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吐芬芳,在山西運城黃河灘遊玩,路過一片桃樹地,眼前的桃園一望無際片場非常大,有好多農婦正在地裡幹活,但是小編發現這片桃園裡種植的桃樹明顯和別的桃園有區別,一顆顆桃樹像整齊的儀仗隊一樣,站的整整齊齊,個頭大小都差不多是一個樣子,平時看到的桃樹都是枝枝杈杈的,這片地裡的都像一根棍子一樣,密密麻麻的長了一地,就像是一片釀在地裡的桃樹苗,眼前的一幕很是奇怪。
走進桃園,迎面走過來一位大哥,大哥今年50多歲,他就是這片桃園的主人,我們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種植的桃園,就和大哥在地頭聊了起來。
大哥說這片桃園面積有180多畝,是三個人合夥建起來的園子,這片園子建起來今年嚴格一點說是第四個年頭,土地都是一畝700元從當地村民手上流轉過來的,去年開始掛果,180畝賣了有60萬。
大哥介紹說,他家的桃園和別人的種植方式不同,採用的是密植主杆型,一畝地要栽桃苗220棵,株距是一米乘3米,用的苗子是傳統開心型桃園栽植的4倍還要靠上,這種模式的好處就在能比傳統的方式早受益2-3年。開心型達到豐產期要在6年以上,這種主杆型3年就見效,今年第四年達到豐產。還有就是好管理,雖然苗子比較多,但是採用主杆型管理,通風透光反而非常好,摘桃子也是非常方便,站著就把桃摘了,不用爬高,減少了人工投入。
我們誇大哥是種桃樹的能人,發明了這種種植模式,大哥笑了笑說,這哪是他發明的,這是經過一位當地的果樹專家指導過的,他以前是種地的門外漢,自己開過大車,養過雞,開過商店,掙了些錢,後來幾個志趣相投朋友結夥又搞起了農業。他們幾個算是膽子比較大的,建180畝的桃園全部採用新的種植模式,也算是用了奇招。不過經過去年掛果情況來看,形式還是很樂觀的。
這位是大哥的老伴,大嫂性格很好,一說話就是笑容滿面,說起老公,她一臉的自豪,她說老公一輩子閒不住,就是愛折騰,跟著他也是啥都經歷過,十多年前養雞搞了個規模養殖,養了5萬隻,恰巧遇上養雞寒潮,一下賠了50多萬,但是愛折騰的老公沒有用上兩年就搞別的生意打了個翻身仗。今年自個家的這片桃園就目前開花的狀況來看一定是個豐收年,自己這些天領著一群婦女正忙著給桃樹梳花呢。
大哥說這180畝清一色都是當地的優良品種,叫做紅不軟桃,這種桃果肉硬度高,甜度也好,非常適合長途運輸,大量上市在7月初,根據去年的形式來看,今年這180畝要是價格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達到200萬左右。
聊天中間,大嫂又給我們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她說家裡今年是喜事連連,兒子和女兒一人給她添了一個寶貝孫子,可謂是雙喜臨門,她和老伴幹起活來也渾身是勁,家裡添丁了,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好年景。
大哥說,家裡的這片桃園,再過兩天就漂亮了,現在是剛開始開花,到了盛花期這180畝連片桃花非常的壯觀,去年都上了中央電視臺,加上桃園緊挨沿黃旅遊路,借著遊客看桃花得勢頭,他和老伴商量打算今年搞個採摘園,這樣一來收入還能增加一些。他家桃樹地裡全部用是有機肥和胺基酸,品質上沒有一點說的。自己的兒子還開了網點,桃子的質量口感沒說的,所以他更有信心達到今年200萬的目標。
大哥桃園桃樹整整齊齊並列站立,大哥形象的比喻說這是一根棍管理模式。聊了一會,告別大哥,祝願他今年心想事成,達到預期目標,賣它個200萬。各位親,你們那有沒有這種主杆型的種植模式,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也歡迎7月到到大哥家品嘗桃子。(更多圖片故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