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藥企紛紛發布了2019年財報。今天,先來看看衛材在去年的表現情況。衛材作為全球製藥前50的企業,雖沒有已經衝入前十的武田那麼耀眼,但同為知名的日本藥企,其還是值得關注的。
在2019年報告期內(日企的財年為4月1日-次年3月31日),衛材的全球收入為6428億日元(445.90億元人民幣,1人民幣= 15.60日元,換算下同),同比增長8.21%。研發投入為1401億日元(89.8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5%,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採用了合作研發的模式,降低了研發成本。
圖表1:衛材2019年財務情況(單位:十億日元)
來源:衛材財報
樂衛瑪營收猛增近79%,推動業績增長
衛材在報告期間營收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是Lenvima(樂衛瑪)帶來的持續業績增長,其抵消了包括在去年4月轉讓仿製藥子公司等在內的會導致營收下降的因素。具體的說,樂衛瑪在本財年的銷售額為70.38億元,同比增長78.75%。除了銷售收入外,樂衛瑪還有來自默沙東的裡程碑式的款項收入及期權方面的一次性付款,這些均促進了公司業績增長。
除了樂衛瑪外,Fycompa(吡侖帕奈)的銷售額也從12.37億元增長31%至16.22億元。而與其相反,Halaven(海樂衛)的銷售額略有下降,從27.47億元降到了25.77億元,這主要是日本、亞洲及拉美地區的銷售額略有下降所致。
圖表2:衛材主要產品銷售情況
來源:衛材財報
中國區營收49億元,業績增長16.14%
從收入的來源地區看,收入佔比前三的地區分別是日本、美國和中國。不過,衛材在日本的營收有所下滑,而在美國及中國的營收增速均為兩位數,特別是美國區收入增速高達31%。而在中國區,衛材的收入為770億日元(49.36億元),同比增長16.14%,是增速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增長支柱。
圖表3:衛材不同地區的營收情況
來源:衛材財報
在中國市場,樂衛瑪的表現十分搶眼。2018年9月,NMPA正式批准樂衛瑪(侖伐替尼)在中國上市,用於晚期肝癌的一線治療;同年11月,樂衛瑪在全國正式開售。上市不到兩年,樂衛瑪的銷售額就從2018年的1.99億元增長到了8.53億元,市場表現強勁。我國是肝癌大國,每年新發46.6萬肝癌病人,其中80%為中晚期肝癌患者,死亡人數42.2萬,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這種大的市場背景下,預計樂衛瑪繼續放量後的銷售額會十分可觀。
Halaven(海樂衛)與Fycompa(吡侖帕奈)均是於去年年底才在國內推出的,因此目前的銷售額較少,有待進一步觀察。另外,安理申在國內市場也實現了4.3%的增長。但目前第二批集採已經開始執行,預計落標的安理申後續可能會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
圖表4:2019年衛材在中國區的產品銷售情況
來源:衛材財報,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樂衛瑪持續拓展市場,2020年銷售額目標超100億元
樂衛瑪作為衛材當前的種子產品,已經在逐漸發力。預計在今年,該產品會進一步的擴展市場,以便能迅速放量。
在美國市場,一方面,樂衛瑪會通過提高其一線不可切除肝細胞癌(uHCC)和子宮內膜癌(EC)適應症的市場份額來實現動態增長;另一方面,該產品聯合KEYTRUDA進行治療的試驗正在進行審查,這為一線HCC適應症的擴展做了準備。
在中國市場,樂衛瑪會引入新的患者援助計劃(PAP)來進行市場拓展。另外,在去年12月,該藥已經提交了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新適應症申請,且已被NMPA受理,這是該藥在中國申請的第二個適應症,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該適應症就會獲批。
至於其他市場,樂衛瑪也會有相應的拓展計劃。在2020年,樂衛瑪的目標銷售額為1580億日元,也就是約101億元人民幣。若是能按照計劃實行,相信來年樂衛瑪實現營收超過100億元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