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長崗藺田村: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2021-01-09 天眼新聞

迎著冬日的暖陽,走進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寬闊的瀝青路,靚麗的小樓房,蔥鬱的村邊樹……乾淨整潔的鄉村面貌映入眼帘。

「房前屋後掃,方方板板堆,家具家電擺,鍋碗瓢盆洗,鋪蓋被褥疊,雞鴨鵝俱關,柴草落葉擼,臺面桌面抹,破銅爛鐵扔,圈舍廁所衝。」藺田村的村民早已對這琅琅上口接地氣的「十哈準則」耳熟能詳。「好記又順口,簡單又明了,多讀幾遍都能背下來了。」正忙著打掃院壩衛生的村民楊優學輕笑著說。   「為讓村規民約好記又接地氣,村兩委創新工作方法,集聚群眾智慧,編制了簡化版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建設健康文明、和諧宜居的幸福生活環境。」藺田村黨支部書記楊遠幫說,村規民約不僅是要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更是要融進村民的心裡。通過村規民約的實施,切實提高了藺田村村民的整體素質。

近年來,藺田村大力實施鄉村文明創建,加大宣傳、學習《村規民約》力度,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活動;民主創評「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範」「文明村民」「科技示範戶」等活動,提高村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以點帶面,逐步樹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村風、民風。2019年12月24日,藺田村列入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2020年11月,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屋裡屋外勤打掃、垃圾分類不亂扔、村民之間應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在藺田村,隨處可見這樣的民約,有的寫在文化牆上,有的寫在村口的牌子上,還有的寫在村民牆壁上。

「過去村裡垃圾亂堆亂放,汙水亂流。一到下雨天,都沒有落腳的地方。時不時,鄰裡之間還因為倒垃圾有些小摩擦。自從有了這些村規民約,我們也清楚地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對於幫助化解矛盾,實在是大有用處。」村民楊存德樂呵呵地說。   為確保村容村貌整潔衛生,藺田村狠抓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還成立「村級環衛隊伍」。先後增加灑水車1輛、垃圾車2輛、垃圾箱100多個,做到日產日清;引導和幫助農民重點解決糞土亂堆、汙水亂潑、垃圾亂倒、禽畜亂跑、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等問題,全面開展農村「改廚」「改廁」。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整潔、物質豐富的「外在美」,實現文明素養提升的「內在美」。

「如今全村的村民都形成一個共識,村民們每天都會主動將垃圾丟到指定點,村道上的動物糞便少了,灌木叢、連戶路兩旁的垃圾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農家庭院、擺放整齊的農用物品和潔淨通暢的道路。」對於乾淨整潔的村容環境,村民楊存念連連說好。  為鼓勵村民愛護環境衛生,爭當文明村民,藺田村每年都會開展「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範」「文明村民」等評比活動,對獲獎者家門前統一掛牌。「誰都不願因不文明而被人看不起、丟面子。村民們都在潛移默化中轉觀念、破舊俗、立新風,村容村貌在悄然變化,文明鄉風也潤入了百姓心田。」談起村裡翻天覆地的變化,楊遠幫臉上滿是掩不住的喜悅。   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生活幸福……如今的藺田,村規民約滋潤鄉村,處處體現著不一樣的精氣神兒。

通訊員 王珣

編輯 徐春燕

編審 陳富強

相關焦點

  • 貴州省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藉助扶貧項目發展黃金梨種植
    摘要: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藉助扶貧項目資金,搶抓農時大力開展黃金梨種植。村民組成樹苗管護隊進行黃金梨樹苗的集中管護工作。據悉,藺田村每畝黃金梨可創收近萬元,為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黃金梨園」8月3日開園啦!
    近日,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黃金梨」即將成熟上市,聞訊的各路「人馬」早已按耐不住。「黃金梨園什麼時候正式開放喲,我好帶點回去給親戚朋友嘗嘗鮮,」從重慶來長崗藺田村避暑的遊客問。
  • 仁懷藺田村:旅遊致富路越走越寬
    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曾是省級三類貧困村。2016年以來,該村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通過改造民居、改善基礎設施、完善旅遊業態等舉措,讓原本貧窮落後的小山村逐漸成為了四方遊客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近年來,藺田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著力完善旅遊配套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 仁懷藺田村:「邊遠窮」逆襲為「綠富美」
    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曾是省級三類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1戶670人,貧困發生率在27%以上。深秋時節,距離藺田村千年古銀杏「滿樹金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一大早,駐村第一書記趙胡特意請來了一位從事餐飲工作多年的老師,為村裡的餐飲店從業人員進行餐桌禮儀和秋冬菜品調配培訓,迎接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讓遊客有更好的遊玩體驗。
  • 「我的扶貧故事」千金難換鄉鄰富丨仁懷市長崗鎮藺田村黨支部書記...
    「政府和村支兩委已經成立工作專班,對於仁懷市長崗鎮藺田農莊打造所佔的山地進行合理的補償,鄉親們有什麼意見可以儘管提,我們一定會解決好。」這是在村民楊優兵家中,我們開的一場群眾會,現場充滿濃濃的「火藥味」,大家對於藺田村鄉村旅遊和農莊景區打造之後的後續工作說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我也一一記錄,希望在年前把問題處理掉。我叫楊遠幫,是土生土長的長崗鎮藺田村人。20年前,因為貧窮,我不得不走出大山,在外拼搏。經營過酒樓、木材加工等產業,當時每天有上萬元的收入。
  • 肥西縣上派鎮:文明鄉風溫潤五彩三崗
    通道路、建廣場、關懷每一戶家庭……今年,肥西縣上派鎮三崗村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三崗村由原來松崗、阮崗、孔崗三個村合併而來,與中國中部花木城毗鄰。在10.67平方公裡的地域之上,綠色成為三崗村的底色。
  • 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鄉風文明入人心 美麗鄉村迎面來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19個村(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為美麗鄉村建設聚民心、凝民力。經過組織申報、部門初審、網絡投票、項目終審等環節層層篩選,最終選出包括莞城街道創業社區「鄰裡公約」在內的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
  • 長崗藺田:現代農莊景區備受遊客青睞
    登山賞杏、綠蔭乘涼、垂釣娛樂、農家休閒…… 今年「五一」小長假 仁懷市長崗鎮藺田現代農莊的自然味 徜徉在銀杏長廊裡,賞景拍照 置身於青山綠水間,舉杆垂釣 三五人閒走暢聊 孩童們蕩出純真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十堰張灣黃龍鎮村規民約「紅十條」樹新風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駱陶陶)12月16日,筆者從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獲悉,該鎮為村民制定了「紅十條」村規民約,直白易懂的文字表述讓人眼前一亮,立即成為全鎮熱議的焦點。2019年,黃龍灘村的「村規民約」應運而生。村規民約「紅十條」隨著「村規民約風」的興起,黃龍鎮各地紛紛推廣開來,一般洋洋灑灑幾千字,篇幅長卻繁雜籠統。
  • 廣東河源:以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家訓文化蔚然成風
    近年來,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積極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以鄉風文明為目標,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努力實現鄉風民風好起來、人居環境亮起來、文化生活樂起來、生活水平富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和文化品牌。
  • 馬鞍山博望區:涵養鄉風,讓美麗鄉村綻放「文明之花」
    良好文明鄉風具有浸潤人心、引 領向善,規範行為、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抓好鄉風文明建設既是我國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經驗,也是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軟體基礎。
  • 文明鄉風助力小康生活
    文明鄉風助力小康生活 2020-12-15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為鄉村振興「鑄魂」
    湖塘鎮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全鎮統籌、多方聯動、資源融合,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凝聚民心、匯聚力量。近年來,我市始終以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為引領,以建設全域美麗鄉村為重要抓手,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
    灤州市古馬鎮: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弘揚家風家德家訓、扮相俊俏的秧歌隊扭動奮發向上的精氣神、人頭攢動的圖書室潛移默化感染著人們的人文素養……近年來,隨著「三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活動的疊加開展,全國文明村、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相繼花落古馬
  • 莒縣劉官莊鎮: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用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莒縣劉官莊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移風易俗工作為抓手,注重內涵提升,不斷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推動鄉村文明行動由「景美」向「德美」延伸,「面子」與「裡子」並進,換「新妝」與換「新風」共融,用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 【宣城市優秀村規民約展播⑦】寧國市南山街道白雲社區
    【宣城市優秀村規民約展播⑦】寧國市南山街道白雲社區 2020-12-2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馬鎮:方寸紙板「紅黑榜」 書寫鄉風文明風尚標
    (村民在圍觀鄉風文明「紅黑榜」)近日,筆者走進白馬鎮牛角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張鄉風文明「紅黑榜」醒目可見。"築美麗民主和諧夢,樹十裡八鄉文明風",上面不僅有村規民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等村務宣傳內容,鄉風文明風向標和「紅黑榜」兩個區域,更是引人注目。鄉風文明風向標上張貼湖南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謝豔玲,漣源市"鄉村好人家"石亮;紅榜上張貼著愛心人士曾永莊、石紀亮,環境衛生標兵戶陳新範;黑榜張貼著孝老敬榮和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的農戶;旁邊還有一張紅紅的「光榮榜」,光榮榜上寫滿了愛心人士。
  • 人民網丨「小組規」顯「大成效」 長沙縣組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大家邊聽邊感慨:「組規民約符合實際,要始終把它記在心裡,認真履行,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好,把組上風氣建好,更要把鄉村文明搞好。」據悉,今年5月以來,果園鎮把嚴格制定和執行組規民約作為基層有效治理的抓手,紮實推進群眾自治,有效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