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加關注
立足寧化,傳播天下
這裡是寧化如夢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
十個要說清楚的寧化客家問題,還有一個在等您的答案(請轉請收藏)
一 、寧化石壁為何被稱為客家祖地:
寧化縣石壁村位於福建省寧化縣城西22公裡的地方,是客家人深厚文化的發源地。
石壁客家人本是中原漢人,從東晉時期為了躲避戰亂和轉移發展,大批的漢人背井離鄉、舉家南遷,唐後期紛紛湧進寧化石壁,使寧化石壁成為客家的聚散中心。石壁是一個群山環抱的盆地,這裡樹林鬱鬱蔥蔥,有「玉屏」之稱。南遷的漢人在這個世外桃源繁衍、開拓進取、建家立業,與該地區的原著居民交往、發展、融合,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客家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
上世紀80年代,為弘揚和傳承客家文化,寧化縣政府出資,客家多賢鼎力贊助,在石壁興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客家人的總家廟——客家公祠。如今,寧化石壁客家公祠是整個客家人的總家廟,每年都舉辦世界客家人的祭祖大典,每年都會有各個國家、地區的客家人組團前來寧化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因此,寧化石壁也被稱為客家祖地。(開封日報 嶽蔚敏 整理)
二 、寧化客家辦是個什麼單位:
寧化客家辦是寧化專門為客家事務而設置的正科級事業單位。這足以說明寧化對於客家工作的重視。客家辦,在整個三明市甚至全省是唯一的一個。此外,寧化還有客研會和客聯會,專門進行客家學術研究與客屬交流通聯工作。
三 、「客家二老」指的是誰?為什麼叫他們「客家二老」?
指的是高齡的張恩庭與劉善群。兩位老人對開啟寧化的客家事業起到重要作用。張恩庭老人是副處領導,退休後致力於客家聯誼工作,卓有成效。劉善群老人曾任縣委辦主任,在客家學術研究方面深有建設,其電視小說《葛藤凹》被拍成電視劇《大南遷》。
四 、寧化有哪些客家文化景觀值得遊覽:
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師何鏡堂主持設計)(客家三館:客家聯誼館,客家族譜館,客家圖書館);客家美食文化城(福建首席建築設計師黃漢民主持設計);石壁客家祖地(被評為「三明市十大名片」之一);慈恩塔;客家文化長廊。除客家祖地要門票外,其餘均免費。
慈 恩 塔
五 、寧化客家出過哪些客家英才:
遠有巫羅俊、羅令紀、伍正已、鄭文寶、張顯宗、李世熊、黃慎、雷鋐、伊秉綬等,近有郭沫若、邱曉華等。
六 、寧化客家有哪些習俗:
寧化客家人婚嫁習俗有傳庚、過聘、行嫁與接親等。寧化清明節習俗有宗祠祭祀、「醮地」等。端午節「掛葛藤」。七夕節「七夕拜巧」活動。「中秋節」祭月祈求團圓的同時,還有對「扁擔神」的祭禮儀式。民間還保存有「高棚燈」、「舞鬼子」、「打青獅」等許多民俗活動。
春節習俗多。掃塵灰(即大掃除)、釀米酒、醃製腊味、煎煎丸、做年糕、置辦各種年貨等。正月初一開始,就要陸續給長輩、親朋好友拜年。拜年時,主賓間一見面就互相說祝福語。主人將客人迎進屋後,先給客人端上一杯「桔餅茶」,並祝客人「大吉大利」,然後請客人喝酒。接待客人的酒通常是自家釀製的寧化酒釀,下酒菜除了自家醃製的各種腊味,還必須有一盤白斬土雞。如果客人輩分較高或比較尊貴,主人還會端上一碗雞腿,表示對客人的熱情與尊敬。另外小孩也有啃雞腿的待遇,而且還會收到長輩的壓歲紅包。
做 年 糕
七、 寧化都有哪些客家美食:
「八大碗」:雞、面、燕、肉,後續四道時鮮菜,最後甜湯散席。其雞為「白斬雞」,肉為「頓丟(大塊肉炆蘿蔔)」,而所謂「燕」,原指燕窩,由於此物名貴,在寧化這偏僻山區不易得,故客家人採用變通之法,代之以油炸幹熟豬皮,佐以筍絲、胡蘿蔔絲、肉絲、芹菜、香菇絲等合炒而成,其味鮮美脆嫩,其名高雅,成為一道寧化地方菜。
生魚片。
客家小吃:燒賣香、黃粿黃,勺子粉好吃要高湯。兜湯鮮、米包子亮,滷駝子咬開裡面燙。肉丸圓、伊府麵長,釀豆腐每塊四四方。燈盞糕熱、擂茶清涼,溫補多吃豬肝小腸湯。煎丸硬、餈粑軟,金錢粿看著就很爽。印盞糕白、南瓜餅黃,蛋餃的肉餡裡面藏。酥餃酥、糖丸子軟,蒸餃的口感韌性強。糖糕甜、裹包子鮮,中元粿形狀兩頭尖。大卷燙、松丸子松,春卷將餡裹在其中。粉皮用煮、淮山餅煎,蒗菇粿吃後滿口甜。煎包香、蛋皮軟,水晶白玉餃真好看。芝麻軟餅香噴噴,養顏多吃紅棗米仁湯。米凍好、卷蒸也妙,煮光餅要捨得加調料。米線充飢、醬兔下酒,泡豬腰大補腰不扭。
八、 寧化每年有什麼客家大型活動:
每年10月中旬舉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期間並舉行石壁論壇。端午舉行黃慎誕辰日活動。
九 、說幾句客家話來聽聽:
「食唔窮,著唔窮,冇劃冇算才會窮」「早起三朝頂一天」、「不怕痴漢,就怕懶漢」、、「手勤腳勤,三餐吃飯不求人」、「少年不積錢,老來叫可憐」、「餐餐省一口,十天省一鬥」、「養畜不賺錢,回頭看看田」、「蕃薯喜歡人抓癢,越抓越癢越快長」、「家有萬貫,不如一算」、等等老婆唔討隨方便」、「討食也要繳子女讀書」、「人不讀書、有眼無珠」、「赤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知讀書遲」、「山鷓鴣咕咕咕,唔讀書大蕃薯」、「星多天空亮,學多智慧廣」。
十、 為什麼雷、蘭、鍾姓等畲族群眾也是客家人?
編輯沒答案,求助各位。
寧化如夢令文化
文化禮品 微信營銷 農特推介
長按二維碼 識別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