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愛鑽研佛學,13歲出家為僧,10年後成中國最年輕的住持

2020-12-18 騰訊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時間了,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夢見金身如來,隨即命人將西方佛法傳到了中國, 修建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隨後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將佛經帶入了白馬寺。從此佛法在中國傳揚開來,雖非本土宗教,但現如今佛教在中國已是信眾最多的宗教。

在這兩千多年間,也曾出過許許多多有名的得道高僧,比如說玄奘法師就是一位,當然他的名氣可能和《西遊記》有關,但在歷史上玄奘被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的功勞也是不可否定的。

玄奘本姓陳,名禕,乃洛陽緱氏人。在13歲那年玄奘法師出家為僧,曾遊歷遍地,拜了許多的名師指點佛理。學習了當時在中原比較流行的幾部經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俱舍論》等經論。

玄奘法師覺得,這些經典的論述在核心觀念上有分歧,這也導致了各個流派的導師都各執一詞。因此玄奘決定去往西方求取真經,歷經了17年的時間,旅程五萬裡,最終將六百五十七部大小乘佛教經律論帶回了中國,成就了一代高僧的美名。

在現代,也有一位13歲出家的和尚,經過了10年的求法修行,在年僅23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座千年古剎的主持,他便是寂源法師。

寂源法師1990年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他從小就喜很愛研習佛教的經典,經常拿著一本經書,嘴裡念念有詞。父母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但是既然他喜歡也就由著他去了。

後來當地一位高僧,為寂源法師點撥了一場,還誇他是個修行的好苗子。寂源法師從此更加的篤信佛法了,在13歲那年他提出想要出家的想法,在說服家人後,他只身前往了貴州市的黔明古寺中,妙樂法師幫他剃度出家。

15歲那年,寂源法師考上了江西佛學院本科班,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和深入的研究佛法,三年後他便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從佛學院畢業之後,寂源法師便得到了新的驚喜,上一誠長老表示願意親自教寂源法師佛法,成為了上一誠長老的親傳弟子。

寂源法師的進步飛快,很多比他大一輩的僧人都覺得自愧不如了,正因如此23歲的寂源法師便被推舉為了遵義市千年古剎西來庵的住持。

接任主持工作後,寂源法師動員各界的信徒以及當地政府,修繕這座千年古剎。在修繕的時候他總是挑最苦最累的活來幹,受到了信眾和寺廟僧侶的肯定。經過修繕後的西來庵,重回了當年的風採,更多的信徒來到了這裡禮拜。讓西來庵成為了當地一個旅遊的景點,帶動了民生的發展。

一個23歲的小夥,就已經被稱作「得道高僧」這並非是運氣,而是他努力的結果,一個人能在年輕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後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會遠遠的超過身邊的同齡人,寂源法師就是一個很好例子。

相關焦點

  • 13歲出家、23歲當住持,這位中國90後法師,長相清秀如同女子
    但是自古以來單純因為痴迷佛法而落髮為僧的少年不在少數,他們懷赤子之心可並非厭棄俗世,只是看得比旁人通透幾分。與其碌碌無為地度過平凡餘生,他們更願意成為佛門弟子並用畢生精力去探尋人生真理。目前中國就有一位史上最年輕的90後法師,他13歲出家,面容清秀且智慧出眾,23歲就成為千年古廟的住持。
  • 中國「最帥」住持:13歲出家,15歲考入佛學院,23歲成為住持
    一般而言,印象中,寺院的住持大多是白髮老和尚,但偶爾也有例外。就是今天所說的這位大師,也是個例外,即使到了現在,他還只有三十歲,再看看他的生平,你會覺得奇怪。他13歲時離開家,15歲時考入大學,23歲時成為一名年輕的住校生。
  • 寂源法師13歲出家,23歲成最年輕住持,面容清秀不輸小鮮肉
    能理解這一點的自然不多,可這位"中國最年輕的住持"——寂源法師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那本《佛經》顯然已經沒有辦法滿足他的求知慾,於是他開始瞞著父母買了一些與佛法有關的經書和一些佛刊,了解了更多與佛學有關的知識。不過父母和周圍的人對於他說的話更加不理解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事情變得越來越明顯,父母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兒子的不對勁。
  • 寂源法師13歲出家,面相慈悲清透,如今23歲是中國最年輕的住持
    可是在我國有一個23歲就當上住持的人,他是我國最年輕的寺廟住持,而且他在13歲時就已經出家了。這雖然聽上去令人驚訝,但確實是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他就是寂源法師。他是如何當上住持的?又為發揚佛教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呢?出家發端1990年,寂源法師出生在貴州省貴陽市。
  • 新中國時期出現了一個天才神童,沒想到最後拋妻棄子出家為僧
    原標題:新中國時期出現了一個天才神童,沒想到最後拋妻棄子出家為僧 前中國副總理方毅眉頭深鎖,和他較量圍棋的正是當時轟動全中國大陸的天才神童寧鉑,因為一封推薦信,1977年當年才13歲的寧鉑成為中國第一位破格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不過擁有詩詞、醫學、圍棋等多項專長的寧鉑,當時和同一批少年班的天才神童一樣,沒有權利選擇自己最愛的天文學系,反而被安排就讀理論物理,身心無法調適,這對寧鉑的未來產生了極大影響。
  • 打死也要悟道,25歲出家為僧,「蟒蛇」皈依了他,被稱:菩薩再來
    當劉永理看見行腳僧路過家門時,他都會心生歡喜,對行腳僧無比恭敬,甚至還會施食給他們,眼望行腳僧離去的背影,他都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自在。不過,劉永理的父親是個不學佛的人,他當然會反對自己的孩子出家為僧。據了解,劉永理在12歲的時候就跑去漢陽歸元寺出家,後被他的哥哥拉回來。其父親知道後非常憤怒,為了不讓劉永理出家,他的父親逼迫他吃肉,如果不吃肉,就要一棍把劉永理打死。
  • 當年國際奧數賽中,中國天才打敗德國天才,後贏者出家輸者獲諾獎
    這位少年曾兩次獲得國際奧數賽金牌並保送北大,原本擁有輝煌人生的他,在大學畢業時竟然放棄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選擇出家為僧,而柳智宇曾經的手下敗將卻獲得了「諾獎」。經過8年修行,柳智宇終又下山還俗,這是為什麼呢?
  • 告別武鬥,怎樣才能當上寺院住持
    東晉以前,寺院住持的選任主要由僧眾推舉,東晉後則改為官府委派或皇帝敕任,自唐宋開始沿襲至元代早中期,住持選任則為僧眾推薦再由官府委任 住持又稱方丈、大和尚等,主宰寺院行政、經濟、宗教生活等一切事物。
  • 《原佛》應世|太虛大師:建立中國現代佛教住持僧大綱
    甲、律儀院二年,每省一所;每所五十人至八十人,全國約二千人;年齡十八歲至二十歲。初出家者入之,為沙彌僧;此院畢業以上者,為比丘僧,稱上士。乙、普通教理院四年,三省一所;每所一百人至三百人,全國約二千三百人,年齡二十一歲至二十四歲,經律儀院畢業升入,畢業稱學士。丙、高等教理院全國一所,約六百人,年齡二十五歲至二十七歲,從普通教理院畢業升入,畢業稱博士。
  • 初中輟學出家卻成為學歷最高住持,從小立志效學玄奘卻打造出科研實力最強的寺廟
    年成為如今中國最火的寺廟出家人學歷最高的寺廟、科研實力最強的寺廟創作全球首部面人動畫片的寺廟掃地僧點化微信之父、賢二機器僧龍泉寺——這些都是它的標籤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龍泉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長——學誠法師
  • 全程拍攝:從拜別父母到剃度出家的中國僧人
    「智慧.慈悲  佛學平臺」法師開示 |佛學智慧 | 傳統文化 |素食養生 |因果故事「乘佛本願,一心皈命,十念必生,極樂世界,捨命全交。8/40經過一年以上考驗階段的發心出家者,在這個考驗階段中,所有人都要經過出坡幹活勞動等諸多環境的考驗和挑戰,如此確定行者是為正確的目的,真正為修行而出家,而不是為衣、食,為享受而出家。
  • 以正視聽|淨空老法師出家史料!
    當時擔任得戒阿闍黎的是道安老法師(1907-1977,臺北松山寺住持、臺灣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羯磨阿闍黎南亭老法師(1900-1982 ,江蘇籍高僧、中國佛教會秘書長,創華嚴蓮社);教授阿闍黎賢頓老法師(1903-1986,臺灣籍高僧、臺北臨濟寺住持、臺北佛教會理事長),七位尊證阿闍黎分別為:續祥法師(1910-1973,湖北籍高僧、曾於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臺北十普寺監院
  • 廣東3姐妹:個個長相靚麗,卻都選擇削髮為尼,如今2人已成住持
    《紅樓夢》這部集大成的作品裡,除了描寫了兩百多人大家族的人生百態,最讓人魂牽夢繞的莫過於金陵十二釵的結局。主角林黛玉,薛寶釵自不必多說,早就不知道多少人為之傾狂,不過其他配角也或多或少有自己鮮明特點,也讓人十分牽掛。
  • 《海絲·閩院悲智僧》之一·會泉和尚
    7歲喪父,後隨母徙居廈門,靠其母為人幫傭為生。稍長,即與其兄做小買賣補貼家用。4、名號:會泉名明性,號印月,別號華藏。二、出家學法1、光緒十三年(1887),母親因積勞成疾去世,頓感生死無常,遂萌出世之志。2、光緒十八年(1892),禮廈門虎溪巖寺善溫和尚為師,剃度出家。
  • 一家三姐妹年紀輕輕都出家,兩個住持
    一人出家已經很了不起,但全家三姐妹都出家了,不僅在當今時代,就是從古以來也是十分罕見的!今天我受託採訪我們的主人公——妙樂法師,就是這三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她年紀不大(20多歲)卻已經是廣東中山市三角鎮普賢寺住持!
  • 他是民國少林寺住持,親率少林武僧支援北伐戰爭,卻不幸戰死沙場
    在中國,少林僧人本來是脫離世俗、不理塵世的,但是在民國時期,國家軍閥割據、分裂混亂、一盤散沙,當時的少林寺住持心繫國家和民族,對祖國的未來深感不安,於是他親自率領少林武僧參加北伐戰爭,為的是祖國能夠實現統一,但是這位少林寺住持最後卻不幸死在戰場上,他就是第27代的妙興法師。
  • 不問世事,一心向佛:「最帥和尚」釋明心為何放棄鐵飯碗出家為僧
    然而到了21世紀,出家為僧卻成為了一個小眾的思想流派。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一些年輕人因為感情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選擇出家,從此,忘記過往的煩心塵世,一心只為佛法,潛心修行,六根清淨。其中被稱為「中國最帥和尚」的釋明心,年輕的時候就出了家,皈依佛門,做了和尚,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
  • 她們出家為尼,真相竟是…這些佛門奇女子,感動所有人!!
    出家後,有人問她:「後悔嗎?」  她說:「後悔?一點兒不後悔。這是我從小的願望,我就是想做個學佛的專家。佛學的苦空觀念以及眾生平等、慈悲救世、止惡揚善等教義在我的心中產生了共鳴。  出家後,隆蓮法師嚴持戒規,苦心修行,曾為《大百科全書·宗教卷》撰寫了多篇佳作,受到周總理的讚賞……  除此之外,她還特別重視僧才教育,1984年,當時中國唯一的一所國家級培養佛門女弟子的四川尼眾佛學院成立
  • 蘇曼殊有絕世才華,為何卻出家為僧,為何又因吃得太多而去世
    蘇曼殊有很多頭銜,被稱為「詩僧」「情僧」「風流僧」「革命僧」等。他時而西裝革履,徜徉於茶館酒肆狼吞虎咽;時而放浪形骸,流連於花柳叢中醉生夢死;時而袈裟芒鞋,入定於青燈古佛前誦經參禪;時而壯懷激越,投身於革命洪流中矢志不移。這就是亦僧亦俗、半僧半俗的民國文學奇人蘇曼殊。
  • 清華北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學(圖)
    佛學解答了正陽的難題,父母也支持了正陽出家的決定,"行,你想去就去吧!"與正陽水到渠成的出家不同,28歲的盧函出家之路頗費周折。盧函是心理醫生,大學畢業後在陸軍總院做網絡成癮的心理治療,後來自營心理諮詢公司,還協助政府成立心理醫院。當時的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資深心理專家,幫助人解決心理困惑。如果不是哥哥在2007年突然出家,他的夢想裡不會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