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馬場、老廠房變身健身房……上海市民轉角遇到「都市運動中心」

2020-12-12 上觀

最近每天早上,2歲的妞妞就吵著要去看馬——原來,上海環球港屋頂有一家離市中心最近的馬術俱樂部。「媽媽,我們到三鄰橋去逛一圈。」傍晚時分,在寶山區高境地區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三鄰橋體育文化園裡有吃有玩有體育運動項目……隨著城市發展,上海市民的體育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這些融合多種業態的體育服務綜合體,被稱為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簡稱USC)。都市運動中心是新時代上海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未來,市民參與健身運動的場地不僅僅在體育場、體育館,還有轉角遇到都市運動中心。

環球港屋頂能騎馬

老廠房從「創意產業」到「體育產業」

上世紀90年代,上海城市更新、產業升級,隨著一些有汙染、噪音的企業騰退到外圍發展,在市區留下不少老廠房。老廠房有的直接進行房地產改造,有的發展為2.5都市工業,還有相當多一部分被改造成創意產業園。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欒峰一直研究城市創意園區改造和更新,他告訴記者,從2004年到2006年是制度建設的過程 ,隨著一系列政策出臺,小微企業在園區註冊。「老廠房建築有多層框架結構,適用性強,依託老的物業管理,房租較低,成為培育創新產業的重要載體,也符合城市內部功能發展。」

有地產行業內人士認為,上海的城市更新已經步入「有機更新」階段,以和諧城市為目標——一切都在變,在變當中尋找好的機會。當城市空間越來越密,如何與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場地需求相匹配,老廠房改造從打「創意牌」到「體育牌」,也就走向一種必然。

翔立方內的室內模擬滑雪

位為嘉定區南翔鎮智地產業園內的翔立方體育綜合體,是國內最早探索體育服務綜合體的經典案例。翔立方由上海華東機械廠老廠房改建而成,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業態包含足球、籃球、擊劍、城市滑雪等22個體育項目和10多個文藝項目,輻射周邊82個小區的近20萬名居民。2020年,翔立方已經實現年客流量200萬人次。

作為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翔立方的運營方、尚清體育董事長邊玉生走過彎路、經歷過挫折。「前期的招商過程比較困難,大家都在持觀望態度,很少人願意冒進。還有運營過程中的培訓、賽事活動、廣告收益等內容的延伸,對於沒有相關經驗的團隊來說都是不小的困難。」

2014年,國務院發布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46號」文,邊玉生就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趨勢進行思考和分析,並以翔立方作為創業起點。「那時候對工業廠房用途的定義不清,發展商業模式又遇到營業執照、稅費、消防等等問題。之後隨著政策配套政策出臺,對於體育產業發展才有了逐漸明晰的路徑。」

翔立方的定位是體育資源整合運營商,圍繞體育+文化+教育+商業+旅遊等方面運營。四年多來,翔立方的業態也在不斷調整優化。場館從最初40%自營、40%合營、20%租賃,到現在全部自營,實現了管理、結算、服務標準的統一,提升了顧客的體驗感。「我們的設計理念是面向以『家庭』為單位的市民,提供多樣化人群的消費服務,」邊玉生說:「我們發現標籤很重要,以前引進的餐飲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人們來翔立方的目的是運動,順便吃點喝點,健康相關的輕餐飲是更適合的消費定位。」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內的兒童體適能項目

如果說翔立方的發端源自體育人的夢,那三鄰橋體育文化園跟體育結緣就有些偶然 。這裡曾是上海日硝保溫瓶膽廠的老廠房,如今,只留50米高的煙囪作為曾經工業文明繁榮的印記。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由一手締造8號橋產業創意園的啟客集團接手。三鄰橋體育文化園運營副總經理殷俊告訴記者,原本考慮利用已有的創意設計資源,沿用8號橋的模式,經過一番評估,發現不少缺陷 。「一是周邊軌道交通不便,二是周邊商務辦公氛圍弱。」缺陷雖然很多,但運營團隊發現了一個優點,就是周邊住宅很多,3公裡半徑內有7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跟市區相當,於是考慮從B2C領域入手,引入參與感強、產業特性比較明顯的行業。

通過市場調研,運營團隊發現體育是吸引人流的元素,最終從30多家優質企業中選了10家,涵蓋攀巖、鎧甲格鬥、少兒體適能、室內高爾夫等富有特色的項目。殷俊說:「體驗式體育項目現在還是微利,需要長期培養,所以我們不只是單純房東跟房客的關係,而是出一個很詳細的財務測算,讓商戶估算自己的營利空間,根據經營項目不同在租金上給商戶一個浮動區間。同時在園區內舉辦體育賽事,讓園區內體育企業參與競賽,促進企業成長和產業發展。」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成為周邊居民的公共休閒空間

當人行道過三鄰橋體育文化園,透過臨街的玻璃看到運動的身影,充滿活力。更新後的三鄰橋不僅是一個串聯社區的歷史街區,也是一個具有社區價值的城市客廳。周邊居民閒暇時聚到這一全新的公共休閒空間,傳統鄰裡社區的歸屬感重新復甦。

「體育+」模式新消費為產業賦能

什麼是高品質生活?其中必然包含精神層面的獲得感和滿足感,體育正是可以帶來這種體驗的產品。隨著「體育+」概念的延伸,體育產業催生出新消費業態,也被諸多商家嗅到商機。體商融合的消費新模式,走出了富有上海特色的都市運動中心發展之路,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城市綜合體——48萬平方米的上海環球港成為周邊居民休閒消費的首選場所,除了常規的商場布局之外,環球港的屋頂別有洞天。由Imba TV打造的上海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電競館之一,還有攀巖牆、板式網球、傑的牧場,項目雖然小眾,反而受到圖新鮮的市民青睞。環球港經營方認為,對年輕消費者來說,購物中心不再是單純零售場所,隨著休閒娛樂業態比重增加,特別是體育運動業態的進入,逐漸演變成一種能引起「共鳴」的社交場所。

環球港屋頂的攀巖項目

不少市民表示,來到環球港不僅可以購物,還可以舉家休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體驗項目參與、互動。環球港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經濟效益方面,變商業空間為文化體育共享資源,實現文、商、體融合,能促進各類體驗消費。同時帶動周邊輔助商業的發展,並給上海環球港帶來每年超過2000萬以上的客流。」

攀巖、滑冰、籃球……你以為這裡是運動中心?錯了!這裡是新世界城。「十裡南京路 一個新世界」,被幾代上海人所熟知的新世界城換了新顏。新世界城天宇攀巖館內高55米的巖壁,使之成為目前全球室內最高的攀巖館。「商旅文康體」多種業態並存,讓新老上海人感受到一個全新的「新世界」。

新世界城副總經理李蔚告訴記者,現在實體商業受到網購和其他營銷業態的衝擊,要改變經營模式,增加更多的體驗類項目。通過去年的內部調整,新世界城呈現出全新的購物氛圍。「攀巖項目的引進,吸引了一批年輕的消費者,他們可能平時不逛商場。我們同時為周邊學校提供體育課場所,每周一到周五下午都有學生來上課。」

新世界城內有全世界最高的攀巖館

在長風大悅城,以「品質生活」的主題,在商業空間導入體育服務。屋頂打造了國內首個綜合性潮流運動空間Sky Park高登公園和國內首個粉紅色屋頂凌空跑道Starry Runway。除了單打獨鬥的玩法,體育和商業還可以「抱團取暖」,以集合式「活動公園」的形態,與購物中心混搭,最大化發揮運動業態強體驗性帶來的「吸客」功能。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海燕認為,從體育產業發展環境而言,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體育新需求不斷釋放,體育新消費、新基建成為體育發展提供持續原動力。都市運動中心是體育消費的全新載體,也為市民打造了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消費體驗新場景。

上海經驗尋求「十四五」新發展

都市運動中心從人民群眾健身需求,以社會效益與市場化運作並舉,利用產業園區、各類商業設施、舊廠房、倉庫等城市空間和場地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或者改建等方式,增加體育場地設施供給,探索「體育+文化+教育+商業+旅遊」等多元化運營方式,為市民提供體育健身和休閒娛樂等多元服務,提升上海市民體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對於如何建設運營一個體育服務綜合體,尚清體育董事長邊玉生分享了經驗,首先要對所在市場有全面的認知,這是發展體育綜合體的基礎;其次要做好自己項目的產業定位,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不盲目跟風;然後最重要的一點是,體育綜合體需要一個有豐富商業體育運營經驗的團隊;最後就是對體育上下遊資源的整合利用,將現有資源和潛在資源進行有效的串聯,打造頂級體育服務平臺,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目前,翔立方的「上海經驗」已經在全國因地制宜地複製與創新輸出,蘇州、義烏、天津、西安、成都、常熟等地都有翔立方落地,形成品牌效應。

虹口區白玉蘭廣場南廣場從去年籃球世界盃變身籃球場,到今年市民運動會變身網球場,這個冬天還將變身滑冰場。這樣的「體育+」 是否屬於都市運動中心範疇?已建的都市運動中心面臨周一到周五白天客流較少的情況,在提升場地使用效率方面,能否實現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多元化供給?

寶山區頑酷運動工廠

此外,體育場地設施規劃建設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需要突破土地、資金、審批、政策、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瓶頸。尤其在對老舊項目進行更新時,法規滯後、土地年限、對於歷史保護建築的修復等都是投資者需要面臨的問題。物業在改造後如何營造良好的用戶體驗,實現高效的運營,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提升資本價值等,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據悉,市體育部門將在編制「十四五」規划過程中,明確都市運動中心的建設標準和運營模式,針對體育場地補短板將研究和謀劃實施方案和具體舉措。計劃到2025年,上海力爭實現全市16個區都市運動中心全覆蓋,試點在全市26個特色產業園區中建設都市運動中心,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體育場地設施服務。

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今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從多方面提出要完善社會力量投資健身設施的政策體系。明確社會力量投資建成的健身設施,建成後5年內不得擅自改變其產權歸屬和功能用途等。

今年11月初,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左右。藉此東風,上海的都市運動中心將有助於構建「處處可健身」的高品質運動空間、倡導「天天想健身」的現代化生活方式,讓整座城市因體育而更富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申動丨老廠房變身潮玩地,足不出滬的冰雪體驗,來這兒就對了!
    這裡曾是記載著城市記憶的工業老廠房,硬核的外表之下,有著輝煌時代的印記;這裡也是上海首家綜合性休閒運動工廠,集滑雪、攀巖、蹦床等多項目為一體。這裡就是位於寶山博繡薈文創園一期的頑酷運動工廠。老廠房變身運動潮玩地,昔日的冷軋廠鋼梁如今成為運動中心最硬核的標誌。項目分類適合各個年齡層次運動者,來頑酷可以玩上一整天。
  • 都市運動中心:融合「體育+」催生新消費
    付佑天 攝最近每天早上,2歲的妞妞就吵著要去看馬兒,原來是上海環球港屋頂開了家馬術俱樂部;傍晚時分,寶山高境地區的居民經常會去三鄰橋體育文化園,這裡有吃有玩有體育運動項目……隨著城市發展,上海市民的體育生活正悄悄發生著改變。這些融合多種業態的體育服務綜合體,被稱為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
  • 健身房推出「公益價」,10000平方米老廠房「變身」綜合運動中心
    位於上海楊浦區軍工路188號的運河灣智慧財產權園,前身是上海第二印染廠。曾經破舊不堪、雜草叢生的空置荒廢老舊廠房,經過精心改造後煥然一新。5年前,X-PARK運動基地負責人、楊浦區健身健美協會秘書長杭敏發現了這塊「寶地」,並在園區的「金邊銀角」打造運動空間。
  • 上海積極打造都市運動中心 申城市民體育健身將擁有更多新場景
    在逛商場的同時可以順便攀個巖、家附近荒置多年的廢舊廠房搖身一變成為運動中心……在上海,缺少體育場館和運動場地將不再成為你遠離體育鍛鍊的桎梏。近年來,上海市體育局系統優化全民健身設施布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原則,建設新時代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體育服務綜合體,不斷研究推進都市運動中心。
  • 家門口的健身好去處,上海都市運動中心成新地標
    舊工廠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公園,多項運動「走進」商業設施屋頂,產業園區內體育文化加速集聚......近年來,上海的體育場館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市民身邊,「都市運動中心」應運而生。都市運動中心利用公共體育用地、產業園區、各類商業設施、舊廠房、倉庫等城市空間和場地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或者改建等方式,增加體育場地設施供給,探索「體育+文化+教育+商業+旅遊」等多元化運營方式,為市民提供體育健身和休閒娛樂等多元服務。
  • 探索「體育+模式」 上海積極推進都市運動中心建設
    不同於傳統購物中心商業模式,上海環球港將電子競技、板式網球、攀巖、馬術等項目引入商場,購物之餘走上屋頂即可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而在嘉定翔立方體育綜合體內,籃球、羽毛球、彈弓、室內模擬滑雪、擊劍等傳統與新穎項目更是一應俱全,老廠房「變廢為寶」滿足市民運動健身需求;閒暇時漫步在三鄰橋體育文化園的林蔭大道上,市民在保持身體活力的同時還可體驗體育文化魅力,享受健康生活氛圍;此外,位於產業園區內的頑酷運動工廠更是上海第一家多項目的綜合性休閒運動工廠
  • 老廠房「變身」網紅運動中心!6元健身不限時!
    運河灣智慧財產權園位於楊浦區軍工路188號,前身是上海第二印染廠,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作為上海市首個在園區內誕生的市民健身中心,經過五年精心打造,X-PARK運動基地已發展成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集場地開放、體質健康監測、體能訓練、運動和康復為一體的綜合運動中心。
  • 新潮體育館與楊浦老廠房,一次城市空間改造的新舊碰撞
    老廠房融入「零能耗」新理念 關於洛克公園的「傳說」早已有之——那是在2006年,幾個酷愛籃球的上海小夥子以美國紐約的籃球聖地洛克公園為藍本,將楊浦區昆明路721號的一個老廠房,改造成了上海首家洛克公園籃球館。「當時就是想把街頭籃球的文化帶到上海。」
  • 上海楊浦老舊廠房華麗變身體育產業園「更新賦活」
    上海楊浦老舊廠房華麗變身體育產業園「更新賦活」 2020-07-02 17:58: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上海楊浦區市京體育產業園正式揭牌
  • 網紅打卡新地標丨快來看看你家門口的「都市運動中心」
    出現在市民身邊 都市運動中心 「Urban Sports Centre」 (簡稱USC) 便由此應運而生 對於這個名字 相信大家還很陌生 別擔心
  • 老廠房裡建起運動匯、文創中心,工業遺蹟在城市綠心「活」起來
    這一北京新的「網紅」打卡地,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風貌和場所記憶,原東方化工廠、東亞鋁業等留存下來的老廠房、煙囪等,在銘刻時代記憶的同時,也被注入了新的社會功能。記者了解到,利用工廠騰退留存下來的建築,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正在加緊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文化創意中心、主題餐廳等。
  • 這些「都市運動中心」你家附近有嗎?
    這些「都市運動中心」你家附近有嗎?↑↑↑點擊上方「上海靜安」關注我們多項運動「走進」商業設施屋頂,舊工廠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公園,產業園區內體育文化加速集聚……市體育局說,上海各類體育場館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市民身邊,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應運而生。哪些場館屬於「都市運動中心」?這些場館又坐落於城市何處?
  • 廢棄廠房變身網紅運動打卡地,看國外是怎麼做的!
    利用城市廢棄廠房改造成體育空間,在國際上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案例。今天小編就帶你通過成熟又有創意的國際視角,看看老外們是如何通過不同的創新途徑促進城市體育發展,把廢舊廠房變廢為寶的。多米諾公園遊樂場老糖廠帶來的甜蜜運動之旅多米諾公園裡有紐約最吸睛且最創新的遊樂場之一,人們通常稱多米諾遊樂園為Sweetwater。遊樂場由一個抬高的小屋,一個高高的筒倉,和一個工業貨櫃組成。
  • 這些「都市運動中心」你家附近有嗎?
    多項運動「走進」商業設施屋頂,舊工廠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公園,產業園區內體育文化加速集聚……市體育局說,上海各類體育場館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市民身邊,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應運而生。哪些場館屬於「都市運動中心」?這些場館又坐落於城市何處?
  • 這些「都市運動中心」你家附近有嗎?
    這些「都市運動中心」你家附近有嗎?多項運動「走進」商業設施屋頂,舊工廠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公園,產業園區內體育文化加速集聚……市體育局說,上海各類體育場館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市民身邊,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應運而生。
  • 上海中體城奉賢都市運動中心開工
    近日,作為體育消費的新載體,由中體產業打造的中體城奉賢都市運動中心正式開工建設。該運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後,將不僅滿足奉賢周邊居民和企業員工的健身需求,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體育消費,而且將輻射整個上海,開展各類賽事活動,帶動區域體育產業升級,成為申城市民體育健身和休閒娛樂的又一新選擇。據悉,中體城奉賢都市運動中心位於上海奉賢區南橋鎮悠口電子商務產業園內,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距離地鐵5號線站僅800米,地理位置優越。
  • 首鋼北區老工業廠房加緊變身冬奧訓練中心
    在首鋼園區北區,歷史悠久的老工業廠房正在加緊變身「四塊冰」,成為涵蓋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冬奧項目的訓練中心。除冰球館將在年內投入運營外,其他三個場館均將在今年6月投入運營。3月28日上午,首鋼在園區內舉行了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籌辦和項目建設誓師動員大會,詳細介紹了冬奧會相關項目的建設進展。
  • 上海這家健身房"年卡自由" 每次6元單價隨到隨練
    隨著滬上體育場所的復工復產,市民們也紛紛走出家門去健身,用運動提高免疫力。近日,由老舊廠房改造的X-PARK運動基地推出6元/次的公益價,吸引健身愛好者前來嘗鮮。原來,X-PARK運動基地在楊浦區體育局、定海路街道支持下,合作掛牌「定海路街道市民健身中心」。這也是滬上首家商業運作的健身房成為市民健身中心,探索一種全新的公共體育服務模式。  6元/次,隨到隨練,不用再受制於年卡的束縛,只要是在非繁忙時段來健身的市民,都可以享受公益價。非繁忙時段較充裕,分別是周一到周五的上午7點到下午4點、周六的上午7點到下午1點、周日的上午7點到中午12點。
  • 長沙昔日工業老廠房變身「運動工廠」,今成「網紅」打卡地
    2017年12月,閥門廠完成外遷,老舊斑駁的廠房歸於沉寂。 老廠房何去何從?曾鐵鋼反覆思考。一個消息傳來,讓他坐不住了:一名做過物流、辦過市場的老闆租下廠房,準備將其變成倉儲物流基地。 曾鐵鋼和對方溝通:廠房位於城市中心,空間侷促,做倉儲物流大型貨車進不來,還會帶來安全隱患。如果改做文體產業,社區品質能提升、居民群眾都歡迎、產業發展前景好,何樂而不為?
  • 文匯報:奉賢新建都市運動中心
    作為體育消費的新載體,都市運動中心正成為申城市民體育健身和休閒娛樂的新選擇。11月29日,中體城·奉賢都市運動中心舉行裝修開工儀式,未來不僅將滿足周邊居民和企業員工的健身需求,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體育消費,還將輻射整個上海,開展各類賽事活動,帶動區域體育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