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紅: 「綠色金融」將在 「雙循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0-12-22 新華網北京頻道

  12月15日,「新格局下可持續發展暨第七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在京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數字普惠,綠贏未來」。峰會通過演講及案例分享等形式,共同探討「雙循環」新格局下可持續發展新生態以及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新路徑。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在演講中表示,可以通過「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標準與工具等支持國內綠色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交流,在 「雙循環」過程當中發揮重要作用。

圖為新格局下可持續發展暨第七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上,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在演講。

  殷紅表示,綠色金融可促進綠色建築、綠色交通、新能源、綠色消費等綠色行業或領域的發展,這將成為未來投融資巨大的「藍海」市場。比如,綠色建築,如果新建的建築需符合綠色建築標準,以及現有建築物將逐步進行綠色節能改造的話,那將產生有大的投資需求。

  同時,殷紅認為「綠色+科技」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她表示,目前一些「綠色」相關行業的企業規模還比較小,對它們信用評級有一些難度,如何通過科技手段,運用數據、工具與模型等對企業進行評估,以提升金融機構對「綠色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識別與管理能力,加大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力度。

  殷紅建議,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為金融機構提升綠色企業風險識別能力,更好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持;加強對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發展的激勵與約束,通過政策激勵和考核目標要求兩方面,推動金融機構在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統一綠色金融統計標準。

相關焦點

  • 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信息披露是ESG評級和相關產品...
    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殷紅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綠色金融研究,包括環境風險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壓力測試、ESG評級與綠色指數等,牽頭撰寫《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等多部書籍,並擔任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中方負責人等。
  • 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紅:信息披露是ESG評級和相關...
    作為環球網ESG研究和探索領域核心專家組成員,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殷紅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綠色金融研究,包括環境風險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壓力測試、ESG評級與綠色指數等,牽頭撰寫《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等多部書籍,並擔任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中方負責人等。
  • 對話朱芝松:打通任督二脈,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橋梁作用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上海建設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兩大坐標下,朱芝松認為,臨港新片區要發揮橋梁作用,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在上海經濟發展中發揮增長極和發動機的作用。
  • 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中國ESG投資進入機遇期
    會議邀請到了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殷紅,就中國ESG投資進入機遇和建議,以及工商銀行ESG指數研發及環境信息披露實例,為本次會議做了主旨演講。  中國ESG投資進入機遇期  殷紅談到,ESG能很好識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通常ESG表現好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
  • 「2020服貿會」李耀:技術和金融是「雙循環」的重要推動力,產業鏈...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之下,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的結合更加緊密,技術與金融將成為「雙循環」的重要推動力。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亞洲區首席投資官李耀在「第六屆金融大講堂」上表示,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雙循環」就已經初露端倪。
  • 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中國ESG投資的機遇與建議
    工商銀行自2015年時,就成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團隊,正式啟動了「ESG綠色評級與綠色指數」的研究工作。對此,環球網專訪了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殷紅,作為ESG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的企業代表,分享了她對於ESG投資機遇與建議,以及實踐案例。
  • 政策研究 | 高質量「雙循環」及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時,曾用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狀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空間並存和時間繼起闡述經濟循環過程,並指出大工業和交通的發展,能夠使這一過程發展為世界市場,從而獲得利用全球的全面生產能力。按照這一闡述,一國經濟的雙循環,可理解為各類生產要素、中間以及最終需求在全球範圍內的交換流動,並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一國經濟的溢出及溢入效應。
  • 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雙循環轉型中要高度重視非國有企業的作用
    11月25日,在「全球經濟挑戰與產業鏈重構」的討論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面對這樣一個新形勢的戰略轉型,不要把雙循環理解為自力更生,更不要曲解為閉關鎖國,而是在發展中,在開放環境下的一個雙循環,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一個戰略的轉型措施。「李揚說。
  • 唐英爽:租賃在雙循環中發揮作用 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引擎
    來源:新浪財經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於2020年12月17日-18日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服務」,17日下午舉行融資租賃業峰會。民生金融租賃資產交易部總經理唐英爽出席會議並演講。租賃行業看起來增長率很高,但是在中國高速增長的金融資產中,租賃行業所佔的份額其實是越來越小的。從2015年年底138萬億的社會融資存量餘額到今年283.25萬億的存量餘額中,租賃餘額只從5.5萬億增長到了6.6萬億。租賃的滲透率依然很低。所以中國人真的是只買不租嗎?租賃的行業作用和地位是不是已經喪失了呢?其實不是的。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來源:金融界網站 地方金融 張宏偉 地方金融如何通過充分發揮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市場主體的作用,將自身的發展融入到雙循環格局之中,推動內、外循環?
  • 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
    專家表示,要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充分發揮其支持綠色復甦的重要作用。同時,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保證綠色項目、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目錄中的項目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目標。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下簡稱「30·60目標」)。
  • 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
    而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綠色金融如何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專家表示,要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充分發揮其支持綠色復甦的重要作用。同時,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保證綠色項目、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目錄中的項目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目標。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 中國金融業面臨雙循環新格局提出的新任務
    與此同時,另一方面,目前的國際貨幣環境也帶來對於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的新需求,中國有條件抓住當前的時間窗口來推動金融市場的開放。    第二,在雙循環的過程中,金融體系需要創新性地做出調整,以更好服務於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
  • 在促進中國經濟雙循環的過程中,資產管理行業如何定位和創新?
    如果把十五年來持續跟蹤研究的著作擺在一起,就不難看出,不僅在資產管理活動中要強調長期主義,實際上對資產管理行業研究本身,同樣需要強調長期主義。作為一個具有強大創新活力和廣泛產業關聯的金融行業的觀察者和研究者,我們從這樣的持續跟蹤研究中感受到巨大的樂趣,希望通過這樣的系列報告,能將我們長期觀察思考的心得與樂趣與讀者分享。
  • ​綠色金融最新成果丨安國俊新書《為了綠水青山——金融破繭之...
    本書剖析十多年來國際國內金融形勢變化, 直擊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痛點, 闡釋了綠色債券、 綠色基金和碳金融等綠色金融工具助力環保產業和綠色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 並對中國金融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了探索, 體現出知識的功底與國際化的眼光, 這部著作對於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匯率與流動性、資本市場、疫情衝擊下對中國經濟復甦、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宏觀政策的挑戰與應對, 如何發揮影響力投資
  • 金融如何助力「雙循環」,聽聽他們怎麼說?
    12月5日,在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指出,數位技術在普惠金融服務供給中的作用愈發突顯,我國電子支付使用普及率持續提升。據央行近日發布的數據,第三季度,銀行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242.44 億筆,同比增長12.56%;行動支付業務344.95億筆,同比增長26.48%。行動支付業務量保持增長態勢。
  • 發揮好金融在支持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為了應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自1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多次會議,就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工作展開有序部署和科學應對,金融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積極運用。防控疫情的貨幣金融政策中,雖然包含了一些如降低信貸門檻、延長信貸期限、實行低利率等由金融機構承擔的額外成本,但這些付出有利於支持實體企業(尤其是重要醫用產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企業)的經營運作,提高了阻擊疫情的總體能力和防控疫情的效率,也就為疫後金融機構儘快恢復正常經營運作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權衡得失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經濟規律的存在和發揮作用都是有條件的。
  • 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
  • 曾剛:金融支持「雙循環」新格局應關注四個重點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9日電 題:《曾剛:金融支持「雙循環」新格局應關注四個重點》作者 曾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需要金融圍繞實體經濟需求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注重發揮國企作用
    新發展格局戰略部署有助於中國在國際交往中去除「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標籤,削弱外需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外生衝擊,增強中國經濟的穩定性。要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充分利用中國自身與發達國家各自的比較優勢。關於發揮國有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上,林毅夫指出,在自然壟斷行業要發揮國有企業的優勢,保障基本民生,保障國民經濟能夠正常運行,這是國有企業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