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公園內,時尚炫酷的運動項目不少,孩子們嗨翻天。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飛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
換上遊泳衣,深吸一口氣,60歲的李興貴一頭扎入碧波。曾是閥門廠裝備工的他,如今愛上到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的紅花坡文體品質生活園「打卡」。「要找童年感覺,可去蹦床公園;想和他人『約戰』,籃球街區見;愛親水嬉戲,恆溫遊泳館很韻味。」李興貴興奮地說,「走進品質生活園,玩上一天都不會乏味。」
在佔地3萬平方米的品質生活園走上一圈,從建築外觀和工業痕跡中,你能窺見其底色:這裡曾是長沙閥門廠的老廠區,工廠外遷後,老舊斑駁的廠房在雨花區「一圈兩場三道」建設中上演了一場變形記。
不變物流倉庫,老工業廠房要「逆襲」
穿上特製的外衣,年輕小夥龍宗海搓了搓手,沿著一面「魔術牆」迅速往上蹭,不到兩分鐘就爬到了牆頂;在龍宗海的身邊,兩名女孩正在彩虹滑道、蜘蛛塔上玩得不亦樂乎。1200平方米的蹦床公園,從早到晚不缺「流量」:玩者眾多,在抖音上獲得600萬的點擊量,成為當仁不讓的「網紅」打卡地。眼前的歡快場景,讓手持一沓閥門廠老照片的紅花坡社區黨委書記曾鐵鋼,臉上蕩起笑意。
位於曙光路旁的長沙閥門廠已走過60年風雨,在全國大型閥門生產領域享有盛譽。2017年12月,閥門廠完成外遷,老舊斑駁的廠房歸於沉寂。
老廠房何去何從?曾鐵鋼反覆思考。一個消息傳來,讓他坐不住了:一名做過物流、辦過市場的老闆租下廠房,準備將其變成倉儲物流基地。
曾鐵鋼和對方溝通:廠房位於城市中心,空間侷促,做倉儲物流大型貨車進不來,還會帶來安全隱患。如果改做文體產業,社區品質能提升、居民群眾都歡迎、產業發展前景好,何樂而不為?
為了讓租賃方篤定信心,曾鐵鋼帶其在居民中開展問卷調查、舉行問計會。結果,八成以上受訪者都有運動健身需求,更渴盼家門口就有一個多元的文體活動園地。終於,對方一拍大腿:「就這麼幹!」
品質生活園亮相,「運動工廠」成網紅
廠房租賃方投入資金,平整路面、改造地下管網、修繕老舊廠房。社區請來設計團隊,將老廠房原有的「鋼筋鐵骨」和現代建築藝術融合,一處處外觀時尚又保存著老工業痕跡的空間應運而生。
老廠房驚豔蝶變,吸引文體項目、文創產業爭先入駐。去年,這裡成為集蹦床、遊泳、籃球、羽毛球、氣排球等健身項目於一體的「運動工廠」。
走進佔地1000平方米的籃球街區,牆壁上各種塗鴉走起時尚「嘻哈風」,這裡每月都會舉行幾場群眾籃球賽。
羽毛球館曾是閥門廠的裝備車間,現代的玩球設施一應俱全。你一抬頭,還能看到吊送大型機械零件的鐵製桁架,甚至倚牆而設的登高鋼梯。
去年下半年入駐的蹦床公園,迅速在長沙潮流達人中「躥紅」。蜘蛛塔、V型蹦床、魔鬼滑梯……酷炫動感的項目使其日人流量最高達到800人。
如今,紅花坡文體品質生活園已引進11個體育項目,還入駐了客棧、時尚餐廳、幼兒園等。「真正成為了便利多元的『15分鐘生活圈』。」曾鐵鋼笑道。
運動結緣,居民身體棒了心更近了
昔日的老舊廠區成為品質生活園,給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改變。
「剛退休那段時間無所事事,愛上了打牌,坐久了身體自然不適。」曾是閥門廠裝備工的李興貴在這裡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品質生活園第一個運動項目恆溫遊泳館剛開業,他便辦了卡。如今,他成為社區小有名氣的遊泳達人。
80後李霄一家三口更是品質生活園的常客。每到周末,丈夫玩籃球,妻子打羽毛球,12歲的孩子去蹦床,酣暢淋漓的運動後去特色餐廳一飽口福。
入駐品質生活園的文體企業常有回報居民之舉。比如,羽毛球館規定,非節假日的7時至11時向市民免費開放。居民因運動結緣,碰面次數多了,心更近了。
「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這句話寫在品質生活園的顯眼位置,每每看到,大夥總會心中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