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演員開始拍電影當導演了?

2021-01-12 青年道觀

娛樂圈很早就流行這麼一句話:「演而優則導」,這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最早也最典型的我覺得就應該是姜文了,他早在1995年就拍攝了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順帶推出了新人夏雨,後來又接連拍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他的新片《邪不壓正》也快上映了。姜文做演員很成功,獲獎無數,同樣做導演也很成功,拍出的作品大多很有深度,很受觀眾的喜歡。

後來又有一大批演員轉型做了導演,票房都還不錯,比如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王寶強的《大鬧天竺》、蘇有朋的《左耳》等,當然最成功的的要數徐崢的《囧》系列了,一下子將徐崢從二線演員推到了一線導演的位置,讓其他演員羨慕不已。

其實不光演員喜歡當導演,其他行業的人也喜歡,有些也很成功,比如作家郭敬明、韓寒,分別拍出了《小時代》和《乘風破浪》,雖然電影質量眾說紛紜,但於商業來說是成功了。

那麼為什麼演員喜歡當導演呢?我覺得可能是因為當演員太被動了,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導演讓你怎麼表演你只能去實現,特別是對像姜文那樣極有表達欲望的演員來說,那肯定會有受不了的一天,那還不如自己寫劇本自己當導演,這樣就有了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天地了。

其實這樣也很任性,萬一拍不好可能就沒有再當導演的機會了,除非你特別有才,畢竟電影還是用來賺錢的。當然也有被逼上梁山的,比如徐崢拍《泰囧》的時候就說過,他拿著本子到處找投資和導演,結果人家都不接受,那就只能自己來當導演了。

雖然現在很多演員當了導演也拍出了電影,但是電影的質量卻參差不齊,張藝謀就曾經說過現在導演的門檻太低,什麼人都能當導演!

有些演員就比較謹慎,比如劉德華、吳秀波就說過他們也想當導演拍電影,但是他們還在處於學習中,拍爛片容易拍好片難,一定等機會成熟了再當導演,不能把不成熟的作品放給觀眾,那樣太不負責任,與其這樣還不如不拍。給他們點讚!

相關焦點

  • 吳思遠:現在的導演拍不好電影 要打屁股
    香港知名導演吳思遠:現在的導演如果拍不好電影 是要打屁股的「CG」——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這個名詞既包括技術也包括藝術,幾乎囊括了當今電腦時代中所有的視覺藝術創作活動,如三維動畫、影視特效、平面設計等。「CG開拓了導演的思維空間。
  • 《魔獸》電影導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它 第二部不會有了
    由鄧肯·瓊斯(《原始碼》、《月球》)執導的《魔獸》真人版電影2016年6月上映,全球票房超過了4.33億美元,儘管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但看起來鄧肯·瓊斯想要拍攝的續集電影應該不會有了。瓊斯在接受Collider採訪時表示他願意再拍兩部續集以完成三部曲,但續集計劃看起來是不可能了。儘管如此,瓊斯在採訪時表示,他認為《魔獸》電影現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欣賞。對於自己的三部曲計劃,他說:「如果拍成了話會真的很特別,只是現在很不幸,你得試著對這些事情耐心點。我在拍第一部電影時盡我所能,希望它能打動觀眾。
  • 音樂人當導演成趨勢 拍電影水平受到質疑
    音樂人當導演成趨勢 拍電影水平受到質疑 2014-10-18 10:08:49來源:成都商報作者:責任編輯:王牧青 這三部電影的主創有一個同樣的身份———音樂人,除了《藍色骨頭》備受關注,其他兩部影片就沒那麼幸運了,特別是雪村的《臥龍崗》,很多影院一個場次都沒排。  觀眾:那根本就不叫電影  之前,《臥龍崗》曾在北京舉行點映,觀眾反響平平,記者從微博看到不少網友罵這部影片難看。網友「Asa艾沙」說:「現在的娛樂圈也真是啊,是個人都敢出來拍電影。
  • 著名導演馮小剛,現場發飆;這是拍電影不是開窯子
    說起馮小剛相信很多網友對他都是非常熟悉的,馮小剛可以算是我國導演裡面實力比較強的一位導演,在娛樂圈裡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 ,翻拍的電影也越來越多,甚至還合夥開了一家名為「好夢」的電影公司。
  • 演員鄧倫首部電影合作郭敬明《陰陽師》運籌帷幄導演夢
    鄧倫的骨相不錯,骨相優越的人能扛得住電影大熒幕的檢驗。近日,鄧倫參加了上海的GQ年度人物盛典,。作為GQ的老朋友,這已經是鄧倫第四次接受邀請了。這一次,他帶著自己的首部電影作品,走進了GQ的直播間。直播間裡,鄧倫的狀態特別好,和主持人一起聊他的第一部電影。鄧倫說道:「晴雅集是我的第一部電影,之前拍了很多電視劇。
  • 周星馳昔日搭檔林子聰做導演,拍的電影卻無人知
    不過,擺脫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員身份之後,林子聰慢慢在開始做起導演的身份。 比如,最開始第一部導演的電影叫《笑林足球》,請了羅家英,這個演員加上這個名字,你就能猜得到是在借誰的名氣,很明顯是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嘛,但是在豆瓣上的評分,周星馳《少林足球
  • 想當年,一部電影讓人看得津津樂道,而如今,好看的電影越來越少
    歸根究底,現在的導演和製片們都熱衷於快速地圈錢,大部分的流量明星也是這樣,他(她)們才不管電影的質量是好還是差呢,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才導致了影視作品的質量越來越差。二:演員斷代得太厲害咱們國家,演員斷代的情況是特別厲害的,屬於青黃不接的那麼一種狀態。
  • 話劇導演"跨界"拍電影 《驢得水》是不妥協的勝利
    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從一開始就想拍電影   當《驢得水》還是一部話劇的時候,就已經很紅了,從2012年首演到現在,演了200場,依然場場爆滿,被稱為「神劇」。今年,《驢得水》被拍成了電影,目前票房已經達到一億七千萬。
  • 這些老導演們是如何拍電影的?
    在電影工業不斷成熟的進程裡,他們到底是如何用作品來一次次刷新自 己的?  ———編者  山田洋次:在他的戲裡,寅次郎、阿櫻用哪只碗吃飯,都是規定好的  86歲的山田洋次被稱為「庶民劇大導」、「普通人心靈的代言人」。在他執導的80多部影視作品中,多以小人物的視角展開,他善於展現普通人的親情觀與悲歡日常,挖掘百姓的善良一面。
  • 最近這兩年,為什麼都不見梁朝偉拍電影了呢?
    2020已經是年尾了,時間線離現在最近的梁朝偉參演電影,還是2018年8月的《歐洲攻略》。所以算起來,滿打滿算兩年多,都沒見梁朝偉拍電影了。雖然1962年生的梁朝偉已經奔著60去,都快到法定退休年齡了,但演藝圈比他更老的演員,也還有不少活躍在熒幕呢!那為什麼梁朝偉卻似乎大有要息影的感覺呢?個人認為,無非是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梁朝偉是演什麼類型電影蜚聲國內外的呢?答案是文藝電影。
  • 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
    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之一。 其中的含義大家也都明白,走到最後的導演一定靠的是堅持和默默付出,太看重票房的導演註定拍不出有質量的電影片子。 陳可辛執導的《奪冠》電影花費了7個多月的拍攝,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陳可辛不算一名商業價值的導演,更傾向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在如今的時代尤其不易,過多導演看重票房忽略電影的本質,守住本心不容易。
  • 為什麼有些年輕演員演技越來越差,片酬卻越來越高?
    隨著國內電影、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形勢看似一片大好,但是很多電視劇、電影很浮躁,商業公司重金打造一批有顏值的小鮮肉,不靠實力靠顏值來獲取利益。現在不是有句話說:明明可以靠顏值,為什麼靠實力。那我們就要好好想想為什麼小鮮肉可以靠顏值就可以獲取高額片酬?還不是國內粉絲追捧出來的。
  • 《錦衣夜行》導演鍾澍佳:用電影手法拍電視劇
    由著名導演鍾澍佳執導,張翰、樸敏英、徐正曦、宋妍霏、魏千翔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大戲《錦衣夜行》拍攝已接近尾聲。值得一提的是,曾執導過13年霸屏古裝劇《蘭陵王》的導演鍾澍佳更是親臨執導,此番他又將給觀眾帶來怎樣的視覺享受,著實令人期待。    談到鍾澍佳,大多數觀眾喜歡叫他為「佳佳導演」。這個頗顯親暱的稱呼與他鴨舌帽搭配一副黑框眼鏡的造型,總是曬出和合作演員的搞怪照,微博上調侃的語氣倒是十分符合。不過,不同於和藹的性格,這位信守「快樂拍攝」的導演對待工作的態度相當認真。
  • 澳門青年導演:在這裡拍電影 靠的是滿腔熱愛
    點擊進入組圖   搜狐娛樂訊 在這次的青年影像論壇中,幾部澳門電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因為之前能夠接觸到澳門電影的機會並不太多,而這次的幾部電影,都是反應原汁原味的澳門本土文化。在幾位澳門的年輕導演身上,也看不到商業的痕跡,反而是對電影最誠摯的熱愛。
  • 《湄公河》導演林超賢:我不靠彭于晏的臉拍電影
    :當初為什麼決定接下《湄公河行動》這樣的題材?  1905電影網:聽說主演們在表演時要背著很重的裝備,導演為什麼這麼嚴格?  林超賢:這次我們希望讓演員,背起所有東西走每一步路都不一樣,我們以前拍電影可能想讓演員演的舒服一點,裡面放的東西全都是塑料啊,木頭啊,讓他們可以輕鬆一點,這次我想讓他們有在現場的感覺,很艱苦的感覺。
  • 《八佰》為什麼要拍逃兵?管虎導演有話要說!
    電影它需要一些電影化的場景和效果,就是說我們拍得不是一個老電影,它是一個新電影,是跟今天的人交流的電影。 比如說,歷史上的逃兵特別多。當年是大潰敗,那我們把幾個逃兵形象塑造出來,作為主線放進去,在真實基礎上進行加工。 Mtime:倉庫裡的故事都是創作的嗎?
  • 演員為什麼轉型做導演?
    當年的小虎隊成員,吳奇隆和蘇有朋已經當起了導演、導師,而他卻還要跟新人一樣,走穴參加選秀節目,給人評頭論足,沒有小虎隊當年的生龍活虎和氣派。看到陳志朋如今的人氣和名望,這也讓我們很多人擔憂起TFBOYS來。雖然這三人現在如日中天,但花無百日紅。當偶像,不可能當一輩子,一旦年紀上去,又轉型不了實力派的話,多年以後也很可能面臨陳志朋般的處境。
  • 演員請就位,導演有話說
    「在中間幾期,觀眾會覺得,為什麼你們沒有把S卡給到最好的演員?因為當時我們已經有任務在身,知道下面兩個短片要拍什麼,一直也存在變化,我有一個戲本來是《烈日灼心》,因為來了三位女演員,馬上要換成《花椒之味》。所以最後張月對我來說,還好設計一點,因為演員多的話,劇本更複雜。
  • 這位內江籍導演要為家鄉拍電影
    內江籍導演祝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追夢,永遠不會晚。於是,他在35歲那年選擇重新出發,投身自己熱愛卻從未接觸過的電影事業。十年來,他從群眾演員做到角色演員,又從演員轉向幕後做攝影、編劇、導演、製片人。不斷的學習和進步,讓這個追夢人逐漸將夢想變成現實,拍出了多部電影作品。
  • 《英雄本色2018》導演跟演員都用了心,為什麼沒有得到好評?
    丁晟拍出了這份質感,尤其是王凱在片中處處體現出大哥的鐵肩,對兄弟、對弟弟可謂肝膽相照,哪怕是跟了並不久的小弟阿倉,他也寧願裝啞都不會出賣。但這種人在今天越來越稀少了,正如北野武在《極惡非道》裡嘲諷的那樣,現在連日本黑道都只認錢,誰還會在乎所謂「不做毒品,不做洋垃圾」的老套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