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農民建主杆型桃園,樹齡4年達到高產,180畝今年能收入200萬

2020-12-15 黃河鄉土

三月桃花吐芬芳,在山西運城黃河灘遊玩,路過一片桃樹地,眼前的桃園一望無際片場非常大,有好多農婦正在地裡幹活,但是小編發現這片桃園裡種植的桃樹明顯和別的桃園有區別,一顆顆桃樹像整齊的儀仗隊一樣,站的整整齊齊,個頭大小都差不多是一個樣子,平時看到的桃樹都是枝枝杈杈的,這片地裡的都像一根棍子一樣,密密麻麻的長了一地,就像是一片釀在地裡的桃樹苗,眼前的一幕很是奇怪。

走進桃園,迎面走過來一位大哥,大哥今年50多歲,他就是這片桃園的主人,我們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種植的桃園,就和大哥在地頭聊了起來。

大哥說這片桃園面積有180多畝,是三個人合夥建起來的園子,這片園子建起來今年嚴格一點說是第四個年頭,土地都是一畝700元從當地村民手上流轉過來的,去年開始掛果,180畝賣了有60萬。

大哥介紹說,他家的桃園和別人的種植方式不同,採用的是密植主杆型,一畝地要栽桃苗220棵,株距是一米乘3米,用的苗子是傳統開心型桃園栽植的4倍還要靠上,這種模式的好處就在能比傳統的方式早受益2-3年。開心型達到豐產期要在6年以上,這種主杆型3年就見效,今年第四年達到豐產。還有就是好管理,雖然苗子比較多,但是採用主杆型管理,通風透光反而非常好,摘桃子也是非常方便,站著就把桃摘了,不用爬高,減少了人工投入。

我們誇大哥是種桃樹的能人,發明了這種種植模式,大哥笑了笑說,這哪是他發明的,這是經過一位當地的果樹專家指導過的,他以前是種地的門外漢,自己開過大車,養過雞,開過商店,掙了些錢,後來幾個志趣相投朋友結夥又搞起了農業。他們幾個算是膽子比較大的,建180畝的桃園全部採用新的種植模式,也算是用了奇招。不過經過去年掛果情況來看,形式還是很樂觀的。

這位是大哥的老伴,大嫂性格很好,一說話就是笑容滿面,說起老公,她一臉的自豪,她說老公一輩子閒不住,就是愛折騰,跟著他也是啥都經歷過,十多年前養雞搞了個規模養殖,養了5萬隻,恰巧遇上養雞寒潮,一下賠了50多萬,但是愛折騰的老公沒有用上兩年就搞別的生意打了個翻身仗。今年自個家的這片桃園就目前開花的狀況來看一定是個豐收年,自己這些天領著一群婦女正忙著給桃樹梳花呢。

大哥說這180畝清一色都是當地的優良品種,叫做紅不軟桃,這種桃果肉硬度高,甜度也好,非常適合長途運輸,大量上市在7月初,根據去年的形式來看,今年這180畝要是價格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達到200萬左右。

聊天中間,大嫂又給我們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她說家裡今年是喜事連連,兒子和女兒一人給她添了一個寶貝孫子,可謂是雙喜臨門,她和老伴幹起活來也渾身是勁,家裡添丁了,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好年景。

大哥說,家裡的這片桃園,再過兩天就漂亮了,現在是剛開始開花,到了盛花期這180畝連片桃花非常的壯觀,去年都上了中央電視臺,加上桃園緊挨沿黃旅遊路,借著遊客看桃花得勢頭,他和老伴商量打算今年搞個採摘園,這樣一來收入還能增加一些。他家桃樹地裡全部用是有機肥和胺基酸,品質上沒有一點說的。自己的兒子還開了網點,桃子的質量口感沒說的,所以他更有信心達到今年200萬的目標。

大哥桃園桃樹整整齊齊並列站立,大哥形象的比喻說這是一根棍管理模式。聊了一會,告別大哥,祝願他今年心想事成,達到預期目標,賣它個200萬。各位親,你們那有沒有這種主杆型的種植模式,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也歡迎7月到到大哥家品嘗桃子。(更多圖片故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棄商返鄉當農民 花甲老人種稻180畝單產均超800公斤[圖]
    收割、過秤、除水分……經過多名種糧大戶反覆測算,結果出來了:種糧大戶邵金泉種植的其中一塊稻田,水稻單產竟然達到825公斤!  現場立刻沸騰起來。大家都知道,水稻單產800公斤並非稀奇事,但180畝水稻都能達到這麼高的產量,且均出自一人之手,而更讓當地種糧大戶刮目相看的是,邵金泉180畝水稻田並非良田,都是十年九澇、洪災泛濫的低洼荒草地。
  • 在盤州,有一片萬畝桃園,花開正豔
    這段時間,在盤州市英武鎮革納鋪村,萬畝桃花競相綻放,1.2萬畝桃園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光。 走進桃園,一朵朵桃花爭奇鬥豔,美不勝收。放眼望去,一片片桃花如煙似霞,將一個個山頭妝點得分外美麗。
  • 臺灣桃園新興重劃區,大陸人在此200萬買臺灣房產不難
    約人民幣178~200萬)起可入手。要年輕人一次拿出這麼多頭期款仍不易,多少還是需要父母幫忙,舉例來說,若預售屋總價1300萬元(約人民幣289萬),父母與夫妻準備500萬元(約人民幣111萬)頭期款,貸款800萬元(約人民幣178萬),換算下來,夫妻兩人雙薪收入,平均每月約支付貸款4~5萬元(約人民幣1萬左右),仍然可以負擔的起,而且新案和中古屋的價格相差不遠,江翠北側新案平均每坪55萬元(約人民幣
  • 今年河北省新建高標準農田286萬畝
    2020-10-22 09:50:31 來源: 央廣網 舉報
  • 靠「萬畝桃園」收入翻六七倍,河南這個村子交了「桃花運」
    從過去的貧困村,到如今靠著種桃樹發家致富——鮮桃賣錢、小桃釀酒、桃花為景、桃枝生菇,黃河灘區的萬畝桃園,正在試探產業鏈延伸的各種可能性,全方位打造「桃花經濟」。而這場由一顆桃子引發的巨變,是由省人大代表、鹽店莊村黨支部書記關源群發動的。初期頗有「霸道總裁風」的他,如今已讓村民心甘情願發出「真香」感嘆。
  • 三十歲辭去德陽市林業局工作返鄉建百畝桃園,老鄉說出他辭職隱情
    圖中主人公叫劉克帥,原是四川德陽市林業局一名工作人員,手端令人羨慕的鐵飯碗,在城市過著舒適的生活,2012年12月30歲的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到家鄉河南衛輝市安都鄉楊井村創辦了100畝桃樹示範園。當他回家探親,看到鄉親們的桃園管理粗放,效益不好時,就有了回來幫助鄉親們的種好桃樹的想法,思想鬥爭了幾年,終於在2012年辭去工作返鄉建了桃樹示範園。圖中的老鄉說 ,克帥回來,都是為了我們鄉親。劉克帥辭職時,開始家人和朋友堅決不同意,說,好不容易上個大學,在城市有個工作,跳出了農村,現在又回鄉當農民圖個啥。克帥說,現在家人和朋友理解了我的做法,都很支持我。
  • 「五畝換大奔」,海寧這裡有30元1斤的橘子,200元一個的甜柿,食客排隊
    最初的3畝多果樹,經過四年來的精心伺候,現在紅美人也達到了高產年份。如今,從這裡延綿到山坡上,金敬江共種植了20畝的紅美人,高產的畝產能達到5000斤,撇去一些殘次品,70%可以作為商品果出售。「按去年的價格來看,能賣到50萬元以上。
  • 滑縣建成高標準農田134.5萬畝,2020年,糧食總產175.54萬噸,平均單...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秦名芳 通訊員張森)深冬時節,走進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十幾個工人有條不紊地製作著純手工紅薯粉條。「現在是農閒時節,我們合作社組織一些村裡的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等閒散勞動力製作紅薯粉條,提高他們的收入。
  • 「世界最大桃園」蘊藏的鄉村振興「密碼」
    近一個多月來,記者多次深入地處北京東北方向的平谷區,深入面積高達22萬畝的「世界最大桃園」採訪桃農、基層幹部。已經59歲的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平谷人,他家的桃園有6畝7分地。  「今年最大的桃有2斤3(兩),我賣了200塊。」老盧坐在桃園的石墩上跟記者笑著聊,他是附近小有名氣的桃王,得過兩次全區的甜桃王,還獲過京津冀地區的金獎。「『桃王九九』是從中科院引進的品種,就是你旁邊這棵樹,結過我種的最大的桃,2斤6(兩)一個。」老盧總是笑著。
  • ...農田134.5萬畝,2020年,糧食總產175.54萬噸,平均單產每畝563.19...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秦名芳 通訊員張森)深冬時節,走進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十幾個工人有條不紊地製作著純手工紅薯粉條。「現在是農閒時節,我們合作社組織一些村裡的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等閒散勞動力製作紅薯粉條,提高他們的收入。
  • 吳江桃園
    從此文能看出吳江桃園早於明嘉靖年間修建的上海露香園的桃子,而且桃子的品質要好於上海露香園。    從此,松陵與桃園再也無緣了。隨著松陵桃園的消失怡盡,吳江縣政府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曾試圖繼承吳江桃園文化的傳承,發展桃園經濟,重振吳江桃子的輝煌,在蘆墟太浦河的堤岸邊調撥數百畝土地種植桃樹,但是也只維繫了沒十幾年時間,終因桃子的品質,口感等原因,始終沒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吳江桃子的品味和聲譽,市場冷落,最後也只能轉為建設用地或樹苗基地而告終,自此,松陵桃園的歷史存在真正畫上了句號。
  • 把「桃園樣本」,打造成平原鄉村振興的「樣板」
    今天,7000多畝的核心農業產區已連片組塊,魯望農業集團科學規模種植,成功對接青島農業大學「人才庫」。「土地集約化經營+工商資本下鄉助力+農業新六產增收」的產業龍,正「昂頭擺尾」。2萬畝核心「產業區」,是這樣開闢的7月24日,天氣炎熱,正是玉米生長關鍵期。要在往年,桃園街道辦事處吳家莊村農民尚建峰可能正在地裡汗流滿面地幹活。
  • 它是全球最大桃園,佔地22萬畝品種超300種,引75萬網友在線圍觀!
    夏天就是吃桃的季節,北京市平谷區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桃園。總共22萬畝的桃園已經全部成熟了,但由於疫情的影響,平谷桃農無法完全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銷路是一個大問題。拼多多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今年進行了多場農產品的直播。
  • 從200多棵樹苗到687億元品牌價值 洛川蘋果成群眾脫貧致富寶貴財富
    兄弟4人都說今年蘋果遭遇凍害減產,但每人臉上並沒有出現愁雲,反而還個個喜笑顏開。   50歲的楊廣社家裡蘋果種得最多,今年受災也最嚴重,10畝蘋果凍了一大半,產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但是他一點兒也不著急。   楊廣社剛從果園裡回來,農用車還停在白色瓷磚壘砌的大門口。紅磚圍牆,雪白整齊的排房,他在院子裡開了一小塊地,種了點南瓜、茄子、白菜,還種了不少花。
  • 西華:「七仙女」下凡萬畝桃園 網友淘寶直播樂淘桃
    直播期間,網友不僅可以直觀地看到西華萬畝桃園美麗的風光,還可以看到七位美麗的「仙女」摘桃、唱歌、跳舞;不遠處,西華縣委常委、副縣長周勇,在黃橋鄉黨委書記楊霞等鄉領導陪同下,到黃橋鄉萬畝桃園調研,察看水蜜桃的長勢,討論水蜜桃的銷路,謀劃打造黃橋萬畝桃園品牌的明天,吸引眾多網友圍觀、點讚。
  • 「一畝地收入五六千元沒問題」!這是一條農民致富好道路!
    沛城街道、魏廟鎮、五段鎮、湖西農場等沿湖地區充分依託區域地理資源優勢,加快推廣應用稻蝦共作農業生產新模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全縣將新增稻蝦共作面積2萬畝,總量達到4.2萬畝。5月花紅,正是捕撈龍蝦的好季節,也是龍蝦銷售的旺季,記者在沿湖採訪時看到,村民們正駕駛著小船利用地龍捕撈龍蝦,他們高興地說,今年養殖的龍蝦長勢好,產量高,每公斤賣到20元左右,再加上下一薦種植的有機水稻收入,一畝地收入五六千元沒問題。
  • 西瓜和紅薯套種,一畝地收入翻兩倍,畝收入7000—10000元
    去年,老楊一家不再去浙江一帶打工,回家搞起了農業,購買了大型農業機械設備,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以外,還用四畝多田地實驗西瓜和紅薯的套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平均一畝地收入達到7000多元,比單一種植一種作物收入多一倍,今年擴大了規模,準備種植10畝左右的西瓜和紅薯,爭取兩種作物都獲得大豐收。
  • 帶你探訪朱亭現代農業示範園——紅美人基地/桃園、藍莓基地…
    【視頻】朱亭現代農業萬畝示範園(搜索抖音號:株洲發布,能看到更多視頻)淥口區朱亭現代農業示範園【概況】園區選址在以朱亭鎮為主體,包括朱亭鎮周邊部分村鎮,具體包括朱亭鎮的高福村、浦灣村、黃龍村、龍鳳村、九都湖村、朱亭村、雙江村和龍潭鎮的磚橋村等。
  • 貴州天柱:打造油茶全產業鏈 建成30萬畝「綠色銀行」
    2012年1月,當地黨委、政府向王家權及時施援:以125元一畝的費用補助開墾費2.5萬元;油茶苗2元一株免費送油茶苗2.2萬株;每年送肥料10噸連續送3年;一畝補助50元的撫育費也連續補3年。「政府的扶持減輕了我的壓力,我的油茶基地才得以建起來。」王家權說,政府扶持3年,他自己護理3年。
  • 西藏農民田間話農事:今年青稞豐收了
    中新社拉薩9月10日電 題:西藏農民田間話農事:今年青稞豐收了作者 江飛波「今年風調雨順,天氣特別好,青稞也比往年長得更好一些,這會兒收割,再等一個月,青稞炒熟後就能磨出糌粑了。」9月9日,在西藏拉薩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古榮村,當地農民朗嘎說,她家有10餘畝土地,其中大部分都種植了青稞,今年是豐年,預計總產量能超過5000斤。古榮村位於拉薩河支流堆龍曲上遊,相較於拉薩周邊的曲水、林周、達孜等地海拔更高,青稞成熟也稍晚一些,目前溝內青稞地一片金黃,正是豐收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