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豆腐原是滇南一帶的民間風味小吃,現在傳遍昆明及其他地區。豆腐以石屏所產的較為有名,採用優質黃豆經磨豆、去殼、泡發、磨漿、濾漿、成型等十幾道工序製成一塊塊重約20克,四四方方的臭豆腐。
豆腐經發酵處理後,許多不易於人體消化吸收的營養素,由於酵母或真菌的分解而有利於人體的需要,味道則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成了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小吃。每當夜幕降臨,昆明及滇南的夜市上,只見人們圍坐在小吃攤點旁,將抹了植物油的臭豆腐放在鐵絲帘子上,用炭火燒至金黃色,使之變得皮酥肉嫩,然後蘸著醬油、滷腐汁、蒜泥、辣椒麵、花椒油、鞠荽末等調製成的佐料而食,吃者津津有味,聞者異香撲鼻。
無論在不同的時間裡,無論街上流行什麼小吃,昆明人就是喜歡吃燒豆腐,在街邊也好,在燒烤攤也好,在小吃店也好,燒豆腐是最受歡迎的。燒豆腐是男女老少都喜歡吃的小吃。在晚上,吃燒豆腐是男人的事。在白天,吃燒豆腐是女人的事。因為在夜晚的燒烤攤,男人喜歡吃燒豆腐是因為要喝一杯小酒,一口小酒一口燒豆腐,十分過癮。
地址:新迎小區新迎路(昆明大學東校區旁)
女人們喜歡吃燒豆腐,是因為要讓嘴過癮,路過賣燒豆腐的小吃店也一定會進去喝一碗木瓜水,隨帶吃幾個燒豆腐,不然的話,也就沒有大名鼎鼎的西南何大媽燒豆腐了。在昆明城中,無論正餐、晚餐、宵夜、零食,都可以找到吃燒豆腐的地方。在昆明大小宵夜攤上,都有燒豆腐吃,很容易找到燒豆腐吃,而白天的時候就不容易找到燒豆腐吃了。
地址:前衛路
燒豆腐每塊約20克重,是採用優質黃豆經磨豆、去殼、泡發、磨漿、煮漿、濾漿、成型、濾水、發酵等十餘道工序製成。其中發酵工藝是關鍵,發酵時間短了豆腐發硬且有酸苦味,過長則腐敗變質。
地址:丹霞路
燒豆腐實際是一種小型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其特點是皮黃肉嫩,鬆軟勁道,辛辣味香,別具風味,頗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地址:西南大廈西南文化小吃城內
「燒豆腐」是以豆腐為主要原料,配以姜、蒜、豆腐渣和玉米面。其製法是先把豆腐打成一寸厚的大塊,放在鐵篦上燒烤至兩面微黃,再切成二寸見方的塊煮之後,蘸上蒜泥、薑汁、香油、豆腐渣配製而成的調味汁吃。具有細膩潔白,凝固堅硬,素淡辛香,清氣爽口的特點。
地址:和平村內和平路
將慄炭放入火盆燒燃,架上鐵條網架,架熱後抹上菜油,擺上豆腐,邊烘邊翻動(有的在翻動時一面在豆腐上抹點鴨油,因豆腐受熱油易浸,食時更為香糯),待烤制呈金黃色即成,簡單的步驟,卻有最大的美味。
地址:人民西路五路車終點站
燒豆腐不僅僅只是美味,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而且還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地址:書林街南口
燒豆腐不能空吃,也就是一定要沾著佐料吃,通常把佐料分為幹潮兩種,幹佐料比較簡單,就是用辣子面加上鹽,花椒,味精,隨便拌一下。潮佐料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滷腐水;另一種是用醬油加上辣子面既可,這又分為甜醬油和鹹醬油兩種。
地址:景星花鳥市場珠寶大樓對面
燒豆腐講究火侯,烤的好的,豆腐整個會脬起來,面呈焦黃色,有很濃的香味,會吃的人一般都不吃火剛上來時烤熟的,要吃後面的小火烤的,最好是中間有一點小火,被捂在碳灰下,把豆腐放在火的四周,不用筷子,慢慢地一邊聊天,一邊擺弄,大約一二十分鐘,把烤好的豆腐拿起來,一撇開,中間白白的,冒出一股熱氣,這就可以下肚了。
地址:人民西路(人民西路郵電局旁)
夜市中的著名風味小吃。以優質的石屏豆腐,用炭火燒熟,配以佐料而成,皮黃香酥,心白素嫩。入夜,街頭巷尾爐火映照,香味四逸,自成民俗一景。
地址:雲南大學園西路旁
(昆明信息港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