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套曲《詩經·國風》在京首演 古曲韻味與西方技法交融

2020-12-14 青瞳視角

11月28日,大型套曲《詩經·國風》在通州區文化館首演。當天,由該套曲的作曲家——美籍華人音樂家談晨執棒中德牧歌合唱團團員為現場300餘位觀眾奉獻了一場古曲韻味與西方技法交融的演出。

《詩經·國風》是談晨應中德牧歌合唱團創建人金成華指揮的邀約而創作完成,包含合唱、獨唱、音樂短劇等多種形式,共分七個樂章,歌詞取自《詩經》中國風部分的八首詩作。

開篇第一首是《子衿》與《採葛》融合在一起的混聲無伴奏合唱,隨後的男聲獨唱《野有蔓草》和女聲獨唱《蒹葭》,展現了男歡女愛的民風人情。第四樂章《株林》用一出音樂短劇將《左傳》中記載的「夏南之亂」展示在舞臺上。之後男聲合唱《黍離》、女聲合唱《淇奧》和終曲《關雎》三首作品接連上演,整場演出的音樂充滿了古曲韻味,觀眾在此起彼伏的合唱聲中與古人的思想進行了穿越時空的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夏天,《關雎》已由中德牧歌合唱團進行了單獨首演,他們攜這首混聲無伴奏合唱參加了去年7月在德國韋尼格羅德舉辦的第11屆勃拉姆斯國際合唱音樂節並一舉奪得金獎。在今年10月結束的「第15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比賽中,中德牧歌合唱團再次憑藉《關雎》入圍新作品終評音樂會,並獲得「成人組混聲一級團隊」的殊榮。

談及《詩經·國風》的創作,談晨表示:「這部作品基本的色調是中國古曲的韻味,我在其中用了很多西方古典音樂復調的手法,也適當的用了一些現代派的技法。我試圖還原《詩經》當時的音樂,希望能在今天的語境中,能接近孔子編詩的心境。」

音樂短劇《株林》的舞臺導演是德國人Daniel Rtting,他表示,讓一個外國人去理解《左傳》的故事是非常困難的,通過談晨的充分講解,藉助最簡約的舞臺調度來呈現「夏南之亂」這段駭人聽聞的故事,希望觀眾能夠從中領悟到,失去節制的欲望會吞噬一切,成為人倫大敵。

本次音樂會是公益演出,觀眾通過領取免費票即可到現場觀演。經常在通州區文化館排練的運河之聲合唱團有60多位團員來到現場觀看演出,團員們表示,通過本場演出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國古典文學。

供圖/主辦方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用西方音樂技法演繹中國文化經典,大型套曲《詩經·國風》首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 李凱祥)11月28日,由美籍華人音樂家談晨創作的大型套曲《詩經·國風》在通州區文化館成功首演。在作曲家的指揮下,中德牧歌合唱團的演員們為現場300餘名觀眾奉獻了一場中西融匯的精彩演出。據了解,這是近年來國內首次舉辦以《詩經》為主題的聲樂作品專場音樂會。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富有古典韻味的國風寶寶名,寓意滿滿!
    近些年來,國風就像一股龍捲風,刮向了各個藝術領域,其在音樂和文學上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並且,國風一詞最早出自《詩經》,給人一種很有文化底蘊的感覺,所以,為寶寶起一個帶有國風韻味的好名字,不僅富有一種藝術氣息,而且還充滿著書卷氣,是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啟發和引導作用的。
  • 詩經《國風·曹風》四 下泉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
  • 先秦民歌 | 詩經國風之美
    總之《詩三百》絕處逢生,漢代儒家將其奉為「六經」之一,遂成為《詩經》。傳授《詩經》的毛公或許是將《詩經》與《左傳》互相配合著講述,遵從季札觀樂之順序作為《詩經》尤其是《國風》之順序。藝術作品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其可供解讀的層次非常豐富。關於古代音律評論,無法不提及「季札觀樂」的歷史。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樛木》
    《國風·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樛(jiū)木:彎曲的樹枝。葛藟(lěi):葛類蔓生植物,野葡萄之類,莖繞樹。累(léi):攀緣,纏繞。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葛覃》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卷耳》
  • 藏在《詩經》裡清雅怡然的女孩名字,個個都富有古風韻味!
    中國人取名字非常講究內涵,並且,從古至今,都有「女詩經,男楚辭」的說法,因此,從詩經裡為女孩子起名,一方面,可以彰顯其氣質,另一方面還讓名字富有國學底蘊。所以,今天起名君就為大家推薦一些藏在《詩經》裡清雅怡然的女孩名字,不僅美,而且盡顯古風古韻。
  • 《詩經》中的十五國風都有哪些?其中豈曰無衣不止一篇!
    我們知道《詩經》是我國現有的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根據不同的類別又分為風雅頌;國風、大雅、小雅等章節。今天小三主要講解其中的國風部分。國風記錄了西周時期十五諸侯國的樂歌,所以又稱為「十五國風」總共160篇。說白了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不同地區的地方歌謠,帶有地方色彩。
  • 簡兮——詩經
    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詩詞文本從《詩經譯註》   譯文鼓聲擂得震天響,盛大萬舞要開場。正是紅日當空照,舞蹈領隊站前方。舞師健壯又英武,公庭上面演萬舞。動作有力如猛虎,手握韁繩似絲足。左手拿著龠管吹,右手野雞翎毛揮。紅光滿面像赭塗,公侯連說快賜酒。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苡
    《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茂盛,眾多貌。芣苢(fú yǐ ),亦作「芣苡」,即車前草。薄言,均為發語詞,無意義。有,取。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 詩經 || 國風 · 豳風 · 七月
    《豳風》七首作於西周時期,內容主要寫周朝開國後的農事活動這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
  •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融入血脈的革命精神鼓舞人心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 1965年8月1日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三十周年 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
  • 邱承彬談詩經:國風王風丘中有麻
    邱承彬談詩經:國風王風丘中有麻魯網藝術 2020-04-01 10:01:021.詩經國風王風丘中有麻原詩丘中有麻,彼留子嗟。詩中子嗟、子國、之子與《詩經·鄘風·桑中》之所言孟姜、孟弋、孟庸為同一手法,均是劉氏一人數名。一說子國為子嗟之父,之子即子嗟。又說嗟、國皆為語氣助詞。(8)食:吃飯。(9)貽:贈。(10)佩玖:佩玉名。玖,次於玉的黑石。
  • 詩經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表示相互贈答...
    2020年12月1日的問題是詩經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表示相互贈答,瓊琚指什麼?選項1是一種珍貴的水果,選項2是美玉。下面就來為大家揭曉正確的答案。詩經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表示相互贈答,瓊琚指?一種珍貴的水果美玉答案:美玉
  • 古箏、椰胡與簫三重奏《清樂套曲連奏》——《出水蓮》《昭君怨...
    演奏時需以《出水蓮》為引,下接《昭君怨》、《崖山哀》連為套曲,收板轉入軟線《西調》快板結束。演奏時需以《出水蓮》為引,下接《昭君怨》、《崖山哀》連為套曲,收板轉入軟線《西調》快板結束。《出水蓮》據錢熱儲《清樂調譜選》所載,此曲的題解:「蓋以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徵其豔嫩也」,表現了蓮花「岀自汙泥而不染」的純潔而髙尚的情操。《昭君怨》表現漢代王昭君的故事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 大型原創錫劇《泰伯》正式首演
    【大型原創錫劇《泰伯》正式首演】自炎炎酷暑到金秋時節,大型原創錫劇《泰伯》歷經整整兩個月緊鑼密鼓的排練,近日在無錫市人民大會堂正式首演。整臺劇目激蕩著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直擊心靈的力量,跨越幾千年光陰長河,還原、追溯與呈現歷史,讓當代觀眾產生情感共鳴與思想共振,讓傳統地方戲錫劇迸發出別樣的、嶄新的光芒。
  • 從《詩經·國風》之篇目看西周與春秋主要諸侯國之傳承嬗變
    尤其是十五國風,原本就大都是採自民間的詩歌,本就不是孔子「樂正」工作的重心,其音樂屬性更是早早失傳。但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撕掉音樂的標籤之後,我們單純地把《詩經》當做一種詩歌文學來研究,才發現,原來《詩經》中皆是文辭古雅、意境高遠、感情真摯的經典名篇。 關於《詩經》的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其中屢有千古流芳之作,本文之中筆者就不再獻醜了。
  • 京劇融合交響,舞臺「揚帆遠航」,《京城大運河》今晚成功首演!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晚,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 全總文工團大型原創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在京成功首演
    《奮鬥者之歌》在北京保利劇院隆重首演。全國總工會有關領導出席首演活動,歷屆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代表、部分駐會全國產業工會、全總各部門和部分全總在京直屬單位相關負責同志,首都職工代表近千人到場觀看演出。大型原創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於11月27日至29日在保利劇院精彩呈現。
  • 音樂史·巴洛克大型聲樂套曲,清唱劇的簡況
    清唱劇又稱神劇,是一種大型的聲樂套曲,內容富於戲劇性和史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