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那他們退休後,福利待遇怎麼樣?

2020-12-23 騰訊網

和現代人一樣,古代的人也有工作年限,依據我國現今所實行的公務員法,我國現代人的工作年限應不超過六十歲,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男性到了60周歲可以退休,女性則為50周歲。且公民拿到退休金證後,可以享受國家或企業的福利待遇。既然現代都有明確的退休福利規定,那麼古代退休之後都有什麼樣的福利待遇呢?

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所謂致政、乞骸骨、致事也是這個道理,致仕就是辭官回家的意思,也就是退休。史書上有關於致仕的許多記載,《白虎通義》裡面曾有致仕,致其仕於君的說法,《公羊傳》裡面也有退而致仕的說法,致仕,也就是辭官的意思。雖然先秦時期已經有了致仕的概念,但真正實行這一制度卻是在秦漢時期。

致仕是專門針對官吏辭官回鄉的說法,漢平帝劉衎時期,史書對於致仕終於有了明確的規定,漢平帝曾規定,西漢官吏有致仕回鄉的權利,致仕的官員,朝廷照樣發俸祿,不過,致仕所得的俸祿只能是原官職俸祿的三分之一,且其也必須是兩千石以上的官吏。至於其它兩千石以下的官吏,則沒有這樣的待遇,他們退休回家,只能依靠子孫來撫養。

唐朝以前對於致仕官吏的規定非常粗淺,雖然歷朝都有對退休制度明確的規定,但其在實行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漏洞。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任用陳群、司馬懿主持九品中正改革,當時,陳群等在面對致仕俸祿劃分的時候也出現了爭執,經過協商,司馬懿和陳群也最終採用了漢平帝時期的致仕制度。陳群和司馬懿也曾規定,曹魏退休官吏年限可以延長至七十歲,也就是說,只要到達七十歲才可以致仕回鄉,領取俸祿。

陳群和司馬懿所實行的俸祿制度是不切實際的,古代人的平均年齡都非常低,更別說到達七十歲了,就算到了七十歲,恐怕所謂的致仕俸祿也早已失效。陳群和司馬懿所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度,本來就是為了維護士族的利益,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確定士族終身為官制,更別說什麼致仕辭官了。

致仕制度真正走向成熟,則是在唐代。唐代的致仕制度雖然也有年齡上的限制,但是其相比較於其它朝代,卻要自由許多。唐朝政府明確規定,年滿七十的官吏可以致仕領取俸祿,傷病致殘可以致仕辭官,官吏有辭官的意圖也可以致仕回家,這就使得致仕更加的自由。

唐代的致仕制度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其沒有了所謂兩千石官吏才可以致仕的規定,無論是中央官吏,還是地方官吏,若有辭職的意圖,都可以辭官回鄉,且他們辭官後也都有俸祿。唐代致仕辭官的俸祿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若是有功之臣辭官,其會拿到比之前俸祿更多的賞賜,若為下級官吏,其也可以拿到和自己對等的俸祿。

唐代的致仕制度可以說非常自由,其不受限制,更不為帝王所控制。不過,雖然唐代致仕制度規範,但其致仕的手續卻更為困難。唐代五品以上致仕的官吏,如果到達了退休年齡,其可以向皇帝提出申請。這就需要看皇帝個人的喜好了,若皇帝不願意讓大臣退休,恐怕官員也無法致仕回家。至於五品以下的官吏致仕,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致仕官吏可以向所屬機構尚書省提出致仕申請,然後經過籤字畫押,就可以離開朝廷。

唐朝官吏致仕,基本不會受到生活所迫,從這一點上來看,它比前代要優越很多。

相關焦點

  •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為什麼致仕後都喜歡回老家,原因有這幾點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古代官員退休的那些事。古代我們常見到年邁的官員會和皇帝請求自己年事已高等等理由退休。退休是現代人的說法在古代叫做致仕,致仕之後他們都喜歡回到老家去生活這個叫做告老還鄉。遙遠的路程以及路上等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都制約著他們回去的路途不會太多舒服和順利,但是幾乎是形成慣例了他們一個個回去原因也有以下這幾點。第一點就是衣錦還鄉:古代讀書人都講究衣錦還鄉,並且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好面子。衣錦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十年寒窗苦讀又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年紀不大的時候出去為官沒有機會回鄉顯擺,到老退休了還不回鄉顯擺顯擺。
  • 致仕:從宋朝的退休制度中看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
    退休不是我們現代社會才有的,在古代退休制度就已經相當完善了,在最初的時候,退休稱之為「致仕」。我國古代的退休制度最早出現於周代,《禮記·曲禮》中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事。」這個規定只涉及了大夫一級的官員,但是在古代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與社會發展水平的不高,大部分人根本就活不到七十歲,所以在那個時候,退休制度如同虛設。
  • 古人退休 多半七十才「致仕」
    關於延遲退休的各種傳言,近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在中國古代,各級官吏也有一個退休問題,叫作「致仕」。與現代人的退休一樣,古人的「致仕」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兒。何時要「致仕」?清代文武官員的致仕年齡比較繁雜。文官致仕年齡,一般在60歲上下。乾隆時規定,部、院屬官吏55歲致仕,京察二三等官吏65歲才能致仕。武官致仕的年齡,則隨官職大小而異。清前期,武官除提鎮(省最高武官)以上者不限年齡外,位次於提鎮的副將以下者,限60歲致仕。清末光緒三十年後,為增加軍營朝氣,減少暮氣,武官的致仕年齡又作了修訂。副將年滿60歲必須退休。
  • 古代官員退休那些事:退休年齡一般人達不到,告老還鄉不等於安全
    古代的官員老了,都能「告老還鄉」?那可不一定。更進一步說,「告老還鄉」就等於可以頤養天年嗎?那也不一定,而且可能兇多吉少。至於為什麼,我們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古代的退休,也就是「致仕制度」。而因為種種原因,古代未逾七十而衰者,更是比比皆是,所以,才有了「引年致仕」的說法:官吏因為有病在身或體能不濟,無法勝任現在的工作,即使是沒到70歲,也可以提出提前退休。
  • 宋代官員退休後能享受哪些待遇?
    宋代的文官福利是歷朝歷代中最好的,不僅在職期間俸祿優厚,而且在退休之後還可享受很多的待遇。這裡就來具體講一講宋代官員退休方面的一些內容。古代官員退休稱「致仕」,宋代致仕制度在唐代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發展,經太祖、太宗兩朝,到真宗朝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制度。宋代致仕的條件有兩個,一是年齡,二是是否犯有贓罪。宋初,即遵守「士大夫七十而致仕」的古制。太宗雍熙二年(985),武將王彥超請求致仕,曾對人說:「吾聞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吾今六十九矣,當自知止足之分。」
  • 致仕,聊聊宋代官員退休那些事
    致仕是指,封建社會中的官僚因為年紀老邁,把官職退還給皇帝,自己回鄉養老,可以理解成退休的意思。在北宋之前,並沒有出現完善的致仕制度,直到宋真宗主政期間,致仕制度才完善嚴謹起來。此後,歷代封建王朝都有延續致仕制度,一直到清末皇帝退位,致仕才成為歷史中的一個名詞。
  • 漫談古代的秩祿制度,古代公務員待遇如何?包拯不貪在於賺的太多
    當然由於古代封建制度的矛盾,也有很多官員自命清高,選擇無拘無束、閒雲野鶴般的田園生活,他們要麼主動罷官隱居,要麼被黨羽排擠而貶職或退休。但不可否認當官在有些朝代的待遇、福利還是很豐厚的。那麼古代官員有哪些待遇,待遇又如何呢?
  • 古代官員退休,為何一定要回老家?落葉歸根,並非主要原因
    古人云「四十強仕,七十致仕」,70歲一般被認為是古代官員正常退休的法定年齡。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制定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的先進官制體系後,還制定了系統、完善的官員致仕制度予以配合。
  • 漢代官員的老年生活:退休靠自願,並且沒有退休金
    每當人到老年,往往精力不濟,這時候就已經不能再擔任職務,必須要準備退休。對於一個社會來說,人事的有序流動也是保障行政效率的重要方式,這樣可以讓年輕力壯,更有活力的人才進入職場之中,使人事機構在新老交替中保持應有的活力。而在中國古代,官員到達一定的年齡就要"致仕",致仕的意思就是退休。但凡涉及人的活動,就要有一定的章程與規定,怎麼樣才算可以致仕?
  • 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何要告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嗎?
    說句實話,在中國古代沒有退休這個概念,更沒有什麼官員到了一定年齡必須退休這個說法。所謂的退休,在古代被稱為致仕。古代官員的致仕,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在朝堂鬥爭中失敗,不得不退隱山林,還有一種就是年紀大了,想要退休享幾年清福。皇帝批准了你的退休請求,你才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退休幹部。然而,當這些官員退休之後,一般都會回到原籍,而不會留在自己當官的地方,這是為什麼呢?
  • 宋朝退休很難?官員都不願主動離職,為何歐陽修要何七乞致仕?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歐陽修申請退休時都六十多歲了,怎麼還能叫「提前退休」呢? 原因很簡單:宋朝公務員的法定退休年齡比較晚,年滿70歲才可以退休。事實上,不僅是宋朝,整個中國古代的法定退休年齡都是70歲。《禮記·曲禮》說:「大夫七十而致仕。」歐陽修申請退休和恩準退休時都不到70歲,所以他是提前退休。
  • 古代官員動不動辭官告老,他們靠啥生活?古人有個特質我們丟失了
    「文官告老還鄉,武將解甲歸田」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員們退休的常態,而實際上在古代,官員退休都被稱作是「致仕」。一般的致仕年齡大多是70歲左右,若是有身有病痛則可以提前致仕。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了。而古代也不是致仕後什麼都不管了,根據致仕前的官職,功績以及皇帝對官員的印象不同,致仕後的待遇也不同。而事實上官員致仕後的待遇,以宋朝為例。
  • 在京城養老不好嗎,為何古代官員退休,都要告老還鄉
    在古裝劇中,我們常常能見到某位老臣請求告老還鄉,事實上古代也是如此。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也叫「致事」、「致政」或「休致」。不同的朝代,對於官員退休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無論如何,官員致仕後都要回到家鄉。正所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一棵樹長得再高大,葉子枯萎後,也要回歸它出生的地方——泥土。其二,衣錦還鄉古代官員入仕之後,就很難有機會可以回鄉,除非立下什麼大功,皇帝特地恩準,否則是不能擅離職守的。
  • 美國總統退休後的待遇到底如何?歐巴馬享受終身24小時的保護
    我們都知道總統所享受的待遇往往很高,就算是退休後也是如此。那麼美國總統退休之後的待遇,是怎麼樣的?舉個例子:之前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如今可以享受終身制24小時保護。 所以即便是美國總統退休後,國家也會安排保鏢保護他的生命安全,就以歐巴馬為例,他在退休後依舊可以享受終身24小時保護。
  • 王安石退休後,知府派人抓他小舅子,皇帝得知後,後果很嚴重
    古代官員告老還鄉,稱「致仕」,相當於現在的退休。 退休是免去一切職務,不再是現任官員,沒有法定職權,但並不意味著真的跟平頭百姓一樣。
  • 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何要回老家?惜命只是其一,答案讓人很無奈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一般情況下是七十歲以後,或者是老病昏聵無法處理政務時才會向皇帝提出。皇帝批准後,這些退休的大臣大部分都會返回故鄉,然後在老家終老餘生。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古代官員退休後都會返回老家,難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嗎?
  • 「掛冠」與「致仕」的典故
    但古代一般的情況,官吏們辭職都是採取比「掛冠」溫和的做法,講究一定的手續,奏請「乞休」或「致仕」。「致仕」就是「還官位俸祿於君主」的意思。周朝規定,大夫七十歲便可以致仕。一直到明清基本上按照這個年齡致仕,不過實際上六十歲左右而致仕的人也不少。另外還規定,久病不堪或不勝其職的人也可以致仕。(或稱「乞休」,請求退休)大官申請退職,是要皇帝批准的。
  • 美總統退休後享受怎樣的待遇?享受8項福利,生活瀟灑,富得流油
    美國是公認的超級大國,因此在所有人眼中能夠成為美國總統就是一件光耀無比的事情,雖說美國總統是一個高危的職業,但仍然有很多人絞盡腦汁的想要坐上美國總統的寶座,因為他們可以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除此之外他們還能享受非常高的待遇,那麼美總統退休後享受怎樣的待遇?
  • 美國總統在退休後,能夠享受什麼樣的福利待遇?
    我們知道美國總統在任期間能夠享受方方面面的福利,那麼他們卸任後又能得到哪些待遇呢?不僅如此,他們還允許卸任總統用公費僱用一名辦公室職員,職員的年薪在總統卸任前30個月不得超過15萬美元,30個月後年薪不得超過96000美元。當然要是卸任總統有著川普這樣數十億的身家,他們也可以自掏腰包僱傭職員。
  • 致仕元無官爵累,心田灑掃淨無塵:唐朝官員退休生活什麼樣子?
    年老致仕:這種情況是所有退休類型中最幸福的一種,他們大多和現在中年人一樣對退休滿懷期待,但由於某些待遇問題,也有人不願年老致仕的。圖 | 權傾一時長孫無忌二、 致仕待遇:一在平地一在天退休官員的待遇我們這裡只看兩個最被官員們所重視的部分,那就是怎麼安置退休官員以及唐代的"退休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