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榮昌區安富街道黨群辦主任、通安村黨總支書記鄧躍虎是一名大學生村官,懷揣著鄉村振興的夢想,大學畢業後紮根基層十年,聯合區內其他村官,建起了重慶市第一個大學生村官專業合作社,凝聚全區村官力量服務創新創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近日,鄧躍虎被評為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開辦技術培訓班發展蔬菜大棚
鄧躍虎是海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作為一名汽車設計工程師,我有一個夢想,想把家鄉這輛裝滿希望的大車設計得更加絢爛。」2011年,懷揣著鄉村振興的夢想,鄧躍虎辭職回到家鄉榮昌通安村擔任村官。
村民收成怎麼樣?有什麼困難? 2012年,他和同期考進來的5個青年村官一起商量,決定利用各自所長互助發展,組建重慶市第一個大學生村官專業合作社,通過團結全區大學生村官力量,解決各個村子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合作社成立後,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河南和四川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引進外地種植大戶入駐本村,為村民開辦技術培訓班。通過兩年時間,升級村裡的蔬菜產業規模,打通了新的銷售渠道。以往村民需要擔菜上街售賣,如今轉變為企業定期上門收購。農戶吳大爺樂呵呵地說,「我們家現在每年至少多收入幾千塊錢,賣菜也變得簡單了。」
幾年來,合作社帶動村民發展蔬菜大棚200餘畝,受益群眾達1000餘人次,社區成為「縣級蔬菜專業村」和「縣級現代農業示範園」。
推動建設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
鄧躍虎還在通安村建設了全市第一家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推動建設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這裡是重慶市第一家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實踐站,也是大學生村官合作社為通安村文化產業園引入的項目之一。」鄧躍虎介紹說。
每年假期,都會有高校的專家到工作站來,依託榮昌陶這個非物質文化產品,為通安村村民進行創新研發培訓,尋找新的產業模式。整個文化產業園已引進資金2000多萬,成為通安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在鄧躍虎的帶領下,通安村上榜中國旅遊金榜「金選美好鄉村」,榮獲「全國美麗鄉村」「重慶市文明村鎮」和「重慶市城鄉先進社區組織」等稱號。他本人也榮獲「重慶市電商帶頭人」「榮昌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帶動大學生一起創業
「青年村官到基層工作,必須經歷一番鳳凰涅盤、淬火成鋼式的摔打和磨鍊。」鄧躍虎感嘆道,在大學生村官合作社工作期間,自己經歷了從「大學生」到「新村民」再到「新村官」的角色轉換,希望通過合作社的形式,不僅只是幫助村民,也能讓每一個紮根基層的青年村官得到鍛鍊。
2015年底,大學生村官專業合作社吸收64名大學生本土人才加入,幫助他們新建創業基地23個;
2016年,合作社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孵化器,幫助44名創業的大學生辦起了微型企業;2018年,合作社通過自創電商品牌與國有平臺公司合作,幫助600多戶貧困戶和2000餘戶村民銷售農產品。
「鄉村是我施展才華的舞臺,也是我歷練人生的課堂。」鄧躍虎表示,面對機遇和挑戰,他會努力做一名學習型村官,下一步將通過實施文化振興,把當地的院落文化挖掘出來,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