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招豬倌養豬,本科以下免談!網友:先對得起業主再談別的行業

2020-12-22 紫財經

房子不好賣了,開發商到了比拼奇思妙想的時候。

融創孫宏斌是最早感覺到危機的大佬之一,不料撞進了樂視大坑最終不得不壯士斷腕灑淚而別,恆大許家印或許覺得自己技高一籌,眼瞅著老孫剛剛栽了,依然攜手賈躍亭,結果慷慨陳詞的聲音還在飄蕩,雙方已經撕破臉面。

現在,國內的明星房地產開發商祭出了新的法寶:養豬。

01到萬科養豬得本科以上

近日,萬科公司官網發布了包括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開發報建專員、獸醫、豬場拓展經理等在內的一系列豬場崗位,均需本科及以上,號稱在「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定位下設立食品事業部(BU),而生豬養殖與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一起構成了該事業部先行試水的三大領域。

消息一出,引起了網絡熱議。不過,萬科的掌門人鬱亮似乎有著充分的理由。

2019年是萬科的35周年,這一年,萬科全年營收3679億元,同比增長23.6%,扣非淨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14.4%,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不過,不論是營收增速還是淨利潤增速均在下滑。今年前四個月,萬科很可能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差紀錄,合約銷售額1858億元,同比下降11%,遜色於恆大、碧桂園,即使在房企大面各正增長的4月份,萬科還是同比下降了20%,鬱亮亟需向投資者展現自己的成長空間。

而過去一年正是國內豬肉價格狂飆猛進的一年,主要養豬企業均賺得盆滿缽滿。知名農牧企業溫氏股份2019年營收僅731億元,相當於萬科同期的19.9%,同期扣非淨利潤131億元卻超過了萬科的三分之一。

在豬企豐厚利潤的刺激下,萬科為自己找到了「從農場到餐桌」的邏輯,試圖以現有客戶為基礎,並為新事業部高配了昔日A股市場上身價最高的董秘、現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這一看起來很美的算盤真的那麼美嗎?

02豬肉好吃,豬不好養

現實很可能要殘酷得多。

萬科不是第一個跨界養豬的公司,也不是最後一個跨國養豬的公司。在鬱亮之前,早在2009年,丁磊就放出了野心勃勃的網易養豬計劃,近11年過去了,能吃上丁豬倌所養的豬的人仍然是鳳毛麟角。

在房地產行業,恆大、碧桂園、萬達等亦有過進軍農畜業的嘗試,但進展同樣不盡如人意。即便是「中國養豬第一股」、擁有三十多年養殖經驗的雛鷹農牧也不能永保無虞,2019年就曾傳出深度虧損,餓死大量生豬的笑話,去年10月,該公司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1元遭遇強制退市的命運。

豬肉好吃,豬卻不好養。

天眼查有關數據顯示,一個完全養殖產業鏈主要涉及品種繁育、商品種苗生產、飼料生產與商品肉豬生產四個環節。這些不可能在短期內積累完畢。根據官網介紹,溫氏股份建有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平臺,行業專家、博士研髮帶頭人、碩士研發骨幹分別高達20多名、70名、635名。

稍有不慎,一場H7N9流感尤其目前尚未研究出有效應對方案的非洲豬瘟就有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為了分散風險,溫氏股份不僅有養豬業務,還有肉雞乃至深加工等業務,正是這些全方位的布局,才使得溫氏股份能平安度過大小年,雖然業績會劇烈震蕩。

習慣了房地產暴利的萬科恐怕很難適應這種精細化的行業。

03萬科的焦慮,中國企業式焦慮

明知進軍養殖業不會一帆風順,鬱亮執意帶著萬科向前衝,折射出該公司深層次的焦慮,這種焦慮不是萬科獨有的,而是絕大多數中國企業慣有的焦慮。

在一個行業做上一些年頭後,不少企業的掌門人都會碰到天花板,在哪裡找到下一個增長極深深地困擾著他們。多數公司會選擇跨界進入其他領域,甚至像萬科這樣不惜橫跨房地產與畜牧業。

反觀國外許多基業長青企業,他們更喜歡在一個領域裡深耕到極致後,再尋找其他機會,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但風險相對更低,而且往往能構築堅不可摧的護城河。

萬科在房地產業發展到極致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創立35年後,萬科的體量在整個中國房地產產業所佔的比重依然極低,不僅如此,萬科近年來遇到的品質危機可謂應接不暇。一位網友在聽到其跨界養豬的消息就憤怒地表示:

「先對得起業主再談別的行業吧,業主投訴都來回踢皮球,大連萬科毒地板,桃酥地板,劣質牆紙,歪房梁,投訴沒用,回覆說到哪投訴都沒用,萬科現在簡直就是萬坑,這輩子再也不買萬科的房子了!」

事實上,對於跨界,長期賺快錢的鬱亮也顯得首鼠兩端,其為非地產業務設置了幾大原則,投入和產出嚴重不匹配的項目必須要調整;做了三年還沒做成的業務不要再做;開展3年仍然嚴重依賴於萬科內部資源的業務不做等。

這樣的心態根本不適應長線的農業。

相關焦點

  • 俠客島談萬科跨界養豬:房地產行業已在醞釀改變
    可能只是個開始5月7日,萬科發布豬場招聘崗位,跨界養豬的事兒刷了屏。碧桂園、萬達也早有類似動作。不過房企的跨界嘗試遠未止步於此。 一賣房不如養豬?看看數據就明白了。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中國年豬肉消費量超5000萬噸,養豬堪稱億萬級市場。
  • 地產商爭念養豬經
    近日,萬科發布「招募令」,公開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的優秀人才,並表示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這三個領域。在與養豬相關的社招崗位裡,還強調了要「對養豬充滿熱情」。在萬科決定養豬前,很多與農業毫不相干的企業早就開始養豬了——地產紛紛變身「豬倌」:萬達、恆大、碧桂園涉足其中,成為其扶貧工作或是多元化進程的一部分。也有網際網路「豬倌」:網易、阿里、京東早有布局,嘗試著用高科技重新定義這個行業。網際網路大佬養豬後,讓不少人感嘆。
  • 萬科養豬!折射出房地產企業的窘境還是新機?
    萬科很早就宣稱房地產行業已經是所謂的存量時代,這基本上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房地產開發行業的規模將觸頂。而A股地產行業的整體估值已接近歷史最低。但與房地產息息相關的另一個行業——物業管理,卻悄然進入了「黃金時代」,其2016年至2019年的營收和利潤平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3.1%和61.9%,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同時萬科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物業管理企業。
  • 萬科,以豬之名-虎嗅網
    隨後發布的5個社招崗位,包括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養豬場預結算專業經理、豬場開發報建專員和豬場獸醫,工作地點在深圳,要求對養豬充滿熱情,有養豬行業經驗、大學本科。萬科解釋成立食品事業部的緣由是,自2018年萬科將集團戰略升級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以來,接連遭遇2019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2020年初新冠疫情,給萬科客戶購置食品帶來了不便,讓萬科意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夥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
  • 萬科養豬究竟為了啥?養豬的地產商遠不止一家
    「萬科也要養豬了!」這個消息近日炸開了鍋。「笑出豬叫」之餘,有關萬科養豬的各種猜測和討論紛至沓來。「房地產行業不香嗎?」「養豬比賣房還掙錢?」「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 萬科要當「豬倌」歷史輪迴?王石第一桶金來自飼料業
    就像萬寶之爭後深圳國資委重新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萬科創始人王石如今又找回了當年的「第一桶金」。5月7日,萬科集團旗下招聘小程序「萬招君」發布公告,顯示萬科食品事業部對外招聘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萬科要養豬?消息一出,就掀起市場熱議。
  • 95後大學生瞞著父母去養豬:給母豬接生,與自己和解
    和豬崽一起成長不同於跨專業的劉年們,成為豬倌對於科班出身的陳晨來說,是一種理所當然。2016年,陳晨從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畢業,通過校招成為新希望養殖崗位一名技術員。如今,28歲的他已經是新希望河北某養殖場的場長。
  • 樓賣的再好 不如養豬賺錢? 萬科、中糧、華潤、綠城等一眾房企紛紛...
    今年,萬科也正式進軍養豬業,成立食品事業部,布局生豬養殖。7月,萬科還收購了一家生豬養殖公司。此外,中糧、華潤、綠城等一眾企業也紛紛加入養豬的隊伍。那麼,「賣房」與「養豬」到底哪個更賺錢呢?  2020年3月,萬科正式成立了食品事業部,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等三大領域。5月,萬科食品事業部共發布5個社招崗位,招聘需求顯示,包括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等招聘崗位,工作地點均在深圳,要求本科學歷,2年或3年工作經驗,有行業經驗者優先。
  • 看到這招聘待遇,畢業生都想去養豬了
    新希望集團老總劉永好多次表示求賢若渴,直指現代化養豬手段需要高學歷人才駕馭。然而,「搶人容易、留人難」已成為生豬養殖企業面臨的尷尬。今年誓要「拿下」2.5萬名大學生的正邦集團負責人坦言,由於公司要求新人先到一線養豬場鍛鍊,很多年輕人發現豬倌生涯與想像中差異巨大,幹了一個星期就撂挑子的例子委實不少。
  • 萬科也要養豬:一下就是25萬頭 合伙人親自掛帥
    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BU),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的優秀人才,標誌著萬科的養豬事業邁出了重要一步。5月7日,萬科發出招募令,食品事業部的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等5個崗位開始招聘。
  • 業主送錦旗「收錢第一名」,網友熱議:萬科物業如果不行,整個物業...
    虎撲9月15日訊 近日,寧波萬科物業公開回應業主送「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的錦旗,並表示將退出該小區的工作。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的#寧波萬科物業對錦旗事件發聲#:我不幹了】9月13日,#寧波萬科物業公開回應業主送錦旗#一事,並表示擬向街道與小區業主大會提出申請,啟動退出中梁首府小區物業服務工作的程序。
  • 萬科養豬,深夜刷屏!招聘豬場總經理等5個崗位
    公司認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夥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萬科的具體業務架構,除了集團總部,還包括南方、上海、北方、中西部四大區域和物業服務5個事業群(BG),以及印力、物流、冰雪、海外、長租公寓、梅沙教育6個業務單元(BU)。而在食品事業部成立之後,萬科架構中的BU數量將增至7個。基金君查詢發現,萬科旗下食品事業部已掛出相關養殖崗位,學歷要求均為本科以上,工作經驗年限在2年或3年以上。
  • 萬科也要養豬!一下就是25萬頭!五大崗位虛位以待 竟是「蓄謀已久」?
    原標題:萬科也要養豬!一下就是25萬頭,合伙人親自掛帥!五大崗位虛位以待,竟是「蓄謀已久」?  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BU),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的優秀人才,標誌著萬科的養豬事業邁出了重要一步。  萬科養豬  龍頭房企要養豬,萬科招募養豬人才的消息吸引了極大的關注。  5月7日,萬科集團招聘官網掛出多個新的崗位需求,食品事業部招聘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工作地點均為深圳,要求本科學歷,2年或3年工作經驗,有行業經驗者優先。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來源:EMBA微金風口上的豬再一次「起風了」。隨著去年二師兄(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不少養豬的上市公司賺的缽滿盆滿。2月26日晚,豬企龍頭牧原股份交出了2019年的亮麗成績單。圖片來源:農村農業部截圖對於2019年的生豬養殖行業的變化與起伏,牧原股份年報稱之為「前所未有」。
  • 我們吃天價豬肉,看養豬多賺錢,3豬倌都是百億富豪,最高2000億
    再來看其他兩家。溫氏股份上半年出欄生豬數量是486萬頭,營業收入是205.63億元,預計淨利潤在40億到42.5億之間,增幅在200%左右。再來看看外界印象中的暴利行業。先來看近年來漲勢兇猛的茅臺,茅臺股份去年的營業收入為854.3億,淨利潤為412億,淨利潤率接近50%,確實非常高,但仍然比不上今年上半年的牧原股份。
  • 跟公司談工資,是談月薪還是談年薪?
    2008-2012年五年內退出企業不同行業平均壽命分布表 所以我們談薪資時,不要盯著綜合月薪看,平臺的存活率都不高,你的綜合月薪能拿多久,
  • 萬科這回真不幹了
    近日房地產信息頻頻登上熱搜板塊,先有融資三道紅線,後有成都15條新政,總之對於很多開發商來說,這些消息都不太利好。而就在3天前,萬科物業又惹上了新麻煩,因9月11日的錦旗門事件,寧波萬科物業已經向街道和小區業主大會提出申請,將退出小區服務工作。那麼萬科物業怎麼就說不幹,就不幹了呢?
  • 滑雪不如養豬、追風追到迷路:鬱亮的野心和萬科的彎路
    感謝網友金石道人來稿鬱亮當家後,萬科的口號變多了。2014年,鬱亮有篇文章上了人民日報,標題叫《我國樓市進入白銀時代》。在這篇文章中,鬱亮喊出了一個震驚業界的口號:「房地產行業已經度過了最黃金的歲月,進入了白銀時代。」幾年之後,在2018年的秋季例會上,鬱亮喊出的口號更是讓地產界冒冷汗:「活下去。」
  • 大廠齊養豬,養豬比賣房賺錢?
    鞭牛士BiaNews報導:從網際網路大廠到房地產開發商,開始紛紛加入養豬行業。包括早期的網易,新加入的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大廠,也有房地產的萬科、碧桂園、萬達和恆大等地產企業。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和「房地產」,且身兼「房地產」和「養豬」雙重角色的企業,大多實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