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協只是背鍋俠?或許這才是中國足協出臺這些新政的真正原因
,中國足協的新政一公布,立即受到了很多球迷的諷刺。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只要是中國足協出臺的政策,不管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反正都是錯的。總之,中國足協這幾個字就是原罪。事實上,在中國足球的發展歷史中,中國足協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扮演著很不光彩的角色,中國足球之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成長,中國足協「功不可沒」。然而,並不是中國足協所有的出臺的政策都是錯的,並不是所有的中國足協的官員都是中國足球不可饒恕的「罪人」。
-
足協下周或出臺21賽季準入細則!新政增單筆獎金:可達千萬級別
2021年1月1日之前出臺,但足協經過過去一周的討論、修改,準入細則、新政,有可能在12月7日、8日公布(下周),其中準入細則包括了俱樂部的中性名,新政則包括了新的限薪令,增設了單筆獎金不超過千萬的條款。
-
足協主席痛批:難道良心已死?!
足協主席痛批:難道良心已死?!12月14日,在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多項重磅新規。新政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事實上,早在大約20年前,中國足協就曾經兩次出臺過「限薪令」,但隨之出現了大量的陰陽合同,限薪沒有起到期待的效果。
-
足協新政前景幾何?
針對中國足壇「虛火」過旺的重疾,中國足協可謂是重拳出擊,接連出臺了壓縮俱樂部總支出、球員進一步限薪、以及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相比2018年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總結大會上公布的9億元人民幣,中國足協最新的規定要求:在2021賽季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
足協新政落地,違規者或被罰降級
會上,足協正式下發了《2021-2023賽季中超、中甲、中乙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以及《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至此,足協醞釀已久的新政正式落地。未來,中國職業足球能在新政強力規範下再度發展,從而刺激各級國字號闖進世界大賽中嗎?我們將拭目以待。
-
馬德興質疑足協新政:漏洞百出!這次又能持續多久?
12月25日,中國足協在北京崑崙飯店召開中超投資人大會,公布中超、中甲聯賽新政。對此,「中國足球第一名記」馬德興表示:新政終於面世,可還是跟以往一樣漏洞百出,並且無法讓人看到具體而明確的監管措施以及明確的細則
-
足協醞釀恢復球隊異地轉讓政策!網友:朝令夕改見怪不怪
這兩天又有消息傳出,足協正在醞釀恢復一項四年前曾被禁止的政策,即俱樂部異地轉讓的政策。眾所周知,異地轉讓以前曾是中國足壇的普遍現象。像北京人和這支球隊,它就有諸多的前身,這支球隊最早是在上海,陝西、貴州也留下過它的足跡。
-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怒批黑哨+官哨!魯能申訴足協至今仍未給說法
早些時候人民日報體育部發布了採訪中國足協陳戌源的視頻,在這次採訪中陳戌源主要是針對2020賽季中超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怒批黑哨+官哨!魯能申訴足協至今仍未說法。陳戌源怒批:我們今年就很明確,絕對不允許在過去裁判界發生的事情再度發生,絕不允許醜陋的一面在今年中國足球上演。你可以有業務上的誤判,但是絕對不允許你有道德上的誤判。中國足協主席對於本年度裁判的執法一定程度上給予了認可。
-
中國足協出臺「最嚴」限薪令?足協主席: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事實上,早在大約20年前,中國足協就曾經兩次出臺過「限薪令」,但隨之出現了大量的陰陽合同,限薪沒有起到期待的效果。但這一次,中國足協出臺了嚴厲的處罰監管措施,比如,球員與俱樂部之外的第三方籤訂合同,俱樂部與球員直系親屬籤訂經濟合同,球員收取合同外價值超過一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或者物品等行為,都必須向足協申報。
-
中國足協出臺「最嚴」限薪令?足協主席: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陳戌源透露,早在今年夏天,自己就和各俱樂部投資人有過交流,減費降薪的計劃受到了一致的支持,「許家印、王健林、張力、張近東、胡葆森、周京輝,等等,投資人都鮮明表明立場。思想上有認識,思想上自覺,才能有好的執行。」而對於減費降薪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陳戌源也表示會嚴格處罰,不會講任何情面。
-
足協主席怒了: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事實上,早在大約20年前,中國足協就曾經兩次出臺過「限薪令」,但隨之出現了大量的陰陽合同,限薪沒有起到期待的效果。但這一次,中國足協出臺了嚴厲的處罰監管措施,比如,球員與俱樂部之外的第三方籤訂合同,俱樂部與球員直系親屬籤訂經濟合同,球員收取合同外價值超過一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或者物品等行為,都必須向足協申報。俱樂部薪酬超支罰分,如果發現有俱樂部和球員籤訂陰陽合同,俱樂部直接降級,涉事球員禁賽24個月。
-
足協主席陳戌源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限薪新政:國內球員年薪稅前不超500萬元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
足協主席陳戌源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限薪新政:國內球員年薪稅前不超500萬元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對於年輕球員,中國足協出臺了專門規定:U21球員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萬人民幣,但如果累計出場900分鐘以上,薪酬可以不受限制。而對於外援,外援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一旦降級,外籍球員合同收入仍然有效。但如果續籤合同,需按照中甲規定執行。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總薪酬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
-
足協改名新政給整個社會釋放了信號
國安也為保留「國安」這兩個字做出很多,有傳聞稱,俱樂部老闆甚至考慮採用變更股權的方式來滿足新政要求。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1994年成立,是中超唯一沒有換過投資人的俱樂部。去年建業俱樂部成立25周年之際,央視拍了一部《堅韌·25年》的紀錄片,並贏得當年中國足球新聞獎優秀視頻作品獎,這個獎項正是由中國足協主辦的。而除了建業,泰達、國安、申花等也都是中超老牌俱樂部,淵源深厚。
-
曝:足協限薪新政遭多俱樂部反對,支持者僅不到3成
由於以廣州恆大為首的俱樂部大肆「燒錢」,目前中超俱樂部的運營成本是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些中小俱樂部越來越難以為繼,最近2個賽季已經出現了多家中甲、中乙俱樂部因破產而解散的情況發生,而上賽季的天津天海也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最終宣布解散退出了中國足壇。
-
闢謠,足協秘書長:足協新政還不成熟,但足協必須放權
中國足協秘書長劉易出席2019中乙聯賽年度頒獎典禮。易建聯秘書長在現場講話中回應了有關中國足協新政策的一系列傳聞。易建聯說:「之前足協的新政還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後足協還會繼續放權,讓市場發揮更大的活力!」!
-
足協主席痛批:難道良心已死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減費降薪對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陳戌源透露,早在今年夏天,自己就和各俱樂部投資人有過交流,減費降薪的計劃受到了一致的支持,「許家印、王健林、張力、張近東、胡葆森、周京輝,等等,投資人都鮮明表明立場。思想上有認識,思想上自覺,才能有好的執行。」
-
足協主席痛批:難道良心已死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減費降薪對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陳戌源透露,早在今年夏天,自己就和各俱樂部投資人有過交流,減費降薪的計劃受到了一致的支持,「許家印、王健林、張力、張近東、胡葆森、周京輝,等等,投資人都鮮明表明立場。思想上有認識,思想上自覺,才能有好的執行。」而對於減費降薪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陳戌源也表示會嚴格處罰,不會講任何情面。
-
球員收入一夜間回到中超元年 中國足協限薪新政這次會奏效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球員收入一夜間回到中超元年 中國足協限薪新政這次會奏效嗎?12月14日,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正如之前媒體幾次鋪墊的一樣,中國足協宣布了一系列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薪水的相關政策。
-
足協新政之我見——立場與慣性思維的碰撞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投資人會議上中國足協發布了職業聯賽的新政策,引起各方人士(足球從業者、足球媒體人、球迷媒體人以及著名編劇等,當然還有球迷)的解讀和評論,有人支持,有人質疑,更不乏嘲諷。「輿論聲音」中有利益集團的博弈,也有媒體人和熱血球迷的堅定表達,但對於中國足球來說,足協出「新政」必然反對的聲音不小,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條件反射,這大概就是慣性思維,難道沒有「成功經驗」的中國足協就必然要面對的尷尬局面?這沒有辦法,誰讓你結果不好,過程不好,甚至你都講不清楚你想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