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源法師13歲出家,面相慈悲清透,如今23歲是中國最年輕的住持

2020-12-18 羽昕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

自從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後,就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合,迅速流傳我國大江南北。古往今來,很多人都信奉佛教,古代人燒香拜佛祈求保佑,現代人則大多去寺廟中上香。但不論用什麼樣的形式,可以看出,信仰佛教的人依然很多,這也就是佛教在我國成為第一大宗教的原因。

信仰佛教不分年齡,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學話兒童,都可以信仰佛教,我國也允許宗教自由。這也導致現在很多人都出家,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出家人,即使在生活中沒有看到過出家人,那麼在電視劇中也可以經常看見他們的身影。

說到出家人,大家肯定會想到寺廟。不少人去過寺廟燒香許願,大家看到掌管寺廟的人就是主持。主持一般都德高望重,受大家敬重,所以經常可以看見年紀比較大的主持。可是在我國有一個23歲就當上住持的人,他是我國最年輕的寺廟住持,而且他在13歲時就已經出家了。這雖然聽上去令人驚訝,但確實是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他就是寂源法師。他是如何當上住持的?又為發揚佛教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呢?

出家發端

1990年,寂源法師出生在貴州省貴陽市。剛出生的寂源法師很普通,根本看不出來他將來要與佛法共度一生。但寂源法師是個與佛法有緣的孩子,他從小就受到佛法的薰陶,對佛法有著不同尋常的理解能力,而且非常願意出家。直到13歲,他說服了家人,只身前往貴州市的黔明古寺,受到妙樂法師的剃度,從而跟從妙樂法師學習佛法。

15歲他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對佛法不懈努力的學習,考入了江西佛學院本科班,繼續學習佛法。由於寂源法師的努力學習,18歲時,他從佛學院本科班順利畢業,圓滿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同時寂源法師還得到了另外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上一下誠長老願意親自教授他佛法,並且寂源法師將作為上一下誠長老的第四十六代傳人普渡眾生。這個消息不僅給寂源法師帶來了希望,還讓所有人看到了寂源法師優秀的能力。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都願意向寂源法師請教佛法問題。

在寂源法師受法於上一下誠法學弟子之後,他還接法為弘福寺心照大和尚的第五十代傳人和貴州省佛教協會會長等等。這僅僅是他的一小部分作為,他更多的作為在往後的日子裡,還會被發掘出來。

但這一小部分的作為足以看出,寂源法師當年的優秀和超俗的能力。而且既然大師還是一個非常和善莊重的大師,很多人都發自內心的佩服寂源法師,並且願意與他一同學習佛法。但寂源法師並不只是在佛法上有作為,他更大的作為還體現在修繕寺廟方面,在修繕寺廟上寂源法師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寂源法師在得到榮譽之後,他決心為佛教做出一番貢獻,於是他在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動員眾道士修繕大錯祖師道場,使其得以圓滿。在修繕大錯祖師道場後,寂源法師又修繕了西來庵。原先的西來庵破舊不堪,無人問津。

在寂源法師的努力下,西來庵終於恢復了往常的規模,重新展現出它莊嚴肅靜的一面。在寂源法師不懈的努力下,大錯祖師道場和西來庵都恢復了原有的樣貌,並且敲鐘聲日日響徹寺廟,讓人受到佛教的洗禮。二者都以佛法慈悲而著名,吸引來很多旅客。大厝祖師道場和西來庵的清淨與莊嚴,使追求佛法的人獲得滿足。

大錯祖師道場與西來庵修繕完滿,以其恢弘龐大的樣貌,從而吸引來更多的旅客。不僅提高了貴州省的經濟,而且使貴州省完善了兩座名勝古蹟地點,這也為貴州省的知名度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貢獻之多

說起西來庵。大家可能有所耳聞,它原名叫做朝陽寺,是明朝後期修建的。1940年到1946年之間,正是我國全民抗日時期。實施我國山河破碎,十分潦倒。國立浙江大學是我國著名學府,為了延續我國文化之脈,國立浙江大學毅然決然的遷徙來到湄潭建校,國立浙江大學在湄潭辦學達七年之久。

在這七年當中,西來庵成為浙大師生唱賦作詩,施展抱負的大好地點。「湄江吟社」就是在授課之餘,蘇步青與錢寶琮等教授聯手創辦的。七年以來「湄江吟社」展開了不少活動,教授們經常聚集在一起記錄生活,抒發情感,一共創寫了200多餘首詩。

在我國抗戰勝利後,國立浙江大學遷徙回了浙江,而湄潭浙江大學大部分則被作為舊址所拆除,只有小部分倖存下來。例如西來庵,它作為湄潭浙江大學舊址,本是要被拆除,卻很幸運地被保留下來。這也源自於寂源大師的貢獻,他修繕西來庵,並把它保護起來。

讓大家感到欣慰的是,目前西來庵已經被我國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幸好有寂源大師的保護與修繕,才得以讓我國的文化建設有所保留。這不僅僅是對貴州省文物建設的貢獻,也是對我國歷史上的貢獻,將會有更多的後輩看到如此宏大的建築,從中感受到我國歷史以來的輝煌。修建西來庵時,寂源法師年僅23歲,這麼年輕就擁有如此大的魄力,足以看出寂源法師能力超群的一面。

在修陝西來庵之後,23歲的寂源法師當上了西來庵的住持,他一生勤勤懇懇,為西來庵做出了許多的善舉。在一個人最年輕的年紀,寂源法師選擇在寺廟中潛心學習佛法。在他孤單的日子裡,他選擇與佛法作伴。寂源法師達到了很多人一生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做出了很多人一生也無法做出的作為。

寂源法師用他自己作為生動鮮明的例子,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們,做學問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害怕孤獨,一定要在自己年輕時,為自己鋪墊未來的方向。千萬不要「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相關焦點

  • 寂源法師13歲出家,23歲成最年輕住持,面容清秀不輸小鮮肉
    能理解這一點的自然不多,可這位"中國最年輕的住持"——寂源法師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小男孩生著佛垂大耳,面相更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看著也是十分慈眉善目。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那就是很有福氣的長相。這可能也是他最後成為寂源法師的機緣。
  • 13歲出家、23歲當住持,這位中國90後法師,長相清秀如同女子
    目前中國就有一位史上最年輕的90後法師,他13歲出家,面容清秀且智慧出眾,23歲就成為千年古廟的住持。天資聰穎且極具佛家慧根,13歲少年剃度出家用「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來形容中國最年輕法師——寂源再合適不過,自古英雄出少年,出家人也不例外。
  • 中國「最帥」住持:13歲出家,15歲考入佛學院,23歲成為住持
    一般而言,印象中,寺院的住持大多是白髮老和尚,但偶爾也有例外。就是今天所說的這位大師,也是個例外,即使到了現在,他還只有三十歲,再看看他的生平,你會覺得奇怪。他13歲時離開家,15歲時考入大學,23歲時成為一名年輕的住校生。
  • 他從小愛鑽研佛學,13歲出家為僧,10年後成中國最年輕的住持
    從此佛法在中國傳揚開來,雖非本土宗教,但現如今佛教在中國已是信眾最多的宗教。 在13歲那年玄奘法師出家為僧,曾遊歷遍地,拜了許多的名師指點佛理。學習了當時在中原比較流行的幾部經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俱舍論》等經論。
  • 大願法師:19歲出家,24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方丈,修建30多座寺廟
    每個出家人或多或少都與佛祖有著千絲萬縷的緣分,而其中不乏那些佛緣深厚之人,大願法師便是這樣一位出家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普通工作者。與此同時,大願法師的父母也都是虔誠的佛教弟子,生於這樣的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大願法師自幼便開始接觸佛教經典。
  • 天籟寺前任住持圓通法師挪巨款娶小三
    2010年底,天籟寺前任住持、婁底市佛教協會原會長圓通法師,以挪用資金、重婚等罪,獲刑6年。  圓通和尚留下的是一座負債近千萬、大部分工程爛尾、財務制度混亂的寺廟。他的繼任者重建財務和其他各項管理制度,力圖扭轉頹勢。  「以前出家人主要靠自潔。」天籟寺現任住持達源法師說,如今,他不得不將規章制度予以完善,希望能用嚴格的財、物管理制度,讓天籟寺走上正軌。
  • 廣東一家三姐妹先後出家為尼,兩個成為寺院住持,父母也是無奈
    在廣東省的雷州卻出現了令許多人都驚嘆不已的第三種情況,譚家姐妹三個從小就專注佛法清修,十幾歲就相繼出家修行歷練。自幼受母親影響,八歲時皈依佛門妙樂法師1988年生於廣東省的雷州市一個普通人的家庭,俗名姓譚。家裡有姐妹三人,她位列老三。妙樂法師的母親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吃齋念佛,日日做功課、從未間斷過。
  • 【2018年 德國慈悲禪修營/英國短期出家體驗營】
    四、參加資格凡年滿15歲以上、55歲以下,無痼疾之身心健全、行為端正、懷著大慈悲祈求開悟者,以及願意服從指導學習清淨出家戒律威儀者均可報名。經審查、面試通過後,將寄發審核通知書安排報到時間。九、主辦單位海濤法師慈悲志業~德國慈悲協會 主辦。報名了海濤法師慈悲志業‧德國慈悲協會 舉辦2018年歐洲‧德國慈悲禪修營(亦可短期出家)德國營隊簡章一、辦理宗旨海濤法師慈悲志業2018年暑假將在德國舉辦「國際慈悲禪修營」,想要快樂,你(妳)需要心靈訓練,你需要找回關心別人的慈悲心性。
  • 以正視聽|淨空老法師出家史料!
    當時擔任得戒阿闍黎的是道安老法師(1907-1977,臺北松山寺住持、臺灣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羯磨阿闍黎南亭老法師(1900-1982 ,江蘇籍高僧、中國佛教會秘書長,創華嚴蓮社);教授阿闍黎賢頓老法師(1903-1986,臺灣籍高僧、臺北臨濟寺住持、臺北佛教會理事長),七位尊證阿闍黎分別為:續祥法師(1910-1973,湖北籍高僧、曾於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臺北十普寺監院
  • 廣東3姐妹:個個長相靚麗,卻都選擇削髮為尼,如今2人已成住持
    因為她 不僅看著年輕,而且顏值十分出眾, 經打聽甚至還是這個 普賢寺的住持清掃完落葉之後,這位住持帶著眾弟子來到佛堂,雙膝跪坐在蒲團上,給弟子們誦經禮佛,映輝著佛像和節奏分明的木魚之聲,看起來佛光普照又十分聖潔。 也許在外人看來她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不過了解過她的人都會被她豐富的佛學知識,和參禪悟道而折服。妙樂法師是有大智慧的人,她佛法精深,對人寧靜而慈悲,是一位真修行的佛人。
  • 莊嚴古剎 普濟有情|記五臺山金閣寺住持廣濟法師
    它的住持就是專弘淨土、慈悲雙運的廣濟法師。 廣濟法師, 1949 年陰曆十月二十二日生於河北省陽康縣東井集鎮施家會村, 俗姓趙, 名殿進。他的父母都是虔誠信佛、行善積德的佛教弟子, 家裡設有佛堂, 供奉著50斤重的銅鑄佛像, 家道殷厚, 常常周濟村裡的窮人, 施捨糧食等財物, 不望償報。待人接物, 誠實不欺, 一心奉佛, 助人為樂。
  • 莊嚴古剎 普濟有情 || 記五臺山金閣寺住持廣濟法師
    它的住持就是專弘淨土、慈悲雙運的廣濟法師。    廣濟法師, 1949 年陰曆十月二十二日生於河北省陽康縣東井集鎮施家會村, 俗姓趙, 名殿進。他的父母都是虔誠信佛、行善積德的佛教弟子, 家裡設有佛堂, 供奉著50斤重的銅鑄佛像, 家道殷厚, 常常周濟村裡的窮人, 施捨糧食等財物, 不望償報。待人接物, 誠實不欺, 一心奉佛, 助人為樂。
  • 一家三姐妹年紀輕輕都出家,兩個住持
    一人出家已經很了不起,但全家三姐妹都出家了,不僅在當今時代,就是從古以來也是十分罕見的!今天我受託採訪我們的主人公——妙樂法師,就是這三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她年紀不大(20多歲)卻已經是廣東中山市三角鎮普賢寺住持!
  • 佛教資訊播報:「雲南第一尼」常應法師舍報往生 終年60歲
    ,於2014年9月10日7:36分於雞足山九蓮寺安祥舍報,終年60歲,僧臘三十二年,戒臘二十五歲。法師宿世累植善根,天資聰穎,自幼隨父學佛,漸悟無常之理,深體輪迴之苦,素有離塵出家之志,然限於時節因緣,至1982年方得償夙願,於雞足山祝聖寺出家。後考入四川尼眾佛學院深造,依止「當代第一比丘尼」上隆下蓮老法師門下修學佛法。求學期間,法師勇猛精進,慧解日深,深得蓮老賞識。  佛學院畢業後,常應法師遵師命返山,與老一輩法師一道,為雞足山佛教的艱難復興辛勤耕耘。
  • 2012-11-16 - 佛門反腐,刑上住持 | 南方周末
    兩年前的湖南婁底天籟寺前任住持圓通法師腐敗案,最近被曝光。宗教的清淨,既要依靠自治自律,也依賴於法治化的制度。湖南婁底市南郊的天籟寺,建在一個風口上。一年四季,山風勁吹,大雄寶殿屋簷上的風鈴響個不停。兩年前,在這裡掀起的一場反腐風暴,至今餘波未消。2010年底,天籟寺前任住持、婁底市佛教協會原會長圓通法師,以挪用資金、重婚等罪,獲刑6年。
  • 24歲出軌,51歲出家,這位尼姑如今98歲,仍然喝酒吃肉
    24歲出軌,51歲出家,這位尼姑如今98歲,仍然喝酒吃肉佛教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漢朝時期(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佛教就從印度傳入中國。也許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並不是瀨戶內寂聽心中的最愛,為了和自己的摯愛木下音彥在一起,24歲的瀨戶內寂聽竟然選擇了私奔。然而讓瀨戶內寂聽沒有想到的是,風流成性的木下音彥很快就又變心了。失去了他的資助,瀨戶內寂聽也沒了經濟來源。但這並沒有能夠觸動瀨戶內寂聽,反而使得瀨戶內寂聽開始徹底放飛自我,於是很快她就又和著名作家小杉仁二郎混在了一起。
  • 【讀書】慈悲為懷,服務大眾
    婚後育有四男一女,慧傳法師是最小的男孩。夫妻倆在市場裡開了一間小香店維持生活,但生意清淡,以現在來說,一天頂多賣個二百塊錢,實在說生活不好過。另外,慧傳的哥哥方又毅,是慧龍法師;阿姨是佛光山女眾大師兄慈莊法師;加上他自己的成長過程與佛光山結下的緣分,以及後來發心出家,就知道他來路不凡了。 由于慧傳年輕出家,為了讓他多所磨鍊,常住就把他調派到美國全英文的環境裡去學習,先是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秘書長,後來又接任西來寺的住持,以及佛光青年團的執行長,在他用心的帶領下,目前全世界已經有二百多個青年分團。
  • 16歲出家為僧,為救母割肉烹飪,他40年不買鞋,攢下20萬修建寺廟
    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中國境內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然而在古代,佛教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佛教是從印度傳到中國的,一開始的名字是古印度佛法,後來傳入中國被翻譯為漢傳佛教,也叫大乘佛法。好在佛教經歷了數次浩劫,還是頑強地存活下來,在周世宗之後便鞏固了在中國的地位,之後逐漸發展壯大。中國人在思想文化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佛家思想的許多理念也與儒家思想契合,最本質的都是「仁」。對於佛教信徒來說,釋迦牟尼是最慈悲的存在,佛教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印證了這一點。
  • 佛教:法門龍象的近代高僧——寄禪法師
    說起長江流域法門龍象的近代高僧,先得要提一下存詩近兩千首的清末著名的詩僧寄禪法師。寄禪法師俗名黃讀山,1850年1月3日生於湖南湘潭農家,十二歲時父母已雙亡,被私塾老師收於家中掃地煮飯幹雜活。黃讀山嘆息人生如寄旅,人間猶如火宅,終於在十八歲時投湘陰法華寺當了和尚,法名寄禪。寄禪法師「孤苦無依,歸命正覺,豈唯玩道,亦以資生。」窮困潦倒的寄禪法師有詩日「若使窮黎俱得所,男誰為盜女為姐?」由己及人,表達出了他對哀哀眾生深深的同情。寄禪法師人雖出家,心猶在世,思憂於國,情懷於民。
  • 鑑真法師圓寂日|他14歲出家,靠乞討為生,卻因為這件事被載入中日史冊
    故想恭請法師到海東我國充當導師,為我們指引一二。」鑑真:「海東雖遠,為傳佛法,何惜身命。」這一年,鑑真55歲。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鑑真法師。唐朝畫像鑑真法師14歲在揚州大明寺出家,師從智滿法師,受戒學禪。17歲遊學長安,師從道岸律師和尚弘景律師,勤學苦修,在佛學、醫學、建築學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