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融入血脈的革命精神鼓舞人心

2020-12-22 騰訊網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融入血脈的革命精神鼓舞人心

《長徵組歌》

蕭華

第六曲 過雪山草地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紮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第十曲 大會師

紅旗飄,軍號響。戰馬吼,歌聲亮。

鐵流兩萬五千裡,紅軍威名天下揚。

各路勁旅大會師,日寇膽破蔣魂喪。

軍也樂來民也樂,萬水千山齊歌唱。

歌唱領袖毛主席,歌唱偉大的共產黨。

1965年8月1日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三十周年

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

在北京人民劇場成功舉行首場演出

一時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55年間,眾多音樂家

一遍遍唱響這首紅色經典

今天,在《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之際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

攜手老戰友合唱藝術團

齊聚《經典詠流傳》

再次唱響這首恢弘的經典史詩

老戰友合唱藝術團組建於 1998 年

由原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退休的老藝術家

和《長徵組歌》愛好者組成

合唱團中,有十幾位老人

親歷過《長徵組歌》的首演

或是1976年電影版《長徵組歌》的拍攝

謝公燦老人今年已經87歲高齡

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梁紅玉和李繼勇老人也72歲了

舞臺上,這群用半個世紀

傳唱《長徵組歌》的老藝術家

身著紅軍軍裝

站姿筆挺、精神矍鑠

慷慨激昂的歌聲不僅把

紅軍戰士在饑寒交迫環境下的堅韌

展現得淋漓盡致

更唱出了各路勁旅會師後的暢快心情

藝術家們從青絲唱到華發

把自己大半生的時光融進了這部紅色經典

在《長徵組歌》的創作過程中

每個人都在努力走近那段難忘的革命歲月

歷史物件記錄了合唱隊的「長徵路程」

也承載著大家共同的記憶

《長徵組歌》首演節目單

《長徵組歌》第一個歌本

《長徵組歌》第一張唱片

「因為大家對長徵並不熟悉,

所以我們需要很多學習。」

節目中,87歲的謝公燦老人

說起《長徵組歌》首演排練的故事

仍然歷歷在目

為了更好地表現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藝術家們將長徵路線圖畫在排練場上

用箭頭標出每首歌的發生地

讓大家在空間上有了更加清晰地認知

除此之外,他們還參觀歷史博物館

選讀了老紅軍的回憶錄

深受鼓舞的他們經常邊流淚邊排練

兩萬五千裡鐵血徵程

讓長徵成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生命史詩

而不朽的革命精神

更啟迪著一代代中華兒女

藝術家們在《長徵組歌》演繹上也在一直創新

大家不僅統一穿上紅軍軍裝

還突破了合唱隊「一面牆」的形式

根據歌曲內容編排了不同動作

有吹小號的、有扶著戰友的、有坐著的

儘可能還原紅軍長徵的真實歷程

魯祖立老師還與愛人

共同製作了特殊樂器——「四塊瓦」

《長徵組歌》之所以55年來經久不衰

離不開創作者蕭華的滿腔真情

1964年,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30周年

親歷過長徵的蕭華將軍

在養病期間,選取長徵中的十二個典型事件

含淚創作完成《長徵組詩》

戰爭雖然十分殘酷

但在蕭華筆下,康震卻看到了

「戰地黃花分外香」的浪漫主義激情

創作完成後,蕭華將軍邀請了作曲家

晨耕、生茂、唐訶、遇秋

選取其中十首進行譜曲

匯成了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

節目現場,馬子躍老人向大家分享了

蕭華將軍與四位作曲家

仔細揣摩歌曲改編的幕後故事

「作曲家提到了『毛主席用兵妙如神』,

『妙』字可不好唱

蕭華當時就改成『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一句經典的詞句就誕生了。」

《長徵組歌》的傳承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

其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員

對每一位歌唱家來說都意義非凡

他就是被親切稱為

《長徵組歌》「總導演」的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不僅指導了《長徵組歌》首演

還參與歌曲創作、排練、審查和公演

甚至親自安排合唱隊到

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和前蘇聯演出

努力把長徵精神傳揚到國外

這首經典也沒有辜負周總理的期望

長徵精神把無數音樂人凝聚在一起

多年來,老戰友合唱團帶著《長徵組歌》

走遍了學校、工廠、軍隊、社區演出近千場

對大家來說,把原滋原味的《長徵組歌》

永遠傳唱下去是彼此共同的心願

從軍30多年的王宏偉

每當唱起《長徵組歌》

都能深刻感受到長徵精神對自己的感召

他也將用自己的方式傳承

這份先輩們在炮火中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長徵組歌》走過了 55 年

藝術家們唱的已經不僅僅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更是一段要鐫刻在每個人心中的歷史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長徵

當下我們也面對著許許多多的挑戰

雖然時代已經大有不同

但《長徵組歌》中唱響的革命精神

並沒有隨時間遠去

它時刻指引著我們堅守心中的理想與信念

不斷逾越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大型文化音樂節目

CCTV《經典詠流傳》

相關焦點

  •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重溫革命史詩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重溫革命史詩 2020-08-01 15:26:44 參與互動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重溫革命史詩
  • 《長徵組歌》飄過55周年,首演藝術家多次重走長徵路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2020年是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之際,近日,《長徵組歌》的十幾位首演藝術家們齊聚央視舞臺再次唱響了這首宏偉史詩。再聚首,唱響詩篇紅船編輯部注意到,在《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之際,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攜手老戰友合唱藝術團相聚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舞臺,將這曲流傳了半個多世紀的旋律再次唱響。
  • 獻禮建黨百年,上音復排《長徵組歌》重溫革命史詩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9月8日報導:《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大型音樂史詩《長徵組歌》自誕生以來,許多唱段家喻戶曉,傳唱至今。2020年恰逢《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重要指示,上海音樂學院今日宣布將復排這部經典,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演出將於10月15日首演於上音歌劇院。
  • 以我繞梁歌聲唱你昂揚闊步,上音師生同排55歲的《長徵組歌》
    圖說:廖昌永在現場指導 官方圖 「這是一個集體學習、接受長徵精神鼓舞與洗禮的課堂!」昨天下午5點,廖昌永在趕晚班飛機前還專程來到《長徵組歌》的排演現場。國慶長假期間,為了復排紅色經典《長徵組歌》,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一刻不停。為了更好了解那段崢嶸歲月,每個師生的手機裡都存有一個「中國工農紅軍轉移路線文字腳本」的表格,當代年輕人用心感受著那一代年輕人的堅定步伐。
  • 上音版《長徵組歌》唱響新時代年輕人的...
    今晚,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有觀眾跟著默默朗誦,也有觀眾跟著無聲哼唱,用當下語境來說,《長徵組歌》就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經典IP。
  • 《長徵組歌》復排帶出鮮活生動「四史」教育課
    上海音樂學院復排並創新打造的新時代版《長徵組歌》將於10月15日在上音歌劇院首演。「我們將以迎接建黨百年為時間軸,推動這臺演出走進長三角、重走長徵路,為『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教材。」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說,「通過藝術實踐思政,廣大師生將在行走的思政課堂中接受一次偉大長徵精神的心靈洗禮。」
  • CR交響樂團指揮張念超先生,再現1965年《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
    C&R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張念超先生,還原再現1965年長徵組歌,大型聲樂套曲十部,於2019年11月18日在國圖藝術中心演出。當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三十周年,由肖華作詞,晨耕、生茂、唐訶、遇秋作曲,唐江指揮,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於1965年8月1日在人民劇場成功地舉行了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的首場演出。本次演出有幸邀請了原戰友歌舞團老藝術家共同參與合唱演出,原總政、空政各位老藝術家參與交響樂團演出。
  • 廖昌永逐字逐句逐音講解,新時代版《長徵組歌》打磨紅色風格
    這裡正在緊張復排紅色經典《長徵組歌》,舞臺導演、聲樂歌劇系教師劉戀不斷提醒師生們,要跨越時空靠近當時的歷史狀態,帶著情感去唱,讓自己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今天傍晚5點,校長廖昌永在趕晚班飛機前專程趕來排演中心,就第八段《祝捷》進行現場排演指導。廖昌永反覆強調,「這是一個集體學習、經受長徵精神鼓舞與洗禮的課堂。」
  • 周恩來與《長徵組歌》問世
    四位作曲家還匠心獨運,巧妙地把中央紅軍當年走過地區的江西採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雲南花燈、川江號子、陝北秧歌等民間音調,與紅軍傳統歌曲的音調完美地揉合在一起,運用到譜曲創作中,初步匯成了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以謳歌中央紅軍排除萬難,不怕犧牲,最終獲得了兩萬五千裡長徵勝利的革命精神。
  • 上音師生同臺傳承紅色經典,為您揭開《長徵組歌》的神秘面紗
    「我們要是對自己的理想信念懷疑甚至放棄,這條長徵路就走不下去。只有我們堅定信念永不放棄,永遠昂揚著這股精神氣在,我們才會走下去。因此,我們在唱《長徵組歌》的時候,一定把自己投入到革命的浪漫者、革命的樂觀者的身份中去,和同志間要相互愛護,時刻保持開心、樂觀的精神面貌!」
  • 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我校舉辦大型合唱《長徵組歌》專場...
    為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12月9日晚,我校在西拉木倫校區音樂廳舉辦大型合唱《長徵組歌》專場音樂會。校黨委副書記李文閣,職能、教輔部門和學院相關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共同觀看了音樂會。《長徵組歌》包括《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大會師》十首歌曲,音樂學院師生用動情的歌聲、精湛的演奏,將現場師生們的思緒帶回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兩萬五千裡長徵的驚人壯舉時刻,喚起師生對崢嶸歲月的深情回憶,激發師生對革命先烈的真摯緬懷。
  • 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張智一行看望慰問大型交響詩《長徵組歌...
    10月30日中午,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張智,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冉貴生,校黨委副書記朱保賢,以及其他在家校領導班子成員來到藝馨樓排練廳,親切慰問正在認真排練大型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的師生們。
  • 雨中的《長徵組歌》
    …… 雨中,近2個小時的《長徵組歌》演唱會落下了帷幕。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紅軍8.6萬餘人從江西於都河出發,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戰略大轉移。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擺脫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勝利結束了長徵。
  • 廖昌永領銜「群星版」《長徵組歌》,現場來了一位特殊觀眾
    10月17日晚,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主辦、上海音樂學院復排的新時代版《長徵組歌》 「首演系列」,迎來了最後一場——由上音院長、歌唱家廖昌永領銜的「群星版」,在上音歌劇院上演。下午四點,全體人員來到劇場,進行了演出前的最後一次彩排。廖昌永演唱的是組歌中的第六曲《過雪山草地》。
  • 【「聲」入人心】在長徵精神的感召下奮勇向前
    為了激發黨員幹部職工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嶽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推出 「聲」入人心之學「四史」心得體會系列音頻黨課。 紅軍長徵,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蹟、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
  • 音樂會丨大型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在遵義市...
    為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5周年,1月14日晚,由遵義市文體旅遊局主辦,遵義市文化館承辦,遵義市音樂家協會合唱學會、遵義 summer藝術中心、遵義市老年大學合唱團協辦的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專場音樂會在市文化館正式上演,百餘位歌唱演員共同唱響紅色經典,以藝術譜寫初心,以音樂叩響時代使命
  • 閻維文王喆領銜 歌劇《長徵》首演大獲成功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7月1日晚,由印青作曲、鄒靜之編劇、呂嘉執棒、田沁鑫、楊笑陽執導的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長徵》拉開首演大幕。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王宏偉,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喆等共塑偉大徵途上的英雄群像。
  • 渭南市舉辦「紅歌匯」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來自渭南各界老中青群眾代表,唱響主旋律,頌歌獻祖國,通過禮讚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溫紅色經典歌曲,進一步增強渭南文藝界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號召力,以紅歌精神凝心聚力、鼓舞士氣,為繁榮渭南公共文化事業再添動力。此次活動主要由《紅歌聯唱》和《長徵組歌》兩部分組成,中間穿插2018至2019年度渭南市群眾文藝團隊星級評估授牌儀式。
  • 《長徵組歌》送他遠行——懷念著名音樂家李遇秋先生
    原標題:《長徵組歌》送他遠行 《長徵組歌》第八曲:到吳起鎮 周總理與《長徵組歌》全體演員合影 左起:生茂、唐訶、肖華、晨耕、遇秋1964年攝於杭州 李遇秋與他的手風琴李遇秋後來回憶說:「肖華將軍對長徵精神的解讀,為我完成《長徵組歌》的後期創作及幾次大的修改,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從杭州回京後,就該寫總譜了。這個重任落在了「科班」出身的李遇秋肩上。遇秋老人回憶說:「那是1965年盛夏,我的創作環境就是在戰友文工團的一間只有3平方米的陋室裡進行的,當時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屋裡熱得像個『鍋爐房』。
  • 【弘揚振堂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大型組歌《董振堂頌歌》(歌詞)已...
    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歌頌黨,歌頌英雄,日前由新河縣文化館原館長、河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北省電視劇藝術家協會會員宋增貴創作的大型組歌《董振堂頌歌》(歌詞)已於近日脫稿,將由新河縣現任館長周桂芳負責作曲事宜,之後交由新河縣風笛合唱團或本縣歌手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