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2020-12-23 瀟湘晨報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

「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近日,臨澧縣停弦渡鎮彭家河村黨總支書記王治國在村文明新風建設動員會上表態。

今年來,臨澧縣開展村民自治創新實驗試點,為「支村兩委」換屆創造好環境,縣紀委監委抓住這一契機,以開展「糾四風,治陋習、樹新風」為抓手,抓實基層黨風廉政教育。縣紀委監委、縣文明辦從嚴肅整治鄉風民風抓起,聯合制訂完善「村規民約」。具體為「三制一統籌」,即各個鄉、村黨組織履行鄉風治理主體責任,制訂完善「鄉規民約、村規民約」,以「鄉間約定」倡導鄉風文明;制訂落實管理辦法,形成實用有效的管理落實措施;制訂監督懲戒辦法,實行政府引導,村民自治,鄉村監事會監督,對不良陋習歪風開展監督處罰;黨組織統籌鄉村轄區的黨風廉政建設,抓好基層政治生態、社會生態建設。

據統計,通過開展「糾四、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對基層群眾反映的熱點,有死灰復燃苗頭的賑酒斂財歪風開展專項整治,勸阻和制止18起違規違紀苗頭,對發現的3起黨員幹部違反廉潔紀律的行為給予黨紀立案審查,有效遏制了歪風陋習,鄉風民風正在明顯好轉。

「閒暇時候,鄉裡鄉親賑個酒,親戚朋友有個喜事聚一聚,是我們農村歷來的鄉風民俗,黨委、政府是不是管得太寬了?」起初,部分群眾不理解,有的甚至不管不顧,依然我行我素。特別是進入冬季農閒以後,一部分農戶藉以「房屋修繕、做壽擺宴、添丁加口」等名目打算操辦酒席。發現這些苗頭後,鄉、村黨組織及時行動,紀檢監督共同發力,立即制止,動員群眾接受村民監督。

為不斷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能力,臨澧縣紀委監委、縣文明辦按照「合法合規、群眾認可、便於操作,自我約束」的要求,在「村規民約」中,增設了「嚴禁賑酒斂財、抵制歪風低俗、倡導廉潔清風、違規違紀必究」條款。同時,注重把思想素質好、群眾威信高、管理能力強的「五老」人員選聘為鄉風監督員、村務監事會成員。對鄉村公共事務實行「事前民主評議、事中跟進監督、事後『亮欄』公示」。充分發揮群眾自治和鄉賢「和事佬」作用,提升群眾管理村務的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受到廣大村民一致擁護。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仁懷長崗藺田村: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為讓村規民約好記又接地氣,村兩委創新工作方法,集聚群眾智慧,編制了簡化版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建設健康文明、和諧宜居的幸福生活環境。」藺田村黨支部書記楊遠幫說,村規民約不僅是要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更是要融進村民的心裡。通過村規民約的實施,切實提高了藺田村村民的整體素質。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
    灤州市古馬鎮: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弘揚家風家德家訓、扮相俊俏的秧歌隊扭動奮發向上的精氣神、人頭攢動的圖書室潛移默化感染著人們的人文素養……近年來,隨著「三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活動的疊加開展,全國文明村、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相繼花落古馬
  • 文明鄉風助力小康生活
    文明鄉風助力小康生活 2020-12-15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鄉風文明入人心 美麗鄉村迎面來
    「我們文明養寵,主動為寵物辦證;我們保持小區環境清潔,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我們樹立自尊、自愛、自律精神,鄰裡見面主動問好,共建和諧、友愛、互助、互讓的鄰裡關係……」這是莞城街道創業社區的「鄰裡公約」。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19個村(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為美麗鄉村建設聚民心、凝民力。
  • 石佛村:緊抓產業促進鄉風文明 - 頭條 - 嶽西熱線-嶽西新聞網...
    石佛村:緊抓產業促進鄉風文明 2020-12-15 11:09:31     來源:融媒體中心    作者:儲翔 王海賓     點擊:
  • 十堰張灣黃龍鎮村規民約「紅十條」樹新風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駱陶陶)12月16日,筆者從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獲悉,該鎮為村民制定了「紅十條」村規民約,直白易懂的文字表述讓人眼前一亮,立即成為全鎮熱議的焦點。破舊俗,立新風,如何用「村民的話」管「村民的事」?這成了黃龍灘村黨支部書記餘雪成最近心頭的大事。「法律管不著的,我們自己想辦法管!」2019年,黃龍灘村的「村規民約」應運而生。
  • 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為鄉村振興「鑄魂」
    湖塘鎮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全鎮統籌、多方聯動、資源融合,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凝聚民心、匯聚力量。近年來,我市始終以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為引領,以建設全域美麗鄉村為重要抓手,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殷都區念好鄉風「五字訣」,倡樹文明新風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牛靜芳 通訊員 孫瑞蘭 黨中良6月17日,隨著在安陽市水冶鎮政府電教樓會議室舉辦的「殷都鄉風文明大講堂」宣講骨幹培訓會的開講,正式拉開了安陽市殷都區鄉風文明大講堂的序幕。
  • 白馬鎮:方寸紙板「紅黑榜」 書寫鄉風文明風尚標
    (村民在圍觀鄉風文明「紅黑榜」)近日,筆者走進白馬鎮牛角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張鄉風文明「紅黑榜」醒目可見。"築美麗民主和諧夢,樹十裡八鄉文明風",上面不僅有村規民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等村務宣傳內容,鄉風文明風向標和「紅黑榜」兩個區域,更是引人注目。鄉風文明風向標上張貼湖南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謝豔玲,漣源市"鄉村好人家"石亮;紅榜上張貼著愛心人士曾永莊、石紀亮,環境衛生標兵戶陳新範;黑榜張貼著孝老敬榮和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的農戶;旁邊還有一張紅紅的「光榮榜」,光榮榜上寫滿了愛心人士。
  • 廣東河源:以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家訓文化蔚然成風
    近年來,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積極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以鄉風文明為目標,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努力實現鄉風民風好起來、人居環境亮起來、文化生活樂起來、生活水平富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和文化品牌。
  • 莒縣劉官莊鎮: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用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莒縣劉官莊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移風易俗工作為抓手,注重內涵提升,不斷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推動鄉村文明行動由「景美」向「德美」延伸,「面子」與「裡子」並進,換「新妝」與換「新風」共融,用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 河南村:文明鄉風浸潤百姓心田
    「喜訊傳來民歡慶,全國文明村鎮有咱村;拉起胡胡唱幾聲,表一表咱賽罕榆林鎮河南村……」這幾天,對於河南村的村民來說比過年都高興,得知本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村民們的幸福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有感而發自編自演二人臺,用歌聲表達喜悅之情。
  • 天柱高釀鎮:民歌傳唱制止濫辦酒席.樹立鄉風文明效果好
    「各位父老鄉親們,村規民約要遵循。陋習惡俗須整頓,移風易俗傳古今。」近日,一首首制止濫辦酒席,倡導鄉風文明的侗歌歌謠在高釀群眾中廣為傳唱。為使治理濫辦酒席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入耳、入心、入腦,高釀鎮主要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設置宣傳專欄、群眾院壩會、高音喇叭、流動宣傳車、移動音箱、散發宣傳資料、傳唱民歌等形式,廣泛宣傳禁止濫辦酒席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有效助推了鄉風文明建設。
  • 鄉風建設成效明顯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2月14日,湛江市鄉風文明檢查組赴經開區民安街道龍灣村檢查指導
  • 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農村文明程度、社會風氣等發生可喜變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心勁兒也更足了
  • 雲南羅官村:引導客事從簡助推鄉風文明
    新華社昆明9月9日電(陳永強、莊俊華)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首批21個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金牛鎮羅官村入選。近年來,羅官村以客事簡辦為突破口,傳承勤儉節約美德,強化黨員示範、典型帶動,建章立制、多措並舉,引導客事從簡,助推鄉風文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羅官村落地生根。
  • 卡咪村小組:從生活富裕到鄉風文明的升華
    卡咪村小組:從生活富裕到鄉風文明的升華本報記者/丹洛 明德一個60年前從中老邊境搬遷過來的布朗族村寨,幾十年來變化不大,但近幾年隨著扶貧攻堅和黨的各項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成為了勐臘縣小有名氣的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雙富裕」村。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 馬鞍山博望區:涵養鄉風,讓美麗鄉村綻放「文明之花」
    良好文明鄉風具有浸潤人心、引 領向善,規範行為、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抓好鄉風文明建設既是我國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經驗,也是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軟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