心裡;4.拒絕別人的走近和示好,拒絕交新朋友,甚至討厭別人的說說笑笑
  • 何為正能量、何為負能量?如何正確的去理解和使用這兩個新名詞!
    這條新聞發出來以後,就有很多網友在評論區說:這種負能量的新聞不應該發、不應該傳播、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之類的。前面我們講過正能量的含義,那「負能量」作為反意義詞,顧名思義,意思當然是和正能量相反的!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有網友認為這樣的新聞是負能量,那事實真如此嗎?其實不是,前面我們講正能量的含義是能為社會大眾帶來引導、可借鑑、能將錯誤轉變成正確的事物和言行。
  • 「戲精」鍾美美在「正面引導」下,迅速轉型,負能量就此消失了?
    今天再看看鐘美美的帳號,正能量創作已經開始,「小戲精」在「正面引導」下,迅速轉型了。「負能量」呢,就此消失了嗎?一個孩子,拍攝一些視頻,以獨特的表演風格贏得了網友的好評與支持,其中有體現老師工作狀態的情節,這就引發了學校與老師的不滿,最終的結果是孩子刪除了那麼多優質視頻,不僅如此,還專門錄製了一期澄清節目,極力美化老師。這就讓小編看不懂了!
  • 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這個人充滿正能量,當我們與充滿正能量的人接觸時,我們就能明顯感覺到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陽光、樂觀、積極的氣場。但是如果我們跟負能量滿滿的人在一起,相信你會越來越累,越來越想逃離,我老媽就是一個負能量滿滿的人,跟她在一起,她只會滿嘴的抱怨,抓住你的缺點說個不停,還有生活中的種種不滿和委屈,她不會想著怎麼去解決,只會一直抱怨。直到你的好心情被一掃而空,只想快點逃離她身邊。
  • 誰在需要正能量,誰在製造負能量?風清氣正的社會需要真相
    誰在創造負能量?幼兒園開學了!忙斷了家長的腿。像左岸橋西這樣把娃送到小班的家長,更是繁忙!各種奇葩的接送時間,安排要帶的工具,物品,我滴天頭都炸了!準備了一個星期,居然開個家長會,又炸了!沒想到被一堆家長批評,說左岸橋西在傳遞「負能量」,不利於孩子今後在學校的成長,老師知道了不好。很多是二寶家長,作為過來人,更是在群裡開始了帶有經驗性質的「正能量」教育!我去,這怎麼就成了負能量了呢?
  • 從「白骨精」身上挑「正能量」,「負能量」的孩子只能無路可走
    老師在其作文的重要段落劃了醒目的紅色刪除線,並且打了一個大大的紅色叉叉,而後又專門用大圈子標註了「傳遞正能量」。這樣的標註和評語,當然是負面的、批評的,而所謂的「傳遞正能量」評語,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人都會知道這是老師在批評這篇作文的「負能量」。問題就在此了。老師為什麼不允許孩子作文寫「負能量」?
  • 心理學家告訴你:請遠離正能量爆滿的人,更不要和他們交朋友
    我們沒有辦法避免壓力和負能量的存在,也沒有辦法去逃避,在面對壓力時,我們也沒有必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專註解決壓力的正能量爆滿的人,我們需要的是感知它、面對它,改變它。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思維模式,人的想法和行為可以將壓力轉化,把壓力當作助力,我們的生理系統也會跟著無所畏懼,並會努力的產生抵抗壓力的力量和能量。
  • 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方方的武漢疫情日記究竟告訴我們什麼?
    在武漢發生疫情並進行封城期間,方方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被困在武漢城中,和大家一樣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對作家方方來說,那是最揪心,也最痛心的一幕。她的良心讓她不能沉默,不能對眼前發生的一切無動於衷,她拿起了筆,把這些寫成日記,發在自己的微博上。
  • 馬未都:送給負能量的人3句話,看完你會豁然開朗!
    現在的社會無處不在,都在倡導一些正能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正能量,很多人心裏面會存在自卑,不甘,自負等心理的負能量。馬未都說:送給負能量的人3句話,看完你會豁然開朗!想必很多人看馬未都的狀態,都是用羨慕的眼光去看的。
  • 一個女孩用生命質問:什麼是正能量,何為負能量,引人深思
    一個女孩用生命質問:什麼是正能量,何為負能量,引人深思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這個問題有誰能說得清?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發展中,正負能量在其他有預謀的人口中可以隨便混淆,其他不知情人或者缺乏自我思考的人,一位只注重於他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自身的想法以及現實中應該存在的理智的看法。而對這種質問,一個女孩兒,江蘇省五年級,女生繆可馨,用生命來引發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深思,何為正能量和為負能量?對於正負能量,人們真的能區分的那樣透徹嗎?
  • 充滿負能量的人是怎樣的感覺?有這些表現,請注意保持距離
    有充滿正能量的人,也有負能量的人正能量的人像「火炬」一樣,總是在燃燒自己散發出光和熱,給身邊人以啟發向上的勇氣和動力,而負能量的人,又是怎樣的感覺呢?那麼在生活中如何辨別,遠離這些充滿負能量的人呢?其實負能量的人在平日裡經常遇到,也很好區別。像那些負面的人,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失意,不滿情緒,習慣轉移到他人身上。當有這些表現時,請注意保持距離。
  • 這3種媽媽是家裡的「負能量」,帶出來的孩子難成才,希望沒有你
    正能量的媽媽會讓孩子受益頗豐,而負能量的媽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特別是以下這三種媽媽,簡直就是家裡的"負能量",帶出來的孩子難成才,希望沒有你。案例小方跟婆婆相處得有些矛盾,婆媳之間有矛盾,這也屬於正常的事情。但小方就是一個心裡藏不住話的人,她對婆婆有不滿,在家裡也只能對孩子說。所以她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婆婆的是非。
  • 負能量到底多可怕?貴州公交車司機蓄意報復社會,20餘人慘搭性命!
    今年的7月7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疫情的原因,高考推遲,無數對未來滿懷希望的莘莘學子,在這一天才開始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抉擇...不過,有些抉擇我們能夠選擇,而有些....就真的成了不歸路!
  • 這些負能量的人比你想像中還可怕!一定要遠離他們!
    負能量這個詞好像大家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遇到過充滿負能量的人,極度悲觀消極,愛抱怨,總是能往壞處想。實際上這樣的人是非常令人反感。身邊曾有過負能量爆棚的人,常常抱怨,否定自己,無論你怎麼勸,試圖讓他換個角度看問題,學學著變積極一點,一點用也沒有,可能那只是他們一種說話的方式或習慣吧,如果你對負能量的人說話的內容太過於較真,那你一定會活得很累,甚至常常把自己氣個半死,所以,對於這樣的人說的話不要太較真,不喜歡的全當沒聽見,讓自己開心。跟這種負能量的人說話要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