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國內飲料企業「很受傷」。
不過,其中並不包括元氣森林。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元氣森林的月銷售額一度破4億,25億的年銷售目標基本問題不大。
元氣森林的野心
不僅如此,元氣森林還在這樣的情況下,暗暗伸出了擴張的「手」。
有媒體報導,元氣森林近期迎來一位新的人力負責人:原瑞幸咖啡HRD冉浩。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冉浩於2017年加入瑞幸咖啡,一手搭建了瑞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冉浩算得上瑞幸咖啡人力資源的一把手。
對於這種行為,外界自然紛紛猜測,元氣森林肯定是要去做咖啡了。
實際上,元氣森林的野心早就不止氣泡水了。
元氣森林掌門人唐彬森在今年10月末的經銷商大會上表示,元氣森林還有95%的產品沒有推出,而2021年將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都將是2020年的3倍。
「我們依然是這個行業裡面給大家毛利最高、空間最大的品牌,這一點我們會永遠保持住,你們不用擔心。」他對現場的經銷商如是說。
幾乎是與此同時,10月26日,元氣森林股東挑戰者資本投資了瓶裝即飲咖啡Never Coffee。
再往前看,今年8月,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開始逼近即飲咖啡市場。
元氣森林要涉足咖啡,還真不算突然。
在內部,元氣森林早就設立研發中心,不斷推出包括新產品。
目前,元氣森林家族除了氣泡水外,還有燃茶、能量飲料、乳茶、酸奶、氣泡果汁等產品線,口味多達幾十種,產品主打無糖健康的口號。
據市場反饋,在冬天,乳茶的銷量有時已經超過了氣泡水。
不難看出,元氣森林正在努力跳出單一爆款的消費場景,朝多品類的方向發展。
元氣森林的底氣
做氣泡水,氣泡水就火了;做乳茶,乳茶也火了;做咖啡,也能火嗎?
想必元氣森林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它一定也有自己的底氣。
與完美日記、三隻松鼠等網紅品牌首先專注於線上渠道的思路不同,元氣森林一開始就把精力放在線下。他們認為,自己的用戶畫像是15歲到35歲之間,注重食品健康喜歡體驗新產品,連鎖便利店的冷櫃跟自己的潛在用戶非常契合。
目前,元氣森林的線下渠道已覆蓋國內30個省份、477個便利系統、5.3萬家便利店以及13萬家線下傳統店。
在品牌發展初期,元氣森林正是很好地依託便利店進行渠道布局。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便利店實現銷售額達2556億元,同比增長13%,仍高於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8%。
但元氣森林能在短短四年間迅速爆發,線上渠道也是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元氣森林2017年5月進駐天貓,第二年雙11就衝到了天貓水飲品類的第九,全線銷售額260萬。
數據顯示,元氣森林今年在天貓雙11水飲銷量排名和京東食品飲料雙十一競速榜均獲得水飲類銷量第一名,從創立到爆紅僅用了4年。
與此同時,元氣森林也是李佳琦直播間的常客。今年三八節,15萬瓶新品乳茶在李佳琦直播間瞬間搶光。
除天貓、京東旗艦店外,元氣森林還開設了小紅書官方店、微信元氣研究所小程序等,與小紅書、微信的圖文功能相結合,通過產品測評解讀低卡飲食、健康生活等概念,與其產品特色達成關聯,使其形成刷屏效應。
在小紅書上搜索「控糖」、「無糖」,分別有超過8萬篇和36萬篇分享相關科普和推薦無糖食品。
此外,尼爾森報告顯示,41%消費者想要含糖較少的零食。很顯然,「控糖」已經成為一種大眾表達健康生活方式的新潮流。
元氣森林也是一直遵循著這個路線,從氣泡水到乳茶,都是打的低糖或者無糖的「招牌」,火速圈粉。
不過,對於元氣森林一直宣稱的「健康」,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元氣森林氣泡水主要靠三氯蔗糖和赤蘚糖醇調節甜味,二者不屬於糖類物質,雖符合國家標準的無糖定義,但這些代糖也暗含其他健康風險,不宜長期飲用。
此外,元氣森林憑藉日系風格圈粉無數,也難以避免地陷入了「偽日貨」的爭議中。
元氣森林是正宗國貨,但從包裝上看,元氣森林使用日語中的「気」取代中文的「氣」字,瓶身背後還有「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森林」等字樣,滿滿的日系風格,令人第一印象就容易把它定義成日本品牌。
明明是地道的國貨,卻要裹上「洋包裝」提高檔次,元氣森林的「日系牌」不免讓消費者產生反感情緒。
雖然這一切同樣沒有阻止元氣森林的繼續爆紅。
元氣森林的資本故事
從資本層面來看,元氣森林同樣是「當紅炸子雞」。
元氣森林的估值去年11月還是40億元,今年7月就跳漲到140億元,8個月漲了100億元。
「有錢好辦事」,元氣森林的火速增長,自然也離不開豐厚的資本。
實際上,元氣森林與資本市場的故事不僅於此。
元氣森林的創始人唐彬森是做遊戲出身,卻非常喜歡消費。2016年,當資本瘋狂把錢灑向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時,唐彬森就頗有先見之明的創立了元氣森林。
但唐彬森的野心絕不僅僅局限於飲料上。更確切的說,元氣森林只是唐彬森消費版圖的一小塊。
2014年,還未創立元氣森林的唐彬森便成立了挑戰者資本。
截至目前,挑戰者資本累計管理資產規模為50億元,主投消費和TMT兩個方向,已投資包括老虎證券、家鄉互動、活力28、拉麵說、熊貓精釀、觀雲白酒、好望水等超過100家創業公司。
可以說,在消費賽道上,元氣森林背後的挑戰者資本算得上爆款收割機。或者說,在元氣森林的基因裡,就遠遠不止氣泡水和乳茶。
看完這些,元氣森林進軍咖啡行業,是不是也算不上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