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衝突,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定》。
1950年爆發了韓戰,三年過後,1953年韓戰終於落下了帷幕,7月27日,是朝鮮停戰協議的籤訂日期,但是作為南韓的代表人物,李承晚卻沒有到場,雖然缺了他的籤字,但是事實已成定局。很多人不禁會問,韓戰到底是由誰發起的?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
二戰結束後,朝鮮分別被美國和蘇聯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以三八線為分界線,南面由美國扶持的政權上臺,而北面由蘇聯扶持的政權上臺,也就是後來的金日成和李承晚,但沒過多久,美國和蘇聯分別都從南北朝鮮撤出了原有的軍隊,從而導致了半島的局勢開始發生變化。
南北兩個政權在意識形態上是完全不一致的,一方是由美國扶持的,一方是由蘇聯扶持的,但雙方都聲稱自己才是朝鮮的唯一政府。
當雙方的後臺撤離以後,矛盾便開始激化,在邊境上各種各樣的小規模衝突接連發生,而作為蘇聯扶持一手扶持金日成早就想統一朝鮮,只是遲遲沒有得到史達林的同意。但之後,蘇聯權衡利弊,發現如果發動韓戰,會對蘇聯產生有益,所以同意了金日成的想法。
1950年6月下旬,金日成領導的朝鮮越過了三八線,韓戰正式爆發,兩個政權之間的對立日益激化。戰爭剛開始時,由金日成所領導的軍隊,如狂風暴雨般迅速佔領了韓國90%的境地。不久美軍登陸仁川改變了一邊倒的局勢,同年十月,中國志願軍也加入了韓戰,最終為韓戰取得了勝利。
李承晚之所以沒有在停戰協議上簽字,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為之前美國和李承晚之間已經鬧起了不和,在還未統一朝鮮之時。
李承晚居然和美軍談起了條件,一旦統一朝鮮後,他就應該來控制整個朝鮮的政權,但美方卻不樂意了,出錢出力出人,在場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成果卻讓李承晚摘了,所以到了韓戰後期,李承晚也失去了美方的支持。但是大言不慚的李承晚竟然還和美方表示,即使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一樣可以北上,一樣可以消滅志願軍,美國在這種情況下覺得非常無奈,也就撤出了朝鮮,李承晚孤軍奮戰。
結語:面對李承晚的挑釁,中國志願軍在金城戰役中狠狠地給了他一記重拳,戰役以志願軍的獲勝而告終。雖然嘴巴上李承晚據不承認戰爭的失敗,還想把仗打下去,但是事實已成定局,為了挽回僅有的一點面子,他並沒有出席停戰協議談判,更沒有籤字,但其實已毫無意義。