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曾是省級三類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1戶670人,貧困發生率在27%以上。2016年,該村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通過改造民居、修整基礎設施、完善旅遊業態等舉措,讓原本「邊遠窮」的小山村成功轉型,逆襲為「綠富美」的旅遊村,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環境優、能致富的脫貧路。
深秋時節,距離藺田村千年古銀杏「滿樹金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一大早,駐村第一書記趙胡特意請來了一位從事餐飲工作多年的老師,為村裡的餐飲店從業人員進行餐桌禮儀和秋冬菜品調配培訓,迎接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讓遊客有更好的遊玩體驗。
培訓結束後,景區裡開辦民宿、酒店的村民忙了起來,大家滿心歡喜地投入到各項準備工作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志仙在2016年村裡打造旅遊景點之初,便把自家空餘的房屋出租用於開民宿,自己則當起了服務員,吃上了旅遊飯。「以前我們做農業,一年做下來還不夠一年吃。這幾年打造旅遊業,我們每個月有兩千多元的工資,一年下來,比以前掙得多還更輕鬆。」
2016年,藺田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著力完善旅遊配套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同時,充分利用自然優勢,主打「避暑遊」,規劃修建泳池、民宿、酒店、跑馬場、古銀杏景區等,不斷豐富旅遊業態,滿足遊客多樣需求。從2016年至今,該村累計接待遊客75萬人次,成了名副其實的「綠富美」。 據趙胡介紹,通過「旅遊+扶貧」模式,藺田村有農家樂8家、民宿客棧20多家、小吃攤位30多個,景區帶動就業300餘人,輻射帶動村民參與經營300多戶,通過旅遊帶動,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5000元。
在藺田村,像李志仙一樣靠吃旅遊飯而走出貧困牢籠的村民不在少數。在外務工多年的楊遠江便趕上了鄉村旅遊這趟「致富快車」,在景區裡找了一份管理員工作,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脫貧致富。「我每個月的工資有3000多元,平時沒事的時候,還散養了一些雞。今年,1000多隻雞都被遊客買走了,一年下來有50000多元收入,收入跟外出打工一樣多。」 2019年,藺田村實現長效旅遊收入達300多萬元,全村570戶2096名村民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191戶670人實現全員脫貧。下步,藺田村將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配套設施,以鄉村田園遊為主,布局親子遊、體驗遊、採摘遊、康養遊等旅遊元素,豐富旅遊業態。同時,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提高群眾精神文明素養,為遊客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將鄉村旅遊發展成接續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和特色產業。
通訊員 張李軍 塗順菊 趙小川
編輯 徐春燕
編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