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幼兒園老師會正確急救嗎?如果全園老師都會,那麼,恭喜你們幼兒園所有孩子,他們的安全多一分保障。如果不會但願意學習規範的急救知識,那也很優秀!最可怕的是一知半解,拿掐人當規範急救,隨機拍拍背就嘚瑟自己會海姆立克……重點你講正確急救,人家講咱們跟歪果仁體質不同,我們就應該掐人中,天啊!心梗了有木有?
Echo當年勤勞時做的
開學第一天,幼兒園門口哭得稀裡譁啦是一定的,但今天我不想聊哭,分離是人生路上的「家常飯」,總需要慢慢適應,早晚也都會適應,對吧!
今天我想聊聊幼兒園哪些食物不應該出現,對號入座看看你們幼兒園食譜裡有沒有,如果有記得讓幼兒園後勤或者老師們知道你的想法,努力說服他們,為給孩子們排除安全隱患,「矯情」一點沒什麼不好。
幼兒園班上孩子多,我們很難保證孩子們在吃飯時不說話,不打鬧,不會相互逗笑……如果食物本身存在安全隱患,不安全的進餐環境,大大增加異物梗阻的風險。
可能有人要反問了,孩子需要練習咀嚼食物和自行進餐的技能,不給嘗試機會,怎麼練習?就是因為孩子還太小,不能很好的處理某些成年人覺得ok的食物,所以要提供安全的食材。技能練習不應該建立在風險之上。
比如:帶核紅棗/桂圓/冬棗
前兩樣食物很容易出現湯湯水水裡,其實它倆並不補鐵,鐵含量並不高,糖分卻不低。如果一定要給孩子們吃,請記得去核去核去核煮爛煮爛煮爛!紅棗的核兩頭很尖,一不小心吞下去,情況好的話可能第二天屎裡見;情況嚴重的可能劃破腸道,食道等需要手術取出來。孩子無端受痛,老師家長都難過。
圓形水果/整顆堅果
一不小心就直接吞下去了,很容易造成異物梗阻或是嗆入,因此,幼兒園圓形水果最好是對半切,對於託班,小班寶寶切4塊,去籽。作為家長我們不希望孩子有進餐風險,作為老師我們也不希望因此增加進餐風險,所以多做一步,吃的時候提醒孩子們不要打鬧,安靜吃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歲之內不要給孩子食用整顆堅果,幼兒園就不應該出現堅果。
雞塊/排骨/魚類
魚一般幼兒園不會有,因為刺太多,煲湯可能會,提醒老師打餐時要小心。雞塊,排骨類,要小心剁太小,會有一些小碎骨,夥食委員會可以負責提醒廚房,剁完後再次清洗碎骨頭。骨頭也可能劃破腸道給孩子造成傷害。
四季豆/蝦
吃四季豆一定要加工熟透,沒熟透的四季豆含皂素,會刺激腸道,導致食物中毒。可能有孩子對蝦過敏,家長應該提前告訴老師,也提醒幼兒園製作蝦時能夠剪掉扎手的尾巴和頭部,剝蝦殼是利於手指精細動作發展的事,但我們不希望孩子手被扎破,愉快的吃蝦不香嗎?
同上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開學前應該主動告訴老師,孩子是否對某些食物過敏,過敏症狀是怎樣的?需要怎麼處理?因為嚴重的過敏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刻送孩子去醫院急診科。或者有蠶豆病的孩子,根據醫囑列好哪些不能吃的食物,提前交給老師,並告知幼兒園園醫。
家長需要整理好孩子書包,書包裡不要放危險物品,比如小珠子,磁力珠,尖銳的玩具,硬幣,果凍等。以免孩子誤吞,傷到自己或者其他小朋友。
幼兒園應該明確要求,小朋友不帶任何食物進幼兒園,包括生日蛋糕,水果,零食等。我們很難保證購買的食物是否衛生?萬一吃壞肚子或者食物加工不規範導致食物中毒,最難受的是孩子。我們知道這些風險存在,就不應該有讓孩子承擔風險的機會。
同圖一
開學第一天,願孩子們遇到的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做任何決定,做任何安排首先考慮到孩子們的安全,真心愛孩子應該從細微處開始,一點一滴去落實。
這篇希望更多朋友幫忙轉發出去,謝謝啦!讓更多家長重視孩子飲食安全,也讓更多幼兒園願意去學習正確的急救知識。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義務幫忙去幼兒園培訓,理論,實操我都可,保證不掐人中,不塞手指,讓老師們輕鬆學會急救,但永遠用不上。
教育的本質是愛。
指引並誘發健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