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社恐,6個技巧克服社交焦慮

2020-12-23 騰訊網

電影《簡單達蒙》

你會在社交場合中感覺特別不舒服嗎?

如果會的話,可以參照下面這個指南了解社交恐懼症的症狀、治療方法,還有一些自助小手段。

01.什麼是社交焦慮症?

其實很多人都會在演講或面試時感到緊張或害羞,但這並不是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不僅僅是害羞或偶爾緊張那麼簡單,它是指對某些社交場合的強烈恐懼--尤其是那些相對陌生或者會被他人評價的場合。你可能一想到這些可怕的場景,就會焦慮不安,然後就千方百計的想要避開它們,這嚴重的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

潛在的社交焦慮症是害怕在公共場合被審查、評判。

比如:你可能害怕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被別人比下去。

雖然道理我們都懂,不必去在乎他人的眼光,但還是會忍不住焦慮。

不過,無論你多麼害羞、多麼緊張,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去適應環境,重新喚醒自己的生活。

電影《簡單達蒙》

02.什麼會引起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是相當普遍的,很多人都在與這些恐懼作鬥爭,但引發社交焦慮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人在大多數社交場合都會感到焦慮;而有些人的焦慮只與特定的社交場合有關,比如和陌生人說話,在聚會上聊天打鬧,或在觀眾面前表演。

常見的社交焦慮誘因包括:

結識新朋友

閒聊

公開演講

在舞臺上表演

成為關注的焦點

做事時被監視

被戲弄或批評

與「重要」人物或權威人物交談

在課堂上被提問

約會

在會議上發言

使用公共廁所

參加考試

在公共場合進食

打電話

參加聚會

03.社交焦慮障礙的體徵和症狀

如果你只是偶爾在一些社交場合上緊張,不必太擔心,因為很多人都會時不時地感到害羞或緊張,這並不會妨礙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但是,社交焦慮症常常會干擾你的日常生活,並造成巨大的痛苦。

舉個例子,演講前會緊張一下是很正常的事。

但如果你有社交焦慮,你可能會提前幾周就開始擔心,甚至請病假來逃避這件事,或者在演講期間顫抖到幾乎說不出話來。

社交焦慮症的情緒體徵和症狀:

日常社交情境中的過度自我意識與焦慮。

在即將到來的社交之前,緊張地擔心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

極度害怕被別人監視或評判。

害怕你的行為會讓自己難堪或丟臉

擔心別人會注意到你很緊張

身體體徵和症狀:

臉紅

氣短

胃不舒服,噁心

顫抖(包括顫抖的聲音)

胸悶

出汗或潮熱

感到頭暈或暈倒

行為體徵和症狀:

避免那些會讓你放不開的活動,或者擾亂你生活的社交場合。

保持沉默或隱藏在背景中,以逃避注意和尷尬

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上一個朋友

在社交前飲酒,以舒緩你的緊張感

電影《簡單達蒙》

兒童社交焦慮障礙

孩子害羞是很正常的,但是有社交焦慮症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比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課堂上讀書,和成年人說話,或者參加考試,這些都會讓他們感到痛苦。

很多患社交恐懼症的孩子甚至會厭學。

04.如何克服社交焦慮障礙?

技巧一:挑戰消極思想

雖然社交焦慮症的症狀讓人感覺無能為力,但辦法總比問題多。

第一步就是改變你的心態

社交焦慮症者的恐懼和焦慮,是由他們的消極想法和信念導致的。

這些想法可以包括:

「我最後一定會像個傻瓜。」

「我的聲音會開始顫抖,我會為自己感到羞恥。」

「人們會認為我很蠢」

「我什麼也不想說。我看起來一定很無聊。」

然而挑戰這些消極思想是減少社交焦慮症狀的有效方法。

第一步:找出當你對社交場合感到恐懼時,背後潛在的消極思想。

例如,如果你擔心馬上到來的工作報告,潛在的負面想法可能是:「我會把它搞砸,每個人都會認為我一無是處」

第二步:分析並挑戰這些想法。

問自己一些關於消極想法的問題,比如:「我確定我會搞砸這個演講嗎?」或者「如果我緊張,人們一定會認為我不稱職嗎?」通過對這些消極思想的邏輯評估,你可以逐漸用更現實和積極的方式來看待引發焦慮的社交環境。

儘管這種試圖分析感受背後原因的行為是很瘋狂的,但是理解導致焦慮的原因能減輕它們給你帶來的負面影響。

電影《簡單達蒙》

助長社交焦慮的消極思維方式

想一想,你是否也有以下這種思維方式:

讀心術-好像你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你覺得他們對你的看法和想像中一樣消極。

算命-預測未來,總是想像最壞的情況發生,所以在困難還未降臨之前,你就已經很焦慮了。

災變-無限放大已發生的狀況。例如,把人們注意到了你的緊張,當成是災難性的事故。

個性化-總覺得人們正在嘲笑你或者看扁你,或者總覺得別人發生的事情都與你有關。

技巧2:專注於他人,而不是你自己。

當處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時,很多人都會感到焦慮。

你可能覺得大家都在看你,評判你,這時候,你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自己的身體感覺上。你可能覺得通過密切的注意,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但是這種過度的自我專注只會讓你意識到自己有多緊張,從而引發更多的焦慮!

同時,它也讓你無法專注於周圍的談話或表演。

因此,將注意力從內部轉向外部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社交焦慮。這個道理知易行難,但你總不能同時專注兩件事,你只有專注於外部的事情,你才不會受到焦慮的影響。

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人身上,但並非關注他們對你的看法,而是努力與他們建立真正的聯繫。

其實你的焦慮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明顯。

即使有人注意到你很緊張,但他們並不會因此對你不好。其實別人可能會跟你一樣緊張,或者他們以前也是這樣的。

注意聽他們說話的內容,不要去想那些消極想法。把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而不是擔心你等一下要說什麼話,也不要為了過去的錯誤而責備自己。

釋放壓力以達到完美。

同時,要保持真誠和專注。

技巧3:學會控制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你的身體會發生許多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呼吸加快,過度呼吸(過度通氣)會導致體內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失衡,從而導致更多的身體焦慮症狀,如頭暈、憋氣、心率增加或肌肉緊張。學會減緩呼吸可以有效的控制焦慮的身體症狀。

以下呼吸練習可以幫助你保持冷靜:

保持一個舒適的坐姿,背部挺直肩膀放鬆。一隻手放在胸口,另一隻手放在胃上。

採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慢慢吸氣,讓氣息深深地穿透你的鼻子,持續4秒。你能感受到氣體充盈在你的腹部,使你的胃部有較大起伏,而胸部起伏較小。

屏住呼吸2秒鐘。

通過你的嘴慢慢呼氣6秒,想像你呼出的氣體推開了空氣。在你呼氣的時候,位於胃上的手應該會隨之凹進去,但位於胸口的另一隻手應該很少動。

繼續保持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循環上述的吸氣4秒、屏氣2秒和呼氣6秒呼吸模式.

電影《簡單達蒙》

技巧4:直面你的恐懼

消除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而迴避只會使這種焦慮持續下去。雖然迴避那些讓你感到緊張的場合在短期內效果很好,但這樣做並不能使你在下次的社交中遊刃有餘。這並不是一個有效的長期應對方式,相反,你越是迴避它,它就變得越可怕。

迴避的態度也會妨礙你做原本想做的事情,或達到某個的目標。

例如,害怕說話可能會妨礙你在工作中分享想法、在課堂上脫穎而出、或者結交新朋友。

雖然一下子要克服社交焦慮是不可能的,但可以一次邁出一小步。我們可以先從一個你能掌控的場合開始,然後慢慢地過渡到更有挑戰性的場景,這樣就可以逐步建立自信,還能積累一些應對技巧。

例如,與陌生人交往會讓你焦慮,那你可以先陪一個外向的朋友去參加聚會,等你適應了這一情景,你就可以嘗試著結交一位新朋友等等。在克服社交焦慮的路上,不斷進行更有挑戰性的嘗試。

電影《簡單達蒙》

但是要注意:

1、不要馬上面對你最大的恐懼。

步子邁得太大,承擔太多壓力,或強迫自己做太困難的事情,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焦慮。

2、耐心點。

克服社交焦慮需要時間和實踐,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3、必要的時候用你學到的技巧保持冷靜,比如專注於呼吸和挑戰消極思維。

下面這個與同事的互動過程,就是一個逐漸克服焦慮的典型例子。

步驟1:向你的同事問好。

步驟2:問同事一個與工作有關的問題。

步驟3:問問同事他們周末做了什麼。

步驟4:午休時間和同事坐在休息室裡。

步驟5:和你的同事在休息室吃午飯。

步驟6:在休息室吃午飯,和一位或多位同事閒聊,比如談論天氣、運動或時事。

步驟7:下班後請同事去喝杯咖啡或飲料。

步驟8:和一群同事出去吃飯。

步驟9:與一位或多位同事分享自己的個人信息。

步驟10:和你的同事一起參加員工聚會。

技巧5:讓自己更善於社交

克服社交焦慮的另一種有效方法是,尋求一個具有支持性的社交環境。

電影《簡單達蒙》

下面是一些與他人產生良性互動的好方法:

參加社交技能班或自信訓練班。

這些課程通常在當地的成人教育中心開設。

做你喜歡做的志願活動。

比如去養老院看望老人,或者參與植樹活動,可以是任何你喜歡的,同時又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事情。

提高溝通技巧。

良好的人際關係基於高情商的溝通方式。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懂得如何更好的交流,可以學習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

PS:結交朋友的小技巧

不管你和別人在一起時多麼尷尬或緊張,都要減少那些自我批評的想法,逐漸提升自尊,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變得更加自信和可靠。

你倒不必改變自己的性格,簡單地學習一些能克服恐懼和焦慮的小方法,就會建立起很好的友誼。

技巧6:採取一種抗焦慮的生活方式。

很多證據表明,大腦和身體有著內在的聯繫。

你對待自己身體的方式,會顯著的影響到你的焦慮水平、管理焦慮症狀的能力以及你的整體自信。

雖然僅僅改變生活方式不足以克服社交恐懼症,但會對你的治療進程產生一些輔助效果。以下生活小技巧或許能降低你的焦慮水平,並為治療做好準備。

減少或避免進食咖啡因——咖啡、茶、蘇打水和能量飲料等對神經系統有刺激性,可能會增加焦慮症狀。應該減少甚至完全避免攝入咖啡因。

增加運動量——最好能保持每天30分鐘體育鍛鍊。如果你不喜歡運動,可以把它和你喜歡的東西搭配起來,比如一邊跑步一邊追劇或者跟隨你喜歡的音樂跳舞。

在飲食中添加更多的ω-3脂肪——ω-3脂肪酸為大腦的健康提供營養支持,並能改善你的情緒、外觀和處理焦慮的能力。ω-3脂肪最好的來源是脂肪魚(鮭魚、鯡魚、鯖魚、鳳尾魚、沙丁魚)、海藻、亞麻籽和核桃。

適度飲酒——在社交場合之前,你可能會用喝酒來緩解緊張。但是酒精會增加焦慮發作的風險。

戒菸——尼古丁是一種強大的興奮劑。吸菸會導致更高的焦慮。

保持高質量的睡眠——睡眠不足時,你更容易受到焦慮的影響。而休息好能使你在社交場合保持冷靜。

電影《簡單達蒙》

05.社交焦慮障礙治療

如果上述自助技巧並不能消除你的焦慮症狀,那麼你可能需要專業的幫助。

社交焦慮療法

在所有的治療方法中,認知行為療法(CBT)是治療社交焦慮症的最佳方法。認知行為主義認為,你的思維會影響你的感覺,你的感覺會影響你的行為。因此,如果改變了你對社交的思維方式,你就會感覺沒那麼焦慮了,在社交場合中也能表現的更好。

針對社交恐懼症的CBT可能包括:

·通過放鬆技巧和呼吸練習控制焦慮的身體症狀。

·改變那些引發並加劇了社交焦慮的消極想法。

·以一種漸進的、系統的方式面對你害怕的社交環境,而不是迴避它們。

你可以自己學習和練習,但如果你在自助方面遇到困難,可以去尋求專業的支持,你或許會從治療師的指導中獲益。

·角色扮演,社交技能培訓,以及其他CBT技巧,通常作為小組治療的一部分。團體治療常常會使用表演、錄像和觀察、模擬訪談和其他練習方法來解決現實生活中讓你焦慮的情況。經過多次的練習,你逐漸對自己害怕的場景有所準備,你會變得越來越舒服,從而焦慮也會減輕。

電影《簡單達蒙》

社交焦慮症的藥物治療

使用藥物並不能治療社交恐懼,藥物常常被用來緩解社交焦慮的症狀。在解決社交恐懼症時,最有效的方法是治療技術配合自助手段,再輔以藥物治療。

治療社交焦慮的藥物有三種:

β受體阻滯劑:是用來緩解焦慮表現的。雖然它們對焦慮的情緒症狀作用不大,但它們可以控制身體症狀,如手抖或聲音震顫、出汗和心跳加快。

抗抑鬱藥:當社交焦慮症很嚴重時,可能會有幫助。

苯二氮卓類:效果最好的抗焦慮藥物。但是由於它具有鎮靜的效果,且有成癮性,通常只有當其他藥物沒有作用時才開處方。

END

作者/Melinda Smith、 Jeanne Sgal、 Jennifer Shubin

翻譯作者/方迪

審校/金魚er

編輯 / 可心

Psyhelpguide.com

大俠心理,心理自助網旗下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籤。   日前,本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就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分析。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數據裡潛藏著這一代年輕人在社交方面的愛與怕。「社恐」是病嗎?還是青年借「社恐」自嘲來釋放的某種信號?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青年恐懼是社交嗎?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籤。日前,本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就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分析。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
  • 「社恐」的前世今生:在社交時代裡,害羞是一種病嗎?
    如果人人皆馬蒂、「精芬」到處有的話,或許我們是時候嚴肅談論一下「社恐」這件事了。從何時起,社交開始成為了一種負擔?「害羞」是在何種背景下被病理化的?當社交恐懼症成為一種網際網路語素,它又是如何引發了一種小眾的狂歡、在人群中形成一種緊密的虛擬聯結的?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簽。   日前,本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就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分析。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
  • 一分鐘測試你是不是社交恐懼,內向、零社交≠社恐
    如果有,請花一分鐘做個測試題,測一測你是不是有社交恐懼。 社交焦慮量表(LSAS)是目前應用很廣的社交恐懼自測評估工具。總共24道題,每道題答兩個分數。
  • 重度社恐自愈手冊:80%的人,不了解社交恐懼
    越來越多的人給自己貼上了「社恐患者」的標籤。但是,在我們被「社恐」情緒深深困擾的同時,我們又真的了解社交恐懼症嗎?如何判斷你是不是「社恐患者」社交恐懼症,實際上應該叫做社交焦慮症,因為社交恐懼的本質不是恐懼,而是「焦慮」。
  • 被「社恐」壓身的年輕人,肩上還有「脫單」的重擔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籤。日前,本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就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分析。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社交恐懼症。首先,這不是什麼不治之症,但這也不是一個可以被忽視的問題。社交和禮貌是維持生活的必需,如果始終覺得恐懼的話,那應該是要去克服的。人可以內向,可以惜字如金,但不應該喪失表達的意願以及能力。
  •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症的理想世界#若要沒事,我便不見人——《一人分飾兩角》社交焦慮(又稱作「社交恐懼」)就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社交焦慮障礙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起病,大約有7%-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患過社交焦慮障礙,它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
  • 克服社交恐懼症速成指南 酷我音樂《接招吧!韓雪》聊社交冷知識
    本期「知心姐姐」韓雪將再度開課,翻牌「社交恐懼症」帶來滿滿乾貨,在酷我音樂幫助聽眾解答社交學中的自救法則,以及克服社恐的速成指南!當社交恐懼症成為一種「時代病」,就意味著這座孤島逐漸成為更多人的內心避難所,會潛移默化影響著生活、工作、社交等各種場合,因此在《接招吧!韓雪》節目的提問留言中,這種困擾大多數人的通病呼聲格外的高。那麼該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
  • 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
    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 我在拜訪客戶、接洽生意、參加家長會或宴會時,每當見到陌生人,與他們交談時,心跳都會加速,而極想在首次見面時便能順遂如意
  • 探探大數據:超四成用戶自稱「社恐」,女性比男性更甚
    據本次調研數據顯示,超四成被調查者自稱「社恐」,認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問題,其中,17.7%的人表示「不敢和陌生人說話」,21.4%的人表示「在公共場合會感到緊張」,而20.7%的人則表示如果有社交活動會提前很久就開始焦慮。
  • 「社恐人」用英語怎麼說?
    寫在前面社恐患者的幾個症狀,你中了幾個:1、不善於跟長輩溝通2、會對很好的朋友毒蛇3、不被逼到絕路上絕不工作他們中的許多人很害羞,許多人的個性非但不具有吸引力,甚至不太善於社交social anxiety社交焦慮症;社交焦慮;社會焦慮;社會性焦慮;社交恐懼症例句:
  • 「每一次尬聊,都是我鼓足勇氣的掙扎」 | 社恐患者自救指南
    什麼是社恐? 到底什麼是社交焦慮?社恐又叫做社交焦慮(SAD),是對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注視的一個或多個社交場合產生持續、顯著的畏懼,並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的症狀。而害羞是社交焦慮的一種表現。不了解社恐患者的人可能沒辦法理解他們的內心活動。菲利普·津巴多形容,「社恐患者的內心世界就像是一條複雜的思想高速公路,然而,在這條公路上混亂不堪,到處都堆滿了感情碰撞和被壓抑的欲望。」害羞或社交焦慮的人在社交場合中往往過份地關注自我。保羅·皮爾克尼斯將害羞者分為兩種類型:公眾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
  • 不必擔憂青年人的「社交恐懼」
    日前,中國青年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43.6%的受訪者傾向於社交軟體的非接觸交流方式。
  • 社交中容易緊張焦慮?心理學家表示是你的內心戲太多
    什麼是社恐?社恐又叫社交焦慮,它主要表現為在社交的過程中過分關注外界的負面評價,以及表現出退縮和迴避的行為,進而妨礙到了自己對於人生目標的追求。對於社恐的一大誤解就是社恐等於內向,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內向是一種中性的性格特點,可能大多數內向的人他的社交需求特別少,但是當他社交的時候他是不害怕的。不過社恐不一樣,社恐怕人,他們害怕被人傷害、他們害怕被說笨拙、他們害怕大家的不理睬。有的時候那種害怕特別真實,真實到會有生理反應,比如心跳加速或者手腳發抖。
  • 網上披荊斬棘段子手,現實形單影隻社恐人,是你嗎?
    但現實卻是這樣的:網上披荊斬棘段子手,現實形單影隻社恐人。社恐人的內心在躁動,在狂呼:我也不想當社恐呀!還不是因為社交太難了!作為社恐人,會遭遇這些社交困境性格比較內向,進入大學一兩個月,都沒結交到新朋友,也很難適應新環境;因為平時話比較少,大多數時間比較沉默地在忙自己的事情,總是泯然於眾人很難被記起,大學畢業後班上大多數人都記不起還有我這麼一號人。
  • 認知行為矯正療法,解決焦慮、抑鬱、失眠、社恐等心理障礙
    您是否時常感到焦慮不安、情緒不寧、抑鬱或者是失眠,更不喜歡出去社交?是否在職場上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幹些什麼?是否經常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行?鄭州市精神病防治醫院提醒您:如果您有上述的單一症狀,您可能存在一些輕微的心理障礙;如果您有上述的多個症狀,您可能存在心理障礙問題。
  • 社恐的禮儀,美的你無法想像
    咔哥搜了下2019年的這些人社交焦慮瞬間社交恐懼人群:單位搞集體活動,當場要求每一個職員準備一段才藝表演,同事們聚在一起討論,而我,準備一瞬間想辭職,雖然工作幹得如魚得水,但我真的沒辦法當著那麼多人表演。這不是公開處刑麼!太可怕了!和同事社交會焦慮:下班地鐵口,遇到不熟的同事,會故意說你先走吧,我去買點東西,其實是不知道聊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